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话说兴趣班
话说兴趣班

【篇一:话说兴趣班】

兴趣班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增添一份兴趣,

但是一提到兴趣班,一些孩子脸上的表情是厌烦,而其他孩子脸上则是快乐,我就属于第二种孩子。

在课余生活中,爸妈基本上没给我报过什么兴趣班,除了一个作文班。但是我上的作文班也是与众不同的,我们是从网络上课,加入这个作文群的同学有来自汕头的,也有山东的,这样不仅让我感受到现代科技力量的强大,也让我结识了各地的朋友,同时也是我的语文成绩突飞猛进。

除了这个作文班,其实我还想加入另外一个兴趣班,架子鼓班,架子鼓属于打击乐器,或许是因为曾经学过舞蹈的原因吧,我的节奏感很强,而且看到别人打鼓时的那种霸气劲儿,带动人们的感官,是人亢奋,我就特别的羡慕。

或者是吉他班,因为我喜欢那种轻柔的音乐,认为吉他能带给我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还有英语班,上了中学以后,我发现自己渐渐对英语产生兴趣,而且学习英语还能提升一些分数。

其实父母给我们报兴趣班也是为了我们好,哪个家长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还不是为了我们以后能够有出路嘛,报名补习班所需的费用不都是要父母承担的吗?辛苦了一年所用来的钱有一半都为我们报了补习班。还有老师们,那样辛苦其实也是为了我们的成绩有所提升,我们也要学着去感恩那些对我们好的人。

现在的我仅仅只是上了作文班,然而我喜欢写作,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在街上自由漫步的姑娘,手里总是拎着一部手提电脑,在咖啡馆找到一个空位,坐下接着续写她的文章,她是一个很知名的作家,而那个人也许就是我。

所以。兴趣班成了我们课余生活的重要的一部分。

【篇二:话说中国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将至,我坐窗前静品《中国味》一书,总会有一阵细微的喜悦和浅浅的愁绪涌过心头。

这本书,用清新自然的笔调,携我们乘上文化的“冲锋舟”,去领略各式各样的中国节日传统习俗:春节,要扫尘,贴门神,吃饺子,守岁;元宵节,要猜灯谜,看花灯;中秋节,要赏月,品月饼……这些点点滴滴的节日风情,共同组成了我们中国颇具特色的传统文化。

今天,已是年二十八,按照我们家乡的年俗,这一天是要做“籺”吃的,一大早,我们家便会传出奶奶做“籺”发出的“当当……”声。“籺”是一种类似糯米糍的食品,做这“籺”并不简单。首先用精磨的糯米粉搓好皮,接着放入香味扑鼻的馅料,再放在木模具定型后,一番敲打使其脱落,贴上洗净的树叶,最后点上红印,一个个造型精美的“籺”便呈现眼前。煮好后,迫不急待地咬上一口,一阵香浓的虾仁味便久久回荡在嘴角。奶奶则在一旁笑吟吟地看着我,只言:“慢点吃,别烫着。”

在奶奶眼角的鱼尾纹里,在她那早已被岁月染白的银丝里,我仿佛看见了传统习俗那长长的脚印。这习俗,实际上是蕴藏着中国人对苦难往事的纪念,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就拿我们家年年都做的“籺”来说吧,单靠奶奶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在短时间里做好100个“籺”的。每到这天,我们家就来个家庭总动员,妈妈早早洗好树叶,我帮忙搓好面皮,爸爸洗刷好锅炉,爷爷准备好红纸水,最后只等奶奶大展身手。一整天里,空气中都弥漫着喜庆的气息。在浓浓的年味里,我领悟到了什么叫团结,什么叫和睦,什么叫爱!传统节日,拉近了亲人间的距离,安抚了思乡的愁绪,实现了团圆的企盼。年复一年,循环往复,爱的种子,便在此生根发芽。

合上书扉,脑海里还感受着中国习俗的多姿多彩,嘴边还回味着香浓的“籺”饼香,眼前摇曳着崭新的中国结,灵魂却已沉浸在那充满喜悦的年俗里……

【篇三:话说“读书”】

之前看过杨绛先生写的一篇文章《没有书不好过的日子》,行行过目,字字入心,很受触动。是啊,没有书不好过,没有书过不好。对于像杨绛先生这种纯粹的学问主义者,对书籍文章自是热爱的。可身处于当今时代,互联网高速发展,科技更迭迅速,有多少人还能够静下心来看书,写字,做学问。

中秋假期那几天,跑去找同学玩儿,赶巧大冰去了她的城市做新书签售会,计划之外的小惊喜总是会带给人更多的感动。于是兴致勃勃的跟着同学一块去了。签售会现场人山人海,里里外外被堵的水泄不通,不过现场还是很有秩序,排着队静静地等着大冰的签字图书。因为来的应该都算是大冰的粉丝,不管是单纯喜欢他的文字,还是被他的经历所吸引,亦或者是喜欢被岁月和经历打磨过后愈加有魅力的他,就像他的书里有一句粉丝写给他的:“你是我的亲生偶像,我是你的野生粉丝。”因为对大冰的热爱,所以喜欢他的文字,喜欢他的书,换句话说,因为喜欢他的书,所以喜欢了他这个人。

