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抒情作文>暖色之谣
暖色之谣

【篇一:暖色之谣】

时光像交织相错的线条,漫无目的的游走着,却总能勾勒出一张张貌似正值大好年华的图画。虽然人们很不甘于屈服,但总逃不脱被安排的命运,至少我相信命运,也一直乖巧的听从着。

一如那个被少年小心翼翼递过来的橘子味的棒棒糖,明明温暖的想让人勾起嘴角微笑。于是在那个同样温暖的日子里,遇到了青春时期的羁绊。是的,羁绊,我用这个词来形容,不知道你听了会作何感想,但是我觉得,没有比这更恰当的了,没有比这更让人剪不断理还乱了,也没有比这更让人想落泪了。

一。

我不是个会用华丽的辞藻来描述的孩子。我只能说,那一天,有一个背着单肩包,留着清秀的短发,看到太阳公公撒着万丈光辉就会傻笑的少女,遇到了另一个连背影也似乎被阳光镶了一层金边的少年。少年有着干脆利落的短发,和洁白平整的衬衫。开学典礼之后,才知道我们是同班同学。“我叫光,是光的孩子”这样的自我介绍真是很简单啊,但是看到你嘴角的笑容,带动了我也情不禁的说,“我叫橙子,很高兴认识你。”“真是巧了,我很爱吃橙子”光的笑容加深了,从口袋里变戏法一样的拿出一个橙子味的棒棒糖,递给我。那一刻有风刮过,掀起了少年白衬衫的衣角。

这就是我们相遇的过程,无比烂俗却无比特别。烂俗到让人以为是某篇不知名的言情小说开头,又特别到以至于在好久好久之后,总回想起那个什么话都不说但会笑的很阳光的少年,还有那个在尘埃里开了花的棒棒糖。

熟知了彼此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们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比如说,最爱阳光,最爱橙色。

光带着我在校园的操场上,闭起眼,张开双手并对我说:“我以前在一个地方看到过,像这样张开双手面对太阳,就好像能感觉到拥抱太阳的滋味。”我也尝试着闭起眼,然后笑着说:“你看,阳光印在眼帘上的颜色就是橙色,真温暖啊。”

二。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女生,总在背后对你肆意妄为的看着,然后恍然大悟的得出了什么结论,又立马编造成小道消息,不胫而走。

所以,每次和光在一起时,背后的充满异样的眼神便有了解释。只不过,我选择了视而不见,光亦如此。仍然欢乐的抢夺着对方的零食,然后笑着骂对方手脚不灵活,同时还会做出貌似很美味的表情,只为了看对方哭笑不得的表情;仍然在放学后卷起衣袖要打架的样子其实只是为了讨论一道数学题谁对谁错,错的那个人要请对方吃学校后面冰淇琳店的招牌冰淇琳。只不过那种日子,在被教导主任同时叫到办公室时,宣告终结。

教导主任厚玻璃底瓶般眼镜下的那双眼睛充满了明明是大好少年学什么不好学人家谈恋爱的神色,光转过了脑袋看着窗外,而我低着头搅着手指,等到教导主任苦口婆心的唾沫横飞了很久,才轻轻的说了一句:“老师,我们没谈恋爱,我们只是正常的朋友关系。”教导主任只是哼了一声,然后又继续她的“演讲”。

从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光走在前面,背影看上去有些僵直。

“某个时间,在某个地点,命运会突然塞给你一些东西,而我们只能被迫接受。”

三。

有些习惯始终还是没来得及改变。譬如说,在食堂里,我会突然抬起头大声地说:“呐,光,这星期我……”声音戛然而止,因为对面,并没有听到我的声音后就抬起头认真聆听的那个熟悉的人。有时候,我就一直看着对面的空位子,一直看到饭菜凉了,才叹息着离开。

又是明媚的一天,仿佛是当年和光初遇一样温暖的日子。果不其然,在操场上,有一个穿着白衬衫,张开双臂闭着眼的少年。

“光。”我小心翼翼地向面前的少年摊开手掌,一个小小的,静静的躺在手心里的橙子味的棒棒糖。

光没有接,只是用一种我捉摸不透的眼神看着我说:“某个时间,在某个地点,命运会突然塞给你一些东西,而我们只能被迫接受。”那是光以前所说的一模一样的话。

我颤抖了一下,默默地缩回手,转过身。但我听到了自己淡淡的声音

“那只是弱小的我们为自己找的最完美的借口。”

