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青花瓷瓶】
在舅舅家的客厅里,摆着两只和我差不多高的青花瓷瓶。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这两只青花瓷瓶的来历可不一般,它们是太外婆出嫁时的嫁妆。当时太外婆是当地有钱人家的大小姐,而太外公是当地地主家的少爷。这两只青花瓷瓶当然是价值不菲的嫁妆。当时它们摆放在太外公阔气的四合院内,寓意着家业兴旺。
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太外公家的田地家产都被分了。可太外婆为了记惦她的父母,拼了命保存下这两只瓷瓶。外公外婆结婚时,太外婆将这两只瓷瓶赠给他们。当时外公家条件差,只有一间小小的茅草房,却住着六七口人,瓷瓶连摆放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委屈的藏着。
改革开放后,外公家富裕起来了,建起了砖瓦房,专门给青花瓶留了一间房间,里面还挂上了太外公太外婆遗像,寄托着外公对父母深深的怀念。
舅舅结婚了,他的新房是宽敞的跃层楼房,华丽的客厅,外公外婆把瓷瓶送给舅舅,希望这祖传的宝贝带给他们吉祥如意,也让他们继承祖辈勤劳节俭的家风。
看着这两只漂亮的瓷瓶,我明白,它们已远远不只是瓷瓶,它们见证了我们一家几代人生活的变迁,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来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发展。祝福我的家人平安快乐,祝福我的祖国繁荣富强!
【篇二:爱如水墨青花,何惧刹那芳华】
一支孤梅,秒杀了艳丽花界;
一场挣雨,淋湿了半壁江山。
时而霸气十足,时而温柔可亲,望着你埃及艳后般妖媚的侧脸,不禁为之痴迷。心中早已混淆不清,你到底是谁?
你是孔吉,一个善良的人。牺牲自己却只为拯救他人;
你是正雨,一个可怜的人。孤高自傲却只会躲在角落里望着自己心爱女孩的背影;
你是勇儿,一个坚强的人。背负着深仇却只能把怨恨久久的埋藏在心底。
但你始终是李准基,一个真正的王的男人。不用俊俏的面容一样可以占据艺术的顶峰。
你是李准基。一个被父亲打的遍体鳞伤却仍要坚持演艺梦想的李准基;一个只带三十万韩币却敢独自闯荡首尔的李准基;一个为了付学费而每天打工十小时以上的李准基;一个在奶奶逝后一直带着她十字架的李准基;一个整天吃泡面还能笑得出来的李准基;一个曾经经历过两百多次失败试镜仍旧顽强奋斗的李准基;一个为汶川捐款还要保持低调的李准基;一个不愿看到粉丝失望甘愿自掏腰包办演唱会的李;一个为了演好一个配角受伤缝了五十多针的李准基;一个永远保持乐观精神的——李准基!
你在台上演绎着你的青春梦想,我在台下等着为你欢呼鼓掌。
你是耀眼的明星,拥有无数的准饭,而我却只有一个李准基。我找不出一个华丽的词藻来形容你,也不想用我的热情去打搅你——于是,我选择了后退,亦如你一样的低调,站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着。我的爱西安的那么暗淡,渺小,但我无所畏惧,依愿远远的观望你。在我心里,你早已不只是一个偶像,更是我生命的航标,你的坚强勇敢自信孝顺将永远指引我走向胜利的彼岸。
爱如水墨青花,何惧刹那芳华!
【篇三:奶奶的青花瓷】
青蓝色淡淡的釉纹在洁白的玉瓷中流淌,瓷瓶下,一双布满皱纹的手正托着。
奶奶慈祥地看着我,小心地把瓷瓶递给我。“乖孙女呦,这是奶奶年轻时学着做的青花瓷,奶奶年纪大咯,就送给你了!”我懵懂地接过瓷瓶,仔细看着这有点歪形却又洁白得出奇的瓷器。
“奶奶,您不能以后再给我吗?”
“奶奶害怕,害怕等到以后就再也不能亲手给我的小孙女咯,你以后可要好好听话啊……”奶奶说,有机会,也教我做青花瓷。
清丽的青花瓷上仍伴有奶奶余留的温度,我紧紧抱住它,像在抱住奶奶。奶奶,您说过,还要教我做青花瓷啊!您去哪儿了?
