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五年级作文>制作小水钟
制作小水钟

【篇一:制作小水钟】

这个寒假,科学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制作一个5分钟的流水小水钟。我不屑一顾,心想:不就一个小水钟吗,难不倒我!

我准备好钉子、榔头、矿泉水瓶。一切准备就绪,就开工了。我拿起钉子对准瓶盖,轻易地就戳了个洞,装满水,将瓶子一倒,同时按下5分钟计时器。“滋……滋……滋”水从小孔里顺畅地流出,我欣喜地喊:“爸爸,快来看啊,我成功了。”可话音刚落,水流已经变成了水滴,等我反应过来,连水滴也停止了。我疑惑地看着爸爸。“那你用手把瓶子用力挤挤试试?”爸爸提醒着。我用力挤着水瓶,一股水又流了出来,我大气不敢出,咬紧牙关,憋着一口气,因为只要我稍微放松,水流就很不稳定,才过了30秒,我就坚持不住,一松手,水流就戛然而止了。

“要么你在瓶子侧面剪一个小口子试试?”爸爸继续提示我。我还是不解地看着爸爸。爸爸耐心地给我讲解:是水压和大气压不均衡造成的。当瓶子只有一个小孔时,瓶子里的水压会和大气压相等,水就无法流出;如果瓶子再打个孔,空气不断进入瓶子,大气压就大于水压,水就会往下流。我明白了道理,兴奋地拿来剪刀,正要剪个口子,转念一想,瓶口不就是现成的口子吗?只要在瓶底戳个洞就可以了。爸爸也表扬我,做事会先动脑子想想了。后面的步骤就容易了,不一会儿一个五分钟流水小水钟就完成了。

一个简单的实验,却蕴含了丰富的科学道理。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我们应该多问多思考,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这样才能把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获得更多的知识。

【篇二:制作灯笼】

明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正常来说是非常高兴的,但是,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不仅因为学校不放假,而且要制作灯笼。我渴望元宵节,但我深深地知道——我最厌恶做灯笼等活动。

在老师的强制要求下,我不得不拿起材料。

我不会做灯笼啊!李同学听到我的求助,热心帮助了我,他说:“做这个灯笼特别简单,只不过特别费纸。先把纸撕成正文形,然后这样折……一共需要折六个,咱俩一人折三个。”我折了起来,我首先把三张纸撕成正方形,接着按照他说的折法折了又折,然后把剩下两个折完,最后把折好的三个交给李同学。只见他快速地把六个接成一个形状,有点像球体,也有点像五级魔方。李同学撕了个纸条做把手,又撕了个纸条写了一则灯谜,签完名后让我签名,我签了一个大大的名字。李同志跑过去交给老师,老师说做的好,我在座位上想:那是一个多么完美的灯笼啊!

元宵节到了,看着外面展览的灯笼,我觉得我获得成功。也许这样的成功对别人来说并不算做么,但它对我来说,却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我终于学会了制作灯笼的关键环节,同时也使我意识到: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贵在动手,毅力是我的精神力量,是我取得成功的真正原因和秘决,我建议学校多搞一些这样的活动,因为亲手做出来的这些东西多好啊。

【篇三:模型制作——滑翔机】

“飞机模型,好漂亮。”在别人那句句赞扬中,我沉浸于其中。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来到了少年宫模型世界。大家个个新奇不已,谁也没有想到自己触及到了飞机模型、橡皮筋、动力板。

一袋袋模型学具,如接力般传了下来,大家一拿到学具就喜笑颜开,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按照说明书,从模型袋中取出两片机翼,用剪刀裁开,分为左翼、右翼。将其中一个翼片靠在桌面2cm处沿凹槽线压下,做成减速翼边,心中不断安慰自己小心,千万别弄破。接下来接前缘往上翻,翻为50°作为控制方向,把机翼翻转至底部用双面胶粘上定型片,贴至50°折角处,使其固定。第二片机翼也按此方法制作,将其两片机翼固定在翼台上方的中线处,用塑料片压下,捆绑上橡皮筋,手中犹如出现了一对焰红色的鸟翼。完成折翼后,揭开面纱的是那制作平衡尾翼。

将单独尾片用双面胶粘住后翼架上,一定要以水平中线的方式固定,又将水平直线板翼以90°的垂直平行方式用胶水粘于后翼上方,正面一看活像一只鲸的大尾巴。突然,甲床传来一阵刺痛,不好了,原来是指甲用力过猛受伤了,一定是刚才装机翼时,我心想。我勉强试了试,还可以,就自我安慰开始了最后一步最关键的组装、全拼。

先将翼台下方的两个小孔穿过机身杆后3CM处的最佳位置,用螺旋桨的小洞用力插入,使其可以正常转动,在机身杆后部约2CM处。接着让尾翼架的小洞穿进机身,我仔仔细细地操作着,每一步都丝毫不敢大意。最后大功告成时可别忘把牛皮筋给挂上。拿在手上的那不在是零件而是触动人心般焰红色飞鸟的劳动成果,心中收获着创造的快乐。

这次短暂而独具匠心的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模型本来就是我的向往,更加加深了我们对模型的认知。模型是事事物物的缩影;模型是种种成功的起点;模型更是那未来世界的蓝图。这次活动让我们不但收获了体验的快乐,也让我们的动手能力有所提高。

【篇四:制作兵马俑】

今天,我又要去参加小记者活动了,这回我们将制作兵马俑,我很疑惑,这么高大的兵马俑,我们该怎么制作呢?