四。

有一种不知是什么,但比阳光还要滚烫的液滴溢出指缝,一直流到了内心深处那有着橙黄色底色的地方。

【篇二:暖色的乡音】

我们这一代并非不懂方言,但说出口的往往是些夹生的方言,生硬而不自然。我以前也尝试过用土话与父母交流,却被他们戏称为“外国腔调”,几次之后只好作罢。

是啊,在如此重视标准普通话教育的今天,许多父母早就不愿一字一句地教给孩子乡音了——这种无益于学习成绩的事物,何必让其来占据孩子们的大脑空间呢?

可是,我仍然不愿这样一种看似可有可无之物逝去,只因脑海中的这样一些画面:我紧捏几块硬币,菜贩们将鲜翠水润的白菜铺在木板面上,我拣起几束交出硬币,菜贩皱纹横生的脸上绽开笑容,怜爱地用乡音说着“好孩子”;夕阳用瑰色笼罩白石板铺成的广场,几个稚童互相扑打追逐,笑声在空中荡起涟漪,忽然间旁边房屋上的一扇窗被推开了,一位母亲喊着“归吧(回家吧)”,那声音足以让所有客旅之人心弦震颤;我疾步走向那扇敞开的木门,外公将身影嵌入门框,一向寡言的他见到我便慈祥一笑:“梅,珍外(孩子,真乖)”,那画面突然美好得让人想落泪。我向来珍爱土话中“梅”的这个称呼,每当母亲这么唤我时,便感到言语和软亲切,诸般爱意,都在那一刻拥诸舌尖。这样的情感,在一板一眼的普通话中,是很难感受到的。

可是,这样的场景,逐渐也只能存在于回忆之中。母亲曾有次在外地偶遇青少年时的好友,两人惊喜而自然地用土话攀谈着,对方满脸疲惫的脸上也终于现出光彩。母亲又指指身边的小男孩,询问道:“你儿子会说咱们的方言么?”对方微叹了口气:“哪里会呢?他从小在外地长大,他爸爸也不是我同乡,平时交谈都是用普通话。”接着她又开始和母亲讨论起大城市孩子外语学习的紧迫,压力之大,自己孩子有多。

我站在一旁,茫然地想着,我们这一代人中的很大一部分都会迁往外地,到时候,乡音是否真的还会有传承的可能?我猛然间心头一紧,几乎疼痛得不敢再想象它未来的宿命。

对更好未来的向往推挤着一代代青年涌向大都市,走向崭新的天地。外界的荆棘磨砺着年轻的身躯,逼着他们丢弃怀中一件件过去所恋之物。许多人开始回望归途,却又发现自己早已被羁绊在原地。

曾有一次在上海坐出租车,父亲与司机闲聊,问其是哪里人。司机说:“衢州,江山。”他又想了想,自嘲似地笑了,“小地方。你们应该没听过。”父亲大笑,用方言道:“哪个乡的?”司机反应了一会儿,忽然意识到了什么,那一刹,鼻翼微张,整个面部都骤然柔软下来,嘴角放松地上扬,眼中映着车玻璃外距自己无比遥远的万家灯火车水马龙。他使劲动了动喉结,却很难说出话来。

我倚在后座的黑暗中,望着他脸上各种情绪的涌动,读着陌生人的故事,看到他心中的坚冰在父亲的那句乡音里融化成阳春三月里一弯和暖的山泉。

就像鲁迅心心念念的家乡的芸豆一样,乡音其实也不像记忆中那样动听。只是见到这些与故乡息息相关之物,脑中便会浮起父母的笑容,阡陌的芳香,烟火的温暖。无数回忆都盘纾于其间。身处荒漠般的大都市,见到这些记忆载体的一刻,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篇三:一抹暖色】

现在已是冬天,可我却感觉非常暖和,因为我在美文创意;因为我是孙老师的学生,孙老师带给我无穷的快乐。

最后一节课,孙老师给我们每个人两颗糖,表现好的还有一个奖品。虽然我在孙老师班只上了一学期,但在这短短的一个学期里我感受到了孙老师对我们的爱。

别人说孙老师很凶,但我觉得孙老师并不是凶,而是严格对待每一个学生,相反有时还很幽默哩。

孙老师想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时,就常给我们举例子,是我们的不守纪律,有时会把上课的生动一扫而过。

每当我交作文的时候,就看见孙老师认真地为我们改作文。孙老师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却不懂得珍惜,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我想对孙老师说:“孙老师,谢谢您。是您给予了我写作的技巧,使我的作文变得更加优秀,我一定不会忘了您的谆谆教诲!”

