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励志作文>才智与奋斗
才智与奋斗

【篇一:才智与奋斗】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古往今来,纵然沧海桑田,万事更迭,但这世间从不曾缺乏聪明才智之人,更不曾缺少麒麟之才。有的人幸有上天庇佑,生来便玲珑剔透,心思敏锐;有的人更是得天独厚,小小年纪就被冠之以天才之名,授之于神通之称;也有的人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从呱呱落地时便注定是平凡之子;还有的人虽然来到世间时有才有智,但随着过度消费自我,太过不思进取,这一生一世也就再无发展前进的机遇了。总之,这世间这么多生灵,这尘世这么多种族,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各人有各人的归宿。

当然了,我并不是一个推崇宿命论的人,我不否认有的人生来就是天才,但我绝对不承认这些个“天才”会当一辈子的天才;我也不否定普通的能力,而且我相信这些所谓的“凡人”经过不懈的奋斗和顽强的抗争之后,终有一天会抵达成功的彼岸。

其实我们都有所感触,在我们的生活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口号已被人们当成了一种形式,看成了一种消遣,有些人甚至会变得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认为自己生来就是被赋予使命的。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自以为有点才能的人,自以为有点智慧的人,总是喜欢胡思乱想,他们也认为自己生来就是与众不同的,所以他们时时刻刻都要独树一帜,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相信轮回,相信宿命,所以总以为老天会安排一些奇遇在他们身上,所以即使他们不需要努力,无需要奋斗也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对于这种消极懈怠的想法,对于这些伤仲永的行为,我无法全盘否定,但我知道他们这样坐以待毙,不思进取的态度是极其不正确的,极其不乐观的,极其不向上的,极其不值得推崇的,更是极其需要转变,极其需要改正的。

有些人虽然资质平平,但却从未放弃过希望,从未放弃过拼搏,从未忘却过坚持,从未丢失过自强。在成长的历程之中,他们一直在用知识充实着自己,用勇敢武装着自己,用乐观支持着自己,用刚强激励着自己。当然,老天有时候又是公平的,他没有让这些人的努力付诸东流,也没有让这些人的奋斗永无天日,相反,他总是会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机遇下,给予人们甘甜,赠于人们硕果。

事实上,天才和奋斗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说,天才和奋斗组合在一起,智慧和努力结合在一起,才让世界变得那么美好,变得那么精彩。想要在一些领域有所成就,想要在一些技艺上有所精通,光是有一点天生的智力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长久的努力,不停的实践,不断的奋斗。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要过度消费自己的才智,也不要将天才视为决定人生的唯一要素,更不要因为自己有点小聪明就停下前进的步伐,放弃奋斗的决心。同样的,我们也不应该对自己的能力强加限制,我们应该相信天才不是百分之百靠遗传的,他是需要经过后天培养和磨练的,只要我们一直积极乐观,一直坚守希望,一直奋发拼搏,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拥有大智慧的人的!

【篇二:与奋斗一起走过的日子】

奋斗,是人们一生都不会停歇的话题,我们在奋斗中迎来了初中,初中更是让我们奋斗的的目标。我们更加明白了奋斗的重要性。眼看初中的生活即将结束,我这几年的奋斗也即将告一段落。我有些许怀念我的初中生活。

初中的生活是一杯酒,只有经历苦涩后才品尝到丝丝甘甜。

记得清早在操场苦读的情境,三三两两,大家默默的与书为伴,昔日喧闹的篮球场上很安静,偶尔有几声背单词的声音传来。曾记得晚自习时的明亮灯光,那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每一次的收获都让我欣喜若狂,忘记了付出的苦涩和奋斗时的艰难,只是觉得成功的喜悦是那么的甜蜜,解出一道难题后脸上会心的微笑是甜蜜的,为同学解答疑惑后一起享受这份甘甜。我真正体会到了“付出就有回报”这句话的内涵。

初中的生活是一杯水,看似平淡,实则韵味无穷。

年少的我们纯真的像一张白纸,立下誓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让我们的友谊多了一份义。我们一起奋斗,一起努力。在黑灯瞎火中继续奋战,在赛道上拼搏,在考场上奋笔执书……即使过程很苦很累,流过泪水,洒过汗水。我们仍然坚持不懈的奋斗着,就算结果是失败的。我们也不后悔,因为真心付出过。