我还是很喜欢读书啊,就像小的时候,捧着一本《安徒生童话》亦或者漫画就能坐一下午,那时候就觉得文字似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带人去到另外一个世界,感受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于是我开始着迷,于是我开始习惯。后来每个周末我都会让我爸爸带我去到图书馆挑上几本书,品味几个故事,个中滋味,也只有自己能够体会。后来学习变得越来越紧张了,看课外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可我还是会经常在闲暇之余捧书而读,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抑或是辛酸,情到深处,好像我也会被他们的情绪给带入进去,或喜,或悲。初中的时候开始喜欢上了散文,觉着那些纸页上的文字那么温暖而又美好。高中,几乎所有的例如《花火》《爱格》之类的青春杂志都一并收入囊中,到后来,比较偏爱的就是《青春美文》,即使到了高三快要高考的时候,我还是不忍心舍弃,只看数理化那些概念公式。因为觉得它就好像是我的一种精神食粮,在使我感到充实,培养兴趣的同时,它还给了我力量,让我能够在那段最艰苦难熬的日子里坦然无恙的度过。

当下,还是有很多人想去读书的,可总是推脱没有时间,没有空闲。其实,越是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在急于渴求物质满足的同时,更应该重视自己的精神文化建设。也该在嘈杂世俗之外,为自己的内心安守一片净土。

【篇四:英语兴趣班】

我就要去上英语兴趣班了。这是第一次上英语兴趣班。

妈妈带我找到教室,我走进去,看见很多同学都在玩。我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一位女老师走进教室,开始上课了。课本是好久前就开始教了。我以前没有上,音标也不会,因此有很多单词都不会,单词不会课文就更不会了。老师给我词典,可我家没有录音机,回家不能复习。我一直没有进步,老师很着急,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让我把U盘带了拷贝一下,这样就能回家复习。我拿着课本听录音,心里很开心。

但还是有些我不会的单词录音里没有。还有一些如“一般过去时”这种知识,我都不懂,怎么办呢?爸爸想起了姐姐。姐姐已经上高中了。在班级里,她的英语成绩很好,爸爸就让姐姐给我复习。可是姐姐去杭州旅游去了,等姐姐一回来,我就让姐姐教,姐姐把我不会的东西都给我教了一遍。我的记忆力差,记不住。姐姐很耐心的讲解,告诉我什么时候用什么,姐姐把我不会的题目都告诉我如何解题,还会让我在做一遍,让我记熟。

在老师和姐姐的帮助下,我的英语进步很大。我很感谢他们的帮助。

【篇五:我的寒假兴趣班】

今年寒假,妈妈给我报了益阳广播电视台少儿春晚的特别节目演出。寒假第一天,我就开始去上兴趣班了,上午在北京蓝话筒学主持,下午去中国娃艺术学校学中国舞。

主持是表演《满江红》,我们有十八个同学一起演出,有同学们一起朗诵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也有单独说的,我说的是“她变成了一只叫精卫的小鸟,日夜衔来木石,发誓要填平沧海。”在表演的时候,我们身着古装,眉头紧锁,悲伤而又愤怒。

舞蹈表演的是《花开盛世》,一共有三十九个人参加,我们分成了三组,有打鼓的,我就是其中之一,有拿花朵的,还有拿扇子的。先是拿扇子的姐姐们出场,再是年龄最小的我们打鼓的出场,最后是拿花朵的姐姐出场。三组同学各自穿着不同的服装,打鼓的红色喜庆,花朵的粉色魅力,上面还有亮片,扇子的黄色耀眼。在舞台上,我们个个充满自信,面带微笑,尽情地展现自我。

我们录制的节目是在2月14日(正月初十)益阳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21:00播出,大家可不要错过哟。(公众号:明日星网络文学社)

【篇六:谈“兴趣班”】

当今这个社会,正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各种各样的课后补习班,兴趣培养班如雨后春笋般进入了人们的眼帘……兴趣班,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兴趣班能使我们学到新的内容,增长见识。接下来我就来讲讲我认为兴趣班的三大好处:

第一,上兴趣班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趣。童年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这时,我们对许多未知的东西都充满了兴趣。如果我们能将这种探究的渴望改为学习的动力,就会给自己的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

第二,上兴趣班能培养我们坚持不懈的坚强意志。上兴趣班是很累人的一个过程,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必须是风雨无阻,按时上课学习,这不仅是对家长的考验,更是对我们孩子的考验。如果能坚持学到底,不论学习成果如何,其实都算是成功,哪怕是阶段性的,对我们都会起以一种培养出“坚持不懈的坚强意志”的作用。而我每次上兴趣班也从不缺课,不管生病,我都能坚持去上课。

第三,上兴趣班可以避免我们浪费童年美好时光。与其在家玩游戏,看电视,不如报上几门感兴趣的课程,让我们的童年更充实,学到更多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在学习兴趣的道路上感悟生活的乐趣,感知生活的活力,在快乐、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不断成长。

热门推荐
1孤独中的顽强
2学雷锋日
3快乐的八年级作文
4雨中懈逅
5遇上“碎片化”
6我为自己喝彩
7妈妈我想你
8我的爷爷
9新学期计划作文
10有一个人
11日记
12热闹的大街
13你的眼神
14新学期展望作文
15门前的小河
16期末考试的前一天
17窃读记
18美丽的花园
19美好的回忆
20热爱生命
21写对话童话的作文
22一封家书表孝心
23家有“胖哥”
24档案馆的历史
25时间,生活的碎片
26二十一世纪的网络生活
27寒风中的守候
28给爸爸妈妈的信
29触摸心灵深处的爱
30忆江南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