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四年级作文>奏琵琶
奏琵琶

【篇一:奏琵琶】

冬季里的那一天,天空中飘着微微雪雨,我正读着一册精美的《乐器集》,读到尾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需坚持,会有成果。”我决心已定,一定要参加今年校艺术节——独奏,加油!只拿第一,不拿第二!

那决心使我提前开始练习起来,窗外随着寒风呼呼地下起了小雨。从点点滴滴穿越来回,忽强忽弱,使我的心紧张了。

一认真起来,才发现这只首美妙而又复杂曲子,妈妈问我:是什么让你有了这颗勇敢而又坚决的心?我的回答十分有力,我说:“事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正如梅花:宝剑锋丛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妈妈愣住了,突然佩服起我的决心,也鼓励着勇往直前。

在练习的第二天,我就发烧了,妈妈说今日先不练习,明日再练。我想书的那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便立刻下了床,拿起书桌上的琵琶开始练习起来。我练了一遍又一遍,可总是弹不好,老是弹错音,妈妈鼓励我说:“别放弃,总会成功的。”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再一次用心练习了一次,总算只错了一个音,过了一周,在我努力之下,终于,学会了这首既美妙又复杂的曲子,大家都为我加油。

在比赛的当天,我终于取得了一个好成绩——第一名,这让我与家人们极度高兴。

忽然,我领悟到了一个道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有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总能成功。

当然,也不能没有信心,要相信自己!总能成功。

【篇二:琵琶谣】

悠悠然飘入耳际的是什么呢?我好奇地问了问妈妈。

时而婉转流畅似鸟鸣,时而深沉呜咽在低吟,一会儿不小心银瓶被撞破,一会儿又现千军万马纵横跃……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妈妈吟诵了两句诗后告诉我,“白居易的《琵琶行》。”

初次听这首琵琶曲时,我还不懂其中的意思,只是觉得乐律美极了,萦绕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再次与她相遇便是幼儿园快要毕业之际,我们依依不舍朝夕相处了三年的幼儿园生活。老师带领我们排练舞蹈,来纪念我们即将告别的共同回忆。

当旋律响起时,我笑了,因为我们又见面了。

天气很热,动作也很多,可我和我的小伙伴谁也不喊不闹,认真做好每一个动作。僵硬变得柔和,顺畅取代生疏,反反复复中,我们从白天练到了黑夜,从园里跳到了家里。

终于到了汇报表演的时刻,大家早早换上演出服,个个叽叽喳喳,跃跃欲试,期待踏进那个美丽的中央舞台。在阵阵掌声中我们结束了表演,大家排成一列向观众致谢,也为自己的幼儿园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现在的我们已经是三年级小学生了,幼儿园的玩伴也分别到了不同的学校就读。每当耳畔响起《琵琶行》时,我仍不由的忆起我们曾经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此时的我们都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希望下次相遇时,我们可以笑着说:“同是天涯寻梦人,相逢何必在一起。”

【篇三:琵琶情】

你,就那样躺在那里,静静的,庄重的,妩媚的,柔情的,是我怀疑,是不是西方天空中一抹红的舒服的彩霞降临人间。你是琵琶,我的琵琶。你,古色古香;你醇厚端庄;你,柔情似水;你,亦温柔大方。

四条弦就像四股经脉,正气,血液,坚忍不拔全都倾注倾于此。从细到粗,由高到低,由自信到低调,瞬间到永恒,四条弦担任了各自的职位,不争不抢,即使弦音最孱弱的那条,也不卑不亢。弹指一挥间,一个眼神,仿佛一场心灵的沟通。作为琴与琴手,我们之间有太多的默契了。

你,还是躺在那里,在昂贵的琴桌上。你从不会华贵而改变什么。相反,是我变了,我盲目地追求成绩,追求众人爱慕的眼光,相比较,你是那么淡泊,脱俗,恐怕在你眼中,昔日的我已不堪,变得虚伪,刻薄了。无论何时,看到你,我总认为你是优雅的,不会为时光的匆匆手忙脚乱,也不会为现实的无情而蹙眉叹息,你总是那么宁静,恬淡。你背后的木板上有块雕花,刻着的是牡丹,无雍荣华贵,只有清新的美。我会想象你的样子,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但我更喜欢把你想象为江南悠悠河道的采菱女,嘴角浅浅的笑意,仿佛一滴青墨,在江南中绽放,迷醉了一江春水,散尽了韶光,惹了一身蝶戏。你踏着一叶扁舟,手持一支长杆,双手用力,荡起了圈圈涟漪,露出了皓白的手腕,平添一份秀丽。

最让我着迷,还是你的嗓音。洪亮清脆如你,宛若山谷中的画眉鸟在雨后空旷的幽谷里啼啭。

再回首,一千三百多年前,大唐宴乐,歌舞共载,坐乐器之首,你也。琴音随着曼妙的舞姿,节奏铿锵有力,拍起拍落,统领全体。赞美从诗词中可见一斑——大珠小珠落玉盘。

你指法众多,柔性论,一轮一点花,装点声腔;刚性轮,一轮一齿轮,迸发火花;长轮如歌,如潺潺流水。弹挑,一起一伏如生命跳动,虽闻不其誉,却至关重要;轮指,则是点与点之间,如血脉相连。

