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记叙文>青少年地学科普基地参观记
青少年地学科普基地参观记

【篇一:青少年地学科普基地参观记】

青少年地学科普基地位于武进区城东小学内,它占地1000平方米,由主题墙、基岩标、科普馆、科普知识宣传廊四部分组成。

走进基地,你会看到一块巨大的石头,它的“身上”刻满了岁月的印迹,但是石头上那10个鲜红的大字却又使它充满了生命力——共建创新路,科普育后人。这是前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亲临我校科普馆后的题词。同时,这几个字里蕴含着孙爷爷对青年人的支持,鼓励与期待。作为新一代少年,我们不要辜负孙文盛爷爷赋予我们的期望!

循着讲解员的脚步,我们来到一座精致的六角亭旁,亭子呈棕褐色,头上的六只角向上翘起。踏上台阶,似乎也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神秘感,亭子上方画着八大行星运行图,形象逼真。中央坐落这一个小巧玲珑的玻璃柜。这时,我们听到了讲解员那清脆悦耳的声音:“透过玻璃柜,这里有一根不锈钢标杆深入地下182。54米,直接打在岩层上,它用于检测地面沉降,与南京地质调查研究院联网,并与北斗一号卫星对接……”听了讲解员的讲述,我明白了它的巨大作用。

走进科普馆,我立马被展柜里的各种矿石和化石吸引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那块晶莹剔透的琥珀。它呈土黄色,看上去十分光滑,在耀眼的灯光照射下,显得神采奕奕,仿佛块要滴下几滴油滴。走近一看,里面还有一只小虫子哩!它的两根触角弯弯地伸向两边,仿佛只要碰它一下就会来似的。

最后到了科普知识宣传廊,本期是以测绘为主题,在测绘知识背面还有中外名人的介绍。

科普基地真是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篇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寻访】

伟大的中华大地,养育了亿万儿女,圆明园的火光,芦沟桥的枪声,激发又一代英雄为此奋战,舍生忘死,挽救民族危难。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册,每一页都闪耀着爱国主义的灿烂光辉。

我来到了那沉重而又怀旧的地方时,浮现的是一尊尊锈迹斑斑的雕像,一座座历经沧桑的建筑,人们伫立在雕像前缅怀先烈;感受着50多年前的民族精神,将那段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壮丽历史画卷映照在我们的眼前。它让人们想起屈辱历史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它让人们牢记那段悲痛而又悲壮的保卫国家的战斗,从而激励人们富国强兵,团结一致、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当我进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大会堂的时候,刺杀、流血、死亡,一幕幕、一点一滴地灌入到我的脑海;震惊中国的销烟锣鼓在这里打响;中国人民反侵略者斗争的序幕在这里拉开;历史举起记忆的大笔,在这块热土上谱写出英勇抗敌,不畏艰险的光辉篇章;书写下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这块英雄的土地,浸透着先烈们的热血,凝聚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爱国情怀。

看到在大厅上演的中国人民引用的反抗侵略时的鉴定无疑,奋不顾身的英勇抗敌,我好想感受到了来自内心的一股热血的爆发……勇敢的小萝卜头,不屈不挠的王二小,忠心为国的刘胡兰,还有那些被挂在墙上的不知名的英雄们……她们的种种英勇伟绩深深的烙在了我们的心里,成为了我们中国人骄傲的资本,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中国人才勇敢的站起来,面对现实。只要中国人团结一心,一定会克服所有的困难,迎接美好的明天。

在参观中重温历史,最初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不顾个人安危,为救国救民积极探索,在革命战争年代一代代共产党人抛头颅、撒热血,争自由,救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此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中国实现了独立统一。先烈的鲜血最终没有白费,它染红了我们中国的国旗,也染红了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炽热之心。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人民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中华民族永远也不会忘记现在的快乐是祖祖辈辈的先烈创造给我们的财富。

在这里,一座座建筑就是一首首壮怀激烈的史诗;在这里,一尊尊雕像就是一曲曲感天动地的乐谱;在这里,一道道城墙就是一页页反抗侵略的篇章!

