位置:首页>初一作文>锦囊
锦囊

【篇一:锦囊】

“明年我们再一起去一次白云观吧!”我对爷爷和奶奶笑着说到。

不知不觉中,每年和家人一起去白云观祈福已经成了我们家的一种习惯。刚开始,只有奶奶自己去,后来我们也就跟着去凑个热闹。来到白云观,我们必做的事就是为家里“犯太岁”的人讨一个化太岁的锦囊了。

巴掌大小的锦囊,里面装了不少东西,有五色土、桃木剑、小葫芦等一些东西,外面也是红的布配上金的绳,扎在一起,看着就让人感到吉祥。我以往一直不以为然,认为这种锦囊是迷信,但可以沾沾喜气,倒也不反对爷爷奶奶去求来一个。

去年,我有些其他的事情,挤不出时间在春节陪爷爷奶奶去白云观了。在电话中,我告诉了他们这个消息,奶奶的意见有些固执,她表示我今年必须去白云观。“还要求化太岁的锦囊呢!”不知怎么地,我仿佛被她的执着和“锦囊”二字激怒了,居然冲着电话吼到:“那东西有什么用啊,今年你们自己去求好了!”话筒那边突然变得十分安静,不久,便传来电话“嘟,嘟”的声音。我一放下电话就感到后悔,可我还是没有跟着他们去白云观求锦囊。

过了一段时间,我的事情终于处理完了,也就有了时间去看爷爷奶奶。一踏进家门,我就看到奶奶拿着那个红布金线的东西向我迎来,她把那锦囊塞到我手里,像个孩子一样兴奋:“这是今年我和你爷爷去求的!”我有些疑惑,为什么给我了呢?她答到:“因为今年你本命年啊,傻孩子!”对啊,我自己都忘了,他们却还惦记着。我抬起头看了看我的爷爷奶奶,他们的头发已经灰白了,身姿也远不如年轻时挺拔,可脸上还对我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对我在电话里的发火毫无记恨。我不禁想到这两个年近八十的老人,在人山人海的白云观中挤来挤去,只为给我求一个锦囊,渐渐湿润了眼眶。握紧手里的锦囊,好像里面不光是桃木剑

五色土,还混进了一些其它的东西,沉甸甸的。我笑中带泪,拉起他们的手,“明年我们再一起去一次白云观,好吗?”

【篇二:我爱你,万能的锦囊】

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为心到,眼到,口到。”可我认为有这三到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脑到”,为什么呢?且听我细细道来吧!

记得有一次,我回外婆家,写完了作业,可是课外书忘带了,总不能一天都玩游戏吧,怎么办呢?我眼珠一转,计上心头,自己没有带可以借嘛,正巧有一个朋友住在隔壁,我厚着脸皮跑去借。开始他还不同意,后来经过我软磨硬泡,因为知道他是“吃货”,我提出给他买一个烧饼,他才同意的。

终于借到书了,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一页,两页,我读的飞快,一行行字在我眼中掠过,随后出现在我的大脑,变成一幕幕影像,最后变成电影,那身临其境的感觉只有读者才能体会。

可是,仅仅一小时,我就读完了那本书,可我还不过瘾,这下麻烦来了,没书看了,我又不好意思再借,突然,我灵机一动,想出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于是我便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书库,在书库里,我搜索了那本书。噢,整册免费阅读,太好了!我终于可以看完这册书喽!这个秘密,连他也不知道哦!

书,一个有趣的“生物”,作为唯一能够诠释万物的东西,她很高贵,可她从不自傲,反而很低调地任由人们探索。书是前方出现的那座若影若现却闪闪发光的灯塔,为你指引前进的方向,也许你永远也无法到达,但你会向前很远。书,是上帝对人类的礼物。

书,我爱你,万能的锦囊!

【篇三:橙子哥哥的“智慧锦囊”】

大家好!我是六(4)班的陈俊宇,大家可以叫我“橙子哥哥”。我已经快小学毕业了,在毕业之前,我想把我六年来收获的一些学习方法“打包”成一个个小锦囊,分送给大家,希望大家能从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且将它运用到实际哦!

