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游龙门石窟
游龙门石窟

【篇一:游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距洛阳市南十二公里处,在伊河两岸龙山与香山上。它与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故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去年国庆节,我们离开了喧闹的城市,与姥姥妈妈来到了龙门石窟,准备一睹它的风采。

来到龙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香山龙山两山相对,清清的伊河水从中间淌过,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在南北一公里的山崖上,雕刻着2300多个窟龛,70多座佛塔,10余万尊佛像,2800多块碑刻题记。据导游介绍说:“这些石窟是中国传统方便受印度佛教影响的产物。它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堪称中国雕刻艺术的宝库。

我们沿着西岸游览西山,首先看到的是千佛窟,虽然只有一间房屋大小,在3-4米高的石壁上密密麻麻雕刻着无数小佛像,大的只有3、4厘米,小的仅有2厘米,别看个头小,但个个雕刻精细,神态各异,排列十分整齐。

走出洞外,有一座观音佛像,她右手拿着柳枝,左手提着净瓶,姿态端庄,面目秀美,像为人间祈祷吉祥。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石窟最有名的奉先寺,此洞穴雄伟壮观,气势恢弘,这里有几尊佛像,中间的佛像最大,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它的雕工极为精湛,这尊大佛威严地座在莲花台上,面容慈祥,双耳垂肩。她的脸非常像武则天,这就是当时武则天让工匠按照她的形象造的大佛。只见她一只手在上,手心朝下;另一只手在下,手心朝上;这个动作表示了“天下唯我独尊”,可见她一手遮天的皇权思想多么严重,身旁的7尊佛像,是她的弟子和天王,个个面露凶色,充满威严。

龙门石窟的佛像真是多得数也数不清,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

游完龙门石窟,看到这些凝聚多少人艰辛和心血的宏伟浩大工程,被我们祖先有多少巧夺天工的艺术作品所折服,被他们的聪明才智所震撼,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瑰宝而骄傲。我们要更好地保护珍惜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让它绽放得更加璀璨、炫丽。

【篇二:伍山石窟】

今年国庆节假期,天气晴朗,微风习习,是一个外出游玩的好日子。在这些日子里,我们去了宁海。宁海那里有风景优美的伍山石窟。接下来同学们就跟随着我的脚步来看看千奇百怪的伍山石窟吧!

伍山石窟分为三个石窟群:聪明山石窟群、半壁洞石窟群、不周山石窟群。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聪明山石窟群。

聪明山石窟群是被古人们开采矿石之后遗留下来的石窟群,整个石窟群位于宁海寂静的山区,一面紧临着大海。我们来到了一个水潭边,突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神龟在和一头凶猛的霸王龙打斗。神龟在水中游动,霸王龙在山上,打得不可开交。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两块巨石,实在是太逼真了!在瀑布旁,有一副象棋的残局。有些会下象棋的游客还在研究下一步怎样下哪!其实这就是赫赫有名的仙人棋。鳄鱼听经也很好玩。一只鳄鱼坐在地上,正在听一头狮子念经呢!还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龙门瀑,从古至今的盘古洞,字迹模糊的古字壁……

伍山石窟有千奇百怪的石窟,优美的风景。如果你去了宁海,就一定要去伍山石窟哦!

【篇三:龙门石窟】

经过近四个小时的颠簸,我们从陕西省来到了河南省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中有造像10万余尊,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又经过外国侵略者的破坏,只剩下2000尊左右不完整的佛像,大多数没有了头部,只剩下身体。那一座座佛像有的神情严肃,十分威严;有的双眼微眯,嘴角微提,似笑非笑,神秘莫测;有的表面上看起来凶神恶煞,张牙舞爪,但细看那双琉璃眼,却能见其中隐隐含着善良。

龙门石窟中最美、最大的一尊佛像就是卢舍那大佛了。它高17。14米,光耳朵就有1。9米。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身上已有斑斑点点的裂纹,但看起来还是那样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卢舍那大佛的双眼中镶嵌着两颗琉璃珠,这使得你不论从哪个角度仰望它,都感觉它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睛也在端详着你。传说,这尊卢舍那大佛的面貌和武则天有些相似,打造这尊佛像的工匠为了讨好武则天,刻意将卢舍那大佛的面相按照武则天的面貌塑造了。

隔着一条伊河向龙门石窟远眺,可以看见那半边裸露的山上一个个蜂窝式的小洞,它们大小不一、形状不同,都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看到这种景象,我脑子“轰隆”一声,一片空白,这场景真是太让人震撼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次古都之行带给我的知识远远大于书本上学来的,看来要知道一件事物的真正面目,需要亲自去见识。

【篇四:游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一直非常憧憬他的壮观。今年暑假,妈妈终于有空带我去游玩了。

龙门石窟人山人海,游人如织,这里果然名不虚传!我迫不及待地跑进大门,映入我眼帘的是那大大小小的圆形洞,这些洞都雕刻在陡峭的石壁上。远远望去,那些佛像聚集在一起,就像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一片艺术的海洋!