【篇三:实践基地有感】

伴着和煦的秋风,带着激动的心情,我来到了荣成市教育实践基地。作为蜊江中学初二年级的一名学生,即将在这里展开为期5天的实践活动。

这几天中,我的改变还是蛮大的。从第一天自己收拾床铺的手忙脚乱,到最后一天的有条不紊;从第一天起床的懒散拖拉,到最后一天的积极主动;从第一天吃饭的满腹牢骚,到最后一天的心怀感恩……这些点点滴滴的改变令我自己也感到惊讶。

在实践基地中,我学习到了许多平时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如:丝网花的制作、烹饪、无线电测向、真人CS战……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烹饪和丝网花的制作。在丝网花课上我仔细听老师讲解,认真按照老师的步骤去做,最后终于做出了一朵美丽的丝网花。我想要一回家,第一件事便是赶快把我亲手做的丝网花送给我美丽温柔的妈妈。

在烹饪课上我可算是大显身手,平时在家我就很喜欢做饭,爸爸妈妈工作忙时,我就自己动手解决。我们小组分配到的任务是炒茄子,我自然就是那个负责炒的“大厨”。首先调酱汁接着开始炒,我炒的时候很注意火候,让每块茄子都均匀受热,不时将散落在锅边的茄子拉回来,避免让菜“跑”出来。由于时间不是很足,我们组的菜有一点点夹生,不过味道还是不错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太饿了,还是自己做的东西最好吃,这盘菜都被我们组的同学“消灭”的一干二净了。

在实践基础中,我还参加了文艺演出。我们表演了舞蹈《蒙娜丽莎》,由于我们的演出服十分闪亮,一出场就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表演时全场随着音乐为我们打着节拍,让我们很有动力,跳得格外认真,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基地的这段时光已在我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使我久久不能忘怀。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离开了实践基地,也许以后再也没有机会来这儿了,多年以后当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我相信我一定会记忆犹新:因为那里有中午的“吃会”、舍友们的乐事、走钢丝的小心翼翼……

【篇四:乐游熊猫基地】

今年暑假我来到了期盼已久的熊猫基地。这里简直是竹子的海洋,满山遍野都是密密麻麻、郁郁葱葱的竹林。这里风景秀美,是熊猫的天堂,生活着上千只熊猫。

首先看到的是成年大熊猫。它们又高又大,肥肥胖胖。脸和肚子是白的,四肢、背和眼睛是黑的。乌黑的眼睛像戴了一副黑黝黝的墨镜。熊猫看上去很笨拙,很好吃懒做,可它们爬起树来却身手敏捷。瞧!有只熊猫一转眼就爬上了大树,正悠闲自在地躺在树丫上休息呢!

熊猫的睡觉姿势很特别。它们横七竖八地躺在木架子上睡觉,毛茸茸的手和胖乎乎的大脑袋搭载木桩子上。这时,有只大熊猫被吵醒了,可它并不恼怒,反而摆出一些滑稽、有趣的姿势等着我们和它照一张合影。

最有趣的是,在熊猫月亮产房,我们幸运地看见了出生只有20多天的熊猫宝宝。它们看上去软软的、小小的,像一只只小老鼠。我们还看见了三四个月大的熊猫宝宝,它们甜甜地睡在地板上,看上去真是惹人喜爱!这时有一只熊猫试图爬向门边,可是小爪子实在撑不住胖嘟嘟的身体,走了两步就摔在地上。看上去既可爱又可怜。

熊猫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我也更加喜爱熊猫了。这次精彩的四川之旅就这么愉快地画上了句号。

【篇五:参观“智谷绿海”蔬果种植基地】

今天,我去了一个叫“智谷绿海”的蔬果种植基地。

一下车,我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瓜果味儿,再望望前面的绿荫走廊,上面挂满了猕猴桃。那些猕猴桃还没有成熟,但它们圆圆的、胖胖的,好似一个个棕色的鸡蛋。猕猴桃的叶子也很好看,碧绿碧绿的,就像一个绿色的心,特别的可爱。

穿过猕猴桃走廊,我们来到了冬枣大棚。哇,一棵棵绿色的冬枣树上面挂满了椭圆形的绿色冬枣,我想,等到它们成熟的时候,一定会变得又甜又脆的!

