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三作文>承其精髓,延其本真
承其精髓,延其本真

【篇一:承其精髓,延其本真】

上下千年,汉字历史之博大精深,众人皆知;星火相递,传承汉字之精魄,延续至今;其重要性,亦不必赘言。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汉字的地位岌岌可危,大众传媒伺机而待,一时间唤起国人拯救汉字的活动层出不穷。“汉字听写大会”、“汉字书写大赛”等等如是,其中不乏语言专家、资深教授,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对传承汉字文化确有其效。

但是,国人真的需要这些红极一时的娱乐节目吗?私以为,汉字之传承,非一日之寒,承其精髓,延其本真,更为重要。

一横即为江山,一点恰似牡丹,一竖颇有风骨,一字应有情怀。正如每一道舌尖美味都牵萦着一缕淡淡的乡愁,舌尖的记忆也因为乡愁的承载而未曾更迭。汉字也应如此,不能与情怀背道而驰。

如今,人不喜,秉烛夜游,槐花蕊落之趣;身不在,月桥花院,琐窗朱户之中;心不曾,沉湎失意,秋去离人,难见天颜之悲。当狼毫替换成钢尖,当浓墨渐渐结痂,又该以怎样的情怀面对跃然纸上的汉字?

我想是一种随性而又不失规矩的情怀,少些许粗俗鄙夷的腔调,対一字一言都怀有敬畏,仿佛有神灵在暗处注视。久之,也能感受到与生俱来的底蕴,这边是汉字传承千年的神韵,非戚戚者才能感同身受。

有了情怀,国人的汉字之路才刚刚开始。汉字繁而庞杂,我们也没有能力全盘接受,当今社会更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延其本真。

近期央视推出了一部纪录片,内容是关于荆楚民间百姓对汉字文化的保护——竹简文化。从郁郁竹海,到水泥森林。伐竹,去叶,沸煮,修形,煴墨,成编,南窗下,煮一壶好水,等茶来,等诗成。每一株竹子到成为文字的载体都要历经三月磨炼。薄薄的竹简上,记载的都是最精妙的言论。

而我们也正缺乏这种精致。未尝过洛阳纸贵的辛酸,哪懂得一字一句来之不易,又何曾想过这个字的精髓,又如何将它镌刻在心。

纵观古今,汉字的运用,从律诗到词令,无不惜字如金,寥寥数语却能言尽无穷,无须千言万语,一字道破天机,这就是汉字的精髓。有着恒河数沙般的外表,更有唯心不变的内涵。如此运用,才能将汉字文化推陈出新,沿袭千年。

面对先人赋予我沉重而无声的瑰宝,我恓惶不已而觉任重道远。有道是“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汉字如泠泠的月,无论采用怎样的角度望去都是那般有情,社会舆论与大众传媒都在其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效果有无,时间自会证明,但只要出发点是正确的,征途也不会坎坷。

念往昔,才华竞逐,叹而今,略失神韵。承汉字精髓,延文化本真,我心怀一种深沉的爱慕,盼望着汉字的归来。

【篇二:体验本真】

印象中,磁器口总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那是很朴实的、淳朴的、很令人向往的。在那儿,似乎远离了城市的灯火阑珊和喧嚣。只有一条条静僻的小路等待你去寻找;只有一缕缕泥土的芬芳等待你去嗅到。在那儿,才能找回本真的自我,体验本真的世界,找回那似乎在灯红酒绿里逐渐丢失的——初心。

最喜欢走的便是磁器口那一道道异常静僻的小巷了。那巷子,真是静谧,也正是静谧,所以才偏僻和难找。那长长的,窄窄的巷子似乎一眼望不到尽头般,也更让你无心关心思考巷外的世界,走在当下便好。慢慢的,踏着脚下的青石板,心里有种莫名的踏实感。久经城市无时不刻悬着的心,似乎也在这一刻放松了下来。树上的蝉鸣和天空的鸟啭便是最好的伴奏声——那是大自然最纯粹的声音!巷外的树枝总会伸进巷子里,阳光透过树叶投下了些许斑斑驳驳的影子。那青苔们在阳光的照耀下,也是显得熠熠生辉了。到最后他们似乎也并不满足呆在阴暗的角落里,便肆无忌惮地生长着,蔓延着,连那巷子里唯一的大路也被充斥着青苔的身影。不过我倒也喜欢青苔的肆意生长,因为它那绿油油的颜色终于将石板那阴沉,单调的灰色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和生机。远看着,好似真如一幅怀有这独特艺术美的画。

