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致抗战老兵的一封信】
尊敬的老兵爷爷:
您好!
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写下这封信,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祝您节日快乐!
老兵爷爷,谢谢您!七十年前你们冒着枪林弹雨开辟了胜利的道路,是你们的英勇战斗赶走了日本鬼子,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我是个小学生,今天,距离你们战斗的年代已过去七十年了,我只能在课本和老师的教导下了解你们曾经的光荣事迹。那艰苦的八年抗战,是你们的流血牺牲,保卫了祖国,保卫了家园,保卫了人民,换来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
回想七十多年前的斗争岁月,你们靠着小米加步枪,与敌人的机枪大炮进行战斗,甚至挥舞大刀长矛从敌人中杀出血路,多么英勇无畏,可歌可泣啊!你们的武器不如敌人,但你们依靠聪明才智与敌人展开游击战。在崇山峻岭之间,你们设下埋伏圈,等待着敌人自投罗网,你们用地道战、地雷战打的鬼子人仰马翻。从平型关战役到建立根据地,从百团大战到抗战胜利,你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你们谱写了一部又一部传奇!
谢谢爷爷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你们七十多年前的浴血拼杀得来的,今天我们在广场上挥舞鲜艳的红旗,旗帜在音乐声中像霞光一样染红了我们的心灵。胜利的星光照耀着大地,我们为您唱响赞歌,在您曾经的战旗下向您致敬!
此致
敬礼!
何震宇
201X年8月27日
【篇二:抗日战争的老兵】
我喜欢看各种各样关于抗日战争的电视剧,如《英雄使命》《雪豹》《黑狐》《我要当八路》等等。在这些电视剧里,不仅仅是那些精彩的打仗的剧情吸引我,而且那些抗日将士勇于奉献生命的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我。由此我对抗日老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位老兵叫钱青。当年他原本是复旦大学的学生,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了,改变了他的命运。作为一位年青人,在国家危难之际,不抗日是不行的。钱青20岁那年,在武汉正式参军,进入了国民革命军26集团军,历任炮兵参谋和炮兵连长。
今年他已经95岁了,记不清曾经参加过多少场战争。不过他还记得作为一名炮兵,许多次幸运地避开了在他身边炸响的炮弹。他说;“在当时的战场上,打死一个日本人,需要牺牲3-4个中国士兵的生命,因为双方的武器装备水平相差太大。在战场上,死亡不像电视剧里那么壮烈,而是像饭店开张一样,每天发生着,每时每刻都有死亡。”
钱青只是抗日老兵中的一员,正是千万名抗日士兵保卫了祖国的安宁。他们这种勇于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篇三:敬礼—抗日战争的老兵】
每次我到外公外婆家时,总会看见外婆坐在书房里拿着一个神秘的小盒子,她用毛巾轻轻的擦拭着小盒子里的东西。小时候我一直很好奇那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现在我长大了,外婆终于让我看到了那个神秘盒子里的东西——勋章!那是一盒子各种各样的勋章,虽然看起来已经有些陈旧了,可是每枚勋章都被外婆擦得闪闪发亮。我很好奇,便问外婆:“外婆,您可以告诉我这些是谁的勋章吗?这些勋章是不是有什么故事啊?”外婆拉着我坐在了椅子上和我讲起了关于勋章的故事。
“宝贝,你的老外公是一名老红军战士,他参加过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这些勋章都是老外公曾经的战功。”哇!我有一位这么厉害的老外公,我觉得好骄傲啊!外婆接着说:“在1935年,老外公和他的战友们为了北上抗日参加了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那一路上他们要翻过一座座的雪山;爬过一块块的沼泽;穿过一片片的森林。饿了啃树皮、挖草根,渴了吃雪块、喝雨水,一路上历经了千辛万苦。”听了外婆讲的这些我都震惊了,我所知道的仅仅就是每年的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我不知道这其中还有这么多的曲折故事啊!外婆告诉我:“南京大屠杀是日军侵略中国犯下的最凶残、最暴力的罪行。日军烧毁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屠杀了30万的中国平民,这场抗日战争整整持续了8年,如果没有像老外公一样的千千万万的红军,中国就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老外公也是在那场战争中被弹片从颈部击穿了左耳,造成了终身残疾,而且在那场战争中,老外公身边很多很多的战友都牺牲了!”外婆说着说着已经泪流满面!