我们先来说说怎样培养学习兴趣吧!这是我抛给大家的第一个小锦囊:自我暗示。

什么是自我暗示呢?首先,我们要对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充满信心,觉得自己一定能战胜它,然后多参加这方面的有趣活动,这样,我们就能渐渐地对这个科目产生兴趣。举个例子,我刚开始学习英语时,觉得英语很枯燥,没有趣味,以至于我都不想学习英语了。每当我这样认为的时候,我就在心中暗暗发誓:英语,我一定会战胜你!我在学好、学懂了学校里的基础知识后,回到家我还扩展阅读,读了许多英语故事,积累了许多单词。我不仅进行了大量阅读,还观看了许多英语视频,了解了许多对话句型,时间长了,我竟然彻底喜欢上了英语。没过多久,我的英语成绩提升了不少。上周四晚上,中国对韩国的足球赛,教练里皮在比赛之前不仅对球员们进行了技术训练,还对他们进行了心理暗示,他说:“你们这一次完全可以赢韩国!在亚洲范围内,你们不惧怕任何对手!”他不断地重复这句话,球员们明显自信了许多。他还说:“很久没有进球了,也恰恰说明你们离进球越来越近了。”果然,在教练的鼓舞下,中国队以1:0的成绩赢得了胜利!

等到大家和我一样,转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后,我便可以送给大家第二个锦囊:制定小目标。

在学习有困难的科目时,大家可以适当建立一些小目标,定的小目标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千万不要逞强,定一些做不到的目标哦!还是举英语的例子吧,我喜欢上英语之后,成绩依旧是一般般。怎么办呢?我记得有本书上讲过,制定一些小目标是一种好方法。于是,我坚持每天读一段英语小说,听一段英语录音,掌握五个单词。我每达到一次目标,就获得了一次成功的喜悦,这样持之以恒,我的知识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为此,我想送给大家第三个锦囊:敢于提问。

有的同学碰到问题却不敢问,怕影响老师的工作。有的同学害羞,认为问题比较浅显,怕老师笑话。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吧!我以前数学成绩一般,妈妈为此想了许多办法,可成绩依旧没有提高。我非常着急,便缠着数学老师告诉我学习方法。数学老师告诉我:不懂就要问,不要怕,在学习上要脸皮厚点。我用上了这方法,常常缠着老师问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这就是我的座右铭。只要一遇到难题,我就会缠着老师给我讲解,直到弄明白为止。我现在爱上了数学,在数学竞赛中,我获得了一等奖。所以,我们要勇于提问,不要害怕,要有一种刨根问底的精神。

同学们,你们是否从这些锦囊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呢?我这还有几个智慧锦囊:“福尔摩斯探案法”“转移宝物法”和“自我展示法”,咱们下期不见不散!

【篇四:我的锦囊妙计】

中国古代战争时期,人们常用三十六计对付敌人,亦常大获全胜。这是一部怎样的兵书?我一直好奇。今日有幸读之,实是人生一大快事!我想:《三十六计》蕴含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也是我们后人的荣光。在和平年代,它是否也能帮我们战胜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困难呢?

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骞来返。

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在看电视,电视很精彩,可“狡猾”的妈妈总以小朋友不能吃太多膨化食品为由,一个人独自享用薯片,时不时响起清脆的“咔吱”声,我那口水早就分泌得一塌糊涂。我瞟一眼妈妈,顿生一计——调虎离山!“妈妈,刚才你的手机好像有短信来着,会不会是要紧事,去看看呗!”妈妈这才发现手机不在手边,马上扔下薯片往餐厅奔去。嘿嘿,成了!我忙抓一把薯片往嘴里塞,不知怎么,这薯片那是前所未有的味美!我再抓,再塞,再抓,再塞……待到妈妈确认没有短信,出现在我面前之时,薯片已经全军覆没。你一定无法想象妈妈在那一瞬的表情!

