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老物件
老物件

【篇一:老物件】

我的姥爷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你可以轻松地在他身上找到岁月的痕迹。

“爷爷!你以前有没有干过一些有趣的事呢?给我讲讲呗!”我激动地朝爷爷说道。

“你想听啊!行,那我给你讲讲家里的三个皮沙发吧!”爷爷边说着,边慢慢地走到阳台,坐在椅子上望着远方,慢慢说道:“记得,这个皮沙发是你妈妈一岁的时候给她买的礼物……”

爷爷边说着,我便一直盯着这沙发,仔细地打量。其实,在这个沙发上你看不见过多的岁月痕迹,只有当你坐在这沙发上时,你才能感受到。这个沙发是真皮做的,蓝色的革面。当你坐上去的时候,它会发出一阵阵响亮的响声,那是用了几十年的弹簧所发出的声音。

爷爷告诉我:“那时候家里条件还算可以,每月还能攒下些钱。而那时,你妈妈还小,没什么玩具。一次去商场的时候,她特别喜欢那个沙发,于是我们就攒了些钱买了这个沙发!”说到这里,爷爷的脸上不经意间露出了笑容,看得出来爷爷至今都对这件事记忆犹新。

爷爷正讲得兴高采列的时候,外出买菜的奶奶回来了。

奶奶好奇地问:“你们在聊什么?”

爷爷默默地提着菜走向厨房。

渐渐地,我和奶奶也聊了起来。在聊的过程中,我发现爷爷和奶奶对这个沙发的记忆是完全不同的。

我问扔奶:“你最喜欢家里的哪件东西啊?”

“这个沙发啊!”奶奶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为什么?难道您最喜欢的不是当年你和爷爷结婚时,爷爷送您的那对耳环吗?”

奶扔笑着同答道:“那对耳环我固然喜欢,但是我更享受当年我们一家人,一同挤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时光,那是我最怀念的时光。”

我至今不明白奶奶说这句话的意思。在我的理解中,现在的爷爷奶奶应该十分幸福才对啊!现在他们的儿女都成了家,应该到了享受幸福的时候啊!”

但是,直到不久之前,我无意间跟妈妈说起这件事。

妈妈叹了口气,皱着眉头跟我说道:“其实,现在爷爷奶奶是十分孤独的,因为大家都不和他们住在一起了,家里空荡荡的,所以他们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啊!”

通过和爷爷奶奶的对话,使我对家里的老物件有了新的理解。

起初,我觉得老物件不过就是一个放的时间很久的物品,但是通过和爷爷奶奶的对话,我发现这些老物件代表的不仅仅是时间的悠久,它更承载着一代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篇二:老物件】

“爸爸,什么是老物件?”

“嗯,就是老底子用的东西,我们去阁楼上找找吧!”

寻宝开始,阁楼上有许多老物件,大人眼中的旧东西,我在阁楼角落里找到了太奶奶的青瓷罐,在旧书桌里翻到爷爷当兵用过的搪瓷杯,在柜子里摸到爸爸小时候下过的军棋等等。突然,我看见旧纸箱里有一个黑色的大盒子,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这是四大件之一的电视机,当时爷爷奶奶结婚时专门买的。”

我又问道:“什么是‘四大件’?”

爸爸说道:“20世纪5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就是四大件,八九十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是新四大件,也是每个家庭都渴望的稀罕物。“芝麻开花节节高”中国70年飞速发展,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早已告别缺衣少食、物质匮乏的时代,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所以现在已经没有“四大件”这种说法了。

“哦。原来是电视机呀,这方头方脑的盒子和我们现在的电视机长相完全不一样啊。”

“以前有电视机就算全村的富豪了,哪家有电视机,人们都拿着小板凳迫不及待地跑去看电视。”爸爸回忆道。

今天寻宝记很有趣,我明白随着国家进步强大,以前那些稀罕物,已经很不稀奇了,但这些老物件承载着远去的历史,承载着对岁月的怀念,承载着一份份珍贵的记忆。

【篇三:老物件的故事】

爸爸的老家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这里四面环山,风景宜人。每当假期,我都会来到这里。我对老家的阁楼有着浓浓的兴趣。一天,我踩着“吱吱”响的楼梯,来到了这间老屋。

我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里面的物品真是数不胜数。瞧!那边的角落里有一张古色古香的木床,床沿上刻着栩栩如生的花卉。那边有一台的电视机,他又肥又胖,挺着一个大肚子,屏幕还特别小。除了这些,更多的是木制品,但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两个破破烂烂毫不起眼的竹筐。

