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一作文>又到清明细雨时
又到清明细雨时

【篇一:又到清明细雨时】

就如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所说的那样,记忆中的清明,总是下着蒙蒙细雨,今天也不例外,天阴沉沉的,好像就要下雨。

我和爸妈踏上了那条熟悉的青石板路,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手中攥着那枝已经有点蔫的黄菊花,前往爷爷的墓地。

周围的气氛肃穆而沉重,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全部都是一排排灰色的墓碑。我一边跟着父母走,一边发呆,直到老爸突然停下来:“到了。”

一块工工整整、冰冷而没有温度的石碑立在眼前。我轻轻将手中的金黄的菊花放在灰色的墓前,恭恭敬敬地鞠一个躬。趁着老爸和老妈还在打扫时,我安静地坐到用于隔开一排排墓碑的矮墙上休息,然后对着这漫山遍野的墓碑发呆。

自从我记事开始,每年的清明大多时候都是我们一家三口离开扫墓的“大部队”来到爷爷的墓前。事实上在我出生的6年前爷爷就已经去世了,我对他没有丝毫的记忆,也谈不上什么悲痛之情了。但就算是这样,每一年我们仍然要来到爷爷的墓前祭拜。

为什么呢?

平日里爸爸经常谈起爷爷,一般都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地讲述爷爷从前“做过的一些好事啦”,“爷爷在爸爸眼里是怎样的啦”之类的趣事。但是一到清明,在爷爷的墓前,他就只是默默无语地为墓旁的两棵松树挂上鲜艳的飘带,脸上总是带着那么一种淡淡的哀伤。而如今我终于看透了那份哀伤里所含的情感。

也许,中国人扫墓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寄托那一份已经无法转达的思念吧。和自己的亲人再说说话的愿望已经永远无法再实现,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一个日子,可以到亲人的墓前再陪着他(她)吧。

眼眶不禁有些湿润了,清明……寄托哀思的日子啊……

“该走了!”远远听到老妈的呼唤,我跳下矮墙,空中已经飘洒起的毛毛小雨,我们一家在静默中慢慢地走回去。

【篇二:独立在濛濛细雨中】

又下雨了。

太阳一笑而过,霎那间,灰黑色笼罩了大地,也笼罩了小岚的心。

小岚只是一个普通的初一女学生,她背着普通的书包,穿着朴素的衣裙,她只是一个成绩平平的孩子。

她又没考好,期中考试转瞬即逝。她很害怕,不敢回家,不敢去面对父母那阴郁的脸、那冰冷的目光。公交车来了,她并没有搭车,她踱着步子向家迈着,只希望能晚一点回家。

小岚以前是个成绩优秀的学生。试卷上高高的分数一直是她的骄傲。她曾是父母和老师的宠儿,但也不知道为什么,升入初中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爱笑的她开始把心事锁在日记本里。

“你这小调皮,不搭车,又不带伞,就不怕感冒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她耳中。回头一看,是爷爷那副慈祥的面孔。怎么会这样?爷爷不是前年就去世了吗?爷爷是最疼她的人,爷爷去世时,她悲痛欲绝。怎么,现在又看见了爷爷?

小岚什么也不知道了,她呆呆地站在那里,爷爷看着呆望的小岚,和蔼地说:“小岚,怎么了?”小岚眼圈红了,扑到爷爷怀里嚎啕大哭,她抽噎着把自己没考好的烦恼告诉爷爷。

爷爷搂着她,不住安慰她:“小岚,一次没考好算不了什么。只要你肯努力,希望的那盏灯会一直为你亮着。”

小岚似乎明白了什么,她正要向爷爷说,可是,这时,爷爷却不见了。

乌云散去,太阳露出了笑脸。雨后的树叶清亮干净,花草抬起头向她微笑,天空蔚蓝透明,云端上不知何时已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彩虹。

小岚看着沿途的风景,不再伤心,振作起来,向前奔去。

一年以后,看着喜榜上希望杯竞赛的名次,小岚排在第一位。她抬起头,眯缝着眼,望着湛蓝的天空,笑了。

【篇三: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古诗在民间口口流传,而今年的雨纷纷虽然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清明过两天后的下午,天气转阴,春风开始肆无忌惮的吹进荒野、吹进麦田、吹进家门。

快到天黑时,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天而降,缠缠绵绵,悄无声息,听不见雨声,却能感受到细雨飘洒在脸上的感觉,凉凉的,很舒服。