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阳光明媚的一天,我、表弟、表妹一起在玩捉迷藏,我们三个通过石头剪刀布的方式,由表妹开始找我们。靠着墙,听见她数“1——2——3——4……”我跟表弟知道游戏已经开始了,我们赶紧找地方躲起来。眼看表妹要来找我们了,我利用环境的优势,偷看了一下表妹在哪?再看看表弟藏身于何处?惨了,表妹出现在我前方15米视线里。我看着附近没有地方可以躲了,便想到一个“三十六计”里面的计谋——声东击西。我拿起身旁奇形怪状的小石头,便向远方扔去。果然,表妹听到了石头落地的声音便循声而去。于是,我立马逃窜,换了另一个可躲藏的好地方。转眼间,游戏结束了。表妹找到了表弟,却怎么也找不到我。表妹大喊:“表姐,游戏结束了,你可以现身了!”我仿佛听到胜利在召唤我,探出脑袋,向他们打招呼。他俩转过身来,一脸的惊讶!嘿,我分明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了些许崇拜!

走为上计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周末,我准备去同学家。看到妈妈正在洗衣服,我便偷偷地往大门移动。可是,妈妈出其不意地一个转身,就看到了我的鬼祟样。妈妈说:“你这大包小包的要往哪去?”我低头小声说:“我今天跟同学约好去她家玩。”妈妈对我说:“路上小心点,傍晚早点回来……”唉,妈妈要是一唠叨,那就如开闸的洪水,滔滔不绝啊!我心想:“我可以用走为上呀!对,就这么办!”还没等妈妈说完,我已经向她扬了扬手,逃之夭夭。

哇,三十六计,屡试不爽!什么什么,又一个困难来了?待我到《三十六计》里去找找妙计!

【篇五:锦囊妙计】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好莱坞大片的名字?但其实,这只是我生活中不足挂齿,却又激愤人心的一个小片段……

“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今天真是一个好日子……”沐浴着阳光的我在心里默默地想道。最近,有一件事让我烦心不已:爸爸妈妈要求从没上过培训班的我去报上几个班。我极不情愿,闹得惊天地动鬼神,可父母像一尊大石雕一般,不为所动,让我在暗地里直说他们的心是铁做的,我怎么闹也动不了容;我还以零食、看电视的时间等等换取不上培训班的机会,可惜失败了。他们笑盈盈地和我说:“培训班是为了增加特长才报的,再不领情,是不是要我们生气啊?”愤怒的我立刻闭上了嘴,比坚果还硬。

他们以生气来威胁我去上培训班,我只得说暂时考虑,等个合适的时机坦白。皇天不负有心人,这天,机会终于到了……

周末的下午,爸爸神秘莫测地说要带我去公园。我很开心,一方面因为可以去玩,一方面因为终于有个好时机了!

到了公园,我兴奋地拉着爸爸先跑向体能乐园,后奔向各种娱乐设施。我玩的开心时,爸爸说:“我告诉你一个惊喜!”我不明就里,开心地问:“是什么啊?快告诉我!”“我给你报了一个培训班。”他用异常平和的语气跟我说。“啊?!”我不禁失声叫,不,吼道。我原本想乘着高兴劲儿,向爸爸要求,别报培训班了。可他,却向我投了一个“糖衣炮弹”,炸得我的心情降到了史无前例的冰点上。

我转念一想,既然报了,就勉强去上上看吧。几星期后,我发现,我没有那么讨厌培训班了。课堂上,老师直夸我做得好,是个聪颖的学生;在家里,我和爸妈说了,他们直表扬我,并说怎么不早报培训班啊。呵,这不是我不愿意吗。

现在的我释然了,那次的锦囊妙“计”,其实是为了我好。你看,如今的我,不是又多了一门特长吗?俗话说,“技多不压身”。有人说,父母之爱广于天,深于地,但在我看来,父母之爱是一种计,像一股潺潺的流泉一般沁人心脾。你眼中的计,害人害己,但我眼中的“计”,利人利心。正如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话,在我身上印证了……

热门推荐
1二十年后的家乡
2大声说出我爱你
3叔叔我多想对你说
4与纳兰容若对话
5我的冬天
6我的恩师
7假文盲漫画的启示
8记一次有意义的辩论会
9我为奥运加油作文
10暑假里的一件事
11二十年后的故乡
12胖大海变形记
13科技改变生活
14现实与梦想
15那一次,我选择了坚持
16冬雪的呼唤
17珍惜友谊
18春节文明
19鱼水相悦
20这里也是我的舞台
21我喜爱的书
22晨光中的背影
23乡村一日游
24大厨老妈
25最好的安排
26家乡的变化
27我学会了洗衣服
28成长
29用错了执着
30走在花季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