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范文作文>碎片化信息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
碎片化信息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

【篇一:碎片化信息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

从前,我爷爷奶奶辈的生活,永远是慢悠悠、不急不躁的悠闲,虽然偶尔也会有心急如焚的事儿,但是经过时间的冲洗,任何事都会慢慢的迎刃而解。他们的生活永远踩着慢悠悠的脚步,有条不理的进行着。奶奶买菜、做饭、看电视,爷爷则遛鸟、喝茶、看书看报纸。我爷爷尤其关心国家大事,家里的报纸订了好几份,当爷爷和我们说起最近发生的大事的时候,以奶奶为首的我们,包括爸爸、妈妈总是不怀好意的对爷爷笑嘻嘻的来一句:“我们知道了,昨天新闻就播了。”然后看看爷爷有些些沮丧的眼神,我们都得意的哈哈大笑,然后爷爷也跟着我们笑了。因为爸爸总和爷爷说:“电视上的新闻比报纸更快,讲解更清晰。”而谁也动摇不了爷爷对报纸的偏爱。

随着我的渐渐长大,爷爷戴上了老花镜,爸爸买了智能手机,和亲戚朋友聊天更方便了。智能手机也逐渐有了更多的新功能,比如拍照、上网、听音乐、看视频等等,渐渐的家里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微信,微信里每天都有新闻推送,对只知道读书和游戏,不看电视不关心新闻的我来说,我被这些碎片化的新闻强制洗脑,打开微信总会把一个个未读的信息粗略的扫一遍。当爷爷再和我们说新闻大事的时候,我也可以兴致勃勃的插上嘴了,因为我手机里也有新闻啊!当然爷爷也对我的参与性大幅提高表示认同与赞赏,不过他仍坚持他的看法:“手机里的新闻量太少,内容介绍的不够完整,更多的人也只是看了一下标题对新闻事件有了大概的了解而已,你们接受的纯属碎片信息,所以手机带来的信息还是不及报纸和书啊。”爸爸的态度仍旧是不屑一顾,他经常说:“我要是想了解什么事情,用手机上网搜索一下,想看啥就看啥,没有什么是手机不知道的事情。”

奶奶也被手机里的游戏迷住了,经常因为玩游戏而忘记了正在烧的饭菜,导致家里经常会有烧焦的味道挥之不去。奶奶被爷爷训斥了好几次,依旧戒不掉玩游戏的瘾,爷爷也无可奈何,只能在奶奶烧饭的时候帮着留意一下锅里的情况。

每当逢年过节,我们家里一直很热闹,叔叔伯伯们、舅舅阿姨们围着餐桌吃好饭后聊天、吃瓜子、说笑话,孩子们追逐打闹,下棋、看电视,屋子里特别的温馨。可是自从前几次的大家庭聚会中,二伯说了一句:“看哪,每个人都是低着头拿着手机在看呢,都没有人说话了!”我一看,果然,有的在看视频,有的在打游戏,有的在刷微信,有的在拍照,真的个个都是低头族啊!以前家里那个热闹的场景似乎好久不见了。

手机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父母出门不用带钱也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宝买东西了,可是妈妈说用手机购物似乎花钱更快了,而且经常会买一些不需要的东西,就因为付款太便捷了;我的作业不会的时候可以查手机,有各种软件可以教我如何解题,可是爸爸不允许我经常查手机,说这样会导致我的思考能力下降,对学习没有帮助;妈妈由于长时间看手机,眼睛近视的厉害了,脖子也变得僵硬了……

我发现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了,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但是因为看手机而耽误事情、甚至丢掉性命的新闻仍持续传来。我们从手机中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却很少有人耐心地、完整地去了解一件事,大多数人只是从各种铺天盖地的趣闻中得到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没有深入了解事情的真相与意义。

看来任何事情都有他的利与弊,就看人们如何更好地利用它了。碎片化的信息如果被人们合理利用、收集、消化,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帮助我们吸收知识的途径的。

【篇二:“碎片化”的我们】

在黄昏的余光下,靠在一把藤椅上,感受着落日的余晖温暖着面颊,手中捧着一本书,在迎面的微风中细细阅读,感受着生活,感受着流淌的时光。

这幅图絮只出现在信息革命前的那一代人的记忆中——我们的祖父辈。然而,对我们这些出生在信息革命时代的人来说,这成了一幅美好的愿景。

街上的人们步履匆匆,低头盯着眼前一块小小的屏幕,在那几分钟的时间里,读光一篇微文或是检查邮件;餐厅中,人们一边用餐,另一只手在那块小小的屏幕上下滑动,利用这碎片化的时间完成碎片化的阅读。

人们的生活变得碎片化,生活节奏愈来愈乱,人的耐心开始消磨,现代的人们已很少有耐心潜下心来从头到尾完完整整地阅读一本名著,乃至有些人连区区几百字的博文都从开始跳到结尾,这是何等的一种悲剧啊!信息时代本应给人们带来便利的生活与优越的条件,却成了人类高级精神娱乐的“杀手”。

人们的阅读分析能力,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以及文字敏感度这些年来都在不断下降,可接触的信息以指数增长,但其中高质量的文字不增反减。

碎片化的我们,周遭全都是碎片,姑且不提这样三心二意是否真的能提高效率,即使这种方式确实可行,人类真的因此感到快乐了吗?整天处于高压之下,没有完整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真的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与不懈努力所追求的吗?

