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墨痕诗香
墨痕诗香

【篇一:墨痕诗香】

八月的桂花香渐渐飘散了。黄昏泛着轻盈的步子悄然走来。我倦倚西窗与诗集相伴,一道道墨痕散发出缕缕诗香,缠绕着发黄的书页,激起了我心灵的浪花。

火红的晚霞让我想起了我与朋友火红的友情。想到将要毕业离别,我不禁潸然泪下。两年的友情,怎能说别就别呢?此时,王勃深情地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真正的友谊是不会因朋友的分离而逝去的。王勃告诉我什么是友谊的真谛。

月色如水般妖娆,豆花灯影下,我品了一口爸爸泡的苦茗。细细品味,才发现苦中带甜。从品茗想到品人生,这坎坷折折、曲折离奇的人生不也有苦有乐吗?人生味,就似“散入春风满洛城;”人生的意,仿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生的境,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一句“众人皆醉我独醒”更是写出了芸芸众生中的难能可贵。

明月当空,远处的山一片深邃,一片空灵,我伤感了,为自己虚度青春而伤感。蓦然回首,16个年头一晃而过,自己真的浪费了不少时光。此时此刻,此境此地,“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的豪情打破了我的忧绪,伴着清脆的梵阿铃回荡在我耳边。

一枝一叶总关情。春的温馨,夏的艳阳,秋的硕果,冬的静谧。在诗人妙笔生花的描写下,我领略到四季的无限姿彩,牡丹的娇艳,梅的冷骨,莲的洁白,菊的隐逸。在诗人匠心独运的诠释中,我感悟到世间万物的真谛。

八月的桂花香渐渐飘散了,看诗人的道道墨痕,一缕缕诗香,隽永清新而秀丽,尘封在我的记忆中。

【篇二:诗香六一】

六一,是快乐的,六一,是幸福的,六一,是充满诗香的。

在阳光高照的下午,我们学校举办了,大型的庆六一文艺汇演,有变化多端的魔术,有梦幻生动的歌舞剧,还有古香古色的诗朗诵,我最喜欢的是诗朗诵——《梅兰竹菊》。

瞧,台上的小演员们,个个神采奕奕,精神抖数,他们扮演的梅、兰、竹、菊四副经典优雅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舞台左边,站着的是梅花,展现了梅不退缩的精神,向着“时时早,事事早”的目标前行。中间的是兰,看,他们有的蹲着,有的半蹲着,还有的站着。优美的姿势,有着兰花的淡雅,幽静,高尚而芬芳,婉如一缕缕的清香扑面而来。紧接着的是竹,只见演员们排着整齐的队形,挺拔庄严,像一个个守卫边疆的战士,散发出竹的刚强,竹的坚韧,还有那节节高的气势。最后,映入眼帘的,是让人赏心悦目的菊,傲霜怒放,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精神。听着小演员们有腔有调,有气势,有情感的朗诵,我也融入其中,仿佛进入了诗的海洋。

默默中,我记起,诗人们对梅兰竹菊的赞扬。《卜算子·咏梅》,赞颂了梅的美貌。《早》,告诉了我们,要有梅花一样的精神,时时早,事事早。《蘸香墨影,一纸兰花开》写出兰的幽艳和婉约的美。《兰》,写出兰的品格。《竹》,表现了竹的刚强和勇敢。《春日山中竹》“唯有竹子,能于春天争风。”《菊》,菊的傲霜,菊的本性,菊的一副君子气概。是啊!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处处洋溢着,梅、兰、竹、菊的毅力,有着四君子的形象,流露着梅兰竹菊的气节。

经典古韵的六一,是芬芳的,是灿烂的,让我们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我们的童年充满诗香。

【篇三:慢品诗香】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茶香满盈,轻呷一口,芬芳无穷,拨动阳光琴弦,亲吻阳光沙滩,好不惬意,拥着书籍,卧在藤椅上,慢品诗香,任思绪飞扬……

我曾陶醉于华夏长久的文化之中;从那溯河而来,木铎声声的《诗经》,到那汨罗汀漫,兰佩芳华的《离骚》;从那浓意遨游,神飞宇外的太白仙人,到那苍凉沉郁,衰鬓孤老的少陵野老……历史的回音中,那些对人生的感悟让我感动,那些洒脱不羁的灵魂让我震撼,那些挥之不去的情谊让我动容。读书的乐趣,在于充盈在文字中的点滴感动。

