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三作文>仰望土壤
仰望土壤

【篇一:仰望土壤】

普鲁斯在《影子》中写道:“每个人在自己的小路上点燃灯光,活着时不被知晓,工作中不被重视,随即便像影子一样消失。”平凡的点灯人用无尽的光亮告诉人们,有一个地方同样需要仰望,那便是平凡的土壤。

平凡的人是平凡的土壤中孕育的生命,常被视为草芥。然而草芥者也有热血和理想,他们以其卑微的勇气与辛勤勾勒出伟大时代的轮廓,支撑起伟大民族的脊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正是通过平凡人的诉说与血泪,“以她的复调书写,展现出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在《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没有一个伟人的出现,但每一个普通人,从士兵、学者到妇女儿童,都以顽强的精神在悲剧中坚强地生存、勇敢地挽救。在他们身上,平凡者的伟大被展现的淋漓尽致,草芥,同样可以是被仰望的英雄。

所以,当你站在闹市的人流中,看见每一个平凡过客脸上坚毅的神情时,那是平凡者尊严的象征,是生存的勇气,这种平凡中的伟大,组成了平凡的土壤,需要被仰望。

平凡的人群是社会的背景,伟人必然也来源于其中。但伟大无一例外地需要经历平凡的千百次锤炼、淬火,同样要面对平凡的生活。当莫言的书籍因诺奖的光环被崇拜者抢购一空时,谁又能想起,这些书籍曾经孤独无助地躺在书店的角落,无人问津?当人们惊羡于马云坐拥阿里巴巴的成功之时,谁曾经在那位师范毕业生的翻译社前驻足半步?谁又能感受那十年磨一剑的艰辛?由此观之,伟大皆来自平凡,伟大的人是平凡的土壤长出的奇葩。既如此,又有何种理由使我们不去仰望平凡的土壤呢?

然而,反观当下,当人们被物质和名利蒙住了双眼时,开始蔑视平凡者并竭力挣脱出平凡的土地。然而他们自视清高,却没有值得清高的底蕴,自命不凡却没有不凡的胸襟。于是便出现了靠低俗娱乐大众的“网络主播”,靠娱乐炒作的“郭美美”们。这种脱离平凡的“成功”,看似一步登天,实则难以承受时间的检验。

脱离了平凡的伟大至多是温室里的花瓶。成功是需要一个人拿出生存的坚持和勇气,在平凡中经历磨难吃尽苦头才能到达的境界。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平凡的劳动者,平凡不是平庸,当我们用汗水浇灌平凡的土壤,一定能结出满意的果实。

尊重草芥,甘做草芥,仰望平凡的土壤,才能笑傲群芳。

【篇二:给梦想扎根的土壤】

梦想是一颗种子,它千姿百态,有的像蒲公英随风飘摇,有的自行掉落深扎土壤。无论它是怎样的存在,都是可贵的存在。

有些人高谈阔论自己的梦想,但是,落实下来的每一步又难以坚持。我将这样的梦想叫做没有土壤的梦想,因为没有土壤所以每一步都显得格外的艰难和疑惑。其实能够坚持下来一样东西是非常不容易的。其实,从自己的身上就可以看出来,我觉得我喜欢的东西很多,但是,真要说坚持下来的真的很少。现在想来也就只有学习是一直坚持的事情了。

有梦想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要给予梦想生根发芽的土壤,才是一件更加好的事情。

首先,我们应该把理想细化,树立一个个短期的小目标,然后一一实现,当你一次一次的实现目标时,就会找到成就感。而这也是推动你前进的力量。

另外,就是要懂得省略。我们有时候想做的太多,但是却不能够全神贯注的做一件事情,你可能觉得很努力,其实,只是麻痹自己而已。劳逸结合很重要,身体健康是行动的第一要素。我也是在身体变得糟糕后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或许,都是这样,听着别人的故事,就只能够理性认识,只有真正发生到自己的身上,才知道其中的滋味。

最后,成败不宜看的太重。有时候看的太重会使你变得扭曲,忘记你最初的想法。所以应该坦然一些才可以更加进步。

【篇三:给异想天开一点土壤】

我脚下踩着天,头上顶着地,你说这荒唐吗?那些来路不明的夜晚,蝙蝠飞过去凤凰飞回来,那些周而复始的黎明,月亮升上去,太阳落下来,那些生离死别的告白,右手挥出去,左手拉回来。那些恍然而不可终日的等待,变成泪水,掉下来。

最初的人类如同地球上漫游野地的其他动物,在大自然的环境里辛苦挣扎,只求存活。而后因为自然现象的改变,使他们组成了部落,成立了家庭,多少万年之后,他们穿梭在车水马龙的街道间,在10916米深的海洋母体中探寻生命的奥秘,在闪耀着温暖光芒的太阳系中留下自己的点点足迹。

