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界线】
人生之路,或平坦,或坎坷,或更加坎坷。我们一路磕磕绊绊,跌跌撞撞,有人说,是因为界线。那么我们到底需不需要界线?下面听我一辩。
因为界线,才不至于偏离道德的轨道。“界线在哪儿?”李天一这样发问。正所谓“坏事传千里”,李天一干的缺德事是路人皆知,他也因此臭名昭著。挥霍钱财于他而言是事小,超速开车也不算什么事,直到他与几名不良青年轮奸少女的恶行被公之于众时,他的名爹名妈才反应过来,赶紧请律师,打官司,却也因此被推上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我不知李氏夫妇对于有这样的儿子,是捶胸顿足后悔没有教育好,还是继续偏袒不认清现实。说到底他们从没告诉儿子什么是界线!
界线并不是吃好穿好用好学习好,而是道德的执守者,法律的鞭笞者,李天一不明界线为何物,一味闯下一个又一个篓子,只等自己的爸妈收拾烂摊子,甚至破财消灾,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我们凡是有良知和道德底线的人却不然,我们没有李天一那样的父母,也不需要那样的父母,我们要靠自己,明守界线,绝不跨越雷池一步,才能创造美好明天!
因为界线,才能让生活美满社会和谐,界线是铁的,冷的,不容任何人突破他的防线,就算是著名音乐人高晓松也一样。当他与朋友欢聚,一时没注意唱高了,酒酣迷离之时就自己开车回家。幸而被执法人员逮个正着,也被界线的铁面无私吓个正着,不过经此一次,高晓松对界线有了深刻认识,并折了公益广告以自己来警诫他人,实为可敬!
如果将他与李天一一比,孰优孰劣也就明晰可辨了。一个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恶劣小青年,一个是历经世事深谙其理的沧桑老大叔。我十分喜欢高晓松在公益广告里的表现,他端着酒杯,略带严谨微笑着说:“拒绝酒驾,从我做起。”他因为明白界线的重要,才坦然面对错误,因此而“美丽”。是啊,从我做起!不仅是要拒绝酒驾,更要杜绝一切不好的事物,明界线之理,从我做起!
现在,界线孰轻孰重我们心里大都明了。界线不仅需要,更要谨记恪守!“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界线并不是导致我们磕拌的原因。相反,正是因为有界线,我们才能更加顺畅地直达通途。感谢有你,界线!
【篇二:界线】
青春的开始,其实找不到什么特别明确的界线,大抵它是被搁在暗处,用老式放映机悄悄旋转着。拉长的,影碎的,泛黄的,温暖的。
毕业时,会生长出一片幽绿的森林,细小的白花摇曳着身姿,欲倒,却有阳光疏影将其托起,笼上一层淡淡的光。只记得有手在空中挥舞,舞出笑靥如花。从这里,走到那里,只需跨越今天,可今天何其多,像越不过的堤,被潮汐随波拍打又绝然远去,变得模糊。
我们曾经坐在同一条红白相间的塑胶跑道上,谈天说地,不用担心强烈的紫外线,有挨墙的老树枝丫挺立地撑出一片荫。上课铃响后便留下银铃的笑声挂在枝头,消散不去,雨天会和雨水一齐落下,奏响清脆的旋律。大考小考就像一场场生死战,笔尖被奋力地挥洒着,偶尔在某处逗留徘徊,却又在坚决意念之下继续向前。时钟被放置在黑板上端,秒针滴答停走,不是有热情的目光向它投来,要求它恪尽职守,不能有丝毫纰漏。放学的铃声解放了部分被禁锢的心灵,也有心灵从未受缚,它们原本就是自由的,那么它便是自由的。后者不把界线划分在学校里,也许界线被隐匿在试卷中,变成了隐形者。
火车轨道,两条,平躺在石子路上,无声地伸向远方,在朦胧之处转了方向。一个夏天,我们的火车沿着这两条轨道驶向云南,途中有成片的向日葵朝日绽放,被定格在车窗中,绚烂多姿。我们在玉龙雪山上的蓝月湖前合影留念。那是一片青蓝见底的湖,像心底那抹幽蓝,泛着浅浅的乳白色的光,澄清明亮。我们用一周的时间结束了这场旅行,即将分离,又要开始各自新的旅程。但这并不是我们之间的和终结,这更像是场仪式,分割出了一条说不清的界线,彼此之间却依然有联系。谁也不知道处在不同时期应该要有怎样的思想,总以为青年时期的心理是一定要与孩童时期有明显不同的,殊不知任时光的消磨童心也可以不老;纵然白驹过隙,初衷也可以不变;即使世态炎凉人情也可以温暖。
青春的结束,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界线,它可以一直延续,却可能被现实终结。但只要你愿意,青春便会成为你心头最柔软的的温暖,流光溢彩。
【篇三:你和我的界线】
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在这日新月异的大千世界里,我们开始跟随时代的变化改变自己的理念。如果说什么在近年使得我、我们的生活理念发生了质的改变,或许只有简单的两个字————-共享。
不得不说,“共享”已然渗透入我们的生活,各种新奇而便捷的共享资源开始遍布生活中的角角落落。有人或许会认为共享并不是一件便捷的事,但在我看来,“共享”这一概念的提出,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效率。
那么,时光倒流回三年前。试想一个家庭出门旅游这样一个普遍而真实的场景。旅游不可或缺的一点必然是住宿,在当时的旅游住宿方案,无非两个:一是提前预定,二是随遇而安。提前预定,看似一个保守而稳妥的做法,却变通不灵活,似乎把自由随性的旅行框死在模板里,有了特殊情况也无法进行及时安排。随遇而安,尽管少了束缚,却常有旅舍已满的现象,更是让人心生忧虑。再一个问题就是出行:初来乍到一个城市,公交与地铁线路较为繁复,往往在查询路线图就要耗去大量时间和精力;打的又总害怕被当地司机忽悠,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如此看来,原本认为轻松美好的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似乎就变得不尽人意。
再让我们回到现在来审视这些问题:住宿可以采用时下正流行的共享房屋,这种方式不仅使旅游变得便捷可靠,更能给那些出门在外的人群提供一个真正的家;出行在现在看来,更加不是一个大问题。短距离的行程可以使用共享单车,稍远距离的也有共享新能源车可供使用。这些共享资源兼备了便捷和环保的优点,可谓两全其美。
但共享资源的提出也绝非易事,放在过去,没有一家公司会把自行车、书籍等放在每个人触手可及的地方,这在他们看来无异于把百元大钞放在地上任人拾捡。透过这一点看,共享资源的流行背后,实际上是社会整体素养的提高;是以安保系统为代表的科技的提升。这些看似与共享无关联的因素,才是共享流行的真正原因。
在这个共享时代里,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踩上单车,任心情在拂面的风中飞扬;我们可以很酷地拎起旅行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这个共享时代里,你与我的界线不再如此明晰,我可以把手中的单车,车钥匙乃至房门钥匙放心的交给你,同时说:“祝你过得愉快。”
这就是共享的时代,就是一个信任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