初中的生活似一片云,有一丝悠闲,也有一点浮华。

得意的昂然,失忆时怅然,这样的生活,足以谓之“跌宕起伏”了。我希望自己能像范仲淹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广阔胸襟,这样我就不会如浮云一样飘摇。我会得意时坦然失意时淡然踏踏实实走好我的初中,走出一条初中之路。

“成功只是瞬间,奋斗才是永恒”初中的生活紧张又充实,虽然中间掺杂着一丝枯燥,但这也不是我奋斗中灿烂的一笔吗?我不会亏待我的初中生活,我会用奋斗来写我的人生。

【篇三:致敬奋斗的时光】

奋斗,由奋与斗两个字组成。奋指勤奋,斗指战斗。然而,奋斗的内涵又怎么能仅仅由“勤奋战斗”来一笔概括呢?

奋斗,就是向着目标奔跑的冲劲;是赌上自己时间、精力,甚至性命的勇气;是哪怕摔倒在地伤痕累累依然攀爬的姿态;是即使被命运扼住了喉咙仍要坚持的毅力。

两千多年前,一个瘦弱的人被拖进了天牢,他经受了作为一个男人最痛苦的刑罚。暗无天日中,他想起了自己父亲的遗愿,想起了自己费尽精力而收集的史料。他鼓起了勇气,将毕生的心血汇总于此。一个人,在阴冷、潮湿中完成了中国最伟大、最宝贵的一笔财富。鲁迅名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他叫司马迁,西汉人,用一生的奋斗换得后世无数人的致敬。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奋斗以成也。

超越海拔6000米,跋涉16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时双肩包里藏着他的初心、誓言与未了的心愿。

16年里,钟扬平均每年有150多天在西藏。他在雪域高原上留下的脚印,绵延而曲折数十万公里。他的气息遍布西藏最偏远的地区,钟扬怀抱治学至深之心,在世界屋脊上,为填补世界种质资源库的空白奋斗一生。长期超负荷工作的钟扬身体多次报警,突发脑出血,却不顾病危,仅仅住院9个月,又背上了双肩包,回到西藏工作。

2017年9月25日深夜,赶往工作现场的钟扬罹车祸逝世,一颗种质学界的星星陨落了。

在生前的采访中他说:“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他用一生无畏的奋斗,织就璀璨夺目的生命时光,更织就祖国种质科学的耀眼未来。在时光的流里,他无法被湮没,只会获得更多人的致敬。

“预备——”我站在一千米赛跑的起点上。

“跑!”我脚下一蹬,蹿了出去。

不管路途多远,我尽力奔跑。即使双腿酸胀,头昏眼花,我也依旧前行。

“北京时间,二十三点整!”我在书桌前努力,用笔写下对未来的希望。渐渐地,我忘却了疲倦,沉浸在迷人的知识世界。

“考试开始!”老师一声令下,我立马奋笔疾书,汗水随着耳边流下,我无暇擦干。渐入佳境,一抹满足的微笑出现在嘴角。

……

每个人都像是孤独的一本书,黄沙肆虐,冲刷着书上的每一笔。最后,只留下一个熠熠生辉的“奋斗”,凝聚成他独特的生命,这样的时光值得所有人致敬。

“奋斗”是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的精华,可惜,很多时候却被世人渐渐淡化。人们忘了奋斗,转而追求“佛系”。很多人都想通过网络一夜成名,不愿品尝奋斗的果实。殊不知,这些印记像桌上的灰尘,一抹便一干二净;而奋斗的时光是金刚石上的刻字,永远生辉。

去吧,去开始奋斗吧!致敬奋斗的时光!

【篇四:信念是奋斗的动力】

一个人的成功在于他自身有多么刻苦,而不在于他的家世背景有多么好。

鲁尔南深处有一个小村子叫姜村,这个小村子因为这些年几乎每一年都有几个人考上大学、硕士甚至博士,所以闻名遐迩,就这样,久而久之,人们就不在叫它姜村了,大学村成了姜村的新名。

在二十多年前,姜村小学调来了一位五十多岁的教师,听说这位教师是一位大学教授,不知道什么原因被贬到这个偏远的小村子。这个教师教了不长时间以后,就有个传说在村子里流传。这个教师能掐会算,他可以预测孩子们的前程。

有的孩子回家说,我将来会成为作家;有的孩子回家说,我将来会成为第二个华罗庚;有的孩子回家说,我长大会成为数学家;有的孩子回家说等等,当然这是为了让孩子们对自己有信心,在心理上就赢了那些自卑的孩子。