纵然,凭我们个人的力量,不可能改变社会,更不可能让全人类放弃互联网,一起回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但是,我们自身可以进行调整,把一块块碎片重新拼接回去。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每天少刷屏看朋友圈、看新闻,匀出来的时间用来给自己放松调整,我们也完全可以关闭智能设备,给自己留下几个小时安静的阅读时间让书香浸润心灵。

让我们放慢脚步,暂时放下手中的小屏幕,去欣赏真实世界这块更大的屏幕,将碎片化的自己重新拼接起来。

【篇三:碎片化的时代信息】

在川流不息的城市中,我们上下班,上下学。在马路上,在地铁里可以看到人们都在浏览手机上的微博和微信,关注世界每个角落的事情。

正如我们所见,人们对于电子产品已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熟练,上从老,下到小,每一个人对于这样一个电子化的时代所主宰。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客观的现象,这也是一个时代发所无法阻挡的现象。

电子化的时代是快节奏的,每一分每一秒世界都在改变,从而促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可以在手机上直接订张机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可以从手机的新闻头条中了解时事新闻;我们也可以足不出户就在“淘宝”上购得我们所需的物品……

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我们得到许多益处,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但因为有这些益处,人心难免会变得浮躁。碎片化的时代是科学进步的产物,正如科学是没有善恶,只有真假,核能可以造福人类,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能源。但它也可以摧毁人类,“核爆炸”会使千千万万的人失去生命,失去家园,失去幸福,碎片化的生活亦是如此。

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呢?

首先,我们需要有正确的认识观,对于碎片化生活,我们应该既不拒绝也不裹胁。常言道“自家主宰长精健,逐外精神徒损伤”。我们应该认识到“信息不是知识”,学会阅读经典,从经典中学会分析事物的利与弊,善与恶。

学会筛选信息,放出眼光。对于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要学会有规则,有底线,知道什么是我们需要得到的?什么是我们不需要的?我们既不可以将信息拒之门外,做一个桃花源中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人,盲目而且毫无目的的人。

因此,我们要学会辨别生活,拾得这个碎片化信息中的真金。不论时代如何改变,我们都有精神底子,让我们在时代中不断提升自己,选择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学会生活!

学会选择!

【篇四:“黑与白”的碎片化信息时代】

随着时代的变迁,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已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由此带来的便是碎片化的信息,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各种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注定了这碎片化的必然性。从前几年人人拿着手机刷微博到现在看朋友圈的各种公众号文章,我们已从传统官媒时代,进阶到如今的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变快,信息量也急剧攀升,人们与信息的关系也更为紧密了。

那么为什么人们适应还更亲赖这样的碎片化信息呢?究其原因必是它满足了现代快节奏社会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社交软件是信息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便捷与及时性不言而喻。无数信息通过朋友圈、微博能快速传播,甚至只要有网络,哪怕你在天涯海角,信息都能去到你想要让它去的地方。

碎片化信息加强了知识普及。专家赵剑敏认为,“媒体把各类知识的精髓、要点挑出来,直接呈现给读者,省去读者自己寻找的时间,不仅读者感到方便,也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在这离散的生活中,我们渴望着了解更多。微博、公众号各种社会新闻解读、心灵鸡汤、养生保健,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大到国家动向,下到汉字奥秘。前段时间诗词等中国传统文化大热,更是频频出现在你眼中。各种你想知道的,不想知道的,应有尽有,供你选择。丰富多样的内容让你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随时随地有选择的阅读,是碎片信息的另一大优点。

但由此,我们的时间也就这样碎片化了,一些无用信息或错误信息更造成了不少不便。

时间如白驹过隙,光阴易逝,虽说信息传播速度快,但依然有大把时间在你等待的过程中偷偷溜走。时常这其中有无数次,你的注意力都被分散了,你的思绪被打断,也就造成你本来在做的事也就事倍功半了。试想,如果把这些“海绵里挤出的水”凑到一起,拿来学习,你是不是就成为更好的那个你了呢?如今人们获取信息很多只是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真正记住的有用信息并不多,过目即忘,可以说也是另一种时间的浪费。

真假信息交织,使得本来就辨别能力差的儿童与老人辨别不清,上当受骗,新闻中受骗上当的例子层出不穷。碎片化信息,使得人们了解不全面,再加上人们有情绪,偏向性阅读,以讹传讹的事情时有发生,往往就会把人带向误区,这对社会的危害更是极大。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碎片化信息的存在不会改变,而能够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提升自我信息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各平台在加强管理的时候更要进行严格筛选,让人们在碎片化的时间中能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我们更应管理好自己,不造谣,不传谣,举报不良信息。在丰富自己的同时,共同创建美好的社会环境。

