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17岁的旅途】
陈旧的老房子,屋内透着些许霉味,虽然摆设陈旧,却不乏温馨。
筱箬就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和她年过半百的外公外婆在一起。
年纪大的人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就大。筱箬就一直在她外公规定的条条框框中度过了17年的花样年华。
外公的规定无疑是严格的。从小,筱箬就被要求吃饭要等大人先动筷,晚辈才能动筷;大人讲话,小孩不许插嘴;晚上7点必须上床睡觉等等。长大一点,外公一直不准她穿那些鲜艳美丽的衣服。每次,筱箬都会在与父母的通话中控诉着外公的种种恶劣行径,而父母却只能安慰地说很快就会去接她,很快就会去接她。可是这个“很快”却让筱箬等了十几年。
在筱箬17岁生日那天,她的父母破天荒地赶来替她庆生,并且提出要带筱箬走。筱箬很开心,她终于要远离那禁锢她思想的老顽固了。
走的那天,外公一脸平静,与哭得泪人似的外婆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仿佛筱箬来与走从来就与他无关一样。外公的表情让筱箬十分不快。她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活得比现在精彩,然后光彩夺目出现在你面前,让你后悔你对我的忽视。
筱箬的父母带她来到了一个大城市,那里有高楼大厦,有游乐场,有百货商场,还有川流不息的人流与车辆。这一切的新奇在筱箬来到这里的第二天就看厌了,虽然这个大城市很繁华,很新潮,却带有了太多的嘈杂、喧嚣。现在的筱箬一直疯狂想念着那个静谧的乡下,那座矮小、陈旧却不乏温馨的小房子了。
筱箬常常觉得自己与城市是格格不入的。与城市女孩的攀比、豪爽、爱热闹相比,筱箬是恬静的,不苟言笑的。她从来就不被人关注,就像一粒芝麻掉进了绿豆中一样,是那么的不醒目,不被关注。
在这个城市里,父母只是给筱箬钱,然后放任自由。那一刻,筱箬才觉得,原来被人管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每一天晚上,筱箬总是睡不着,她总会回想起她在外公家所经历的事情。只有这时候,她才不会觉得孤寞,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她才会想起她与外公之间幸福快乐的事。
小时候,外公总是带着筱箬一起去种菜,除草。每一次,外公都把她置于树荫下,让她吃着外婆做的点心,然后自己在烈日下辛勤地劳动。那时的筱箬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
在这种奢华的大城市中,人总是容易迷失自己,筱箬很庆幸,是外公教会了她不慕奢华,不好攀比,才让她在这个城市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在今年暑假,筱箬跟父母提出自己要回去,父母虽然诧异,却也没有阻止,也许只有他们了解自己女儿的事吧。
踏在青石铺成的小道上,到处散发着青草的味道,空气中渗透着强烈的阳光,但这一点也没有让筱箬感到刺眼,反而觉得这种感觉很温暖。
敲上了房屋的门,是外婆开的门,外婆一见到筱箬就高兴得叫着自家的老头子,反应过来后,才想想老头子去田里干活了。筱箬就提出自己去找外公,让外婆好好在家做饭。
望着那一片绿油油的田,看着那个弯腰驼背的人,筱箬忽然觉得,才半年不见的外公老了许多。当外公看到筱箬时,眼睛混沌不清,讲话也语无论次,外婆说,筱箬走了后,外公就把自己闷在房间一整天,不吃不喝,筱箬才明白,外公的爱从来都不是溢于言表的,一直都是珍藏于心的。
其实,筱箬一直很想对外公说:“谢谢你陪我度过了我的花样年华,谢谢你给了我最最珍贵的精神财富,谢谢你教会了我人生的道理,谢谢你在我人生旅途的最基层打好了基础。”只是,筱箬一直没有说出口,有些事只要藏在心里,可以一直伴着自己走下去就好。
那座表面陈旧的老房子,房屋还渗透着霉味,虽然屋内摆设依旧陈旧,但有的不只有温馨,还有欢声笑语。
17岁的花样年华,筱箬走的一点也不吃力,她的17岁,很单纯,很美好,也很幸福。
其实,17岁的旅途是可以很轻松的。只要凡事看得轻些,我们就不需要为了这个坎而毁掉自己的未来。
【篇二:一个长方形的旅途】
在长方形的王国里,有一个长方形缺了一个角,很像梯形,大家都叫他“怪人”。“怪人”因此十分伤心,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回自己缺失的角。
“怪人”回家理好东西开始了艰难的旅行。一天,他来到了圆形的王国,来到那里,他看见一个个圆形都对他指指点点,便加快脚步离开了这个“鬼”地方。走着,走着,忽然听见了一阵哭声,便抬头仔细寻找起来,这时从灌木丛里走出来一个眼睛又红又肿的缺了个小角的圆形。“怪人”立刻走上去打招呼和圆形奇奇成了好朋友。奇奇带上行装和“怪人”一起出发了!
