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中秋夜杂感
中秋夜杂感

【篇一:中秋夜杂感】

中秋的夜晚,是最热闹不过的了,大街小巷充斥着赏月的人们和放烟花的小孩,每个角落都洋溢着中秋节独特的味道。

我们一时兴起,就决定骑单车去市区海滨大道逛一逛。海滨大道可真是热闹非凡,原本空旷安静的街道瞬间被各色车辆淹没,路边放烟花,扔甩炮的人群也布满了街道。烟花甩炮爆炸的声音、四轮自行车播放出的音乐声、轿车和摩托车不耐烦的喇叭声和人群的嘈杂声揉和在了一起。

总算找到一个坐下的位置,正想松口气,却又看到一个大人带着自己的小孩拿着正喷射着亮橙色火花的烟花对着周围的植物“烧”,尽管我知道那不会对植物造成伤害,可是从小就教孩子这么做,将来会是什么样子!我皱起眉头,望向天空。

月亮依旧如故,不过显得更明亮,更圆润了。清冷而又温和的月光照亮了半边天,浅浅的象牙白就这样晕染了整个夜晚的天空。往日的舞台主角星星早已全身而退,当夜,天空的主宰者是月亮,是被历朝历代文学家所歌颂的中秋之月!

又有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紧接着一股浓浓的硝烟味儿随风飘来,我的思绪也随着远去,只能起身匆匆离开。唉,月色虽美,可惜地上的人们,不懂得珍惜啊!

凝视着天上的明月,感受着它给我带来的光芒和些许的温暖,我觉得它好像离我十分近,就像是登上高楼就能触摸到它一般,如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那样。可实际上我知道,它离我隔了十万八千里还远远不止。这不正如我们仿佛触手可及而又遥远的梦想吗?梦想会在我们失败时用光芒温暖我们的心房。可实现它却也不简单,但这说难也不难,因为它只要我们肯行动,肯付出,肯进步,结果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回报。

【篇二:话题作文:杂感于多样】

高三话题作文:杂感于多样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三话题作文:杂感于多样,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界的多元化必然导致解答的不性。感谢这不性吧:正因为此,我们才有可能展开联想的翅膀,腾飞于这丰富多彩、变幻无常的天地间。

凡是棋坛的高手下棋,都是不拘泥于棋谱,随心所欲的摆布,酣畅淋漓地拼杀,为了胜利,出手变幻无穷。棋手的境界,成了多样化的解答的诠释。

试问:世上有哪两局棋是一模一样的呢?

有了多样,才有了比较。各种各样的方法罗列于我们的面前,是为了给我们挑选。别出心裁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更好地解决问题,才是我们的动机之本。

曹冲称象,不用称杆而用船;高斯算数列,不计算而是“凑数”……不排斥传统方法的可行性,但更无法否认新路的妙处。

泱泱历史之海,荡出了多少个另辟蹊径?

但是种种解题之道,决非浮于事物表面,一目了然。你得动用思想,探寻奥秘。即便是“妙手偶得之”,也得有量变的积累。启动联想的发动机,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发散,迁移,你才能由衷地赞叹:“这个世界本来很精彩!”

我们中国人,似乎有墨守陈规的传统。一就是一,二就是二,1+1永远是2,守规矩成了人们眼中的美德。

“雪化了就是春天”,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水”。

“临危不惧”,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视死如归”……

血红的大叉,停手吧,你们可知道,你们在缠绕着怎样鲜灵的魂魄啊!

否认答案的多样性,就是否认世界,否认生活,否认真实。

不愿看到未来的中国,成为小脚般的畸形。

可喜的是,中国也有推陈出新的传统。早在几千年前,《战国策》中就对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陈旧思想进行尖锐的讽刺。

因之,有了商君。

后来,有龚自珍高唱“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现如今,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的可不是苏联的老路。

新时代在召唤,丰富多彩本来就是这个世纪的主题,我们可得跟上思维的列车,叫地球震惊于这个五彩综纷的新国度。

我又在想:这大概就是西部大开发时不易建一条公路的原因了吧?有了路网,有了选择,才会腾飞!

