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共享书店之疑
共享书店之疑

【篇一:共享书店之疑】

已是晚上九点多,我与同学小A相约来到这家新晋“网红”共享书店。此时正下着小雨,有不少人站在书店门口的屋檐下躲雨,一边拿着手机与其合影一张。见此我不禁把手探向口袋——哦,对了,之前我和小A说好了不带任何电子产品,毕竟是来逛书店,总不能让别的东西扰乱心神。

可显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么想,一进门便看到一位女子拿着自拍杆寻找着角度,对一旁墙壁上的禁止拍摄标志视若无睹。我一边向书店里走去,一边四处寻找着——店员呢?怎么不来管管……

小A拉了拉我:“别找了,之前我看网上就说共享书店乱象重重,说不定店员去处理别的事了,又或者……”她没有再说下去,但我读懂了她眼中的意思:习以为常。

真的是这样不堪吗?我心中尚存的一丝希望却在来到阅读区后破灭:桌上趴着几个人,胸口微微起伏,脸庞掩盖在臂弯下——是书店里温暖的空调吸引了他们前来;两位学生模样的男生面前各摊着一本书,头却微微地垂了下去,膝上亮起了一团荧白色的光;还有一对母女,似乎是为了去留而争执不下,虽以母亲带着哭哭啼啼的女儿离开收尾,但身后留下了一桌杂乱的书籍和众人愤怒的目光——对了,之前提到的那几位也在其中。

小A三步并作两步把包放在了那对母女原先坐的地方,我也把包放下,试探着朝旁边一位白领模样的人道:“我们去拿书,您能帮我们看一下包吗?”那人却仍留一个后脑勺给我们。我仔细一看——哦,原来戴着副耳机呢。我伸手拍了拍他,刚想再次开口,却见他转头上下扫了我们一眼,做了一个好像是点头的动作,又扭过了头去。

原来他听见了啊?我和小A向书架走去,出乎我们的意料,目之所及,书架上的书竟大多都是新的。本已做好看到一片狼藉的准备的我们互相疑惑地对视了一眼,却听得一道声音在我们身后响起:“这里边的书一直也没什么人看,外面那几个书架更受欢迎。”我们循声望去,那是个上了年纪的老爷爷,胸前志愿者的牌子格外醒目。

“您是志愿者?”“是啊,我平时就特爱看书,这次家旁边新开了家书店,我一个人待在家里也没意思,就来帮帮忙。”他朝我们和善地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深了些许,“小姑娘,你们想看什么书啊?”说罢从口袋里掏出了老花镜戴在脸上:“我给你们推荐几本吧,像这本——”他熟稔地从书架上各抽下一本书递给我们,我扫了一眼书名,便一个头顶两个大——《红楼梦》。我自小对这种大部头提不起兴趣,每次尝试都是以放弃结尾,这次……

老爷爷似是看出了我的犹豫,又拿了一本一样的书摊开给我们看:“你们来的正是时候,这批书是注释版的,前几天才刚进,看起来应该能轻松不少。”他顿了顿,又道:“《红楼梦》是四大名著,是国粹,虽说是有些难懂,但你们千万别将这印象先入为主。听我的,静下心来试着读读看,说不定就能发现它的美呢。”

在老爷爷的鼓励下,我和小A尝试着读起了那些文字。在那张书桌旁,我们似乎是唯二的真正的读者,便不时有其他“读者”向我们投来打量的目光。待我们还书时,已是将近十一点,那个老爷爷却还在原位等待着我们,眼中盈满期待的光:“怎么样,好看吗?”

“嗯,就是我们还差很多没看……”

“没看完不要紧,下次再来继续看,我还可以给你们介绍别的,像一些历史类书籍……”在老爷爷的侃侃而谈中,我与小A相视一笑,心中第一次泛起了对下次再来这家书店的向往之情。

走出书店,把一切都关在门后,我不由得再一次想起了那些“读者”和那位老爷爷。在与老爷爷的对话中,我感受到了他对我们这两个陌生人的真情,但在那些在同一张书桌旁的“读者”中,我却只感到彼此是一座座大洋之上的孤岛。那么,这家共享书店,这个共享时代,人民之间的距离究竟是近了,还是远了?

【篇二:最美的书店】

我去过富丽堂皇的书店;也流连过唯美文艺的书店;逛过充满幻童趣的书店;但在我心中却藏着一间最美的书店……

去年寒假,妈妈带我们全家去嵩口古镇过春节。古镇真的很古老,长长的石板路缝中长着青苔,一间间在岁月中沉淀的青砖黑瓦的房子布满古镇,美轮美奂的石雕木刻诉说历史的久远。安静、古朴的小镇仿佛与世隔绝,我心想,这里很落后吧,直到,我们与那间书店,不期而遇。

书店在街道的拐角,走进店里,我便看见了两排简朴的木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书。它们安静地在书架上,一副欢迎人们随时来取阅的样子,与人十分亲近。我忍不住从书架上挑了一本书,坐到了小读者们的身边去。没错,安静的书店里竟然坐了好多跟我年纪相仿的孩子。他们着装看起来非常普通,有的甚至穿着很旧的衣服,有的像是刚刚帮妈妈干完活后,便来这里翻阅喜爱的故事书。大家都不说话,只听见翻书的声音。一会儿我也沉迷到书的世界去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位工作人员提醒道:“现在是绘本阅读时间,请想要参加的孩子到这里来。”书店竟然还有读书活动,孩子们陆续地起身去读绘本,我也跟去一探究竟。一位像极了老师的阿姨,开始绘声绘色地讲着绘本,孩子们也积极地参与着绘本讨论,这多像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啊!