没过多久,家长们就发现他们的孩子与从前大不一样了,他们变得懂事而好学了,好像他们真的是作家、数学家的材料了。

那些被教师说成会成为数学家的孩子对数学更有兴趣了,对数学的学习更加刻苦了;被老师说成会成为作家的孩子,语文成绩也更加的出类拔萃了,孩子们不再贪玩了。因为他们都被灌输了这样的信念:他们将来都是杰出的人,而有好玩,不学习,不勤奋学习的恶习渐渐没有了,这些孩子们到了参加高考时,大部分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假如这位教授不那样说,那么考上大学的孩子可能就没那么多了,所以——信念是奋斗的动力。

【篇五:为幸福而奋斗】

我们今天的幸福从何而来?对,就是靠那些革命先烈们为我们创造了幸福、安逸的美好生活。他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给中国带来了和平的社会。

《建军大业》这部电影在观看时非常振奋人心。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人心中热血澎湃。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毛泽东、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等一些伟大的领袖人物。1927年进行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他们为的是不受束缚,给老百姓一个安逸的生活。在1927年4月,国民党兵在上海举行了“清共”行动,31多万共产党党员被屠杀。当时非常的可怕,如果哪个地方有共产党的话,就把这个共产党用残忍的方式杀死,吊在路旁的木桩上。或者是把共产党的头颅割下来放一个木笼里吊在街上,惨不忍睹。

经过国民党这么一折腾,共产党十分的生气,纷纷拿起武器,在周恩来、毛泽东、朱德、叶挺、贺龙等人的领导下,发动了南昌起义。当时的南昌起义场面十分惊心动魄,叶挺,贺龙等人兵分两路像南昌发起全面进攻。当时共产党空中有导弹,地面有机枪。把国民党打的丢盔弃甲,屁滚尿流。让人看了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真是太爽了”。那些共产党勇士不畏困难,不怕敌人的机枪导弹,勇往直前,占领了南昌,给了国民党兵重重一击,让国民党兵再也不敢小瞧共产党,小瞧人民的力量。

1927年9月9日在湖南、井冈山等地区爆发了秋收起义,朱德带兵孤军奋战在三河坝,他们区区3000多人对战国民党三万人的军队。他们在三河坝勇猛对战,喊杀声惊天动地,子弹在空中乱窜,炮弹在天空中飞舞,它们是死神的召唤。但战斗力悬殊太大,共产党兵被国民党打的只剩300多人,革命先烈们的鲜血染红了河水,染红了土地。战壕、树林里到处都有革命先烈们的尸体。还有的人被打成重伤。但他们没有一个人逃跑,没有一个人投降。最后三河坝战役失败了。主力部队在潮州汕头被敌人偷袭,损失惨重,无数的勇士们死在了战场。看完这一小片段让人心中十分的恼怒,恨不得带着现代导弹,飞机,航空母舰冲进电视里把国民党兵一举歼灭。

自从秋收起义失败后,他们认真思考原因,总结经验。在毛泽东、朱德等人领导下,他们在许多地方建造了革命根据地,他们的部队人数一直持续上升,最后达到了30多万人,战斗力也相当的强大,让蒋介石万分惊讶。最后毛泽东又在各个地方推行了许多革命方案,让共产党日益强大。让国民党目前不敢侵犯共产党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有许多话想对革命先烈说,怎么说也说不完。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很少顾及自己的亲人,革命胜利的曙光充满了胸膛。“铁血铸军魂,舍己保国家”这大概就是每个革命先烈的意志吧!

热门推荐
1童话故事
2父亲的笑
3寻找春天
4有一种力量叫信任
5雪趣
6游长隆欢乐世界
7皇帝的新装新编
8醉秋
9植树节作文
10成长的蜕变
11令人陶醉的罗浮山
12教室里的不速之客
13守望一树花开
14给老师的一封信
15共享新时代
16我成长了作文
17给妈妈的一封信
18与猫同行的日子
19亲子毅行,其乐融融
20碧洲公园
21写黄河的作文
22妈妈的心情
23我最想依靠的人就是你
24我的小钱筒
25西安美食
26一堂令人失望的课
27有一种色彩属于我
28密室逃脱
29我咋这么“傻”呢?
30最美晚霞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