你又选择哪条路?

【篇三:研学杂感】

没错,换一种方式,换一种状态,就能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一、台儿庄

经过了听、看、拍、写,四个阶段后,我基本上了解了这一段历史:台儿庄战役,我方牺牲三万多人,日军折损一万余人。自古有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意思是说,这样的胜仗没有多大意义。如此不对等的胜利都如此有历史价值,为什么?

因为是第一次!我们,第一次打败了侵略者!

在台儿庄,我们参观了战役纪念博物馆,听导游讲解炮火纷飞的历史,乘画舫荡漾于京杭大运河之上……最后,我们来到了当年台儿庄大战留下的“弹孔墙”。

紧紧贴住墙壁,仰望着,将手插入弹孔之中。想来,这光滑的石壁在承受了近一月的战火后亦已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霜,砖瓦之间的缝隙凹凸不平。我轻轻一声叹息,遥想当年一枚炮弹在这里轰然炸响的情景。

一转身,本来在地上歇息的和平鸽“哗啦”一下飞得生机勃勃,犹如雪白的大海。它们身后,明亮的迎春花燃遍了古墙。

啊,这安宁的今天。

二、拜师礼

最后一天,我们进行了拜师礼。

不得不说,仪式感还是有的,尽管过程中有些疏漏,但同学们仍然洒下了热忱的泪水。

我们着以汉服,拜以揖礼,诵读《论语》,为老师奉茶。我想,在师生概念渐渐模糊淡化的今天,当这份仪式重新回归我们,在大多数人心中,它仍然有补课替代的神圣感。

让这份感情传承下去吧。在越来越喧闹,白天与黑夜混沌不清的今天,让我们心底一直怀着最干净的感情,走下去。

二、关于信仰

虽然在学校里中午也有配餐,但一桌人围在一张大桌子旁,那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呀。

每天吃饭的时候,我都十分欣慰我们组的状态:纪律良好,大家也有说有笑。

其中,因为我们的恩宇同学是回民,即信仰伊斯兰教(以前我对这个实在一无所知,还特地去查了百度),加上曾老又特意叮嘱过,所以每一道菜上桌,大家都会热切地问这问那。不论他能吃与否,我们都会咯咯地笑作一团。

我不知道这样对他有没有伤害,毕竟,我们对这些民族或宗教都了解太少。

我清楚地记得晓雅同学问他:你吃了猪肉会怎样呢?

他坦然回答:“不会怎样。”

“那为什么不能吃呢?”

他带着几分认真地说:“嗯……有的时候,你知道你不能吃,你就真的不能吃了。”

我还是相信信仰这种东西的。无论有谁告诉我,他真的真的因为信仰什么而不能做什么,我真的真的理解他的感受。

毕竟在很多时候,意念要比肉体强大得多。我也尊重每一个有着不同信仰的人。

无论理解与否,社会,确是因多彩而灿烂。

关于研学,主要感受尽于此文。

我觉得,研学还是利大于弊的。也许在过程中会有些繁琐,但它贴近生活,而生活所给予我们的收获,则是课本里所写不明的了。

【篇四:杂感】

人之初,性本善。

最初的最初,其实人们身上都有许多美德,但随着时间的冲刷,随着社会大染坊的浸染,人们在不断地强化自身的一些优势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贬低,随便丢掉了太多不该丢的东西。

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悲哀。

当善良在凶残面前束手无策,当正义在邪恶面前一再退缩,当谦逊在骄横面前一文不值,当诚实在虚伪面前遍体鳞伤,当勤奋在懒惰面前徒劳无功,当安分在投机面前黯然失色……你惊愕,你无助,你迷茫,你捶胸顿足,你仰天长叹。你感到世事不公,人心险恶。你开始消极悲观,沉沦堕落,你渐渐失去了坚持自我的执着,你渐渐放弃了自身最宝贵的美德。