这一静一动之间,书店完全把我迷住了,它不是在繁华的都市,而是深藏在古镇里,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故事。我兴致勃勃地探索着书店的“秘密”:墙头满满地挂着古镇各个角落的照片和读者的留言,原来这是一家纯公益的书店,由镇政府出资,聘请台湾团队来管理,给镇上的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场所,每年寒暑假还会举办公益的冬夏令营。每周六晚都会播放一部适合孩子看的公益电影。

啊,这个书店简直就是孩子们心灵成长的乐园呀!这里的书都不用花钱就可以看,它存在,只为呵护孩子们成长的童心和视野。我忽然有些羡慕这些生活在古镇的孩子们,他们生活也许有些落后,然而,他们却拥有一间美好温暖的书店,不断收获阅读的喜悦与感动。

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古镇最美的风景,就在这间充满人文关怀的书店里!就在手捧书卷阅读的孩子们的快乐里!时代在前进,古镇终在岁月中老去,但古镇文化一定会在这些从小就享受着书香快乐的孩子们手中传承,在书香中重新焕发美丽。

【篇三:去书店看书】

平常,我都会去书店看书。

妈妈很忙,很少带我去书店。很多时候都是外婆带我去。每次,只要外婆带我去看书,我的一个小表姑也必定跟着一起去。

小表姑今年才六岁,上一年级,很聪明也很调皮。我叫她小表姑只是因为她的辈分比我高。

星期天,外婆带着我、小表姑去书店看书。到书店后,我找到一本《笑猫日记》,认真阅读起来。

“严翊铭,你看好你的小表姑,我去上个厕所。”外婆对我说。

一会儿,小表姑跑过来,问我:“莲姑姑呢?”

“她上厕所去了。”我不想和小表姑纠缠,继续看书。小表姑只好无趣地走开。

一会儿,小表姑又来了:“哥哥,我看哪一本书?”

哎,没办法,小表姑总喜欢叫我哥哥。

“你看哪一本书为什么要问我?你喜欢哪一本就看哪一本。”

“因为等一下我要让你讲故事给我听。”小表姑回答。

“这里不能说话。”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于是提醒小表姑。

“那你还跟我说话。”

“反正,你现在认真读书。”

小表姑自己去找书了。过了一会儿,小表姑又来了。嗯,她肯定又会来提问的。果然不出所料,小表姑大声问:“莲姑姑怎么还不来?”

“她马上就过来了。”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外婆马上就出现了。小表姑向我竖起大拇指:“哥哥,你真厉害。说莲姑姑,莲姑姑就到了。”

别说,带着这样一个小表姑去书店看书。虽然不清净,可是多了很多趣味。

【篇四:书店是一个书写灵魂的地方】

书,是承载民族灵魂的精神珍宝,而书店,则是一隅书写灵魂的圣地。

书店,它镌刻了人与书的一次次浪漫邂逅。当一个心怀书韵的人漫步于城市的街边,他的双脚便会不由自主地被书香牵引,直至循着书香走到这一隅圣地,才会欣然停下脚步,满怀狂喜地融入书海,在一排排罗列整齐的书架中穿梭,不经意间遇到自己心动的一本,如同初恋的少年遇到心仪已久的伊人。于是他们灵魂交融,将撩人的情思化作心灵的吸引,许下了永久的约定。书店,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们浪漫的见证人,记录下这一番灵魂的碰撞。

书店中蕴藏着的沉甸甸的智慧总是令人心驰神往,在来往的人群和流动的书籍中,书店本身却如同一座驻守的佛塔,悠悠凝视着穿梭的生命,感受着生命长河的汩汩流动,无私地点化着人们的灵魂,助其悄然羽化。

书店弥漫着的芬芳智慧令一个城市增色,成为城市中最宁静深邃的风景。城市虔诚地装点着书店,用隔音的玻璃材料围成一座防守牢固的城墙,将舒适的软椅分布在书店的每一个角落,使大片的绿色书架漫进人们的眼底。它隔断现代汽车低沉的轰鸣,冲淡繁华都市带来的喧嚣,过滤心湖漩涡中的尘埃,赐予人们安静与和谐,散发着无尽的芳华。在这里,人们的情操得到升华,城市的紧迫压力得以释放,书香的氛围灵化了素养。