这并不是偶然。

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不是偶然,不只是一个苹果砸到头上那样简单;耶稣创作出《圣经》不是偶然,不是坐在树下灵魂升天那样荒谬;爱迪生发明出灯泡不是偶然,不是恰好把钨丝当作了材料那样恰到好处;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不是偶然,不只是一串数字的计算那样轻而易举。

每一个思想点,寄一个理智世界的中心。而历史的伟人们,把他们自己的思想点播种在土壤中,他们知道这些思想点会在土地中扎根,发芽,然后疯狂的开花,结果。这些隐形的藤蔓会在每个人的大脑中开出不同的花朵,于是,现在的我们才能看见可上九天揽月的天宫号,才能看见可下五洋捉鳖的蛟龙号。

每一个老百姓我们觉得也许他木纳,也许他含蓄,但我们有一颗热烈的心,我们有一颗公正的心,我们也有一颗爱人的心。在这个地方,这个的陆地上,什么使得我们进步?什么使得我们快乐?是异想天开啊!不,异想天开并不是众人所说的荒谬的代言词,她是每个人思想的发源地,是人类不同于其它动物最最基本的条件。

牛顿,耶稣他们便是懂得异想天开的力量,把自己一个微小的想象种在土壤中,于是这个微小的想象,派生出了千千万万个五彩斑斓的想象,派生出了千千万万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异想天开绝不仅仅只起到使时代往前进步的作用,她还会为世界上色:

什么是玫瑰?为了被斩首而生长的头颅。

什么是尘土?从大地之肺发出的一声叹息。

什么是雨?从乌云的列车上,下来的最后一位旅客。

什么是焦虑?褶子和皱纹,在神经的丝绸上。

什么是时光?我们穿上的衣服,却再也脱不下来。

异想天开让每个人更快乐,让每个人焕发着不同的光彩。

请你把回忆与现在折叠。

请你把虚荣和梦想对称。

请你把天空大地拆解。

请你把荣耀和孤单背负。

用异想天开的力量。

请你随我一路把异想天开种下,撒满鲜花,走出未来,走出精彩!

【篇四:灵感的土壤】

沉默不语却爱好写作的她,与她相遇在初二的盛夏。两个有着相同性格的人碰撞在一起如同化学反应一样给人带来惊喜,如此,她们相遇成为朋友,相识成为搭档,相知成为知己。

那时的她总是一身深色的衣服,身上蔓延着一股淡淡的忧伤和冷意,让人避而远之,在她的眼睛里有着与其年龄不相符的颜色。唯有她,只要一个眼神便会飞奔而来不会离开的人,她与她并不相同,她好似永远都是天蓝色的短袖和洗得发白的牛仔裤,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觉,虽然甚少言语,却让人讨厌不起来。

她们亦有着相同的爱好——相约一起去爬山,在山林之中畅谈。在山林中她们找回初衷,寻找心灵的感觉,留下一篇篇美妙而又特别的文章。依稀记得,她们在山林之中畅谈时那种愉悦的心情,她们说:“自然的一切是那么美,我们将化身为自然,描绘自然,我们,是自然的孩子。”女孩向往着隐居山林的生活,所以她的文章字里行间都夹杂着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一些排斥,然而这样文意的文章和她的融合后会有不一样的奇妙变化,原本忧伤的文章变得雅致,让人感触颇深。不过一株普通的植物也能在她们笔下变得鲜活,有情绪,有感情,惹人怜惜、感叹,哪怕一片云,一落叶都能写出它们的精彩。

她们是自然的化身,描述自然的一切和一切自然,让简单变得美妙,让普通变得耀眼,让万物平凡而耀眼。不需要他人的认可与赞赏,只要,做好自己,就好!她们的文章就是如此平凡,过于平凡,给人以别扭的平凡,让平凡给人以不平凡的精彩!

也许她们曾经是孤独的,是悲伤的,是彷徨的。因为有了彼此,她们有了希望与梦想,有了相信明天会更好的心,有了自己要追求的一切!然而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她们终究还是迎来了分别,然而坚固的友谊并没有因为分别而有丝毫的破裂,虽然未来可能将不会再见,但是她们依旧幸运曾经拥有的美好。她们之间不需要过多的关心与问候,只字片语便已足够,然而在写作上,哪怕隔空万里,也要一同对方讲论自己的文章,不管何时,何地,尽一切可能让对方听到。

从陌生到相遇,相识,相知,因为彼此找到创作灵感。不需要博览群书,不需要查阅资料,对方就是自己灵感的土壤;不需要长篇大论地交流,不需要彼此争论,对方就是自己灵感的土壤。因为有了对方,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更加精彩,她们沉默不语却有着令人艳的默契度,更令人惊奇的是,她们的写作灵感源于对方,源于对方身上的那抹沉默。

