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四年级作文>文竹的气质
文竹的气质

【篇一:文竹的气质】

我见过古松的苍翠,赏过牡丹的花容,听过夜莺的美妙,可只有文竹的气质,像一本好书,让我越读越有味。

文竹总能使我感到温暖。春天便开始伸枝长叶,一片片叶子仿佛一层层碧绿的轻纱,为家里增添许多生气。秋天,枝头一朵朵洁白的小花,犹如一颗颗明亮的星星,照亮我的心怀。

文竹的气质体现在它的顽强上。夏日炎炎,炙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绿树耷拉着枝条,无精打采。树上的蝉儿放声叫喊:“热死了,热死了! ”河里的鱼儿也变得懒散,躲在石头下一动不动。文竹与它们不同,整个炎夏都枝繁叶茂,绿意盎然,十分自在。冬天,寒雨伴着冷风,草儿蔫了,柳树枯了,四周一片枯黄,文竹却没有被寒冷打败,它把根深深地扎进土里,把翠绿的枝叶一再伸展,像保护一切的卫士一般坚强,永不言败。

文竹的顽强又体现在它的生命力上。文竹有一种奇特有趣的功能——再生。文竹枯死以后,会有新的枝条从土里冒出来。这新生的微弱生命不断成长,出枝长叶,开花结果,一直延续着生机。

文竹啊,你的气质就像是一道光,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愿我们面对困难时,能像文竹一样坚强不屈;在平常的日子里,能像文竹一样,不但保持盎然向上的态势,更带给他人生机与希望。

【篇二:文竹如画】

江山如画,美人如画,是不是只有那美得壮丽辉宏、美得倾国倾城的事物,才配得上这“如画”二字?我以为并不尽然。所谓诗情画意,那都是能触发人情思、使人感念至深的景致。即使窗前这一盆文竹纤弱,并不足以吸引所有的目光,但它真实地打动了我,便如诗画般动人;哪怕它渺小卑微到尘埃中,也是一份闪烁着潋滟光彩的美好。

果然这人世间多少能工巧匠的苦心孤诣,都比不上大自然的一丝灵感。我并未深究文竹存在的意义,只当它是如维纳斯一般生来即是负责美的。见那一片浅淡的绿意氤氲在窗棱间,日里冷漠的白墙作为它的底衬,倒正是刚好。它没有伟岸的身躯,也没有苍劲有力的枝干,只是怯怯地试探性地舒展着自己小小的、细细的、看似脆弱的骨架,在阳光的铺张下留下一片文文弱弱的剪影,亦是丝毫没有压迫性的、令人舒心的美。纤细的枝条笔直地在盛载着褐色的泥土的白色瓦陶中生根,虽然柔弱得令人怜爱,却带有一丝自力更生的坚强,像花卉中的木兰,淡淡的、浅浅的,遗世独立的样子。

它的色彩是必然要提的,凡是领略过一二的人,很少能狠下心来淡忘。那片绿意像什么呢?形象地来说,就是上百支的颜料中最嫩、最清新的那种葱绿,是比所有常见乔木都淡得多的一种色彩,携着书法家墨迹将尽时所画远景的那笔挥毫,浅淡得极尽人意,那种朦朦胧胧的意韵,是飘散在水雾中的绿之舞。

薄如蝉翼的枝叶被米兰花繁密的枝干毫不客气地挡在了身后,于是,它愈发可怜地蜷缩成小小的一团,与世无争,说是争不过,还不如说是不想争。

我小心拨开枝枝叶叶,将它从困境中解脱,便是在那一刹那,在微妙间,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叶片尽其所能,毫不吝啬施展开来,那一瞬间的放松,那近乎于放纵的解脱后的深呼吸,像舞者恣情旋转时飞扬的裙裾,给人的感受是昭君出塞时最后一段琵琶的音律,略带悲壮,初看温存,指尖摩挲而过,却似一声悠长的叹息。

压迫性地向下弯折它的身躯,几乎全然没有抵御力的,就尽数匍匐到了泥里,但手指一旦卸去了所有防备,它就会从指尖滑脱,重新回归原位,带着脱壳金蝉的机敏。再一次,我将它背负到了尘埃中,它仍是倔强地与地心引力对抗,向上,向上,毫不迟疑。蓬勃着,坚毅着,映着白墙,像一副微观的水墨画。

它不是文人墨客笔下最出彩的一片景,也并未因为娥皇女英的垂泪而百世流芳。它只是一盆小小的文竹,只是一片轻灵的青绿,却活得足够精彩,美得足够沉静!

【篇三:文竹】

我家养了一盆绿茸茸的文竹。

文竹的竹竿跟一般的竹子相差不多,是一节一节的,只不过它又矮又细,像小人国里的小竹子。竹竿上有许多灰褐色的小刺,边缘的小刺,一排排的,但是不便整齐,好像在说:“只许观赏,不许乱摸。”

文竹的竹竿是从竹节上一枝一枝长出来的,先是斜斜向上的。长到半空中,它就向四周寻找一个更大的空间。只要你稍微不注意的话,它就会张开那双舞爪在花盆里搭起一个茂盛的绿架子,非常有气派。

文竹的叶子,它是一簇一簇的长在枝上。它们翠绿,真像国画大师笔下的一幅画,稀的、密的,配得和谐,优美。这叶子是新绿的。给人以清新自如的感觉;夏天它会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秋天它给人回归自然的感觉;冬天它会给人苍劲挺拔的感觉。文竹的叶子一年四季都是绿的,文竹的叶子真美啊!