长方形的国王(长)十分担心“怪人”出去丢人现眼,便问了各国国王“怪人”的下落,得知在圆形国与圆形奇奇结伴去下一个王国。于是就和圆形的国王(胖)联手叫他们回来。于是,胖派了一个圆形(瘦)去抢他们的食物,让他们回国。瘦一路奔走十分累,于是就说借点儿食物,把他们的食物统统吃掉,扬长而去。
奇奇和“怪人”只能把树上的果子抖落下来吃,他们走着走着,到了梯形王国。“怪人”再也不是怪人了,他有了自己的地方,那里的梯形居民待他们十分友好,可他们——还是想要找回自己缺失的角。
在一个仙女湖的地方,奇奇和“怪人”十分向往在这里找到角。刚刚到仙女湖,奇奇和“怪人”就看见仙女拿着他们的角走过来,给他们安上就走了。他们兴奋地喊到:“耶!我终于不是缺角的图形了!太棒了!”
【篇三:人在旅途】
暑假时,我们全家一起去西湖旅游,我一路上哼着小曲儿,心里可开心了!
到了西湖,一阵微风扑面而来,清爽极了!我们来到了湖边,满地新荷翠绿可爱,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粉嫩的荷花亭亭玉立,风中摇曳的婀娜身姿翩跹起舞。“接天莲叶无穷碧”,薄雾笼罩,迷迷蒙蒙。
看完了西湖美丽的自然风光,我们便一起乘船去对岸,当船到湖中央时,我们看到了“三潭印月”,它就像三个宝葫芦一样,立在中间。传说这三个塔是鲁班造的,鲁班带着自己的妹妹在杭州收徒开店,恰逢一个黑鱼精在作怪,把城给淹了。这条鱼精要娶他的妹妹,为了救老百姓,小妹先答应了,要求鲁班造石香炉作陪嫁。香炉造好后由鱼精搬到湖里,后来,香炉把鱼精压入湖底,最后闷死了,只露出三只葫芦型的脚,这就是“三潭印月”。据说,中秋之夜,石塔可以印出十三个月亮呢!
每一次旅游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旅途处处是风景,让我收获了不一样的体验,真期待下一次的精彩之旅!
【篇四:旅途】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草色青青,群芳艳艳;白云悠悠,和风习习,阳光缕缕,旅途漫漫。
——题记
烟波渺渺梦几度,良辰美景虚无数。怀揣着欣喜与期待,我踏上这旅途……
天还没破晓,现在它如丝绸般被黑色的墨渲染,一两颗努力散发着微弱的光芒的星子充当着装饰的角色。我望着窗外的延伸的路,遐想着几个小时后的旅途。
穆穆清风至,抚我三千丝。望着眼前绵延的山害羞似的躲在云雾后,心中不免泛起暖暖的少女情怀。早晨的雾是极富仙气的,一团一团得融在一起,将山峦半遮半掩,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张家界的雾是有灵性的。初看时,它怕生的躲得远远的,让人在绵延不断的墨绿中看到点点洁白;不一会儿,它稍微大胆了,随着轻柔的风在眼前周旋;后来,它完全放开了,舒展开来,缥缈悠远。
历史长河,风帆浩荡,烟尘万里。时间愈走愈远,却走不完这闪光的智慧。张家界浑然天成的山便是大自然的智慧。
最吸引我的当属母子峰。我感慨大自然的神奇,赐予这座山峰无限的温情。“母”与“子”相互依偎,相互守护,宁静和谐。霎时,疑如泉涌:他们是天上的神仙派来守护群山的吗?他们是等待父亲与丈夫归来的母子吗?他们是……母子峰下,树枝摇曳,树影婆娑,一群山猴在欢快地嬉戏。有的将长尾蜷在细枝上,左右晃荡;有的安静的坐在树杈上,打量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有的在树与树之间跳跃翻覆,尽情地享受阳光的美好。
午后的天空,高而远,是安静的,淡淡的蓝,几片云轻轻地、悠悠地飘着,太阳一如既往地照耀。我将照相机对准这一对猴。小猴用手臂紧紧环抱着母猴,倒贴在母猴的肚子上,母猴小心翼翼地护住小猴,让它舒服又安全地睡着。我小心地将闪关灯关掉,为他们拍了一张照,记下这永恒的温暖与感动。
当我漫步前行时,我思考:山有母子情,猴亦有母子情,人呢?