然而,愈发现代化的社会却渐渐孤立了温婉的书店,电子设备淹没了书香圣地,人们对硅质液晶的亲睐代替了对书卷的爱抚,在物欲的海洋中盲目打捞珍宝,而一次次的路过书店却目不斜视。古时的书肆典藏着一个民族的灵魂,如今在这般富足的年代,书店却越发无人问津。电子书、网络书店固然便捷,可却少了一份精神的痴狂、心境的淡定、灵魂的渴望,着实令人忧上心头。

书店是书写灵魂的地方,是我们灵魂不能离弃的归宿。愿我们的城市需多一些这般精神上的象牙塔,愿人们在奔波忙碌的同时也应多多徜徉在心灵的汪洋殿堂中,摩擦出灵魂深处的火花。

【篇五:逛书店】

我去过好几次书店,也买过好多书,但每次都是妈妈包办的。所以我一直有个愿望:自己来挑书。

星期天下午,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常武购书中心。

一进书店,就感受到凉爽的空调风。琳琅满目的图书和如潮水般的人群立即跃入眼帘。场内分两层,一楼是工具书、企业、商务、成人名著……

接着,我们来到了二楼——儿童教辅用书区。哇!一眼望去,全都是书。再一看,地上的小朋友千姿百态,有的闷着头,有的趴着,看起来非常搞笑……但是,他们都在专心致志地阅读。我想:在这么多书中选“精英”课不容易啊!首先,我大致地看了一下,挑出《岳飞传》、梅子涵的《撑起伞来等啊等》和王一梅的《城市的眼睛》这3本,但不知道放弃哪一本是好。我又看了一下它们的奖项决定放弃梅子涵的书。剩下来的两本让我左右为难。《岳飞传》让我爱不释手,而《城市的眼睛》又让我不胜欢喜。哎呀,选书真难啊!这时,“选书百事通”告诉我:“《城市的眼睛》只有一本了,而《岳飞传》有两本,你说你该选哪一本呢?”于是,我选了《城市的眼睛》,就像刘备得到诸葛亮一样。这本书主要讲了皮迪和他的朋友在城市的生活。

通过这次选书,我不仅学会了选书,也明白了书时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

【篇六:都是书店关门惹的祸】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这是高尔基先生和冰心奶奶给我们的教诲,我们要铭记于心。

通常,书店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可是,要不是书店,就不会发生那件事了……

那天上午,我满怀着激动的心情让妈妈带我去书店。可是,到了书店,妈妈却对我说:“妈妈去看电影,你在这里看书,别乱跑。”我虽然嘴上答应了一声,可是心里却想:书就是我的精神食粮,我看还来不及呢,怎么会乱跑呢?

我走到“沈石溪动物小说专栏”,挑了一本《象母怨》,坐在地上津津有味的看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也看得越来越入迷。我就像进入了书里的世界,连外面是中午还是晚上都不知道,甚至连自己周围的人变少了也没有感觉出来,继续如饥似渴的阅读。

一本,两本,我像一匹饿虎,贪婪地大口吸收着书中的知识,一点儿也不知道周围的人已经走光了。我依然看得津津有味。

我看得越来越入迷,越来越投入,就在我看得忘我的时候,突然,书店的灯突然灭了一半,我没有放在心上,以为是灯管坏掉了。

刚好我的这一本看完了,我就去换,我刚换完书坐到地上,一个甜美的声音响了起来:“小妹妹。”“啊。”我如梦初醒地抬起头,看见一个阿姨。

“小妹妹,你的家人在吗?”

“我妈妈去看电影了,一会儿就过来吧。”

“哦,我们的书店下班了,那我就陪你在这里等一会儿你妈妈好不好?”

“行。”

“那你把书放回去好吗?”

“好。”

我傻傻地把书放回了书架。半晌,我才幡然醒悟:书店下班了!天哪,我看的正入迷呢!讨厌的书店,才几点啊,你晚一会儿不好吗?我刚看到最精彩的部分。

熬过了这“在书店没有书看”的几分钟,妈妈终于来了。妈妈满怀歉意地对那个阿姨说:“对不起啊,我刚才看电影把她给忘了,上厕所的时候发现外面黑灯了才想起来,对不起啊。”

那个阿姨人倒是挺好,她没有说什么,就让我们走了。

除了书店,我对妈妈说:“妈妈,你是真的因为看电影才把我忘了吗?”

妈妈用手指点了点我的额头,笑眯眯地说:“你这个小书虫,妈妈还不是为了让你多看会儿书啊。”

回家的路上,一对母女有说有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们的背影夕阳拉得很长,很长……

热门推荐
1粉笔精神
2劳动最光荣
3清洁工真辛苦
4不一样的爱
5妈妈的爱
6有趣的乡村生活
7我们的校园
8乡村的早晨
9我最爱西湖
10勤俭是家风
11新朋友
12那一瞬间
13老物件
14我的老师写人作文
15体谅
16时光
17这就是我
18我的奶奶
19感恩书香
20军旅生活,踏上三年新征程
21观察日记五则
22合适的位置
23最好的生活
24读《小猫出生在神秘山洞》有感
25二年级看图写话小树生病了
26菜地中的数学
27世界之窗的特殊节日
28美在我身边
29值周风景
30别样的什么情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