我站在那里时,正在观察文竹接近泥土的一个部位时,突然一只小虫冒了出来,它很友好的对待文竹,似乎把文竹当成了好朋友一样,不会把文竹的叶子吃掉,还在上面嬉戏。

一阵风从窗外拂过,文竹的叶子和竹竿,竹竿摇晃着跳起来了。那样子,既像松鼠游戏时上下摇着大尾巴,又像企鹅行走时笨乎乎的翅膀,真是可爱极了。

【篇四:《哈佛女孩气质课》读后感】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叫《哈佛女孩气质课》。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道理,其中,第一个就是要微笑遇人,微笑,这个简单的动作有着很大的魅力。著名的辛迪•克劳馥曾经说过“女人出门若忘了化妆,最好的补救方法就是亮出你的微笑。”微笑,它不仅仅只是一种表情,一种神态,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在生活中,我们认识的人很多,我们可以每天都对他们微笑,让他们知道你有多好。对待陌生人,我们也可以如此。一个微笑,或许可以让路人感到无比亲切;一个微笑,或许可以让失败者看到黎明;一个微笑,甚至可能让犯罪分子放下手中的屠刀。所以,学会微笑吧,一切便掌握在你手中。

还有一个道理就是要做到不张扬,“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不张扬,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气质。我们要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比自己优秀的人还有很多,又何必张扬呢?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谦虚的人往往都有一种动人的姿态,不自夸,不炫耀,静静地做事。如果过分的自夸、炫耀,往往会给人一种浮躁的印象。所以,学会不张扬,你便会一步步走向成熟和优雅。

《哈佛女孩气质课》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有气质的女孩。女孩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有气质,气质决定女孩的一生!

【篇五:知识与气质】

爱美是每一个女孩子的天性,即使学生也不例外,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一些女孩子过早的开始化妆,有些初中毕业就去了专业学校的女生经常是浓妆出门,总是觉得自己的妆容很独特美丽。但是身为旁观者的我们却不这么认为,总觉得那些厚厚的粉底下的脸庞总是太过于妖娆,甚至一个小女孩就像瞬间老了十几岁一样,成熟没有点青春的活力。

但是相反的是,如果是同一个年龄段的女孩子,倘若化了妆去参加一些比赛或者担任小主持人小记者,我们就不会对她们脸上得妆容特别反感,因为她们身上总是有那样的一种气质可以驾驭起自己脸上得妆容,即使她们戴着长长的睫毛,刷着不同颜色的眼影,人们都会更加喜欢她们,喜欢她们说话的从容,举止的大方以及透露出的知性美。这恐怕就是知识对一个人,特别是女生气质的影响了吧!

气质其实就是一种内在蕴含的展现,而这样的内在蕴含是由波博览的群书以及积淀的文化久年发酵成的,就如同一瓶酒,知识的熏染就像常年不停地发酵,知识越多,酒的韵味才会更加浓厚。

三毛,一个不拘于世俗的女子,她的知性气质可能门户皆知,这正是她读书带来的闪光。正如三毛自己所说:“读书读得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的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变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中,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这段话更是形象的描述了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即使三毛做了一个流浪者,她也是值得后世纪念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我相信读书多的人,一定拥有美好的气质。

【篇六:如兰气质】

真正的美是由内而外的,是哪怕岁月磨砺,却仍旧美好如初的。

——题记

著名主持人董卿,凭着“朗读者”节目,获得一致好评,而在那之前,她就已经在网上火了一把。原因是一段视频,而那段视频集合了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所展现出的丰富的知识储备量。

我不得不承认,董卿很美,她有着标致的五官,瘦高的身材,好听的声音……可她最吸引我的地方,却不是这些。

她主持自然大方,用语贴切得体,恰到好处的微笑,适时的幽默,这是她无数次的主持经验和台下的练习所达到的高度。她出口成章,古诗词典故信手拈来,现代诗的储备也不少。她穿着西装有女强人的凌厉,穿着旗袍有书卷气息,那是不同于演员们的美,董卿的美,每一次都让人惊艳。

归根结底,她的气质,都来源于她的知识,她的书,她的阅读量之大。“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向来是我最喜欢的,而且也有无数的位成功的女性证明了这一点。

又好比傅莹,今年六十余岁的她,是全国人大首位女发言人,新中国的第二位女外交副部长。她从高翻走出,认真地在领导人后做着翻译工作,走到现在能够独当一面的外交副部长。她一辈子都活在知识里。

我们所羡艳的那类人,没有一位不爱工作,不爱书,不爱阅读,他们在扩充知识的同时,也在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自己的灵魂,她们用自己的例子证明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观点,她们演绎了什么叫做“气质如兰”,什么叫做举手投足之间的优雅大方,仿佛浑然天成。

真正的美是由内而外的,像香味一样,是能感受的到的,是哪怕岁月磨砺,却仍旧美好如初的。

热门推荐
1我爱汉江母亲河作文
2感谢挫折
3有一种爱叫母爱
4新学期新起点
5有这样一个地方
6中华饮食文化
7校园一景
8最帅小厨师
9星在远方,我心追之
10小学生观察日记
11暑假游记
12我发明的升智药水
13我的愿望
14孤单的一条小溪
15我是小厨神
16留在记忆里的芬芳
17一节实验课
18成功无捷径
19贪吃老爸
20我眼中的西湖
21我喜欢的一道美食
22参加歌舞剧训练
23朴实的父爱
24江西的春节作文
25好书伴我成长
26碎片化?多元化!
27雷锋在我身边
28叙事作文
29那一次,我真激动
30描写暑假难忘的一件事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