刚到场地,水晶老师就给每个签到完毕的小朋友两个塑料杯子和三根牛皮筋,这样我更加迷糊了,这个可怎么制作呢?原来这个只是辅助工具,真正的工具和材料是后来分发的模具和石膏粉。这下我明白了,我们这次要制作的是一个微型石膏兵马俑。

制作之前水晶老师一再给我们强调制作的关键,那就是:要快,要稳,要等。于是老师一声令下,我就立马把整包石膏粉倒入40毫升的水里,然后用筷子快速的搅拌,整个过程不能超过20秒,但是要搅拌均匀,眼看差不多了,我就把石膏水倒入事先用牛皮筋扎紧的模型中,从模型的头部口子中稳稳倒入,一边倒入一边不停的振动,让石膏中的空气冒出来,这样我的兵马俑才不会是个马蜂窝。不一会儿我们都装好了兵马俑。虽然石膏水很容易凝固,但是要正在的坚固需要我们耐心的等待上一个小时。在这个等待的时候我们跟随水晶老师去了一趟“西安”,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西安,一面是古老的城墙、楼阁、兵马俑;一面是现代化的高速发展的科技之都。最让我想探秘的是老师讲的小雁楼,这个曾经被雷劈打三次,而后有自行修复了。人们一直认为是神在帮助,因为找不到科学结论。就如那个庞大的地下兵马俑一样带有着众多的疑问。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过去了,呈现结果的时候来临了,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取下捆绑着的三根橡皮筋,深呼一口气,把模型的前半部分拿了下来,完好无损,我离成功接近了一半,顺利的取下了下一半,我拿起小小的兵马俑上下左右细细的打量起来,虽然有一点点小气孔,但整体上还是完整的。

我们制作手掌那么大小的兵马俑,就花费了那么多的精力,而我们的祖先,在那个年代居然制作了成千上万个如此巨大的兵马俑,这实在是让我们太惊讶了!

【篇五:制作礼品包装盒】

今天我在手工材料袋中找出了“礼品包装盒”。因为今天正好是外公的生日,我准备用它来装礼物送给外公。

我找来剪刀和胶水,开始制作啦!首先我用剪刀把纸上的每一个部分都沿着剪切线剪下来。可是一个“小太阳”却把我给难住了,我怎么也剪不好。平时剪东西是我最拿手的,今天这些弯弯曲曲的“光芒”却让我束手无策了。我只能去求助妈妈了,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终于把小太阳平整、光滑地剪了下来。

接着就要开始折了,我仔细观察纸片上的山线和谷线,按照提示把山线折好。然后要折谷线了,可我又遇到困难了,我从来没有折过这么复杂的谷线呀!差一点被我折坏了,妈妈给我示范了一个,我才照着样子一个个折好了。

最后,只要把小太阳粘贴在顶端就行了。一开始,小太阳怎么也粘不牢,手一松就弹开了。我想可能是我没有耐心,按的时间太短,于是我紧紧地捏了好几分钟,这次终于粘牢了。这样一个礼品包装盒就完成了,这个礼品包装盒看上去方方正正的,像真的一样,只是比较小,放不了大的礼物。

我在礼品包装盒里放了两块巧克力送给外公,外公非常开心。我也懂了只要多思考、有耐心,就一定能成功!

【篇六:小制作】

侯老师布置了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创意小制作。做什么呢?我看看放在桌上的铅笔盒,想,太小了,难做。我又望望站在角落里的垃圾桶,想,太大了,也难做。接着,我又四处打探,希望能找到其他灵感。忽然,我看到了挂在墙壁上的纸巾盒,咦!最近爸爸给我买了好多新鞋子,鞋盒的形状,不是很像纸巾盒吗?

在确定了制作目标之后,我说干就干。先找出材料:剪刀,双面胶,透明胶,彩纸,水彩笔,再拿出鞋盒,用剪刀把鞋盒裁掉,压平,把突出来的纸板剪下来,立起来,用双面胶固定好,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做好了。可是,还有一块纸板怎么办呢?我又仔细检查了盒子的每一面,发现没有纸板,然后我再去卫生间看了一下,又发现纸巾盒的有一面是能打开的,所以,我继续把那个纸板的一段和盒子固定好,再接着,我在纸板上打了一个洞,整体就做好了!最后,我给盒子穿上五彩缤纷的“衣服”,粘上闪光的小星星,挂上精美的珠子,画上各种图案,美美地把它打扮了一下,哇!太漂亮了!我的创意纸巾盒终于做好了,不仅美丽而且环保。打开盖子,放进纸巾,盖上盖子抽取纸巾,真棒,我好有成就感啊!

为了完成这个小制作,我总共花了差不多二个小时。虽然有点小辛苦,但很值得!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废物,也能再利用制作出一些生活用品,好奇妙啊!突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几个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废物再利用,一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吧!

热门推荐
1写给时光的感谢信
2森林运动会
3可爱的大熊猫
4有你真好作文记叙文
5小松鼠偷椰子
6八年级语文作文
7窃读记
8辩论的靶心
9我最崇拜的人
10快乐,可以很简单
11最美的风景
12生活万花筒
13我喜欢的水果
14清与浊
15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
16国歌博物馆参观记
17蚕宝宝成长记
18守诚立信
19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
20知识滋润了我的心田
21榕树下
22那时花开
23雪魂
24拒绝支离破碎
25啊!爱我校园
26听风说话
27致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28普法教育读本读后感
29游橘子洲
30读《笨狼旅行记》有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