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古香岭南
古香岭南

【篇一:古香岭南】

看着教室窗外,那淡黄色树叶,像断了翅的蝴蝶。风一吹,就齐刷刷的落了下来。仔细聆听那轻轻风声——啊!那不就是秋天的脚步声吗?

为了迎接秋天,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去百万葵园和岭南印象园感悟秋天的气息,领悟那古色古香的岭南风情。

去了葵园之后,我们来到了岭南印象园。

刚进大门,就看到了头顶上那紫色的海洋,在空中绵延了几十米。垂吊下来的万条丝缕,像紫色的龙须,长短不一,在风中微荡,又像那白发童颜的老人手中捊动的须。不时,还有阳光透过他们的缝隙映射在地上,隐隐约约的,像湿了水的光斑,路上的小石子,像在光斑中游动的小鱼,惟妙惟肖。

进了园区,仿佛闻到了岭南的古香,就像下雨后的小巷。岭南印象园是典型的岭南传统风格建筑群落,所以这里的房子是最有特色的。灰色的屋瓦,鱼鳞般地整整齐齐地布满了屋顶,毫不逊色于现代风格的琉璃屋顶,它们没有妖娆颜色,他们只有朴实的颜色,还带着泥土的湿味,它们是那古色古香岭南的象征。

有的屋顶的四角高高翘起,像是准备起舞的蝴蝶。窄窄的门,高高的屋,似乎每间房子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却都散发着浓浓的岭南韵味。

房门前是一条弯弯的小河,清澈见底,所以并不难看到河里嬉戏的小鱼,可见以前的岭南都是“小桥流水人家”,让不少游客禁不住诱惑,纷纷将这幅岭南墨画装进自己的相机里。

房子一栋紧挨一栋,这样,连大大小小的巷子,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悄悄地,像一双手,将你牵了进去。

窄窄的巷子,两面是壮观的蚝壳墙。墙上镶嵌着各种各样的满洲窗。地是用乏了黄的青砖拼成的,像一位面容蜡色的老人,却又有这一颗热情的心脏,将你带回刚解放后的岭南巷子里,不管你怎么走,都能到各户人家的大厅小院里。

在岭南印象园里,岭南特色小吃一应俱全,广州的鸡仔饼、沙湾姜撞奶,佛山的盲公饼、大良磞砂……其中,糖画是最有意思的。

一个五尺小地方,你先对那师傅说上自己喜爱的图案后,只见那师傅手中紧握着一把沾满糖的细勺,一会儿在石板上龙飞凤舞,一会儿又像雨点那般急促。他脸上虽神情凝重,却又不慌不忙,画的线条粗细掌控自如。最后他用勺子的柄端对“画”进行细致地修饰,不一阵子,你的图案就跃然于纸上,一幅惟妙惟肖的糖画就完成了。这糖画既可口,又精致,真让你舍不得动口。

岭南的剪影吸引了不少游客来围观,可见这又是一个亮点。

一把剪刀,一张黑色的纸,在他的手中像活了一般。剪刀在纸上来来回回,一会儿又在剪口边徘徊,起初,人们都安安静静的,但对于优秀的作品,人们都还是忍不住要赞叹的。伴随着人们的赞叹声,作品就完成了。若你细看,还真能与地上真实的影子相比。“像,像”“哇!好像啊!”人们都禁不住地评论。岭南的手艺是岭南人民的辛勤结晶,怎能不让人赞口不绝呢?

除此之外,还原传统婚嫁仪式的互动式表演“绣球招亲”,皮影,提线木偶,岭南杂耍,舞狮舞龙,广式凉茶,都能足怀旧瘾,这些我就不再写了,因为不管我怎么描述,都不能完完全全地将岭南描述得淋漓尽致,所以,为何不亲身去岭南印象园细细地体会那古色古香的岭南,到一个活生生的岭南民间故宫去感受岭南经典呢?

古色岭南,在秋意中更具魅力。秋之旅,我真正体验到了古色古香的岭南风情!