在我们的写作班里,还有一位苗老师。她慈祥的面孔让我安心,她是一位阅读老师,有时候苗老师会改错分数,因为苗老师有那么多的阅读要改,改错也是情有可原的,我们不应该责怪她。

在这个阅读班里,让我感受到了一股热量在往心上涌流,所以让我觉得温暖,好比是冬天里的一抹暖色。

【篇四:黎明过后的暖色】

黎明是由几道光芒的温暖和即将消逝的黑暗组成的。黎明过后,清凉消失,温暖重现。对于我来说,母亲便是那道光芒,充满了暖意。

周五的天有些阴冷,瑟瑟发抖的我如脱弦的箭般飞进家门,往常这时候母亲早已迎上来嘘寒问暖了。可是,今天我竟没有看到那一抹熟悉的身影,心中有些怪异:妈妈今天是怎么了,究竟去哪里了?

到了平常的饭点,还是没有看到母亲的身影。我有些坐不住了,不住地往门外瞧去。终于在黑色的夜幕中,有一个身影艰难地往前挪移着,凛冽的寒风打得她左右欹斜。我正想冲上前去,那个身影许是瞧见了我,走动的幅度增大了,频率也加快了很多。转眼间已立在了我眼前,果然是母亲。看她摇晃的身影,我的心都跟着提起来了,刚想过去扶她,她却摆摆手,边咳嗽边对着我虚弱地笑着,“我没事,你快去做你的事情去吧。”我心中五味杂陈。我的母亲是一位英语老师,每天一大早就要赶赴学校给学生上早读课,自从我读初中后,母亲又多了一项活,那就是每天晚上接我晚自习下课。为了接我回家,母亲往往要挨到晚上八点多,早出晚归便成了家常便饭。

咳嗽声一次又一次撞击着我的耳膜,看着母亲强忍的神色,我阵阵心痛。母亲究竟什么时候感冒了,听这急促的咳嗽声,似乎已有好几天了。难道是那天?那天也是一个寒风天,或者比今天的天气更恶劣,在晚自习结束那会,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母亲带着我冲进雨幕,走进家门时,雨水顺着她的裤管留下道道痕迹,而我的身上只是零星的几处黑点。深夜,一阵阵咳嗽声传入我的耳中。我从梦中惊醒,一道强光刺得我睁不开眼。在模糊中看见一个弱小的身影。埋着头,拿着笔,暗黄的灯光静衬着她瘦削的脸庞,旁边的水杯早已空空如也,母亲时不时传来撕心裂肺的咳嗽声让我倍感心酸。我真想冲上去给她倒一杯温茶,给她披一件外套,告诉她注意保暖,别着凉了,早点睡吧。可我不敢,怕母亲知道我醒来后,又开始担心我。一阵阵咳嗽声再度响起,吓得我赶紧躺下。

思绪飘了回来,眼眶渐渐湿润了。为什么当时我要害怕?为什么当时我不冲上去给她披一件外套,这样或许妈妈就不会那么难受了。我扑倒妈妈的怀里大哭起来。她有点不知所措:“你怎么了啊,怎么了?生病了还是受伤了?”我带着哭腔地说:“妈!我爱你!”母亲愣住了,苍白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妈妈,你弱小的肩膀扛了太多东西。让我帮你分担一点好吗?在你习以为常地守护着我的同时,也让我来温暖你吧!

【篇五:那一抹暖色】

“冬天里的一把火”,照耀大地;那么,冬天里的一抹暖色,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那天,天气非常冷,地上积满了水,是我们回家的必经之路之一。

妈妈开电动车,她头戴头盔,双手戴着手套,一副威风习习的样子,我坐在后面。我们往凹陷开去,这时的我们,并不知道有积水,所以我们继续向前缓缓开去。就在我们离凹陷还有5米的时候,一位身穿黑色大衣,戴着老花镜,满头白发的老爷爷举手示意我们停下,和蔼可亲地说:“这里不安全,我建议你们往另一条路或者绕过我!”