很多时候,你不得已要迎合错误,纵容丑陋,姑息罪恶。你抛弃了自己的宝贵品质,为卑劣与龌龊推波助澜,喝彩欢呼,振臂高歌。

受了委屈,遭了折磨,你却自轻自贱,顾影自怜,畏畏缩缩。可是你不知道,很多时候,你能否成功成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遇到的人。不是你不够完美,而是有些人的心太丑恶。你的命运其实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因为你不是如来佛。也不掌握在大人物手里,大人物毕竟鞭长莫及。倒是身边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却往往会左右你的命运,牵制你的一生。许多平凡的人本该有更好的人生,却可悲地葬送在这种人手里了。

【篇五:杂感】

这几天,事蛮多。

我那颗叮叮当当的心啊,好似滚落在瓷盆里,四周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久久不愿平静。

一路走来,将就过。

最普通的就是买衣服了。最近,确实需要添置一件新衣了,去游逛两条街,或乘车到涪陵购买,带着目的性和功利性,哪怕自己不太喜欢,也要拿一件走,至于回家,穿过一次,还是两次?实在记不清了。

于是,衣服在那里悬挂飘零,或在角落里黯然静坐,我就不得而知了。

模凌两可的不确定,也经常受到售卖员的蛊惑,你看:“穿着多好看,身材多好,衬得皮肤好白,你是所有顾客中穿出它独有的味道来的……”于是,真有信以为真飘飘然的时候,先前的丑陋套上一件服装就变得漂亮了,黯淡的皮肤因为一件衣服也灿然光亮了起来,哈哈,独有的不合适的怪怪的味道,现在想起来倒是有的。

还好,这样的坏习惯没有运用在别的事物上,要不然,我的人生可真糟糕了。

对于工作和理想,我从不将就委屈自己,该追求什么,我心里跟穿衣镜似的,还算透亮。小时候定的梦想,还真从未改变过,只是不知道走到最后,是不是能印证当初那句纯真的话语。

对于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我从未变过的追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自己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走自己认为正确的路。无人欣赏的小路,一个人携着花香也独自雀跃。

我会遥望林林总总的小店,不同属我的风格,我不会再向往前逛入店内,目光不闪离,也不会暗含不舍。不将就,才会挑到自己心仪的爱。衣服一件,喜欢则买,绝不勉强。人,长到一定年龄,便开始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也爱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环视宇宙的那些花朵,我一直认为漫天雪地里的那一朵傲然绽放的红梅是我的,那是心与泪的结晶。春天了,别的花喧闹地开了,它还在土里静静地休憩,夏天了,莲叶何田田,映日荷花红得漾起层层的心,它才冒出了枝芽儿吮吸阳光、雨露。秋天,经霜的黄菊爬满篱笆,层层叠叠地簇着,繁茂的傲朵那是秋天赐予的重礼,大自然那个母亲让她的子女们陆续登场,唯不让梅花芳艳最好的时光,梅花呢,在万物凋零的时刻,砥砺风雪,迎寒绽放,开出了血一样的鲜红,那是白茫茫的天地间一抹亮色,王冕称赞它:“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宋代杜耒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赞美它的高洁,傲世独立。我无法去揣知一朵梅的心思,如果,我是那一朵梅的话,属于自己的花期开出属于自己的美丽,没有哀怨,没有嫉妒。

不为称叹,只是到了自己该开放的时候尽情努力地盛开,在冬季里盛开着,在春天里隐去。

喧闹不属于它,夏与秋不属于它,属于它的则是冬,所以,不必着急,慢慢酝酿,寒冬绽放,只为世界添彩,不为其他。

热门推荐
1一个“脏脏包”的自述
2妈妈的手作文
3生命因你而美丽
4读《我不》有感
5美丽的汾河公园
6珍贵的书
7父女情
8猫咪记
9难忘的决定
10一段梦的旅程
11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12难忘那张坚强的脸
13与阳光一起走过的日子
14一次难忘的球赛
15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16烛光
17荆刺里的花
18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9忘不了的那一件事
20我心中的那片海
21为师爱喝彩
22唐俊杰真有趣
23读书的议论文
24中国精神
25我与书的故事
26参观荣昌安陶博物馆
27年轻的我们走在幸福之路上
28我眼中的世界
29下雪了
30微笑开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