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有孝子】
我的爸爸是一个很聪明、很幽默,但是却及其孝顺的一个人。
我老爸皮肤黝黑,相貌平平,个头不高,人到中年的他已经开始发福了,肚子上的抛物线越来越高了,因此,人称“宋月半”。他喜欢打乒乓球,喜欢看NBA篮球比赛,当然,也喜欢睡懒觉。
在家里,我妈是大领导,大事小事都得听她的,我和老爸在家里从来都是随心所欲、天马行空,比如:使用完毕的东西从来不记得放回原处,从来不将吃完零食的包装纸扔到垃圾桶里面,从来没洗过衣服等等。为此,老妈没少在家务活上少花心思。
别看老爸身强体壮的,在家里俨然一副老干部的样子:喝喝茶、看看书、上上网、偶尔抽根烟(陋习)。难得拖个地的,没多久牢骚就满天飞了:浑身是汗,腰酸背痛的。但是每次运动以后没见他浑身疼痛啊,其实他就是懒!但是说他懒呢也不对,我爸在爷爷奶奶家可是一把好手呢。
打我记事起,家里厨房几乎就没开张过,即使有也是弄一些早饭:煮点面条、下点馄饨之类的。所以我们经常去爷爷奶奶家或者外公外婆家蹭饭。老爸在家排行老二,他还有个哥哥。老爸每天早上送我到学校以后就去菜市场买菜,是替爷爷奶奶买的,因为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菜买好了送过去,然后再去上班。每次双休日,我爸总会早早的去市场买菜然后到爷爷奶奶家做家务:拖地、淘米、洗菜、切菜、浇花、搬花盆、学做饭等等,总是为爷爷奶奶做好多的事情,双休日有时间就开车带着爷爷奶奶去南山湖散心、去万达广场转悠、接送奶奶去朋友家里玩等等。爷爷奶奶每次去医院检查,我爸都是首当其冲。
老爸刚学会做饭时间不长,但是在爷爷奶奶家掌勺还挺像那么回事:系好围裙、撸起袖子,右手拿起铲,左手握住锅,美味的菜肴在锅里上下翻腾,各种作料汇聚到一起,厨房间里菜香四溢。老爸做的藕饼夹肉也是一绝,新鲜的莲藕买回来去皮洗净,去两头,奇数刀切到莲藕的一大半,偶数刀切到底,一片藕饼就做好了,然后将剁好的肉馅放进藕饼,最后放到滚油里面煎炸,不一会就色泽金黄,让人垂涎欲滴了。
这就是我爸,传承了一部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长辈。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在自己家里懒!
【篇二:做一个孝子】
今天下午,刘老师给我们上《孝经》导读课。刘老师讲到“孝”字时说:“听父母的话是孝顺的开始,对父母要恭敬,态度还要好”。我一下子心里就难过起来。
事情是这样的,昨天妈妈带我去大梅沙玩水。到了海边我换上了泳裤,拿上泳圈,一跃扎进海里,像鱼一样游来游去,头朝大海,脚朝天。我的屁股还撞到一个叔叔,我急忙钻出水面,抹了一下脸上的海水说:“对不起”。可是前后左右连叔叔的影子都没有看到。突然我看见不远处沙滩上的妈妈,手里打着太阳伞,看护我们的衣服和食物。她身体左右摇摆晃着,好像在找我。我向妈妈招招手,她向我点点头。我又一跃扎进大海……
四个小时过去了,妈妈喊我该回家了,我不情愿地离开大海,来到妈妈身边,因为有些沙子黏在身上,穿上衣服很难受。妈妈安抚我说:“一会就好一会就好。”没等妈妈说完我就瞪着眼睛,对妈妈说:“难受的是我,不是你,早知道就不来了……”此刻我完全忘记了四个小时的快乐,也忘记了四个小时里妈妈对我的陪伴。
今天听了刘老师的课,觉得我实在是太不孝了。下课后找到妈妈跟妈妈真诚地说:“对不起,昨天我不该瞪眼睛,不该对妈妈吼叫,让妈妈难过,我一定改,要做一个孝子。”
【篇三:严父出孝子】
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叫做棍棒之下出孝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作为父母亲,对于子女严厉一点,将来对于自己的成长是有好处的,这样的子女容易有出息。
我的爸爸就是遵从这样一句话,从小对我就十分严厉,但是没有棍棒。爸爸对我非常的严格,从生活到学习,再到生活中的小小习惯,每一件事情都非常的严格,我就像是他手中的“囚徒”,每做一件事,都要经过爸爸的同意,或者是采取爸爸的意见。
记得有一次在学校的时候,老师留的作业非常多,要求我们每个人每天写5~10篇文字,目的是让我们练练写字,还可以增加我们对于语文的兴趣。一开始的时候很容易接受,慢慢的越写越心烦,从10篇到8篇,从8篇到5篇,每天写的越来越少,后来被爸爸知道这件事情了,爸爸狠狠的批评了我一顿,爸爸说我是一个不求上进的孩子,不听老师的话,将来没有出息,于是爸爸一气之下让我一天写了20篇这样的文字,写的我眼发花手发抖,最后躺到床上就睡着了。平时生活中这样的事还有很多,有时候在背后我也会偷偷的叨咕两句,但是现在想一想,父亲对我的严厉是正确的,也养成了我现在许许多多的良好习惯。
所以我还是要感谢我的父亲,因为父亲的严格,让我变得更加优秀,因为父亲的严厉,我才能离成功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