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二作文>改良与革命
改良与革命

【篇一:改良与革命】

在国人的字典里,改良与革命分属褒贬迥异的两个极端——对于革命,多年“爱国历史主义”熏陶下自会油然而生一股莫名的亲切与好感;提及改良,却不由自主想起《茶馆》里“越改越‘凉’”的王掌柜,掩饰不住地嗤之以鼻。甚至权威的历史教科书中也不自觉渗透出这种情绪。无论对象是“圣雄”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政策,抑或“我有一个梦想”的马丁?路德?金开展的“黑人民权”运动,言简意不赅的介绍后总会如此这般酸溜溜地结尾——“用非暴力来限制群众运动,防止社会改良转变为革命,以便把群众运动控制在资产阶级利益能够容许的范围内。”

“革命”一词,本指革除天命。帝王既受命于天,改朝换代,王者易姓自然就是“革命”。可回溯上下五千年,又有哪一次王朝更迭,江山易主能逃脱得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定律。更不用提饱受战乱煎熬的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人张养浩穿越七百年时空的悲叹,至今仍振聋发聩。

由此可见,暴力革命不见得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佳选择。所谓“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当社会形势并未呈现“不得已”情况,即改良仍具可行性时,贸然选择用革命的暴力形式打破旧有的统治秩序,不可避免会对社会正常秩序构成毁灭性的打击,带来一连串难以估量的灾难性后果。当然,不可否认暴风骤雨般的革命会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涤荡一系列旧有生产关系中束缚生产力的落后因素,仅就这点而言它毫无疑问是一劳永逸的。这也就很好解释它对追求立竿见影的国人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了。不过两者就如天平两端的砝码,轻重分寸很难拿捏。即便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满怀信心地预言:“我们将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之后,也足足花了七年多的时间,才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而“天平”一旦失衡,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其中尤以“太平天国”最为典型。

从“太平天国”起义的背景来看,鸦片战争后,“鹰眼四集,强邻环伺”。团结一致,共抗外侮方是正确的选择。而此时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明显是一场“内耗”,只会使“亲者痛,仇者快”。而当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面前时,作出的选择“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出发点——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无疑棋高一着。

梁任公尖锐地指出:“(太平天国)实与中国古来历代之流寇毫无所异。”话虽有些偏激,但仅从“太平天国”的一些宣传口号中便可窥出端倪。《天父诗》中堂而皇之地写道:“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这完全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老调重弹,与其标榜的拜上帝教宣扬的“平等”不知差了十万八千里,“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说到底还不是搜刮民脂民膏,供他洪秀全一人穷奢极欲;太平军所到之处,攻城略地,青壮年男子被掳为兵丁,女子则沦为奴妾,老幼无一幸免。连之前热切推崇革命的马克思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也辛辣地指出:“(太平天国)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惶还要厉害!”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太平天国”已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证据确凿,铁证如山的事实却被教科书“为尊者讳”的有意无意的忽视,“太平天国”依然享受着“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反封建反侵略革命”的称谓。不错,规模的确巨大,但正是这“波澜壮阔”的革命暴力洪流,彻底摧毁刚刚成气候的金融业。

再看看近邻印度争取独立的方式。甘地选择“非暴力不合作”是明智的。就当时的印度而言,暴力革命或许终究能够争取到独立,但却会让印度民众的血充盈恒河。“如果以谋杀流血来获得自由,我宁可不要。”这就是甘地的选择,日不落在这个选择面前低下了傲慢的头。

改良与革命真的无法调和吗?也许换个角度看两者就不是那么截然对立了——改良可以说是温和的革命,革命可以说是激进的改良。两者的对立集中表现在实施手段的不同。若二者各取所长,融为一体,即是改革。其成效,改革开放后的今日中国便是最具说服力的例证。

【篇二:我最感动的革命故事】

想到革命故事,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红军飞夺泸定桥,这个故事一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那是在长征时期一次重要的战斗,红军部队来到泸定桥,见泸定桥不仅被拆得只剩下了几根铁索,对面的敌人还在桥对面阻拦。红军指挥官决定强行夺下泸定桥,他迅速组织了一支敢死队,前面几名士兵在进攻,后面几名士兵就在铺木板,为之后的大部队进攻做准备。敌人看见红军进攻如此迅速,顿时慌了神,便在桥头放起了火,又对红军进行枪击,以阻止他们继续前进。可英勇的红军战士一个个毫不惧怕、勇往直前。最终消灭了敌人,夺下泸定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红军叔叔为解放新中国而献出了自己的全部,这种不惧怕危险,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值得我们发扬光大。正因为他们这种崇高的精神才换来了今天的世界和平和安逸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好好学习,未来为我们美丽的祖国尽一份绵薄之力。

【篇三:祭扫革命烈士陵园】

清明时节,我怀着沉痛的心情,迈着沉重的脚步,赶到泰州革命烈士陵园,祭扫长眠于地下的烈士们,缅怀他们的丰功伟迹。

进入烈士陵园,一块墓碑映入我的眼帘,墓碑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大队辅导老师给我们宣讲祭扫活动的意义,紧接着,少先队员代表们一个个秩序井然地为烈士墓献上花圈,阳光下的花束,显得格外肃穆,随着悲伤的哀悼乐曲响起,我含着泪花默哀,音乐声停止,少先队员代表致悼词,听着一句句话语,我浮想联翩: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许多革命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他们多么勇敢,多么值得我们学习。许久,少先队员代表带领我们宣誓。在宣誓中,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奋发图强,不能辜负烈士们的期望!