【篇二:游岭南印象园】

伟大的雕像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不是空谈,而是要去体验、去感受、去欣赏。岭南印象园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

周六的早上,我和老师同学一起去游览了古色古香的岭南印象园。一进入岭南印象园,就看到整整齐齐的青砖青瓦的房子和古老的窄门高屋、长长的小巷。我们行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热闹的商铺:裁缝店、人人理发店、黄振龙凉茶铺、人民公社、日报社、皮影楼等等。在街道两旁,很多新奇的东西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捏面人、画糖画、吹麦芽糖……这些东西可是我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大家都非常好奇!我们在充满古韵的小巷上走着,穿过石拱小桥,看着历史悠久的小店,我们不禁赞叹道:“啊,这里可真美啊!”在那里我们还了解到一些岭南语言文化:他们管无所事事人叫花鬼;管臭男人叫衰鬼;管老板娘叫事头婆……

我们参观了完古建筑后,就去寻找我们梦寐以求的糖画。在小巷的巷处我们找到了画糖画的摊位,我们班的同学迫不及待地问价钱,还没等师傅回答就在画满各种动物的转盘上转了一下,指针指到了金鱼,糖画师傅舀了一勺糖,熟练地把勺子微微地一斜,糖水像棉线一样流到大理石板上,师傅的手一会向左一会向右,绕来绕去,绕出了鱼身上的花纹。最后,又画了鱼的胡须,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金鱼就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我想:师傅真厉害,在这么短时间内画出了一条小金鱼!于是,我也赶紧付了钱让师傅给我画了一只可爱的小鸟。

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给我增添了乐趣,还给我留下了一道美好的回忆。岭南印象园,你真美!

【篇三:岭南印象园游记】

星期四,原本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冷空气突然来访。然而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心情,因为今天我们要去岭南印象园啦!

我们乘坐大巴早早地就到达了目的地——岭南印象园。门口有五颜六色的花朵,还有在唱歌的小鸟,我们一进门就有许许多多的爬山虎在我们的头顶,好像在列队欢迎我们。

我们在导游和霍老师的带领下,首先观看了传统艺术——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皮影戏的名字叫“乌龟和鹤”,鹤想要啄乌龟,却被乌龟反咬了屁股,最后鹤一声尖叫飞走了。

接着,我们又看了杂技,第一个节目就是充满危险的“搬椅子”,第一个杂技演员搬了一把椅子放在了舞台桌子的上面,然后爬上了椅子,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直到第六个,一个接一个的倒立了起来,最后跳下来时毫发无损,整个过程让我们既赞叹又提心吊胆。表演结束后,观众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我们又来到了奇幻的星空馆。刚进星空馆,我们就尖叫了起来,因为我们的衣服都变色了。我们走了时光通道,还做了有趣的实验,首先杯中倒入牛奶,接着加入几滴颜料,最后把洗手液倒入牛奶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们看见颜料迅速往外扩散。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就参观完了。这一天,我了解了很多传统艺术,学到了很多知识,我感到非常开心!

【篇四:岭南佳果——荔枝】

“桃园三结义,张飞在腹中,去了关云长,方知是刘备。”你们猜是什么?没错是荔枝。

荔枝是我们岭南的水果。岭南的文化传承,荔枝的功劳不可没。初夏时分,荔枝树挂满大大小小的果实,像一个个可爱的胖乎乎的小娃娃。

今年,外婆家荔枝大丰收。妈妈从外婆家带回一大袋荔枝,我们高兴得不亦乐乎。荔枝全身都是刺粒,就像缩着身体小刺猬。荔枝外表是褐红色的,剥开后才发现,里面坐着可爱的小娃娃,小又圆润,非常光滑。当你咬上一口才知道它是多么甜,多么香,当你咬上几口时,才会知道果肉里面有一个黑乎乎的种子,我们都叫它“核儿”。

看着袋子里的荔枝,我的口水又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我迫不及待地从袋中拿出一束荔枝,此时的荔枝好似一只只红色的精灵跃过我眼前。一股股诱人的气味又跃进我的鼻子里,我急忙塞进一颗入嘴里,生怕被别人抢去。可一不小心,鲜美的荔枝汁又流了出来,我舔了舔果汁,哦!真甜呀!像吃了蜜那般甜。

等我反应过来,又把晶莹的荔枝往嘴里塞。“岭南佳果”荔枝,真是美味!

