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无锡小笼包
无锡小笼包

【篇一:无锡小笼包】

小笼包又称小笼馒头,是常州、无锡等江苏地区的传统小吃,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的江苏常州府。小笼包在各地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哦,常州的小笼包味道鲜美,而我们无锡的小笼包偏向甜味。

远看小笼包的体型如同一个个胖娃娃,体积和小孩儿的拳头差不多大小,有的比拳头还要小呢!近看白白嫩嫩的小笼包晶莹剔透,饱满润泽。具有“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满口卤,味鲜不油腻”的特色。

这么有特色的小笼包是怎么做出来的呢?通过先和面,擀面;然后加入之前准备好的肉馅,左手转右手捏;成型后放入蒸笼大火蒸6分钟左右就完成了。刚刚出笼端出来的小笼包真是香气扑鼻,让人垂涎三尺啊!

我一走进餐馆,就闻到的是整个餐馆里弥漫着小笼包的香味。我赶紧点了一份,不一会儿服务员阿姨就端上桌了。闻一闻,香味扑鼻而来,哇,很好吃的样子,马上开动吃起来。我先在小碟子里倒少许醋;接着,用筷子轻轻夹起一只,小心的提起来,放在醋里蘸一蘸;然后稍稍在皮上咬出了一个小口子,汤汁入口鲜美无比;接着就是吃里边爽滑酥嫩的八珍美食——小笼包的肉肉。我一小口一小口地把它吃了,吃完咂咂嘴,感觉口齿留香。一会儿的功夫,我就把四个小笼包都给吃掉了,不过还是回味无穷。所以吃小笼包需要掌握“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吃汤”的技巧哦。

无锡的小笼包汁多,味美,皮薄,肉汁四溢,口感饱满,是一道美味的民间美食。

【篇二:无锡小笼包】

说到无锡的特产,非小笼包莫属,它也是我认为无锡最好吃的小吃,我可是百吃不厌的。

刚出笼的小笼包热气腾腾,香味四溢。它们一个一个,端端正正地“坐”在小蒸笼里,小巧玲珑,头顶有一朵“盛开的花”,是由大约18条小褶皱,向着同一个方向——顶部聚合而成。它的外皮晶莹剔透,薄薄的,上面还滚着一颗颗小水珠呢!举起筷子,小小翼翼地伸向小笼包,缓缓夹起。透过薄薄的外皮,里面棕色的肉馅若隐若现,还能看见那浓郁鲜美的汤汁在里面晃动。整个小笼包看上去就像一块玉石雕成的工艺品,还没有开吃,就已让你垂涎欲滴。

吃小笼包可是有讲究的,“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就是吃它的口诀。首先,小心地将它夹起,因为它皮特别薄,一不小心可能就破了。接着,在它底部的边缘部位,咬开一个小口子。噢!别急别急,先往里稍吹口气,让滚烫的汤汁冷一冷。然后就可以吸里面的汤汁了,这汤汁充满了浓浓的肉香,鲜甜适中,美味极了。吸完了汤汁,接下来便是“重头戏”了——吃掉整个小笼包!这下,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吃,可以小口小口,也可以一口一个,从“花朵”上面开吃也无妨。这小笼包鲜美无比,让你回味无穷。

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品尝小笼包,还不懂吃法。看着这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小笼包,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筷子就开始向它发起“进攻”,一大口咬下去,被里面的汤汁烫得“哇哇”大叫。不过从那以后,我就掌握了巧妙吃小笼包的方法了。

如此美味的小笼包,在清代乾隆年间,就深受皇帝喜爱。话说乾隆曾六次下江南,途经无锡时,每次都要到无锡秦园品尝小笼包,对它赞不绝口。从此,无锡小笼包的名气就旺了起来,制作工艺流传至今。

无锡小笼包,色香味俱全,令人“口水直流三千尺”。我爱无锡小笼包!

【篇三:美味的小笼包】

大家都知道,无锡有许许多多的美味,但最最有名的还是无锡的小笼包了。我可是一个“小笼包迷”,下面就让我来带你大饱眼福吧!

我和妈妈走进小笼包店,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小笼包皮薄肉多,汤汁浓厚,它们就好似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在眨着眼睛对我说:“我可好吃了,快来尝尝我。”小笼包雪白晶莹,馅多卤足,白里还微微透着一点汤汁的颜色,轻轻靠近一闻,哇!一股肉香与皮香相交而成,闻着,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

下面,我们来说说小笼包的做法,首先,先用手来和面,其次再用擀面杖轻轻前后推动,一张圆圆的皮就完成了。接着,把肉快速放进去,接着就开始捏褶皱,把小笼包轻轻转动着,18条褶皱就完成了一条不多一条不少,最后把它放进蒸笼就大功告成了。

话不多说,赶紧来尝尝味吧!我夹起一个小笼包,在边缘轻轻一咬,啊!一股甜甜的汁水如同泉水般涌出,十分美味,然后轻轻吸吮,我又在放着姜丝的小碟子里倒进香醋,把小笼包轻轻蘸了一下,这薄皮晶莹剔透,一咬到嘴里口感极佳,鲜美无比。那味道从舌尖一直流到了舌根,整个嘴里都充满了香醋的味道,真的只能说:“太美味了!”妈妈又问你还记得吃包子的方法吗?要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哦!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我又用妈妈教的方法又吃了一个,嗯,真好吃,果然“慢功出细活”呀!

这就是我的家乡——无锡的小笼包,“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满口卤,味鲜不油腻”,如果你想来品尝一番,随时欢迎哦!