巷子的尽头,会回到热闹非凡的大街上,而有时会到达一条清澈的小溪前。我更偏向于后者。似乎“静”已成为我心中的一种向往了。或许是为我在城市中受够了喧闹,想在这世外桃源多寻找一份难得的宁静罢。但我也不愿再去多想,只希望时间能够多停留在这一刻。毕竟这当真是一幅不可辜负的美景啊!并不宽阔的小溪随意地流淌着,虽不能比江河的惊涛澎湃相提并论,却更富有了一种小家碧玉的气质。小溪周围的路是湿漉漉的,空气也是清新的——那是大自然的味道!野花野草肆意地遍地生长。许多花都叫不出名字,但却也能从花下泥土的芬芳知道这是一朵独特的花,不同于牡丹,若说牡丹乃花之富贵者也,那么这些花就更具有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他们都不曾具有华丽的外表,却依然在这静僻之处开出了一朵不属于别人,只属于自己的绚丽之花。我想,这或许是更难得的。

兜兜转转,我走出了磁器口的大门。仿佛又回到了喧嚣的城市,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我想,在这灯红酒绿的世界也还能保留这样一个本真之地,实属不易。

【篇三:倾听心灵本真的声音】

悠悠历史长河,卷不走生命涌动的最真实的洪涛。他们,在这里奏响了属于自己的乐曲……

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颗炽热的老臣心见证了蜀汉的辉煌。三国的硝烟还在弥漫,会乱的吴鹏中,他用智慧抉择着成败。仅仅是三顾茅庐,便让他从此踏上了这条烟雾弥漫的不归路。路上,他从未停滞,从未徘徊,义无反顾的用一颗老臣心奏响了一首激昂的忠义之歌。

他,以山为依,与鸟同乐,隐居于幽静的南山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真实的写照。他向往桃花源般的怡然自乐,寄情于山水的潇洒坦荡。于是,他毅然摘下头上众人羡慕的乌纱帽,绝不为了五斗米折了腰。什么功名利禄,什么荣华富贵,在他眼中,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废旧品罢了。他只要那洒脱,那惬意。他于南山脚下梵唱了一首高洁之歌。

他,用一根光秃秃的笔书写了一个民族本该拥有的亢奋。阴风惨雨,军阀割据,面对国破山河碎,他终于按奈不住那颗如烈火焚烧般热烈的心。弃医从文,他懂得,精神上的麻木远远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可怕。于是,他站在高山之间呐喊,声音回荡了整个山谷。他用锋利的笔尖直插入敌人的心坎,揭示了民族最深处的劣根性,他狂放不羁,视死如归。在孤寂的黑暗中,孤独的抗争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他对民族最深切的情感流露。他,奏起了高亢的愤怒之歌。

烟尘四起的战场上,一颗心默默献给蜀汉;静谧的南山脚下,一颗心归依自然;泛黄的灯光下,一颗心无畏的斗争着。倾听心灵本真的声音,余音绕梁,岂止三日不绝?

【篇四:咀嚼生活探寻本真】

生命是一个过程,逝去的并不等于失去,关键在于是否找准生活的方向,寻出生命的本真。

——题记

生活如同一杯清水,关键在于你放了什么进去:放进泥沙,它便浑浊;放进茶叶,它便清香。怀揣着宝的年轻人把泥沙放进他的清水中,使原本可以幽香永醇的珍宝也变得浑浊而没有价值。

读着寻宝的故事,心绪万千。生命的曙光有时离我们很近,伸手可触及,而现实中的我们却刻意的将它藏了起来,直至醒悟才幡然悔恨……

咀嚼生活,探寻本真,却总是桃源望断无寻处。生命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是年轻人一时被抢光的木炭,还是那切下一块磨成的粉屑?

忆往昔,恍若隔世,看今朝,物是人非。走在探寻的路上,时而会有一种觉今是而昨非之感。不知道那个把沉香当成木炭的年轻人此刻是不是和我一样,正呆在某个宁谧的角落黯然神伤呢!

我伏案窗前,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心也跟着灰蒙蒙的。神思百虑中,感觉自己像一个快要溺水的人,生命迟到的价值快要把我掩埋在这片死寂的湖水之中了。如果,如果年轻人再耐心等上一会儿,在静静地思索一会儿,或许此刻他就是乡里的富翁了。生命迟到的价值最终让他无缘富贵。

品着年轻人那急躁的性子,我突然想起了胡杨林,想起了那“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腐”的中华魂。生长在沙漠的边缘,它不急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壮烈;它不怨不恨,却透露着生命最美的本真。

在岁月中穿梭着岁月,在生命中怀想着生命,在生活中探寻着生活……

咀嚼生活,如同品着一杯又苦又涩的咖啡,酸涩的滋味需要用乐观的调料,方能寻出最美的享受。

咀嚼生活,如同咽着一碗又干又淡的白米饭,平淡的味道需要你用毅力的盐,方能探出最真的口感。

咀嚼生活,如同喝着一杯又苦又甘的苦丁茶,浓浓的涩味需要你用特定的心情去品,方能喝出最美的价值。

咀嚼生活,或酸或甜或苦或辣,探寻本真,可轩昂可忧郁可激奋可恬然……

【篇五:褪去浮华,回归本真】

深夜滤去了最后一点光影,留下了最原始最自然的深邃的黑,不再去掩饰,也无须伪装。当人们的心也由此平静时,几度思量还得褪去浮华求本真。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喧嚣华丽的城市,五彩缤纷的霓虹灯掩饰不住城市人内心的空虚,充斥耳膜的摇滚乐扰乱了内心。当一切繁华拉下帷幕,又剩什么自由的空间呢?