山水同在为清。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水因山不浊,山因水不枯。
风很柔情丝丝缕缕,缠绕着我的脚步,裹挟着我的目光。蜿蜒前行的金鞭溪清澈透亮,却又一眼看不尽头。我顺着这淙淙流水,小步踏在岸边的落脚石,向前追寻,追寻,追寻这清凉的美好,追寻这梦幻的神秘。前方不远处,河底似乎泛着点点金光,一闪一闪着实吸引了我,我快步向前,发现浅浅的河底边有许多硬币,原来这是人们美好的祝福与祈祷在焕发光彩。
历史的纵深就像井一样深邃,时间的流驶沉淀了这些宝藏。
我们参观了有名的黄龙洞,真是别有一番洞天!这些生长了千万年的钟乳石自形成各种形态,风韵万种。时间是这样摧枯拉朽地侵蚀着所有的生命,让华美的归于狼藉,让清脆的归于腐败,让激越的归于寂寞,然而这些钟乳石仍以最美妙最神奇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不仅被洞内壮观的景象征服,更征服于钟乳石顽强而又稳厚的生命力。
厌别离,却又别离。我含情脉脉的注视着眼前的幽幽墨绿,挥一挥手,作别这奇丽风景……
【篇五:有一种旅途叫思索】
人生如漫漫长路,山水依傍两旁。每每走过一步,就需要心中一番思索。
长路无尽,直至生死。一路走来,或许早已是精疲力竭。无聊之中,唯有思索,是心灵深处的一剂良药。享受思索带给我的欢愉。
从上帝造人开始,他就赋予了我们思索的能力。我便也是不知疲倦得安然思索。
我是一个喜欢观察生活细节的人。细节是组成幸福的理由。清晨一缕阳光洒下,我思索阳光的象征,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还是只是一种大自然寻常反复的规律。每日清晨自省,是对之前的忘记。我每天都会对着镜子微笑,然后说,今天最好。把宽容视为准则,把平和视为释然。我小心的做每一件事,但偶然还会有出言不逊,总是会遭人误解。在思索下,我思索出了许多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人与人,无论是谁与谁,终究有一层隔膜。即使关系再密切,与不会完全得敞开心扉。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刚开始和一个人接触,觉得他似乎是一个很完美的人,但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他身上的缺点,然后渐渐疏远甚至是厌恶他。这是因为一开始你在心里替他塑造出一个完美的形象,可是当你们慢慢走近彼此,就会发现原本完美无缺的塑像上有许多的瑕疵。当然,你一开始就应该明白,没有完美的人。而人与人之间,是该保持彼此敬畏,不该锋芒毕露。其实当你发现他的缺点是,你们一定是足够近了,他会向你表现出最最真实的状态。在我的审美观中,有缺陷才是完美。
我慢慢的开始随和对待人和事,或许太过圆滑,不过这样能避免很多麻烦。我是个怕麻烦的人。即使还是麻烦不断,但起码我没有再给自己和别人制造麻烦。别人说我是什么,说我怎么样,怎么骂我,我都可以无所谓。我没有纵容谁可以怎样为所欲为,因为我相信人总是有底限的。活着是活给自己看,绝不会让别人来主宰,甚至只是评价自己的人生。并且我们只是在以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或是态度在过不同的生活,没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
这篇文章似乎都只是在以思索作为一个载体,表达我的为人处世观。最后,我想对思索做一个我自己的定论。人学会思索后,便有了善恶,便看到了善恶。所以,思索是人性最初的获得和显现。
我会继续思索,因为生命需要思索,人性需要思索。有一种旅途,叫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