【篇四:无锡小笼包】

我的家乡无锡有许多风味小吃,今天就来介绍一下我最爱的小笼包。

进常兴记店里,不一会儿一盘热气腾腾的小笼包便端上来了。它的形状像一座小山,冒出的热气笼罩着“小山”,看上去真像云雾缥缈,令人陶醉,多么有艺术感啊!仔细看,上面有十几条螺旋形的,薄似蝉翼的褶皱,仿佛是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头,又像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这皮也若有若无,若隐若现,是透明的,隐约还可以看到里面的肉馅和酱红色的汤汁。

吃小笼包也是很讲究的,不能够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狼吞虎咽,那一定会有卤喷胸襟之忧,所以要“先开窗,再喝汤。”首先要找到它最薄的地方,再轻轻一口咬下去,然后慢慢的吸汤汁,那滚烫鲜美的汤汁融入口腔,感化着味蕾,让人有种莫名的幸福感。俗话说:”趁热打铁“,这时你再把肉和皮一起吃下,那香嫩的肉,鲜美的汁,薄薄的皮,让你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真是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尝。这简直是舌尖上的无锡啊!

这么好吃的小笼包,你一定想知道怎么做的吧?先把面粉和成面皮,再把肉馅放进皮里,然后放在手上,右手往四边挤压,接着把上方的皮转一下,就形成了一个螺旋形的小花,最后放入蒸笼,十几分钟以后,一笼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小笼包就出炉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无锡小笼包,想必已经被它黯然销魂了吧,那就快吃一个回魂吧!

【篇五:舌尖上的无锡小笼包】

作为吃货的我,对于家乡无锡的美食可是了如指掌,有香甜可口的糖醋排骨,有外脆里嫩的玉兰饼,有香气扑鼻的梅花糕……其中,最令我情有独钟的,要属小笼包了,它色、香、味俱全。这天,我就又去品尝了一番。

小笼包端上来啦!雾气中,我瞅见一个个小笼包如同可爱的小娃娃一般坐在蒸笼里。轻轻夹起一个放在小碟里,闭上眼睛,细细闻了闻,一股香味钻进了我的鼻子里。啊!我竟从香中闻出了鲜。再细细端详,只见小笼包小巧玲珑的。它呈圆锥形,顶上有一个小凹坑,四周布满了一道道褶子。我仔细数了数,足有18条。小笼包底部沉甸甸的,里面有许多汤汁。它的皮很薄,甚至都能隐约看见里面酱红色的肉馅。

看了这么久,我的口水早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我连忙拿起筷子,夹起它,小心翼翼地咬开一个小口子,里面的汤汁立刻就涌了出来,我连忙用嘴去吸。哇!小笼包的汁又烫又鲜,鲜得我想接,烫得我不敢接,真是左右为难,舌头都不知该放哪了。我只能吹吹,再吸一口。嗯,汤汁的味道鲜中带甜,甜中带香,真是太美味了。我感觉自己仿佛品尝到了天堂的美食,太好吃了!汤汁很快就吸尽了,我又夹起肉馅,放入嘴中,细细品尝。肉馅软软的,甜甜的,鲜鲜的,令人回味无穷。再吃雪白的皮,虽然薄但很有嚼劲。不一会儿,一个小笼包就被我吃完了。

小笼包的汤汁如此美味,是如何做进去的呢?原来,师傅们在做的时候要把高汤凝成透明的固体胶质,切碎了拌在馅里。热气一蒸,就全化成了汤水。

听了我的介绍,你的口水是不是也已“飞流直下三千尺”了呢?那就快来无锡品一品这道美食吧!

【篇六:无锡小笼包】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对这句话非常赞成。我可以封自己为“小美食家”,因为我对无锡的菜颇有一番研究。光菜名,我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说上百种,酱排骨、小笼包、鱼丸、豆腐花、梅花糕……在这么多美味可口的美食中,最让我喜爱的,当然是小笼包了。

小笼包不仅味道好,看相也好。近看,白白嫩嫩的小笼包饱满、润泽嗯,看起来就很好吃。瞧,那皮儿是多么的“娇嫩”呀,“娇嫩”得就好像娃娃肥嘟嘟的小脸蛋儿,轻轻一捏就破了。透过外皮儿,你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里面那鲜美的肉与汤汁儿。

小笼包做法很简单:先把面粉揉成一个面团,切成一个个小面团,擀成面皮。之后在面皮的中间放上拌好的肉馅,把面皮捏成像包子一样的形状,大约有18个褶纹。都做好后,按每10个一笼的个数放到笼子上蒸。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吃小笼包也是有窍门的,先咬一小口皮,从那个皮中吸取汤汁。“啊”那美味可口的汤汁立刻就会沾润你的嘴巴,让你终生难忘。当你吃到小笼包里的肉馅时,那肉的味道就会充进你的大脑;充进你的心。

有一次,由于我太爱小笼包了,迫不及待地想吃它,结果吃太快,烫得我的舌头像被火烧了一样,弄得我狼狈不堪。因此,我提醒一下大家,千万不要因为太爱小笼包而吃太快,以免烫到舌头。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对小笼包有一定的了解吧。它真的是一道美味的小吃。记得有空来无锡吃小笼包。

热门推荐
1我家的“新”电视
2我们的新校园
3长大真好
4姥姥·花园·我
5故乡的食物读后感
6我和猫的故事
7温暖的旅程
8梨花树
9小鸟的自述
10作文
11我的奇思妙想——睡眠机器人
12欣梅
13一次春游
14胆小如鼠的老鹰童话故事
15大家都夸他
16一场篮球赛
17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
18祖国在我心中
19三年级做手工作文
20又是一年春来到
21星空下的遐想
22暑假游威海作文
23记忆中的他
24重视对手
25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26中秋夜,许一个心愿
27路灯的自述
28难忘的拔河比赛
29春节的作文
30在挫折中成长作文800字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