眼前这对竹筐有半人多高,他们就像一对姐妹,长得一模一样,让人分不清楚。光从样子说,这两个竹筐实在是破烂不堪,这儿一个大洞,那儿几个小洞,上面还布满了灰尘。仔细一看,这个箩筐是用竹条编成的,还能在上面隐约可见几个字。

阁楼里的动静,把爸爸吸引过来了。当爸爸看到两个竹筐时,眼中充满了惊喜。原来,箩筐背后还藏着温暖的故事。

通过爸爸的讲述,我才了解,很久以前,箩筐是家家必备的工具。田里的稻子成熟了,要用竹筐一筐一筐地挑回来。沉甸甸的红薯、土豆也都要用竹筐来挑。以前都是爷爷来挑担子,扁担一前一后挂着的两个箩筐,就像是个天平。不仅如此,这两个不起眼的箩筐还是爸爸小时候的玩具,钻进、爬出、捉迷藏……十分快乐!就连出行,也离不开它。寒冬时节,爷爷就用这两个箩筐,担着爸爸和姑姑出门。爸爸坐在这一头,姑姑坐在那一头,十分有趣!爷爷一路走,一路撒下了一串欢笑……

没有想到破破烂烂的箩筐背后有着那么美好的回忆。这些老物件所带给我们的温暖和美好,会陪伴我们一生!

【篇四:老物件】

家里的橱柜旁放着一个铁碗,里面放着一个木头做的小槌子,铁碗已经生锈了,底部已经被挤压得变形,小槌子也有些被虫子蛀掉的小黑点。那可能是家里最年代最久远的老物件了。

那是奶奶以前用来给爷爷做药包用的。爷爷年轻的时候是个工作狂,每天没日没夜的工作,经常熬夜,因此患下了肝病,这疾病一直缠身,奶奶总是去药店或者自己去屋子前的田地里采些草药,把它们放在小铁碗里,用那个木头做的小槌子砸碎,包在一个小袋子里,给爷爷冲茶或者熬药。

后来爷爷和奶奶一起从湖南搬到广州来,爷爷吃的药也越来越多,但是病情却没有一点好转,可是奶奶还是每天抓些草药,把它们放进那个小铁碗里,用那个有些发黑的小木槌细细的把那些草药砸碎,奶奶那布满皱纹的手很麻利,碗里飘出泥草的香气,那个铁碗因为长年的挤压,底部已经有些变形,奶奶把碗拿起来,把他们倒进预先做好的小包里,用绳子打好结,把它塞到爷爷的手里。那个小药包里装的不只是那细碎的草药,里面装载的是奶奶对爷爷满满的爱和许多年互相陪伴的时光。

我想:拿到药包的爷爷一定傻傻的笑着,好像回到了二十多年前,他每天去上班前,奶奶往他手里塞上一个小药包,还嘱咐着:“路上小心!别太晚回来,少熬夜啊!”

现在那个铁碗和小木槌已经沾满灰尘,在橱柜的一角躺着许久了,但是仔细看总感觉好像还有一丝光泽,好似深夜正等着爷爷回家的奶奶……

【篇五:老物件缝纫机】

外婆身为新中国的同龄人,收藏的老物件当然也不少。不论是有四五十个年头的《毛泽东选集》,还是在那个年代少有的英雄钢笔,抑或是市面上已经找不到的老式缝纫机,都承载着数不清的回忆……

在这么多的老物件中,我对缝纫机倍感好奇。我家的缝纫机颜色偏土黄色,面板上有木头的花纹。缝纫机的机头是黑色的,上面有一个蝴蝶形状的商标。缝纫机的底部有一块踏板,一脚蹬下,缝纫机的轮子就会“轱辘轱辘”地转。

我家的缝纫机当属老物件里使用价值最高的了。外婆常常用它来辅助自己制作一些玩意儿,比如精致的电视盖布、布满花纹的沙发套、五彩缤纷的靠枕以及各式各样的收纳袋等,全都有这个“老朋友”的功劳。也正因为这样,外婆一直舍不得扔掉它。

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趁着国庆假期,我询问外婆这个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外婆,咱家这个缝纫机得有好些年头了吧!那它到底有什么老故事啊?”

