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封家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吗?身体好吗?
真没想到今天会用这种方式和你们讲话。再过两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想家的味道也越来越浓。让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尤其是在中秋佳节的夜晚,一轮圆圆的明月高高挂起的时候,作为远离家乡到遥远地方生活工作的我来说,都会特别想念自己的家人。
唉~真是的,弄得有了伤感之情。我和父母之间是没有距离感的,几乎从出生到上学到工作就一直在一起,没有分开过。若让你们看了这封信,不知会让我多尴尬,不过现在想想也没什么好害羞的,是自己的父母看。
一直以来,你们不强逼我学,我不想学的东西,我对什么感兴趣,你们就慢慢在那方面陶冶我的情操,让我在一个轻松无负担的环境中成长。在学习上,我的经历并非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很多难题,。每当这样,你们总会给我分析当前的情况,并给我加油鼓气。
虽然与家人团圆是我发自内心的向往,但是远离家乡的生活工作总有各种各样无法预料的原因,不能回家团聚。于是,我就想该为家人做点什么,给你们些许安慰呢?
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也许有些话对父母难于说出口,我正好借助手机视频通话,在晚上吃“团圆饭”的时候,给父母唱首他们喜欢的歌,再向父母表达自己想回到家的心愿,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团圆的气氛。虽然我没回家,但是心在家,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安慰了。尽管自己在外面打拼,也要把最欢乐的笑容展示给父母,让父母知道我过得很好,不用为我担心。
祝:
一帆风顺,常常开心!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王凌妍敬上
2018年9月21日
【篇二:献给父亲的家信】
亲爱的父亲:
您好!
父亲,您如一片浩瀚的海洋,宽容广大,给我温暖与关怀,是我永不消失的归宿;您如一座高耸的山峰,高大威严,永远屹立在我心中,是我坚实不倒的依靠;您如一盏明亮的灯,温暖璀璨,为我照亮黑暗﹑坎坷的道路,是我迷茫无助时的启明灯。父亲,您用您那宽厚的肩膀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虽然沉重,但您却无怨无悔。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我长大了,再也不是那个调皮捣蛋的小女孩。我开始学会理解您,并且想要为您分担沉重的责任。每当黄昏时,您归来的身影和您那疲惫不堪的倦容,总会让我会感到心酸。慢慢的,我从淘气变得懂事,您从英姿慢慢变得苍老,这一切总会让我想到之前的那一幕,酸涩之感便涌上心头。
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正午的阳光泼泼洒洒,肆无忌惮地照射着万物,“呼呼呼”一声声急促的喘息声打破了四周沉闷的寂静,在弯曲的羊肠小道上显得十分突兀。这时刺眼的阳光朦胧了我的双眼,细碎的汗珠染湿了我的鬓角,此时的我正骑着脚踏车前往您的工地。
“爸爸,爸爸”一声声雀跃的喊声引起了前方的身影的注意,他转过身来,看到熟悉的脸庞,不禁绽开了嘴角。他乌黑的头发此时蒙上了一层层厚厚的银灰色的粉末,显得十分凌乱。汗水浸湿了他通红的脸颊,灰尘侵占了他坚定的臂膀,炙热的阳光烘烤着他高大的身躯。“天这么热,你怎么来了,快去阴处坐着!”父亲皱紧眉头,出口呵斥道。我心里流过一丝暖流,却一本正经地说道:“哦,知道了”。
我乖乖地走到阴凉处,注视着前方。父亲拿起铁锹,弯下挺直的腰杆,往小丘般的黄沙中一下又一下地铲着。父亲的手骨本是骨骼分明,可是在强烈的阳光的照射下,他握得发白的手背却显得并不明显,也许是经过暴晒而发红的皮肤遮掩住了那点点银白吧。一条条蜿蜒的道路在粗糙的地表上显得那样突兀,那强壮的手臂也因为发力而青筋暴起。石灰漫天飞舞,侵略了整个地盘,它落在了父亲凌乱的发丝里,落在了父亲半湿的衬衫上,落在了父亲脏乱的裤脚中。
父亲反复地操练着:倒、铲、挖、装、抹、贴,豆大的汗珠流过父亲的额头,一滴一滴缓缓地掉落在地面上,又仿佛落在了我的心房。此时我心中一动,迅速地拿起了一瓶矿泉水向父亲递去。父亲缓慢地放下铁锹,接过我递过来的水,仰起头颅大口大口的吞咽着,不到一会儿的功夫便见了底,之后又开始了他的劳作。我静静地注视着父亲,凝视着他的手掌,粗厚的老茧倔强地聚集在手掌的深凹处,深深地傲立着。我不由得心中一颤。
这么多年,是父亲您的辛苦、劳累、艰辛换来了我幸福的生活。
父亲啊,您虽是我们全家的顶梁柱,但更是我坚实不倒的依靠,迷茫无助时的启明灯。父亲啊,如果把您比作参天大树,那么我何尝不是您荫蔽下茁壮成长的小树苗呢?
谢谢您,父亲!我一定会在您的呵护下,变得更独立更自强!
您亲爱的女儿:XX
【篇三:家信】
那年我在城里上初中,离家远,一年中也只有寒暑假才归家。与家里日常联系也只能靠一封书信跨过长途漫漫,为我带来家中的一些重要的消息。
记得那是一个暑假,我早早便把要归家的消息告诉了父母,回到家里却发现空无一人,很晚,父母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我这才发现他们脸上的劳累之色,便什么也没有说。但他们看到我都惊喜交加,忙碌地为我做饭,忙东忙西像蜜蜂采蜜。我鼻头一酸,忍不住落下泪来。
时间一晃,暑假结束,我乘汽车赶回学校。彼时父母在后,我拖着箱子步步向前。对于我来说,这不过是多次分离中普通甚至无聊的一次。我没有回头,我以为他们也早走了,便径自上了车,找了个靠窗的位置,不经意往后一望,就发现父亲急急向这边跑来。他稍胖的身体向前微倾,显出很努力的样子,却被地上一块石头绊了脚,重重的身子摔在地上,发出更大的声音。我的眼泪很快就流了下来,我赶紧擦干,怕被他人看见,也怕被他看见心疼。我下车向他跑去,扶他起来,他颤巍巍地站起来,连灰都来不及擦,只赶紧从口里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交代我那是我的生活费,千万不能弄丢了。接下来他又说了很多话,可我已没有再听。不知过了多久,我又向车上走去,与他们渐行渐远。
我这才明白他们为我付出一切,无怨无悔,但我给他们最多的却是背影。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我慢慢的,慢慢的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在我的初中年代,我总共给家中寄去了快一百封书信,收到了60多封。我寄给他们的,全被母亲用一个铁盒子好好装起,但他们寄给我的,只剩寥寥几封仍存,其它的大多是被我弄丢了。一封家信,连接分离两头的我们,传递了父母对我深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