两个同样沉默的人碰撞却擦出了别样的令人惊奇的火花,她们是彼此的搭档,是彼此的灵感土壤,是彼此的灵魂知己。

【篇五:灵感的土壤】

我们都知道,爱迪生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然而他说的这句话还有后半句:“而决定成功的往往是后百分之一。”由此可见,灵感是十分重要的。

“灵感”是什么?在我们的印象里,“灵感”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它指文艺、科技活动中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性思维状态,或指无意识中突然兴起的神妙能力,或指作家因情绪或景物所引起的创作状态。所以我们一般认为灵感的产生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正如俗话所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但是要让“柳”成“荫”,无论再怎么随意吧,也需要适宜的土壤才行。

首先,这土壤的主体是艰苦学习。灵感就是把已有的知识,通过特殊的排列而形成新的东西。那么首先得有东西让你排列,并且灵活运用所拥有的知识,才能产生灵感。再者说,如果没有艰苦学习,就算有了灵感你也不会意识到那是一个好点子。

然后就是长期的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以前常听到“灵感来源于生活”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充气雨衣的发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下雨的时候,学生们穿着雨衣,虽然雨不能直接淋湿他们,但雨水顺着雨衣流下,滴到裤腿上,风一吹也十分冷。一个同学在深受其害后,有了充气雨衣的灵感。

认真思考才是最大的分水岭,前面提到的两点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而这个就难说了。拿最普通的例子来说,人人都知道苹果从树上往下掉,而牛顿却会思考为什么苹果不往上掉或者往左往右掉,所以发现了地心引力。我们都会有一个疑问吧,为什么往手心哈气是热的,而往手心吹气是冷的呢?有些人知道这是因为空气流速不同了,然而只是到这种“明白原因”的程度是不够的。外国有个人就利用木板,在上面钻洞,把剪掉瓶底、拧掉瓶盖的空饮料瓶安在上面,有效地把“热浪”变成了“凉风”——这就是一个好灵感。

丰富的感情也十分重要,有时候快乐、幸福、悲伤甚至绝望都可以带来灵感。

袁隆平:“灵感是知识、经验、思索与智慧综合实践在一起而升华了的产物。”

【篇六:灵感的土壤】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土不在厚,有感则行。

不是所有的灵感都来源于学习,也不是所有的灵感都来源于生活。有的时候,也许刹那间的灵感就藏在那黝黑的土壤里,等待着你潜心挖掘。

我们总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追逐着,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我们总在马不停蹄中错过,错失那来之不易的时机;我们总在不知不觉中陌路,失去那弥足珍贵的触心。一瞬间,我们会失去方向,我们会变得迷茫,此时,不如蹲下来静静想想,也许眼前那寸土壤,埋有未知的宝藏。+

经过一夜雨水的洗礼,夹着一层淡淡的香草味,那是土壤新生的味道。也许是一粒粒小小的沙砾,但经过不停地翻滚,舞动,最终变成那一寸寸黝黑的泥土。泥土虽不雪白,但却有淡雅的味道;泥土虽不美丽,但却有质朴的气息。或许泥土不如初升的太阳那样光芒四射,或许新生的泥土不如圆润的月亮那样皎洁明亮,但它也有它的灵感,它也有它的光芒。好似新生的婴儿那样纯洁善良,又好似“无情”的落红那样随风轻扬。

灵感不代表创作,灵感不象征辉煌。灵感的土壤,即使一片漆黑,也有它别开生面的芬芳。

一步一脚印,踩着的那是泥土的胸膛;一寸一芬芳,根深蒂固的,那是泥的四肢,泥土的心脏。它特有的芬芳是它的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它特有的灵感是它的一寸一步路,一脚一时光。

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对过去的不执著,对当下不怨怼,对未来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对过去的失败不悲观,对当前的困境不慌乱。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不攀缘于未来,也不执着于过去,而是安住于当下,把握现在。泥土的一生即是如此,宛如一座时钟,它的完美不在于走得快,而在于走的准。它的默默无闻,踏踏实实,是人类身体的触动;它的永不言弃,一步一脚印,是人类灵魂的触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灵感的土壤,我愿洒下一樽清酒,敬你那无悔一生的“无情”。

热门推荐
1家乡的四季之歌
2中秋佳节
3你是我美好的回忆
4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5寻找记忆中的美食
6我期待的家长会
7可爱的绿头鸭
8家乡的作文
9魔法与经典同在
10国庆见闻作文
11美丽的家乡
12难忘的回忆
13书香伴我成长
14碎片化的阅读
15木棉精神引领我
16动物演唱会
17童年趣事洗盐
18看图写话抢座位
19让座是一种美德
20失败并不可怕
21我的青春摆渡人
22带着微笑出发
23在我们这个年龄
24美丽乡村
25《胡小闹日记之妈妈我爱你》读后感
26爸爸的承诺续写
27成长的烦恼
28我是一颗不放弃梦的种子
29关于体育节的作文
30我的爷爷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