四处高楼林立,孩子站在高楼顶上放着风筝,没有自由的空间成长。这是城里孩子的悲哀,还是山里孩子的渴求呢?华丽的城市如同一杯咖啡,在加过方糖后得到短暂的甜味,咀嚼后除了苦涩别无所有。而那些大山里的人,看似狂放的舞蹈,混杂的音韵,无不震撼我们的心灵。正是那种无保留的情感宣泄,通过悲伤或欢乐的音乐,解开了他们心灵的枷锁,没浮华的修饰,他们真正的回归于大自然中。

当城市中最后一片落叶完成了生命中最后一次轻盈的舞蹈,它追求的是真实。坍塌的墙壁在废墟里沉默,它没有任何修复,所有裂痕是要给世人警示,因为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残败的痕迹中,仿佛看到人们肆意的笑声,听到人们无忌的哭喊,那是人们流露的最真情实感。摘下面具,抛弃所有的装饰,褪去繁华,我们需要的是真实,回归本我。

华丽的外表,恭维的语调,冠冕堂皇的做作,只能是可笑的形式,那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啊!我们需要的是最真、最诚实的话语,也许是只言片语,却也能触摸心底,让被束缚的心灵得以温暖。

曾经,绿树点缀着城市,现在看无数的尘埃笼罩着城市。城市虽有着无数高楼大厦,却失去了大自然的美好韵味,可值?孩子有着无数的高科技玩具,却失去了原本自由的成长空间,可值?不必再让那些附庸的形式羁绊向往快乐自由的心,追求真实,回归本我而非伪装。

人,要追求本真,城市亦要回归本我。褪去浮华,率性而为超越世俗的束缚,去追求本真。

褪去浮华装饰,看门前花开花落。

保持生命本色,让精神天空自由飞翔。

【篇六:寻求本真】

在当今这个物质社会中,人们都奔波于各自的生活之中,为了生活,人们展示出各种圆滑,各种奉承,却活得一点自我都没有,对此,我们应找回本真。

数千年前的一代才子苏东坡,一生颠沛流离,若是常人,便早已为自己的生活所感伤,可苏子忘却自身的苦难,将这份苦难转化于自然山水之中,以悠然自得的豁达心境投身于对自然风光的欣赏中。苏子,正是这种豁达的胸怀在自然中找到自我,寻求本真。

而同样被称为“诗仙”的李白也遭遇了与苏子相似的境遇,虽李太白不如苏子那般胸怀豁达,却也在品酒中找到自我,他写的诗几乎都在饮酒过后完成,他在品酒中找到自我,找到灵感,找到本真,因此一代诗仙的诗永是那么真挚,自然。

古人因没现代都市的繁华嘈杂,灯红酒绿,而易寻找自我,感受本真。当今时代中,人们就无法寻求本真了么?

著名作家阿来便是那么一位追求本真的人,他不像他人为出名而投机取巧,选择捷径,他的出名之路颇为坎坷,从年轻时的处处被退稿,到最后《尘埃落定》的偶然之作的出名有了太多的经历;他对自己不满意,便可以停顿4年去做地方史研究,也可以因冲动而无计划的写出了《尘埃落定》,他不为得奖而创作,仅为文学而创作,他坚持文学根本,主张文学“原教旨主义”,这正是他成功的原因,一切都是为了追求自我,寻求本真。

寻求本真,让我们在嘈杂的都市中解放,寻求自我,也是对自己心灵的解放,让我们无论何地何事都会寻求自我,寻求本真吧!

热门推荐
1种花生
2花儿努力开
3村居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4我的自画像400字女生
5我领悟了
6人生
7假如动物会说话
8蚂蚁历险记
9别说不
10发现写字中的乐趣
11美丽的亮月湖
12谢谢你,老师
13生活中的发现
14书也是一种养料
15怀旧
16知识就是力量
17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18作文下册
19痛苦也美丽
20三只小老鼠
21傲视挫折笑迎失败
22孝顺的我
23关于风的作文
24写给老师的一封信
25关于廉洁修身教育的思考
26那无法忘怀的一幕
27春色
28秋天
29在感恩中邂逅成长
30让生命开始绽放精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