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二作文>以包装为题
以包装为题

【篇一:以包装为题】

琳琅满目的包装,造型奇特的、新颖的,往往会吸引我第一眼的注意,每一次都会有买下的冲动,可入口的味道却不如想象中的可口。而那些传统的、被大众认可的、包装没变的老牌子,却让人赞不绝口。

华丽的外表会有一定的迷惑性,第一眼的视觉理论应该就来源于此。商品的外表,是它们掩盖自己缺陷的唯一方法。月饼,一件传统食物,在层层包装后,转型升级,有的一下跃居奢侈品。不只月饼,万物的外表都是伪装自己的最好面具。食蝇草,变色龙……不要为了满足内心对美好的向往而选择所谓美丽的外表,有时,美丽的外表会成就之后的落差或是无尽的危险。

商品的制造者多数认为卖好商品,第一,外形要吸引人,确实,他们就这么做了,然而他们的这想法并不成立。外形的好看,可能会影响销量,可是最重要的是质量,有些公司为了销量将食品成分的成本用在包装上,他们在内心深处认为这样销量会上涨。不错,一开始会上涨,但人们一旦看清了改造中的真面目,他们还会购买吗?销售量的降低又会说明一切没有进行客观的评价,仅仅鉴于自己的推断,而忽略销售者最主要的需求,所得到的苦果往往是自己想要的,这样的行为适得其反,这样凭自己的想法来断言是不可取的。

再回头看一看那些口碑很好的商品,虽然外表没有那么光鲜艳丽,但是商品的加工、成分都是上等的,纵使它被摆在了售架底端,也会有人去注意。万物都有瑕疵,人也一样,外表稍有缺陷又怎样,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实在的事物,终还能流传下来,为后人所道。

个人喜好,过分看重外表都会使自己的决定有所偏差,万物,却又不会完美,内在是事物真正决定自己价值的标杆,包装自己的外在,不如包装自己的内心。

【篇二:包装心灵】

世人皆知:商品是需要包装的,难道人也要包装吗?答案是肯定的,人需要包装。懂得生活的人用真善美包装自己的心灵,敷衍生活的人用假恶丑包装自己的躯体。

用宽容包装心灵

人与人交往不免会有些磨擦,这时宽容显得尤其重要。中国人应该都知道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诸葛亮的宽容大度,使孟获折服而甘愿为诸葛亮效劳。诸葛亮的宽容让蜀国再添一员虎将,也诠释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真正意义。宽容方显一个人的风度。用宽容包装心灵,使自己更加完整。

用诚信包装心灵

与人交,信则立。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苏轼有一次与朋友约会,这天不巧下起了大雨,他想在家倚楼听风雨,忽然想起与朋友有一个约会。于是,他立刻带上雨衣,赶去赴约。他的朋友以为苏轼不会来了,正要走,看见了他,为他的诚信所感动。由此看来诚信是很重要的,诚信让苏轼又多了一位真朋友。诚信让人变得美好。用诚信包装自己的心灵,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

用爱心包装心灵

当雪灾无情地降临在中国南方时,十三位农民兄弟自愿到南方奉献自己的一点爱心。当汶川大地颤抖的时候,他们又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抗震救灾的征程。他们努力奉献爱心,救助受灾群众。他们救助别人不是为了出名,也不是因为有钱,因为他们只是农民。十三位农民兄弟用爱心包装自己心灵,用行动证明自己,让他们的人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用爱心包装心灵,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使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宽容包装心灵,彰显了诸葛亮的大度;诚信包装心灵,成就了苏轼人格的真实写照;爱心包装心灵,诠释了十三位农民兄弟的光辉人生。

生活中,有些人勾心斗角,追名逐利。仿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很可悲的。

青年朋友们,让我们用爱心、诚信和宽容包装自己的心灵,努力为世间增添美与欢乐!

