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教学楼前的喜树】
课间,回到教室,见桌子上摆着一串迷你小香蕉。黄中透绿,绿中透黄,嫩嫩的,泛出一片青涩。这一整串小香蕉,还没有巴掌大。疑惑不解。发现其他同学桌上也有:枯了的,似香料八角;稍微镶了一层枯边的,别有一番风味;刚发芽的,水灵灵、肉嘟嘟的。大家都胡乱猜了起来。
朱老师公布了答案——这是喜树的果实。喜树?哪儿来的喜树?长什么样子?
细心的同学发现窗外有两三棵高大挺拔茂盛的树。树上挂着一串串小香蕉般的果实。整棵树绿得苍翠,绿得活泼,绿得养眼。仔细瞧,这树上的果实与手中的是一模一样。显然,这就是喜树了。
大家都离了座位,来到走廊。外面正刮风下雨,喜树轻轻发出“沙沙”声。那一颗颗喜树果仿佛是穿了黄绿色蓬蓬裙的可爱小女孩,一阵风吹过,女孩子们在雨中跳起了甜美的舞蹈。这几棵喜树默默无闻地站在教学楼前,静静地,没有任何人注意到它。哪知,它别有一番风味。
中午,我与两位同学耐不住性子,吃完午饭就赶到喜树下摘果子。喜树的叶子又大又密,叶脉清晰地遍布在叶子上,间隔较大,仿佛能看出喜树的心胸也定是宽广的。喜树果娇滴滴的,垂在枝头。我们都准备撸起袖子摘点下来。
喜树真是高,抬起头都见不着顶。我们只好来到高一点的平台上。又蹦又跳,抓耳挠腮,跟个猴儿似的,献尽了丑,却一个都没够着。其他同学准备爬上扶梯摘果子。就在这时,一个极似教导主任的老师走了过来,在楼梯下叫他们不要爬。大家都没了胆儿,落荒而逃,唯有我们三个还杵在原地不动,不甘心哪!我们不动,老师也不走,就这样耗着。我灵机一动,稍微大声地说道:“唉!今天的作文是写不成喽!”那个老师听了我的话,看了我们几眼,便又走了。
悬在嗓子眼儿的心终于沉了下来,我们赶忙找来了树棍,意图把果子打下来。可惜,不成。我们便用木棍压弯树枝,踮起脚摘果儿。一定是上天眷顾我们,竟然赏了我们一个,可惜是第一个,却也是最后一个。只好另想对策了,灵光一闪,大家提议抬花轿托我上去。只是下面的喜树果都被摘完了,虽然抬花轿使我整整高了一大截,但仍然够不着高处的,从头到尾,我们只摘到了一个果子。
教学楼前的喜树,虽然曾经默默无闻,但从今天起,它的每一颗果实里,都承载着我们快乐的回忆。
【篇二:教学楼前的那坛小草】
记得以前在我们学校教学楼的旁边有一坛草,现在已经被铲除造花坛了。我对那坛草记忆深刻,直到现在,我还依旧记着它那坚强的模样。
回想起春天,二年级刚开学的时候,老师让我去教学楼送材料,我就被那坛刚刚长出嫩芽的草坛给深深地吸引住了。
那天下着春雨,我早早地来到学校打扫卫生。路过教学楼时,却看见小草们在绵绵春雨中生根发芽,他们不惧余寒,勇敢得在雨中生根发芽,我是多么佩服这些顽强的种子啊!
再想想夏天的时候,它们已经个个都长成了绿油油粗壮无比的小草苗。一阵阵清风吹过坛子,小草们仿佛一个个少男少女在用吹风机梳理他们绿油油的头发。体育课上同学们有的在踩这儿的草,有的在揪揪那儿的草,但我还是看见它们又慢慢地直起身子。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是最值得我们敬佩的。
越过秋天,冬天来临,日渐发黄的小草们有的枯死了,有的长弯了,当我看到这些情景时,心中不禁为它们感到可惜。
虽然小草都已经枯死不见了,但第二年的春天还有再来,我们要学习着小草们的勇敢、不服输的精神。我也相信,明年春天,小草一定会长得更加茂盛,更加葱绿,更加耀人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