据我了解,这里的大约有97000座佛像,他们有的慈眉善目的注视着你,有的双眼紧闭盘腿打坐,还有的站地笔直双手合十,雕刻的十分生动、细腻。然而令我很好奇的是,大部分佛像的头部都缺失了。听导游说,是被外国侵略者盗取的。我听后十分愤怒,那个时候,祖国落后就会挨打,所以才会丢失这么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接着往前走,一座雍容大气的佛像出现在眼前,她座落在龙门西山南部山腰,这座佛像有18米高,仅她的头就4米高。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卢舍那大佛。她博大而壮美,慈祥和善,方额宽颐。传说是按照唐朝女皇武则天的相貌雕刻的。

我真佩服古代的劳动人民,他们是多么伟大啊!他们就是用双手一点一点的开凿出来,每一个佛像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夜晚,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问妈妈:“那些丢失的佛像的头部,还能找回来吗?”妈妈对我说:“唉,但愿都能找回来吧!”接着,她又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明白吗?”听着妈妈的话,我进入了梦乡,梦见我把那些丢失的佛像头部从世界各地都找了回来,让残缺不全的佛像恢复了原来的完美形象……

【篇五:游龙门石窟】

“瑰宝珍窟百丈岩,神工鬼斧历千年。”

在多朝古都洛阳,有这样一处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方,它历尽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令人心驰神往,它就是坐落在伊河两岸的龙门石窟。

趁着金秋国庆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到了龙门石窟游玩。

走进龙门,两排林木郁郁葱葱,石板小道更增添一种韵味。墙上的每个小窟中都有佛像。别看这窟小,佛的神情和手势都是非常清晰的。有的双手放在腿上,目视远方,让人感到温暖;有的双手合十,虔诚闭目,仿佛在祈祷什么;有的眉头紧皱,面目狰狞,盯着什么地方,让人毛骨悚然……

行至奉先寺,那尊最高最大的佛占据了我整个眼睛。那尊佛名叫卢舍那,它通高17。14米,光头部就足足高4米。他发髻呈波浪形,面部圆润,眉毛如那弯弯的明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睁半闭,像在打瞌睡,又像是在俯视山下的伊水。嘴角藏着隐约的笑容,显现出他的慈祥与平静。他的表情就如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人捉摸不透,严肃中带着一份慈祥,慈祥中又有一丝神圣与威严。我不仅赞叹这惊人的高度,也佩服这精湛的技艺。

漫步伊水边,夕阳的余晖洒满水面,犹如一位少女披上素装,优雅而平静。微风轻拂湖面,层层涟漪荡在水面上,就像少女脸上漾起的微笑,让人舒适。水中的鱼儿成群结队,在水中嬉戏打闹,给平静的水面增添了一丝生机。

这次洛阳之行,不仅让我领略到自然风光的美丽,也让我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篇六:龙门石窟之旅】

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孕育了许多文化遗产,在我国河南省洛阳市有一个名叫“龙门石窟”的地方,它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那里风景优美,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龙门石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说它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洛阳西山有一片清澈见底的湖泊,它被青山环绕着。山上长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男人们在山上砍柴,在湖里捕鱼;女人们在家照看孩子,做饭洗衣。日子过得虽然不富裕,但是大家的日子过得幸福、平静。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洛阳百姓的日子发生了变故。连年的旱灾,粮食产量下降,百姓吃不饱了,日子过得越来越苦,眼看就要过不下去了。村子里有一个小孩,人们说他长得虎头虎脑的,他每天都去草长得茂盛的地方放羊。有一天,他和往常一样去放羊,羊开始乱跑,紧接着他听见一个奇怪的声音:“开不开,开不开”。这是怎么回事?于是他便快速跑回家把这件奇怪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对他说:“如果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你就向里面喊‘开’”。

第二天果然又听见同样的声音,小孩按照母亲的做法大喊:“开,开”。话音刚落,山便开了,水都涌了出来,两侧的石壁不断凹出无数像蜂窝一样的石佛。这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庄,乡民都说:“这山是神山啊”!小孩无意间地一次发现,却造就一个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却使人们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龙门石窟的景色不仅让人流连忘返,而且它背后的传说总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这真是一个奇妙的旅游胜地!

热门推荐
1我家的狗
2记忆中的甜
3今年春天我很彷徨
4和平是我的朋友
5雨润万物,馨香满天
6温暖的父爱
7我最擅长的运动
8第一次骑单车
9家乡的变化
10与生物钟同行
11松果壳的秘密
12爱如什么作文
13记忆中的一朵浪花
14选择坚持
15桔子
16遇上碎片化生活
17幽默的老师
18我喜欢花
19糟糕的一天
20中秋节优秀作文
21说“萌”
22我的妈妈
23因为有你,才有了幸福的我
24爱学习的奶奶
25绿色测评
26青春不散场
27童年的傻事
28致生活
29窃读记
30久别了,黄老师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