“嗯,这台缝纫机还是个老牌子呢!是上海‘蝴蝶牌’的。你要说这牌子,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它和你妈妈的年龄差不多,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商品十分紧缺,老百姓都向往“三转一响”这个东西。我记不清是靠什么途径取得了一张商品采购券,买到了这台缝纫机。这玩意儿在当时可新奇了,我就用它给你妈妈和小姨做漂亮的衣服,可令人羡慕了!”外婆仔细地回忆着那些年的事,时不时地笑一下,“这台缝纫机陪伴着我度过了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虽然面板已经有些破损,但它机械性能良好,整体的质量还不错,所以我没舍得丢!”听完外婆的话,我点点头,感慨万千。在那个时代,原来拥有一台缝纫机就已经是一件羡煞旁人的事了呀!看当今时代,科技进步,物资丰富,中国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外婆的缝纫机承载着一代人的回忆,也能看出时代的进步与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小小的缝纫机背后却有大大的意义,不禁让我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出一份力!

【篇六:我家的老物件】

这几日天气好,奶奶将咸肉和咸鱼都架在阳台上晾着,晒的温温的。她有时也将自己晾在那儿,好让身上有股阳光的味道。太阳将温暖透过一方方玻璃窗送进来,我在一旁不讲话,只是静静的看着这几块咸肉脱水变老,我有点不敢瞥见奶奶,因为我怕看着看着她也如这咸肉般老了。

搬过几次家,家中的老物件大抵都扔了。思索良久,想到奶奶的手艺自我出生以来便未变过,这或许也算得上是个老物件了。

那日早晨,我与爷爷正踞在沙发上看着那电视屏幕忽闪,红,黄,蓝,白,正当入迷之际,嘟嘟的剁肉声便从厨房中传出,多少扰了爷爷的兴致。我走进厨房,向内把门带上,奶奶将震斜了的砧板摆正了些,抬头看我,我望着她笑了笑。她把切好的肉馅倒入一个大碗中,酱油,盐,都按感觉加入。我望着她,只觉神奇。她用一双筷子绕圈搅动着肉馅以便入味,那双如树皮般苍老的手极细又极长,关节处十分突出,这使得手显得凹凸不平又苍老了些许。

我留在那儿帮奶奶包饺子,奶奶拿出擀好的饺子皮,我感到奇怪,为什么不买现成的?奶奶似是看出了我的不解,细声答道:“自己做的饺子皮有韧劲,好吃一点。”她因此一直坚持自己做饺子皮,因为这样会好吃些,也许这就是老物件为何老了。我与奶奶闷声包着饺子,厨房的台面太高,我们只得站着,站久了,奶奶撑了撑腰,骨头吱吱直响。那一刻我才真的意识到这老物件的主人也老了。我看着奶奶将包好的饺子先下锅煮着,我则在一旁继续我的工作。她用一双木制筷子拨动着那些在沸水中翻腾的饺子,确有些朱自清笔下豆腐的味道了,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在氤氲的热气中,我依稀辨出了奶奶脸的轮廓,欲伸手去挡,怕这热气把她给腾化了,可她却显得更在意这锅饺子,眯着双眼,只顾明媚的笑。

饺子漾在水里咕咕的吐着泡,上面的老饺子被下面的新饺子从锅的中央顶开来,吓的四散。奶奶唤我将第一碗饺子端给爷爷,自己却捧着那几只不小心煮破的老饺子在阳台上吃。这里最接近阳光,仿佛伸手就能扯回一大把。奶奶爱待着这儿,发呆也好,看风景也罢。太阳把光柔软的打在她的脸上,又从双眸中反射出来。那张如核桃般苍老的沟壑分明的脸却被照得白了些,亮了些,就这样小小的精神了一会儿。

她屈膝坐下,吱吱的关节声似又在耳边回响。老物件老了,所以它的主人也跟着老了,手中的饺子温温的,奶奶的手艺也温温的。

热门推荐
1博物馆游记作文
2快乐家庭
3做一个干净的少年
4逛庙会
5摇曳的乌篷船
6家乡的春节
7难忘的春节
8别样的考试作文
9叙事作文
10我的家乡
11站得些优秀作文
12生活中有你们真好
13足球大战
14一封家书表孝心
15关于堵的作文
16记我的同学
17我的老师
18共享文化和生命
19镇海招宝山之旅
20我学会了做饭
21过河
22过年那些事
23春天油菜花
24《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25守信的重要
26爷爷,您辛苦了
27我小时候真傻
28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9平凡孕育真情
30一个有趣的梦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