解读丰富人生

“哀民生之多艰”,这是何等悲凉而又无奈的呼唤,读屈原的人生,读出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读李清照的人生就像晓风牵出残月,静静泻着幽幽光辉,照在一湾逝水中,有无尽的滋味——凄美的令人疼爱,又不免心生惋惜之情。蒲松龄的笔下,不管是红袖添香的故事,还是画皮撕下的狰狞,总是浮现出他那独特的人格风采。读蒲松龄的人生,是警示之言,冥冥入耳,传于天际。

品味异样心境

阅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灵;阅过“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气势;阅过“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情趣;阅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言;阅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过云帆济沧海”的自信。在匆匆而去的时间足音里,各人有各人的心境,时间滴滴答答走着,一分一秒不在倒流,生命的每一个渡口,有的是光阴一颗不停的消逝。

感悟知音难受

赞叹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情谊;感动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深情;陶醉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解读这“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的哀愁。没有波澜起伏,亦不曾惊天动地,时光飞逝带走青葱岁月,却冲不淡彼此的情谊。

读书,让我们体会“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云舟”的惬意,让我们品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幽;让我们理解“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怡然。足不出户,自然的美景,人文的视野尽收眼底,尽收心胸,岂不愉快?

在清闲的午后,泡一杯浓郁的茶,窝在藤椅上静赏韶华,翻开淡雅的诗卷,在激情睿智的文字中寻览感动,在洒脱不羁的人物中品味人生,莫负了那翰墨芳华。

花开花落,烟霭迷离,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慢品诗香,我们仿佛走进荷香四溢的湖畔;满屏诗香,我们欣赏到无限美好风景,满品诗香,我们走进了漫长星辰的夏夜。那静谧的时光,在心灵最深处浅吟低唱,当我翻开诗的那一刹那,侵占所有忧伤,生命与爱的赞歌同时奏响。

【篇四:与诗香一起走过的日子】

我大中华,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经久而不衰。在这漫漫的历史长空中,漂浮着“诗人”的味道,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味道。

一、易安的黄花

“索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急。”世事战乱不安,又遭离别之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

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世事变化的她,在雁子归时,勤修《金石碌》,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濑玉词》,留下了她的味道——勇敢,机智。

二、陆游的梅花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的孤傲不屈,诗人的不屈斗争是相同的。驿站外,断桥边,梅花寂寞地开发着,无人照看,无人欣赏。夕阳西下,已是黄昏,她只能独自愁。本来就无心与百花争春,却还是惹来群花妒忌,即时零落入泥,压碎成粉,也仍把幽香留在人间,永远不变的本质,这不正是诗人那不屈不饶,虽处于险恶环境,也不顾一切同恶势力抗争的精神吗?

三、李白的酒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闪烁金光,耀眼烁人。自许酒仙,大诗人呀,为何吟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诗句。你不是豪迈奔放吗?你不是自由洒脱吗?你不是自视高杰吗?又怎么眷恋那世俗的官场呢?我不懂,自古 伴君如伴虎,他唐王朝的兴衰又与你何干?别忘了你可是酒仙李白啊!

于是,你在皎洁的月光下,你邀月对影,自成三人,开怀畅饮。月下留下浓浓的酒香,让人沉醉。

易安黄花的清香,陆游梅花的暗香,李白美酒的芬香,使人醉在其中,醉在那诗香之中。

【篇五:墨痕卷香】

冬日的雪开始飘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中有纯洁的回忆,像回忆,又似幻影;每一片飘落的洁白,都像一个昨日的回忆,心绪总是美丽而忧伤的。

“写作的阅读,其实都是在敲响回忆之门,或者说是为了再活一次。”

我喜欢读写。人生如果没有文字陪伴,那必然像世界少了阳光般黯淡无光。

黄昏迈着轻盈的步子走来,苍茫的夜色中,散着一丝香气,每每读到朱自清笔下的背影,总是无限感动;读到冰心娓娓讲述的往事,不禁暗自神伤;读到鲁迅犀利冷峻的文字,又常常感慨万千……夕阳中的感动,总是袅袅不散,像那醇醇的酒,酒香总是令人回味无穷。

月光如水,水如天。豆花灯影中,清茶在握,用轻缓的语调吟读往昔的诗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哪位寂寞红颜在繁华的街市上断肠等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又是哪一位多情公子在小园香径独自徘徊惆怅叹息?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东坡忆起公瑾当年,无奈大江东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易安居士昨日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今朝却东篱把酒,人比黄花瘦。夕阳西下,是哪位离家游子吟“断肠人在天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哪位爱国仁人誓死不屈?