这几日由于杨絮到处飘落,造成空气中、大地上到处都是杨絮,连呼吸都感觉很不舒服,这细雨刚好把杨絮压落,空气犹如净化了般,湿润而不压抑。

细雨虽小,时间长了也对农民的庄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湿润了大地,滋润了麦田。

城市的柏油路上由于细雨的湿润,少了灰尘,多了份干净,少了骑车出行的人,多了撑伞漫步的欣赏者、感受者和对雨天的敬佩者。

雨淅淅沥沥的下了多时,不知道晚上有多少雨水来滋养这所城市。我早起走在路边,看到路边行人时不时踩在脚下的小草,今日又站起来了,它的身体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就像一个士兵一样,挺直了腰板,向城市展示了它绿色的翅膀。

春天的雨不向夏天那样刚烈,强猛,却有着春天独有的温柔,细腻。小草既能在路边石缝边顽强的生长,又能抵抗风吹日晒。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这么弱小的生命竟能抵抗如此灾难!人类又何尝不是在大自然的馈赠下拼命成长呢?好在我们顺应自然,不与大自然为敌,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畏,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一株小草,勇敢地面对风雨,接受风雨,尽情地拥抱这个世界,拥抱美好的明天!

【篇四:清明寄哀思】

春天的脚步姗姗来迟,柔和的春风已把春的消息带来。满树的繁花、画桥的垂柳、出岫的白云、染绿的江山,都在轻柔地抚慰着我们被禁锢了一冬的心灵。但在这个细雨霏霏的季节里,人们的心绪也如春雨般绵绵,因为惹人怀念的清明节就要来到了。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在清明去乡村扫墓和踏青。在春雨绵绵的春天,人们走出林立的高楼,穿上舒适而又轻薄的衣服,来到闲适的乡村。温暖的天气让心灵乘着柔暖的春风在乡间的羊肠小路上自由驰骋。撑一把雨伞,结一段哀愁,踩在泥泞的小道上,踏着音符般的步履,举袂迎风,来到故人墓前。那孤独的石碑流露出不一般的沧桑。

用手抚摸着那充满着岁月沧桑质感的石碑,一个个字仿佛敲在心头,一段段记忆如流水般从流年的相册中涌出。斯人已逝,石碑上的字刻满了他的一生,或长或短,或伟大或平凡,或努力拼搏或人生虚度,或精彩至极或碌碌无为……但不管怎样一切都已成过眼云烟,消散不见,没有云横雾亘、烟岚重重的纠缠,一切都已显现在这短短的几行文字之中,任人阅读。如流星划过天空一般,绚丽而又短暂,什么痕迹都没有。只有在石碑上的那一滴滴的雨痕,似乎表明了它所存在的时间。

春风,停住脚步,在石碑前默默哀悼;细雨,不断冲刷,在石碑上留下岁月的印记;花朵,收起笑脸,在石碑旁静静陪伴;花香,慢慢萦绕,在石碑上刻上人间美好;阳光,无私普照,在石碑上留下春日气息……

鞠躬、叩首,我们用最诚挚的礼仪来表达对先人的深深感谢;怀念、哀悼,我们用最庄重的心情来寄托对先人的沉沉哀思。或许,我们不曾记得他们;或许,连他们的容貌都描绘不来;又或许,他们只是存在于人们口中。但他们是我们的先人啊,因为他们才有了我们,不论他们是好是坏,是他们赋予了我们生命,是他们创造了我们所有的现在。我们理所应当去追怀,去悼念。

在一往无前的岁月的长河中,人生只不过是极细小的波浪,但因为有了前人才有我们现在的高度。而在清明,我们停止向前,回眸莞尔,向那些逝者表达感谢。

让我们在春深处,寄哀思。

热门推荐
1对手表好奇
2给我一个理由
3我是一匹狼
4谁动了我的圆珠笔
5一缕文化情,伴我终一生
6形形色色的人
7时间都去哪儿了
8那些时光带不走的记忆
9遇见什么真好作文600字
10我的朋友
11八年级作文
12往事
13踢毽子
14城南旧事读后感
15碎片化的生活,完整的人生
16妈妈的爱
17不朽的精神丰碑
18躺在草丛里的星星
19吃西瓜比赛
20四代人的压岁钱
21游华山
22我的彩绘事儿
23最美的父亲
24“共享”是一个错误
25爸爸,我是你的“温度计”
26温暖作文开头
27正视尴尬
28我和哪吒的一天四年级作文
29人物传记
30《夕阳下的奔跑》诗歌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