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三年级作文>亲子阅读让我成长和快乐
亲子阅读让我成长和快乐

【篇一:亲子阅读让我成长和快乐】

书是人类的好朋友,是我的好伙伴,它陪伴着我一起成长。亲子阅读让我更喜欢读书。

亲子阅读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也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读书。亲子阅读让我感受到了快乐,我还认识了新的汉字,学习了新的知识,亲子阅读让我更加体会到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亲子阅读中发生的故事吧!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支点读笔,当时我觉得它特别神奇,好像有魔法一样,因为凡是我不认识的汉字、拼音、图片和故事等,只要我用点读笔一点,它就会发出声音告诉我,这种方法既神奇又有趣,使我很快爱上了阅读。

书上有很多好东西,可爱的小动物,好听的儿歌,有趣的故事,各种各样的图片,还有古诗。我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妈妈一起学古诗,唱儿歌,听故事,我学会一首歌就高兴地唱给妈妈听,有时候我唱得不好,妈妈听了哈哈大笑,我就不开心,好长时间不理妈妈,妈妈就会抱着我亲一下,说:“其实你是最棒的!”这下我高兴了,心里美滋滋的。妈妈还教我背《三字经》,通过阅读,我还认识了许多蔬菜、水果,妈妈也就像是我的老师,把知识和爱都给了我!

现在我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了,有一天老师给了我一本绘本故事书,《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美国的莫里斯·桑达克写的。寒假里,我和妈妈一起读了这本书,有些地方我不理解是什么意思,比如爱达去救妹妹,为什么要披上妈妈的黄雨衣呢?为什么把号角也塞进口袋里呢?可是妈妈告诉我,每个故事都有它深刻的含义,我看到了爱达从开心到伤心再到愤怒的表情,也看到了爱达坚强勇敢的心。妈妈说我们要像爱达一样,爱护家人更要勇敢!

我和妈妈一起读书时,有很多的问题不懂,总是不停地问妈妈,妈妈就停下手中的活儿耐心地讲给我听。有时候我和妈妈都不理解,或者有不认识的字就会一起查字典,查资料。妈妈说她也学到了很多,妈妈还告诉我,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亲子阅读是一种快乐,也让我感受到了爸爸妈妈的爱,我们一起交流,一起成长,我们会把这个习惯坚持下去。

【篇二:成长的快乐】

童年即将悄悄离我们远去,我们将跨入中学的大门。在此刻,回忆起过去的一件件往事,都是那样的天真有趣,其中有一件事到现在都还记忆犹新。

那是六年级上学期,学校举办了运动会,看到有很多同学都报名参加了跑步比赛,我心血来潮,也报名参加了400米接力赛,可要知道,我跑步在班上并不是很快,但为了班级的荣誉,只有加倍努力了。从那以后,我下定决心,每天早晨起床后绕学校操场跑2圈,同时也可以健身。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以跑得比较快了。

总算迎来了期待已久的运动会的开幕,在后台观看了几场比赛后,便轮到我们了。在前台准备的前几分钟,我很紧张,老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说:“不用担心,老师相信你一定行。加油!”

听着这鼓励的话语,心中仿佛立刻充满了力量。做好了起跑姿势,预备,开始。我立刻集中精神,等待同学把接力棒递给我。到我了,刚接到棒子,我就三步并作两步向前跑去,听着一旁同学们的加油声,又不禁加快了速度,把接力棒递给了下一位同学,比赛结果公布了,我们班获得了第一。

老师走过来说不错,继续加油。我成功了,这喜悦的心情用话语简直无法表达。因为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为班级尽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也许在你看来,这件小事微不足道,但在我的世界里,我知道,我向成功更接近了,你知道我有多开心吗?

这是我成长时的快乐,我的朋友,你有吗?有的话,一定要和我分享呀!

【篇三:走进国学经典伴我快乐成长】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千百年来的历史、汉字、四大发明等,无不体现出中华儿女的聪慧。而国学更是经典,融入了每一位古人毕生的智慧,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深有启发。孔子作为万世至圣先师,他的语录伴随着我慢慢成长,也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没错,每一个人生下来就不可能十全十美,而和我在一起的人中,必有别人懂得的知识可以弥补我的缺陷,同时可以用更多的知识,去培养我、教导我、启发我。这段经典语句,折射促一颗满怀谦虚好学的心,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可以互帮互助,用你的优点来弥补我的缺点,让我的不足渐渐减少。这么经典的道理,又早在数千年前,就被孔子所悟到。若此看来,孔子是多么的才华横溢啊!