最后,我们瞻仰了烈士纪念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幅画,那张画上,祖国再创辉煌,祖国山清水秀,祖国经济发达,天空是青的,没有了火花,山是绿的,没有了昔日的荒凉,城市是新的,没有了战争,人山人海,百姓的脸上乐呵呵。这不正是革命烈士的心愿吗?如果没有这些烈士,怎能让我们这些后辈看到中华民族的繁荣与昌盛了?

夕阳西下,我回到学校,革命之事,革命之心,我永不忘记!

【篇四:内心的革命】

天气阴沉,漫天的乌云笼罩着天空,似乎一种强大的力量正在积累,等待着释放那一刻。

“又是一个讨厌的阴雨天。”我坐在教室中,无聊玩弄着手中的笔,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作业,我的心中顿时生出一种无力感,轻声一叹,望向了窗外阴云密布的天空。于是,种种回忆便回到了我的心头。

回想一年前,那时的我刚刚踏入高中校门。对着未来的生活有着无数的憧憬感,我想象着我如何如何好好学习,再如何如何考上一所大学,继续自己的梦想。毫无疑问我当初的于单纯,过于天真,将一切想的太过美好,可事与愿违,面对一个全新的生活我充满了好奇,逐渐沉沦于这个繁华缤纷的世界,以至于我迷失了自我。以至慢慢地堕落自己,难以自拔。当时的我,只想能够不断的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使自己变得强大。可是我的方向错了,以至我放弃了学习,以至我与最好的朋友形成对立,甚至争吵,闹僵。但我却不以为意,难道我错了么?在这一年中,我都在不断地反省自己,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

整个高一就让我这样浑浑噩噩的度过了,伴随着挚友的离去,朋友的分离。我渐渐有了领悟。“也许我真的错了”于是我便开始不断的纠正自己的行为,不断地挽回我所失去的,渐渐地,我将我的友谊,我的学业又重新纳入了我的生命中,她们又回到了我的身边。这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于是便舍弃了我高一所经历的,忘却了那一年纷乱的生活,尽力使我的生活又回到了正常,回到了像一个高中生的生活。“我要成一个好学生,不要被别人瞧不起。”

不得不说,我在第一年的经历使我的心坚忍了许多,同时对生活的领悟也使我的心灵得到了一些净化,以至我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防止自己再度误入歧途,走上不归路。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乌云终于散开,当一缕阳光透过窗户射入我的脸庞时,我微微一笑,收回了我原有的一阵失神,继续我的学习之路。

【篇五:弘扬中华传统,缅怀革命先烈】

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小主人报》南昌小记者站开展了以“弘扬中华传统,缅怀革命先烈”为主题的清明节扫墓活动。

今天下午两点,我们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乘坐大巴,前往位于南昌市西郊梅岭山麓的方志敏烈士墓,进行祭扫活动。

南昌小记者站四所校区将近有300名小记者参加了这次祭扫活动,我们列好队,缓步走进方志敏烈士陵园,只见两边青松翠柏环抱,登上了共11层,约170级的台阶,我们来到了方志敏烈士纪念碑下,这里一片庄严肃穆。

在记者站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怀着对烈士无比崇敬的心情,在烈士雕像前,我们紧握右手,面向五星红旗庄严宣誓,我们向烈士默哀致敬,小记者代表为先烈敬献了花篮。随后,我们依次向烈士墓献花。

之后,我们还瞻仰了烈士纪念碑并参观了烈士物品陈列馆。方志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是江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他历任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红十军政委、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主席团委员,党中央委员。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任总司令。

1935年1月24日,他不幸被俘人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名著,激励着亿万人为新中国的成立不懈奋斗。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

此次活动,我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我深知,我们今天的生活就是无数的向方志敏烈士一样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宝贵生命换来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更有责任发愤图强,好好学习,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为祖国的伟大复兴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热门推荐
1走进
2生命是平等的议论文
3请相信执着的力量
4帮老爸戒烟
5拔河比赛感受
6我想停停
7捍卫尊严
8我的梦幻世界
9校园春色
10我深爱的灯树
11
12七年级感动作文
13秋叶
14感恩在成长路上
15这,不是一切
16拜年趣事
17茶中品生活
18三十年后重回母校
19小袋鼠的隐身衣
20人民币的自述
21想起了你
22舌尖上的美味
23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24运动会上的加油声
25我想对您说
26这件事真让我难忘
27听那绿色盛开的声音
28我最敬佩的人
29花开绽放
3070周年国庆阅兵观后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