你使我陶醉,有着酸枝木特殊香味的你款款拂在我的脸颊前,淳朴的香味像打翻了的清茶扑面而来,清新淡雅,却也沁人心脾。白居易的《琵琶行》写出了琵琶少女的高超琴技和悲惨的生活遭遇,同时也抒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感人至深!而我不求深深恋,只求纤纤情,即使挫折迎面而来,也不忘,不悔,不改——对琵琶的执着追求。

【篇四:我与琵琶相约】

四年级的时候我报了琵琶班,学琵琶。

我学琵琶是因为有人说琵琶好,所以我才报了琵琶班。琵琶是古代的一种乐器,上窄下宽。弹的时候手指上还要带着“假”指甲。

在两年的学崖里令我最难忘的就是一次春晚是练习的曲子。当时是五年级,我们在春晚上表演的曲子是《凤阳花鼓》。因为是c调的曲子,所以我不知所措,因为我刚来了一年就学了一个d调的音乐,所以c调的曲子对我来说简直是难如登天。后来老师但心我们有的人不会,就从头到尾教了一遍,我认认真真的听着唯恐有没听见的地方。老师弹完了,同学们都点了点头回到座位上开始练习,而我紧皱眉头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后来练习的时候,同学们都整齐如一的谈着可是我的声音一进来像一只苍蝇坏了一锅粥。我紧张着泪水情不自禁的落了下来,滴在我的裤子上。我擦了擦眼泪,可是终究被老师发现了。

下课了,老师把我留了下来,对我说,如果没有搞懂的话,可以问老师,不要不说话,老师在这就是帮助同学的,所以有什么不会的都可以问老师,知道了吗?我点了点头就回教室了。

第二天,我早早的来到教室求助老师。

这就是我与琵琶的故事了。

【篇五:旧时琵琶声】

许多人许多事都会随着时光老去、消散,唯有那曾在长安城内久久回荡的琵琶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不曾改变。

那年春,她十三岁。当时的长安城歌舞升平,当春风盈满整个长安时,她也名满长安,因她时而如珠落玉盘,时而如空山鸟语的乐曲声,更因她倾国亦倾城的容颜。

她的乐声已臻宫廷乐舞的上乘水平,尤善《霓裳羽衣曲》,低沉处如一泓秋水,高亢处如碧海潮生,于是,数不胜数的王公贵族愿出千金只为听她一曲琵琶音。凡是名流,都以听闻过她的乐声为豪,纵然是无闲钱的布衣百姓,也会用听来的说辞与极少数不知情的人炫耀,好迎接众人羡慕的目光,长安的街头巷尾,无不在议论着她。

也是她,让教坊的生意如日中天,每天都有熙熙攘攘的人潮进出教坊。长安纵有百媚千红,也不及众人情有所钟,锦衣华裳争相送进教坊,各种翡翠珠宝更是堆满库房。长安城内的烟柳绿了一年又一年,她在欢笑的日子中也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浮生长恨欢娱少,好景不长,弟弟去参军了。她知他素来爱金戈铁马,关山万里,无论如何是留不住他了。从此,她守着时光的寂寞,年复一年。

这年春,她的妈妈也去世了。活着的时候她总以为妈妈只是想利用她赚钱,死后,她才发现自己错了,其实妈妈是真的很爱她。

她的姿容渐衰,像明珠渐渐蒙上了尘埃。起初,人们并不在意,朝去暮来,依旧于阁前听其奏音。后来,即使是厚厚的胭脂也掩盖不住她苍老憔悴的容貌,相由心生,那是她整日整夜的哀愁思念,才让她如此憔悴不堪。

渐渐地,良驹香车不再停驻于她的门前,锦衣华裳也不再送于她面前。五陵年少追逐的不再是她,而是其他容貌秀丽、琴艺高绝的女子。

终有弱水替沧海,诗酒年华不复,从前的门庭若市只剩如今的门可罗雀。她的弟弟自出征后便杳无音讯,也许早已是那无定河边骨。

千金散尽时,她嫁与了一商人。她本想这样平淡过一生也好,却不想商人如此重利,整日奔波于各州府之间。她便一直在河边守着空船,千帆过尽,皆不是他。

江畔响起了清冷的琵琶声,比昔年长安城内的多了一份沧桑。不知是否有人还记得那年的长安,曾有个尤善琵琶的女子笑靥如花。

热门推荐
1汉字有情
2我眼中的世界
3给老师的一封信
4我尊敬的人
5爱的传递里的微感动
6虚惊一场
7家乡的山
8辉煌与梦想读后感
9爱让生活更美好
10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11老人的商店
12关爱,在那个夏天
13人生路上能够支持多
14轮滑大赛
15二十年后的故乡
16游闽南井冈山
17美丽的老师
18徜徉在你的世界里
19消灭蟑螂
20姐姐,我支持你
21我有属于我的光芒
22黄金村游记
23我喜欢的小动物
24我的弟弟
25与校园说再见
26停却是为了更快速的前行
27妈妈我想对您说作文
28善良的果实
29那次玩得真高兴作文三年级
30红豆成长观察日记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