写作,是一段略带忧伤的过程。一个人看潮起潮落,一个人徘徊在幽深的小径,一个人坐在繁华街道的小座上,看眼里的一切都是寂寞的。

人生中,每一场欢聚,每一场离合,每一场偶遇,每一场相逢,都令人追忆难忘;岁月中,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背影,每一个回忆,每一个角落,都刻骨铭心;回眸中,每一个微笑,每一句安慰,每一个鼓励的动作都满含着信任。

搬一张椅子,摆一张桌子,沏一壶好茶,捧一本好书,清风拂过,空气中散发着茶的醇香和书本的卷香,使人仿佛沉浸在书的海洋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造就灵魂的工具,书籍是打开文学大门的钥匙,书籍是朋友,即使它并不热情,但它非常忠实。

阅读和写作,是人生中最美丽的风景。

冬日里,一抹斜阳,一缕墨香,永远印在了我人生中最美的时光。

【篇六:墨痕目光】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题记

淡墨、浓墨,充盈一方砚台,墨香弥漫,萦绕鼻尖。乌墨反射出亮光,犹如老师灼灼的眼神,伴随我绘画的时光,在我成长的岁月里留下宝贵的人生财富。

灯光下,画室里。一个瘦弱的背影,端坐在四方桌前,手握一支勾线笔,笔尖饱蘸淡墨,在雪白的宣纸上勾勒出一条条墨线。线条有时笔直,有时曲折,描画出一草一木一亭一人。

这个人就是我,我真在临摹黄子久的《碧溪青嶂》图。我一边仔细观察这幅画一边在心里构思盘算,哪里可以画山,哪里可以画水,哪里可以画人。我开始笔走龙蛇,勾画渲染。随着图案的逐渐成形,我的心情不禁愉悦起来,仿佛这样一幅画已经不在话下了。忽然听见一声,“嗯,还不错。”我回头一望,一个高大的背影立在身后。那是老师,我看见老师的目光里透露出无限的柔和,像一汪清泉,滋润我的心田。这目光给了我无穷动力,我不禁嘴角上扬,有些自得起来。窗外鸟鸣啾啾,屋内灯光点点,烘托出宁静的氛围。

随着墙上挂钟“滴答,滴答”的声音,意外出现了。由于刚才落笔太快,有一个人物偏离了原来的位置,看上去好像飘在半空中。我烦躁不安起来,灯光也变得刺眼,小鸟早已不知去向,墙上的挂钟一味地催促着我。我眉头紧皱,无从下笔,只好木然地呆立着。不知什么时候,一个严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是不是画不来了?你可要细心啊!”一回头又遇上老师的目光不再是清泉,而像一座熔岩翻腾着火一样的热浪。这目光像柄利剑直刺我的心房,又像一道闪电烧毁我的得意。我知道这是老师对我的鞭策,我不由得低下了头。老师伸出他强有力的大手握住了我的手腕,一边运笔一边指导:“你看,在人的脚下画几条线不就成了台阶吗?”画纸上的人果然不再凌空,而是在高高的台阶上,大有登高望远之势。“完美!”我在心里默默赞叹。老师则拍拍我的肩膀走向别处。

我紧握住画笔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我知道,老师的目光一直就在我身后,它让我的心灵变得充实而富有。

凝视砚台中的淡墨浓墨,那确是老师殷切的目光。这目光伴我走过春夏秋冬,充溢我生命的河流,成为我世界里一抹亮丽的财富。

热门推荐
1梅花
2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3《城南旧事》读后感
4我们班的捣蛋鬼
5第一次熬夜
6摘樱桃
7一次神奇的采访
8我的过年红包
9请停止“染色”
10感冒好了吗
11掰手腕
12捡稻穗
13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14春天的柳絮
15携行李箱上路
16赞美大树
17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子
18高校开学第一课校长讲话稿
19我的老师
20换个角度想问题
21愿有所息
22有趣的辩论课
23
24秋游恒山
25虚惊一场
26星空下的遐想
27感动五十三中
28我的拿手好戏骑自行车
29想起来就觉得可笑
30月光下的遐想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