【篇三:谈“包装”与“本色”】

当今社会,无论什么都需要装饰一下才上得了档次,商品,演员,企业都是如此,可生活中,买东西,找朋友,做事做人本色最珍贵最难得。

一件商品要通过包装之后才能在市场上获得较大销售空间,一位演员要通过包装才能被捧成当红名星,一个企业要通过包装才能占领市场,仿佛无论什么不包装一下美化一下就上不了档次,试问?如果什么都用来包装,那世界还有朴质的东西吗?那世界是不是仿佛是在被欺骗着?因为我们永远也看不到真实的一面,我们看到的只是被包装后的样子,而那原有的本色早已不复存在。

我们做人,做事都不能脱离你原有的本色,人是质朴的好,东西还是自然的好,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物质的利益,追求名誉,追求金钱而忘记做人的根本,我们也不能为贪图一时的快乐,一时痛快,而忘记我最美好的人格,我们更不能为了达到自己目的,而把最纯真的东西,最美好的东西变得丑陋,我一直认为,东西还是自然的好,人还是质朴的好,对于有些东西我们可以稍微做一下包装,来使他的形象更美好,更出色,但那要有读,包装不就是为了使原本的形象变得漂亮,变得更出色,来吸引人们的注意,讨得人们的喜欢。而如果我们对某些事没把握好度,那饿将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所以,包装好我们应要讲究合理。

本色最珍贵,最难得,是人们内心最纯真最美好的东西,生活中,保持你独有的个人本色,不让它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事物发展而改变,永远保留你那份最纯真的美,不是有人说:“心灵美的人最妹。”我想就是这样吧!

我们买东西都希望买货真价实的,找朋友也希望找心灵相通信心相印的人,做事做人我们都希望用最朴质的心去创造辉煌,希望我永远保留属于自己的本色,这本色源于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纯真最美好的地方。

到底是包装好还是本色好?这也的确是个值得商讨的问题,但我认为不管你怎么包装,都不要失去内心最朴质最纯真的本色。

我们的身边有最朴质的东西,也有被包装过的东西,而这其中对与错与否就需要我们用我们明亮的眼睛去观看,去用我们的大脑去思考判断。

不管是“包装”还是“本色”那里都是有我们最美好的东西,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待。

【篇四:《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读后感】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情感却能做到这一点。”小时候,我们都爱听故事。曾有这么一个故事,即使我们听到感觉无聊之极,“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其实,有科学数据统计,爱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基于感官的求知,植根于脑海,深埋于心智,即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不会改变爱听故事的习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即使很努力去做一件事,可还是不成功,要不就是离目标值相差太多,于是我们在论及成功与否的原因时,很多人会归结于命运、风势、人和、技艺等,事实上我们常常忽略了一点就是我们之所以失败是我们还不会讲故事而已。

“讲故事将会成为21世纪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著名作家丹尼皮克在《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一书中指出道。确实如此,会讲故事,代表个人口才能力强以及组织语言的逻辑思维好。会讲故事,代表着我们能地向这个世界较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想法和创意。会讲故事,往往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品质之一。未来社会精英人才的必备技能之一就是口才了。“故事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告诉,而是引导我们去思考,所以才是影响与说服的最佳工具。”包括我们在营销产品的时候,说服客户和投资商,引导他们走进产品的创意过程以及营销策略。

品牌的打造也和讲故事有关。原因在于品牌的塑造是要挖掘出一个有生命的原型,并通过故事进行包装,从而达到自身影响力和客户的认同感。大多票房极高的电影,美国电影行业塑造的超级英雄系列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呢?就是因为他们会讲故事,塑造有生命力、有内容情节的电影品牌。

书中还有一个观点,“最好的故事从不教人新东西。相反,最好的故事认同读者的想法,使每个读者感觉到他们的想法是聪明的,可信的,还会提醒读者他们是最正确的。”会讲故事的人受到欢迎,在于讲的故事引起读者共鸣,在心理学上叫做共情现象,勾起读者相似的记忆和情愫。

热门推荐
1我的小狗
2我长大了
3那娇小的身影
4可爱的小狗
5我成长中的一堂课
6一次新体验
7我成功了作文
8爱是棉被
9团团圆圆过除夕
10文具辩论会
11我的母亲
12剑影孽缘
13难忘的童年
14乡村自然
15老师,我想对你说
16端午游屈原故里
17我成功了
18与校园说再见
19不倒翁
20唤醒文化
21慢慢走欣赏啊
22法律课的启示
23我的房间
24机遇
25共享而非共有
26未来的房子
27中国梦·我的梦
28牵牛花
29未来的汽车
30面对是一种责任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