我以为老爷爷是怕我们撞上他,才这样做的,妈妈也是这么认为的。

可是,我们错了。原来,老爷爷旁边是一个凹陷,里面有一大堆水,老爷爷是怕我们滑倒或受伤而这么做的。

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不觉得那么冷了。

冬天里的一抹暖色,给人带来温暖;冬天里的一抹暖色,让人敬佩;冬天里的一抹暖色,给人带来欢乐;冬天里的一抹暖色,就是一颗善良、助人为乐的心!

【篇六:生活中的那一抹暖色】

她永远也无法忘记,在那银装素裹大地上的一抹暖色。

——题记

大雪封山,白雪飘飘,轻云村遭受了几十年不遇的超级暴风雪!山上山下的道路与通讯已经中断一个多星期了。再这样下去,轻云村村民的粮草和生活用品将会告罄!

“奶奶,您坚持住啊!”一座简陋的平房内,小斓哭着将一件旧棉衣推向奶奶。奶奶又慈爱又心疼地看着小斓:“咳,咳,不要管我这把老骨头了。大雪封了山道,物资无法大量运上来。资源匮乏,还是保你们这些孩子吧!”小斓望着窗外那鹅毛般的的大雪,又看向那已经快要燃尽的煤炭,眼神有些黯淡。奶奶其实病得不轻,又强忍着,还无法保暖,再加上资源匮乏,奶奶能坚持下去吗?

“资源队来喽!”窗外,传来村民们兴奋地喊声。小斓一惊,看向窗外:此时,太阳的余晖即将隐去,灰白的雪地上,一群身穿暖色服装的人推着摩托车,缓缓地挪动着步子,车上绑着一些大包小包的,这正是村民们所需的物资!

小刘是资源队的领头人,只见他潇洒地飙车飙了个圈,跳下车,指挥着大家。小斓在一旁看着,要是她能得到一些煤炭,或一些食物,哪怕是一件棉衣该多好啊!可是资源太少。小刘看见了她,疾步走了过去。“嘿,给你的。”小刘笑着递给她一个包。他知道,小斓与奶奶相依为命,可奶奶如今却身患重病。“真的吗?”看得出神的小斓也吓了一跳。“嗯。”小刘笑着。此刻,身着暖色工作服的他就如同一块燃烧的煤炭一般,温暖着小斓。“谢,谢谢。”小斓小声地说,感激地看了看小刘,朝家飞奔而去。

回到家,小斓却不怎么开心――奶奶的病情更重了!吓得浑身颤抖的小斓只好找到了准备离开的小刘。“你能帮我……带点药吗?”小斓乞求着小刘。“包在我身上吧!”小刘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接下来的时间,小斓简直是在煎熬中渡过,奶奶的病情越来越重,有时还会咳血,而小斓的心也在滴血。

黎明将至,咳嗽了一晚的奶奶,快要支撑不住了。“我恐怕见不到今天的太阳了。”奶奶有气无力地说。“不,奶奶!”小斓歇斯底里地喊着。

黎明的第一缕曙光终于降临,可小斓的曙光在哪里?小刘会来吗?小斓不禁低声抽泣起来。就在此时,在那银色的地平线上,一抹暖色鱼跃而出。是资源队!那抹暖色如一个熊熊燃烧的火把,点亮了小斓心中的希望。

小刘来了,他将药带来了,也带来了小斓留住奶奶的希望。小刘告别了奶奶一家,又投入到其他的地方去工作了。

在那银装素裹的大地上,在那段煎熬的日子里,小斓永远也无法忘记,那一抹暖色,久久没有褪去……

热门推荐
1手机迷
2故都的秋
3五一劳动节作文
4我喜欢生活
5迷人的秋天
6春之景
7海边遐思
8妈妈,您辛苦了
9他让我如此美丽
10此心永恒
11真人CS活动体验
12令我惭愧的事
13关于错别字的作文
14
15春日江南
16结就是力量
17暖冬
18忙碌的身影
19我爱故乡
20我想长大
21爱与不爱
22海市蜃楼读后感
23压岁钱的故事
24奇怪的电话铃声
25找春天
26珍藏一路春光
27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28在图中与在途中
29游迪士尼乐园
30真实的自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