不仅如此,他还教会了我许多道理。让我请教别人时要谦虚,即不失礼节,又可以“补拙”;让我在满怀兴奋中去迎接好友的远道而来;让我明白做事要换位思考,自己都不愿做的事不能强求别人去做;让我认识到做人就要有信誉,对自己的决定要负责任。

孔子门下弟子众多,很多弟子的品德才华都很出众。没错,“孔融让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清楚地告诉了我“做人要宽容、善良、为他人着想”。这些虽然经常说但又常被忽视的道理,一点一滴触动着我的灵魂,让我在国学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慢慢的影响着我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不仅仅是孔子的语录,还有很多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无不让我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我喜欢国学经典,它给了我想象的空间和快乐,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我会继续走进国学经典,因为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它将是我勇敢前行的无限动力。

【篇四:阅读,使我和谐成长】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它,不但给我带来快乐,还可以让我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使我和谐成长。

只要有空余时间,我都会捧着课外书来读,看到入迷的时候,每次妈妈叫我做家务,我只好爱不释手地让书休息一会。因为爱看课外书,妈妈总是称呼我书呆子。其实我并不是真正的书呆子,因为我从书上学到了很丰富的知识。如:读了《狼来了》的故事,让我懂得了撒谎带来的后果;《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使我看到了人间的美丑善恶,使我懂得了做人应该具有的品质;《十万个为什么》使我掌握了一些人们束手无策的生活小常识……

有一次,妈妈煲汤时由于健忘,在汤里重复放了盐,当她尝了一口时,马上把舌头吐了出来,原来汤太咸了,正当妈妈准备把汤倒掉时,我大声地把她叫停了。我记起了《十万个为什么》里介绍过如何处理太咸的汤,我叫妈妈把1个鸡蛋打在汤里,均匀搅拌。妈妈半信半疑地照着做,然后再尝尝。然后妈妈一边点头一边笑着对我说:“这个办法真管用,看来我家的书呆子也不呆呀!”

记得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妈妈经常叫我多看一些优秀作文集,看的时间长了,我的脑子里积累了很多好词好句,所以我的写作不断进步,学习成绩也比较优秀,看着家里墙壁上整齐地贴着一张张奖状,更激发了我阅读的兴趣,这些都是我平时爱阅读的结果。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我爱阅读,因为阅读让我快乐;阅读使我和谐成长。

【篇五:我成长,我快乐】

成长,是一种经历。当然,这经历的过程是快乐的,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在舞台上的表演是我最快乐的时候。

我从小就学习舞蹈,虽然十分辛苦,但我也十分享受这快乐的成长经历,但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台上的表演。

我第一次登上春晚,是临沂春晚。那天,我早早的起了床,洗漱好,扎上两个丸子头,十分活泼可爱,我表演的舞蹈是《最美电灯会》,这个舞蹈很喜庆,很适合春节。我与同学们坐上大巴车,朝着南坊大剧院出发了。我们下了车,走到了化妆间,一走进,哇塞,好漂亮。我坐到位置上,开始化妆了,需要好多东西,画完后,一照镜子,呵,真美!

到了晚上,节目开始了,我们排好队,来到后台,后台的工作人员十分辛苦,抬道具,填节目单,十分忙碌。

到我们了,音乐开始,我们拿好道具灯笼,我的心像小鹿一样蹦蹦跳跳,特别紧张。生怕跳错了动作,一曲终了,表演完了,我们飞快的跑下舞台。

经历了这一次,虽然在后台很辛苦,但收获了不少的舞台经验,这次经历是无比快乐的。

【篇六:在阅读中成长】

世间万物,无奇不有。自然界中多样的景物总能带给我们一些除了美之外的其他感受。

滴滴清水,有不屈之势。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水球上,但可以正常饮用的水,却微乎其微,难道它会是柔弱的吗?从《壶口瀑布》中我们知道,水表面上柔弱,但在困境面前却展现出了汹涌的气势,正如“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中说的,水不会与他物争功名,只是默默润万物,但在困难面前,它却不会再低头。

棵棵青草,有举石之力。大家都熟知,小草发芽时可以将比自己重不知几倍的石头举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知道地下漫长的等待,就是为了在萌发之际能冲出泥土的束缚,看看这多姿多彩的世界,因为小草心中有这份信念,所以它不断克服困难才有了举石之力,它不仅仅只是这样,它还有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也让我感受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点点繁星,有不摇之志。每到夜晚,仰望星空,那一颗颗闪亮的星不与明月争光辉,它只是月的衬托,成为了使月更亮的背景,在朗日当空时,它也在一直努力的发光,只因炎阳太耀眼,将它的点点星光隐在了其中,但它也不会就此放弃,他不与日月争峰,只愿默默做自己,浩瀚宇宙繁星数不胜数,只是他们太过于谦虚,从不招摇。

在这大千世界里,我从清水中读到了不屈的精神,从青草中领略了信念与重生的志向,从繁星中感悟到了低调做人的处世之道……不只是这些事物,只要你愿多留意就能从万事万物中获得感悟,感受成长。

阅读不该只在书中,而在大千世界中。

热门推荐
1我的新春日记
2炒菜作文
3那一把伞
4写美食的作文
5金秋校园
6最美的风景
7月夜遐思
8美丽的校园
9又见那月又思那人
10你让我如此美丽
11我·乐器
12母女之战
13有你我的年华不寂寞
14我心中的英雄优秀作文
15秋天的树叶
16记一次课外活动
17珍贵的书签
18泰国之旅作文
19恐怖的鬼船
20推荐一本书
21记一次远足活动
22考试的作文
23红旗飘飘,引我成长读后感
24夕阳下的背影
25家乡的柳树
26信任,成功之门的钥匙
27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
28蚯蚓的自述
29放逐感恩的心
30秋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