【篇五:岭南游】

厌倦了繁华都市的喧嚣,故于新春之际与家人南下来到珠海远离闹市的城市新区。此处远不及海南那般人山人海,少去了喧闹。没有南昌那般寒冷,少去了萧瑟。

于薄暮之际驱车到达。不见车水马龙,灯光闪烁,但见夕阳的余晖随意撒下,不经意间染上了云彩,温柔地浮于平静的海面。行人纷纷坐看浪拍岸,静听海鸥鸣,直至闲云尽收。

碧竹满庭院,处处苍翠。温暖的气候使此处常年郁郁葱葱。属于泥土与绿叶的清香沁人心脾。鸟很多,没有车鸣干扰,歌声清晰而婉转。清晨并没有选择奔波于人山人海的旅游景点之间,而是在石桌上置一盏清茶,便于清风中悠然坐下,倾耳细听自然之声。

午后步行前往古镇。岭南旧院的黛瓦青砖夹于城镇之中诉说着时代的变迁。没有游人靠近的屋前,斑驳的古墙沉默地伫立着,与老旧的木窗一起掩于怒放的血梅后。一道古镇清风长叹了半声。

镇中古旧的寺庙仍然游人不绝,烟火不断。在人群漫无目的地走着,无意瞥见那沉默的石狮。它安静地立于竹叶间,烟火亦或风雨中,自岿然不动。青苔缓缓蔓延上石柱,留下岁月的痕迹。它仍然在此。不知伫立多久,亦不知身后的大门已经腐朽。

次日去往海边赶海。挽起裤腿便轻松爬下礁石,弯下腰寻找那些隐匿于海藻中体型幼小的螃蟹,笑着踩碎了一水平静,平添几分热闹。自海边归来,迎着夕阳到达珠海农科奇观院。水蒲桃,玫瑰茄,芫菁萝卜,大花蕙兰,剑麻花,大丽菊,石斛兰,灯笼椒……小小的温室里,姹紫嫣红,百花缭乱。

暮色中前往市场挑取食材,偶然见到一鱼种,五彩斑斓,唤为青衣。第一次见,颇觉有趣,又感到些许惋惜。藏于深海中的它终于还是躺在了游人之前,喘息着,放弃了挣扎。那一身彩衣,是独属于它自己的生命的色彩。

饭店里那几样常见的菜式已被大家厌倦,于是在院子中架起烧烤架,用上了自己带来的调料。沙丁鱼经过自己亲手翻烤撒料之后,也就别有一番风味了。瓶杯相碰,笑语晏晏。

五天之后,踏上归途。不再见白浪拍岸,却现落霞孤鹜齐飞。

【篇六:在笔墨古香的路上】

我是一个热爱书法的人,从小学时代起,至今也算学了五六载了。

犹记初学,老师便教我们:在书法中,最难写的便是“一”字。

当时极为不解,“一”是我们最开始学的字,怎会难写?老师并未解释。

后来,喜爱老子的《道德经》。父亲告诉我“道可道,非常道”这一句最难。心下更为不解,暗自冥想。

直至那一日,忽而彻悟。

“一”字简单固然,可正因其简单,所以难写。只一笔,却蕴含起峰、回旋、缓提、收笔等好几种笔法,可不是难写。就像数学老师常说,题目篇幅越长其实越容易。实为缘起归一。“道可道,非常道”亦是如此。

简与繁,本就不曾有明显的界线。倘若执意追求复杂、追求深邃,反倒会适得其反、本末倒置。人亦如是。一味追求功名、求取成功,而没有确切的目标、具体的步骤,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

如此类,数矣。渐渐发觉,心中所存的知识会随着一张张墨字越积越多,人也越来越开朗、洒脱。有时,朋友会觉得我仿佛那水墨,别具风采,飘逸,素雅。

尤爱繁体字。前几天竟将姥爷收藏的20世纪已故的台湾大姥爷寄的家书逐字认出,很是欢喜。总觉得繁体字中的韵味源远流长。

喜爱诗词。对易安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湘黛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容若的“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东坡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都极为欣赏。有时会在网上与笔友和上几句打油诗。甚是有趣。

现在,虽然没有时间继续从师练习书法,依然恋恋不忘。沾染墨香的手从未停止书写。相信自己会投身文学,年年岁岁,弘扬这千年文明。

手在,笔在,字在。

如此,在笔墨古香的路上渐行渐远。

热门推荐
1我的一家
2我的妹妹
3一件难忘的事
4浮躁
5寒假趣事
6祖国我爱你
7一碗药,定一生的情
8丢三落四的小明
9你左手的温暖
10包饺子
11红包“大战”
12毛绒小熊
13一张难忘的照片
14圣诞老人
15八年级作文
16倾听爱的声音
17我的妈妈
18教室里的蜜蜂
19人和动物的感情
20秋天的校园
21你的追求没有理由
22雨中的小女孩
23童年趣事
24我最敬佩的人
25幸福的一家人
26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27以考试的作文
28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29交通·生命
30大自然的声音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