在奶奶的小平房里,有一张小方桌,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各式瓷器,青花瓷便在其中,正面看去,形如歪扁的太阳,但那洁白中的釉纹弯曲着,我竟看出了奶奶慈祥的笑容,虽有皱纹,却仍动人。月光照耀,青花瓷散发出的青光更加晶莹澄澈。
想起奶奶,我不禁泪流满面。我又对自己很失望,因为我并不会做青花瓷,更何况,我连普通的瓷器也不会做。如今会这种传统手艺的人已不多,此刻,我恨自己没能记住奶奶教我的技法。岁月流逝,奶奶送我的青花瓷生了一条裂缝,轻轻抚摸,我的心仿佛正撕裂。
青花瓷极易破碎,如年老的奶奶一样脆弱不堪。我如今能做的,就是保护好奶奶在人世间赠我的最后一份礼物,我所拥有的正是这世间最珍贵的无价之宝。
青,为奶奶苍青似的岁月;花,为奶奶繁花般的过去;瓷,为奶奶洁瓷般的双手。因为有她,方有这美丽的青花瓷。
“天青色守烟雨,而我在守你。”我盼着有一天,我亦能像奶奶一样,将这无价之宝青花瓷一直传承下去,我亦希望有一天,能再遇会造青花瓷之人,学习这一技法,并铭记于心。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瓶,美丽依旧的您如青花瓷眼带笑意。
【篇四:独享青花瓷的魅力】
他们最终还是,离开了。再也没有人可以当我的祖父祖母了。能亲眼见证他们的晚年时光,我还真是幸运啊。
现在他们成了我笔下的一个故事。那些往事,真是心酸的快乐……。
祖母就在前几日,离开了。从那以后,祖父便特别喜欢那青花瓷,时常拥着,细细端详,一看就是一个下午。记忆深处,除了有祖母陪伴的时光。祖父的晚年便是这青花瓷瓶了。一人独坐,静享黄昏。
这青花瓷,不及金罍奇特,不及唐三彩鲜艳美丽,除了洁白瓷体上的几朵青花再无引人注目之处。在年少的我眼中,还不及园内的花草讨喜。但祖父却喜欢的不得了,我曾偷拿来看,却一个失手磕损一角。原本完整的瓶口上多了一个小小的缺口。祖父却因此勃然大怒,向来温润的他,却罚我站了一个晚上,不解。
五年后的那晚,他还是离开了。当他永远合上眼的那刻,我的世界仿佛全部崩塌。但我也为他感到庆幸,不必再接受病痛的折磨,他安详地走了,临终前,“好好照顾你自己,和那青花瓷瓶。”
夜,深的像沁入谷底。连夜赶回祖父家中,妄想从悲痛中逃离。庭院,寂静无声。走进堂屋,深夜中,那放在书桌上的青花瓷瓶白的亮眼。轻轻走近,双手端起。但触碰到的那刻,冰冷触感从手心打入心底。抱入怀中,我轻轻抚摸这青花瓷瓶,细腻,而又光洁,没有一丝裂痕,光滑细腻的胚体上没有丝毫缺口。却留下岁月的痕迹,洁白的瓷胚上,普蓝色的青花轻晕染开,白蓝相衬清新素雅。凄美,却映韵非常。我抱着这青花瓷,大部分笔墨大肆张扬的勾勒出青花的一笔轮廓。一瓷瓶,一洁白胚体,上几朵青花,一小枝。素雅,简洁而又大方。
我轻轻抚摸从瓶底到瓶口,冰冷触感渐渐变得温润,指腹间传来的温度像祖母的爱抚,像祖母轻声的问候。顿悟。祖父偏爱这青花瓷的原因。突然,指腹的温润被一丝刺痛所替代。是那个缺口,像他们离开的遗憾。不管怎样这青花瓷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泪,终于控制不住的涌,滴落在这洁白瓷体上,滑落。这青花瓷果然是不留痕的,好像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多少年以后,他应该,还会在这里吧。
多少次想到祖父祖母平淡安稳,相濡以沫的晚年时光,真是心酸的快乐……
这瓷瓶对于祖父是他对祖母穷尽一生的念想。对于我,却是他们留给我的唯一。
与他们给予我的爱,尘封。
又是一个下午,在回忆中,独享青花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