【篇五:我们与信息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的时代;这是最清晰的时代,这是最模糊的时代;这是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这是人类本性悄然流失的时代:这是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造型技术,数不胜数的奇思妙想早已不仅仅存在于科幻小说之中,他们已然融合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工智能的兴起,人类的旧习惯逐渐淡出生命的舞台,包括以前有些价值观和情感。这一损失不可小觑。

首先,信息时代间接导致了价值观的转移与消失。从前,邻里之间见面变会亲切问好,伙伴们下田嬉闹,或是围着餐桌笑语;而如今,时代迫使人们愈来愈重视物质生活,好似计算机执行枯燥重复的程序任务一般碌碌于世,邻里间、好友间的正常交流被手机通讯所掠夺。试问我们自己,我们之中有多少人在电梯里与邻居打招呼,甚至是一个最容易、最简单的微笑?饭桌上的我们,有多少人在刷微信八卦,碎片化阅读?在阅读上,随着手机应用的普及,信息更零碎化,阅读更碎片化,古时的“吾废寝忘食皆为一字也”的精神已无处可寻;在生活上,古时“管仲鲍叔牙之情”也为点头之交所替换,重情重义被残酷地消磨为轻描淡写的联系。者一流失的严重后果自然不言而喻。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品性与价值观是人的内在”,若人的内在被信息时代所掏空,又怎会立下值得称颂的成就?

其次,信息时代磨灭着人类情感。古人路边小草小花、一草一木皆会“惜之而不忍折之”,现代人手中收着邮件脚下肆意践踏草木的行为比比皆是。这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漠视感。人类对同类的漠视也同时正在加剧。前些日子,一则新闻报道称一项研究数据显示,约86%现代人走过街边路遇乞丐连一眼都不屑于看,专注于手抓的各式电子设备。以上对自然环境、对同类的冷漠着实是可怕不堪的。倘若这一趋势继续延展,恐怕有一天人类终将成为新一代机器,只懂得权衡自我与当下的利弊而忽略了对他人、长远角度利益的思考,这终将带来一场不可挽回的灾难。

上述的流失与灾难也并不是完全无法逆转的,如果现代人能够愈加清晰地意识到精神上的漏洞并几天努力做出切实行动的话,相信所有后果会随着时间再度冲淡。然而这一切的所谓逆转都需要你我带动身边的人们,一起为一个既技术蓬勃、又友善良性的社会做出我们自己的一份贡献。

【篇六:碎片化信息时代的生活】

如今,人们获取资料与信息的手段越来越丰富,通过手机、电脑等高科技设备连接到网络后,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列于眼前,甚至让人觉得有些眼花缭乱了。这些多到有些凌乱破碎的信息,组成了我们处在的这样一个新新世界。

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可以看到最新的热点话题、社交软件里大家转发着的科普、随时更新着的八卦,等等。比起每天翻着厚厚的一沓报纸,这样的生活的确是方便了不少,得到的信息内容,甚至远超过报纸和杂志能够做到的,拿着一个便携的手机,省了不少空间,也省了不少金钱去买昂贵的纸制品。省去了出版编辑及印刷的大量时间,了解信息的速度也加快了不少,何尝不为一件美事?

然而在这样每天用手机刷帖子、看实时消息的状态下,以往争相看书的情景少了许多,甚至有人会觉得,看一份5页的资料都会沉不下心去看。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零碎的信息似乎已经把原本完整的信息取代掉了一大部分。并且,随着时代的脚步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也很少会觉得有时间去慢慢悠悠地看一份长篇的文字,亦或是其他一些形式的作品。而没有了这样的一颗安安稳稳的心,那些再优美再意味深长的语句,就是看了也不会有人耐着性子去慢慢寻味了。

接受了这样的碎片化信息,它也必然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不仅体现在做事的节奏上,也更体现在言语上。没有了这样的时间去慢慢打磨自己,也更加没有了机会去发掘自己。每天被大量的信息冲刷着,散乱无章,大量的精力被用于不停地筛选并收集这些乱糟糟的事物。

有些人会想到怎样用这些时间、这些高科技设备去更好的提升自我。或许是在手机上下载一个阅读器,买上几本心仪的或是想学习的内容,随时可以翻阅,随地可以学习。认定了在无数信息种类中的一种之后,就可以定心参阅。

在碎片化的现代社会中,努力把一份份破碎拼凑为完整,或许才是提升生活品质的方式。

热门推荐
1快乐的八年级作文
2狐假虎威续编
3母亲的眼
4那次玩得真高兴
5写动物作文
6拯救我的“生活”
7乡村美景
8七年级英语作文
9我家的小狗
10钢琴考级
11共享时代
12创新无止境
13有书相伴滋味长
14小草的心声
15读《天蓝色的彼岸》有感
16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17没想到
18那时我闻到了小巷槐香
19遇上碎片化生活
20的作文
21如果时光能倒流
22姐姐的笑
23妈妈您听我说
24植树节
25贪吃惹的祸
26那一天我与黑夜相遇
27我的老师
28一叶落有时未必知天下秋
29那一刻我真的好感动
30快乐的植树节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