今天的我们在祖国的怀抱中幸福快乐的成长,我们在五彩缤纷的城市生活、在环境优美的学校学习;我们有相亲相爱的家人、有亲密无间的伙伴;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的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以我的老外公为荣!我向所有的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喜欢梁启超先生的话: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中国的新一代,我们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篇四:抗战老兵】
寒冷,慢性包裹城市,乡村里,也结起了霜花。
我们“芳华站士,山河记忆”志愿小分队不畏严寒,从瑞安出发,去潘岱看望老兵爷爷。
车刚到,隔着玻璃,我看见老爷爷拄着拐杖迎出来。小分队成员争先恐后地跳下车,冲进了小园子。
合完影,我们便跑到屋檐下,围着老爷爷的椅子准备听故事。
老兵爷爷坐好,开始讲故事:当年日寇入侵,轰炸机到处扔炸弹,企图炸死中国兵。老爷爷与他的战友包头颅、洒热血一起作战。许多人牺牲了。老爷爷比划了一下,说他头上留下了一条十几厘米长的伤疤……他胸前的勋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故事讲完了,开始送礼物,虽然老高他们已经准备了冬季大礼包,但我还是送上了一份小心意:一条羊毛红围巾,一双外婆织的毛线袜。冬季大礼包里有一顶崭新的军帽,一件厚实的军大衣,还有一枚亮闪闪的纪念章。
老爷爷穿上大衣,戴上帽子,别上纪念章,整个人朝气蓬勃,仿佛回到了八十六年前。
房子和院子之间有一道小沟,大概70厘米左右宽,96岁的老兵爷爷一脚就跨过去。
我站在老爷爷身边,细细地端详着他。
他的左脸脸颊上有一个黑色的小洞,一看就让人感觉他饱经风霜,手的颜色焦黑枯黄,指甲里还有许多泥,皱纹,也布满在上面。他独自一人住在和他一样年老的老宅中,进去一看,他用的锅,也和他一样的古老。老爷爷亲自打理着菜园子,每有人来看望,便赠以蔬菜瓜果。
一大筐老爷爷亲手种的萝卜!上面的泥巴已经被老爷爷洗净,水灵灵,又大又红的萝卜,这是老爷爷一早为我们准备下的礼物。
要走了,我们一起向老爷爷敬礼。
大家默默许下一个诺言:
少年强,则国强。是老爷爷与他的战友们用青春,用热血换来我们现在的生活。幸存老兵已不多,老爷爷的战友们一个一个的走了,让我们,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做中国的顶梁柱!
【篇五:致敬抗战老兵】
6月15日,父亲节来临之际,在华夏保险云南分公司的组织下,我作为蜜蜂融媒·云信乐学小记者团的一员,自己动手制作插花,并来到“全国爱心护理工程——云南抗战老兵照护中心”看望慰问在此安享晚年的抗战老兵,向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们此行看望的抗战老兵代表曾海鸣爷爷,是马来西亚籍华人。1940年,抗日战争如火如荼,年仅15岁的曾爷爷放弃了安定的生活,只身辗转新加坡、香港等地,到达广州,参加了黄埔军校18期学习,毕业分配到了集结在云南的中国远征军。1944年中国远征军开始滇西大反攻,他们被派往中缅边境一线驻防作战,随后强渡怒江,翻越杨梅山,切断了缅甸日军与松山腾冲的联系。曾爷爷还参加了光复腾冲的战役,他冒着枪林弹雨,送回了很多重要情报,是前线部队和指挥所的重要“眼睛”。
了解了抗战老兵们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刻,舍生忘死、共赴国难的故事后,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老兵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希望更多的力量加入到帮助老兵的行动中来。致敬抗战老兵,也是我们践行传统孝道的具体表现。
【篇六:老兵爷爷】
这个早晨冷得就像把大地装进了冰窖了一样。我们“芳华战士·山河记忆”志愿小分队去潘岱老兵看望抗战老兵张教弟弟老爷爷。
我一下车就看到一座很破旧的老房子,房子一侧还用十几根长长的木头支撑着,像马上就要倒了一样。这时,房子里走出了一位老爷爷,他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的旧帽子;脸焦黑枯黄,布满了皱纹,像干裂的大地;胸前挂着许多鲜亮的勋章,十分耀眼。他就是96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张教弟爷爷。
拍了合照,老爷爷坐了下来,开始讲起他的故事。他右手拄在拐杖上,左手一会儿向下劈,一会儿向上挥,好像当年他正在打仗一样:八十六年前,日寇入侵,轰炸我们的家园,他的很多战友都牺牲了……老爷爷的眼眶湿润了,他停了下来,用大拇指和食指做成一把尺子的样子,在头上比划了一番,继续说道:现在我头上有一道10多厘米的伤疤,这是当年打游击战的时候,被日本人打了一枪留下来的。听到这里,我们肃然起敬,情不自禁地向老爷爷敬了少年队礼,感谢他们当年浴血奋战,保家卫国。
我们给老爷爷准备了很多礼物。金可欣姐姐送了她外婆亲手织起来的毛线袜子,这样老爷爷穿起来就会很暖和;还有鲜红鲜红的羊毛围巾。我们志愿小分队送了老爷爷崭新的军帽,闪亮的纪念章和厚厚的军大衣。老爷爷把这些礼物都穿戴到身上的时候,看过去英姿飒爽,仿佛回到了年轻时打日本鬼子时候的样子,真威风!
这时,黄晨萱姐姐代表我们给老爷爷读了一封信,她声情并茂地读道:八十六年前,敌寇入侵,家国不保,在这中华民族危亡关头,是你们挺直了民族的脊梁,抛头颅,洒热血,誓死保卫巍巍中华。敬礼,我们的抗战老兵!大家再一次向老爷爷敬礼,表示感谢!
临近分别时,老爷爷送了每人一个又红又肥的大萝卜,这萝卜居然是老爷爷自己亲手种的。拿着沉甸甸的萝卜,我感慨万千,老爷爷年轻的时候,冒着枪林弹雨,不怕危险;年老时,自己发挥余力,养活自己,我真是敬佩他呀!我心里默默许下诺言,长大以后,我也要变成和老爷爷一样的战士,保卫我们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