大棚旁边,种着一棵棵石榴树。石榴红彤彤的,有些已经咧开了嘴,里面一颗一颗的石榴籽儿露了出来。有些还是半青半红。还有些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离开石榴树妈妈了,看上去沉甸甸的,仿佛快从枝头上掉下来了。

“哇!快看上面!”妈妈大叫。我抬头一看,一串串水灵灵、肉嘟嘟的紫葡萄挂在藤上,那一粒一粒紫色的果实又大又饱满,看起来很多汁,肯定很好吃吧!再看旁边,有一些还没成熟的青葡萄挂在枝头,那些果实要比紫葡萄小很多,真希望它快快长大,长成紫葡萄那样呀!

不知不觉中,我们又进了一个大棚,院长让我们猜猜里面种的是什么。我一看到树下面挂的一个一个像肉包子一样的东西我就知道了,我脱口而出:“是无花果!””对了。“院长笑着说,”有些无花果已经熟啦,你们可以采一些红透了的尝一尝,又大又甜哦!“

我一眼就瞄见了一个红透的无花果,便小心翼翼地将它从树干末端轻轻地掐了下来。我把它托在手心里,但它的上面冒出了一些白色汁液,流到我手上。我急忙去问妈妈这是什么,可妈妈也不知道。我轻轻剥开无花果红色的外皮尝了一口,“嗯,这味道有点怪啊!”我连忙给了妈妈。

“智谷绿海”蔬菜种植基地里还有很多好玩的,下次有机会你们可以自己去看一看!

【篇六:科普实践基地体验记】

随着科技小组的队伍来到来到学校科普实践基地————-慧沃科技创意农业园,我对这里种类繁多的植物充满了好奇,不知道它们长得是啥样子,靠什么来生长,都叫什么名字,是用来干什么的?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来到地球温室水培体验区一探究竟。

我边走边观察各种绿油油的叫不出名字的植物。过了一会儿,杨老师来了,他带我们来到鱼菜共生水培体验区亲自动手体验。杨老师说:“这池子里有什么呢,你们知道吗?”我们都摇摇头。于是,他把池子里的泡沫板拿了出来,让我们在池子里摸一摸看有没有鱼。我便挽起袖子摸起来,手刚伸到池子里,池子里的水真冷啊,冷得我的手起了鸡皮疙瘩,我直打哆嗦。为了捉到鱼,哪怕再冷也阻挡不了我捉鱼的决心!摸呀摸,那池子里的鱼太狡猾了,刚一碰到它就跑了。过了好一会儿,只有杨葡捉到了一条好大的泥鳅。她真行!王老师给她拍了一张捉到泥鳅的照片,而我只有羡慕的份了。

捉泥鳅之后,杨老师又带我们来到斜立着泡沫板上栽葱的走廊边,他教我们先把葱从泡沫板上拔出来,然后分出一小部分,再把葱根部夹在海绵中间,最后将夹着海绵的葱插在鱼池边的泡沫板上。不一会儿,我们就插完了三块泡沫板。老师解释说这就是鱼菜共生。

完成了鱼菜共生体验之后,杨老师带我们来到采摘园,这里是立体种植上海青的温室。杨老师介绍,这个采摘园的面积大约250平方米,最高的栽植筒能栽26颗上海青蔬菜,一共有117个栽植筒。接下来杨老师就叫我们拿一个30多厘米长的竹签,在栽植筒上面的小孔里扒一个小洞,把上海青菜苗栽在洞里,最后将栽植筒里面的培养料扒下来压住根部。我们一人负责栽满一个栽植筒,栽完后我们还在栽植筒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科普实践基地,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无比新奇无法忘怀;我希望下一次再来采摘园看一看我们栽下的上海青蔬菜到底长得怎样,让我们再次体验实践栽培和收获的快乐。

热门推荐
1淘气的我
2微笑
3秋天到了
4我的表弟
5《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6遨游书海王国
7含感惜恩——母亲节感恩征文
8爱在不经意间
9小区的夜景
10弹钢琴让我学会了坚持
11难以忘怀的误会
12教室里的新鲜事
13幸福的一天
14我的同学
15放生青蛙
16活出自己的精彩
17我努力读懂那只淡粉色的板凳
18一抹阳光杏花开
19清点天空
20等待
21心田上的风景
22去烧烤
23草芽儿
24国宝大熊猫
25难忘童年
26新学期展望作文
27军训作文精彩开头
28田园真好
29未能面朝大海,亦能春暖花开
30不能没有你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