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一作文>不可替代的八戒
不可替代的八戒

【篇一:不可替代的八戒】

如果我问你:“你喜欢《西游记》中的那个人物?”你一定会回答:“当然是孙悟空!谁不这么想!”但我觉得幽默、乐观的猪八戒也很惹人喜爱。猪八戒原是天宫里的“天蓬元帅”,因醉酒失言而被玉帝“贬”下天宫,谁知,投错了胎,投到了老母猪的肚子里,成了一只猪,一只连他自己也嫌弃的猪!

他在高老庄生活,后跟随唐僧西天取经。在取经之路上,八戒虽然贪吃贪睡,但也给师徒四人带来了快乐。网友们为他编了不少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猪八戒摔耙子——不干了⋯⋯哈哈!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歇后语将猪八戒的形象塑造得太可爱了!而这位“天蓬元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这话逗吧?真有意思!

猪八戒不仅幽默、乐观,而且心胸宽广,是个有情有义的角色。在《西游记》第四十六回中,他为唐僧清除了挡道的荆棘,唐僧叫他休息也不肯停下。别看八戒平时油腔滑调,总是挑拨师父与大师兄之间的关系,但在危难时刻,他却又总能挺身而出。当师父被妖怪抓走后,他忍受着花果山里小猴子们的捉弄与嘲笑,将被师父赶走的大师兄请了回来,救出了师父。虽然孙悟空平时对他不怎么好,整天“呆子呆子”地叫他,稍有差池就揪他蒲扇似的大耳朵,常常疼得他“哇哇”大叫,但在之后与红孩儿大战时,大师兄被打败落水了,八戒不计“旧仇”,立刻跳下水去,从瀑布里救出了自己的大师兄,并仵住悟空的七窍,使了个按摩禅法,使得悟空气透三关,活了过来。你想啊,当时如果没有八戒,这番西天取经真不知能否继续。

读完整本书,我觉得在取经过程中,八戒虽然不是最劳苦功高的,但也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没有了八戒,这一路上一定会少了很多快乐,也会增加不少的苦难。这样一个八戒,怎能不招人喜爱?

【篇二:谁能替代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手上的电子产品也不断更换着,从一开始的密码解锁,到指纹解锁,再到现在的人脸解锁,这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但这也引起了一些疑惑的声音:如今的计算机功能如此强大已经能帮助人类解决许多问题,会不会有一天计算机能取代人类呢?

确实,人类为了使计算机更好地为自己服务将计算机设计的越来越人性化,它会在一天的清晨向你播报一天的天气并提醒你是否该多穿衣服;它会在你修改完文件后提醒你记得保存;它会每天记录你的运动量……似乎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它像一个好朋友一般关心着你的生活起居。

与其说我们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倒不如说我们活得越来越像计算机,看似计算机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其实我们在像计算机一样思考。

如今计算机已经能代替人们胜任许多岗位,如导购员,维修工等,试想一下,如果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能代替法官这一职位,那该有多可怕,曾在新闻上看见过这样一条消息:在美国一位女子应付不起400美元的违约停车单被告上法庭,在法庭上女子哭诉自己的儿子不久前死于车祸,自己被辞退工作靠着低保而勉强生活,自己实在支付不出高额的停车单,于是法官当场免除了女子的违约金,并说:“相信我,未来还很美好,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我想,如果计算机是法官,它一定会按法律的程序走,不留一点情面,法律是严格公正的,但法律之外是不是还应存一些人性呢?我想那位法官的话一定会帮助那位女子熬过这段艰苦的岁月。

人类与计算机最大的不同就是,人类有情感。计算机能做到把利益最大化,而我们能做到把道德最大化。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如同《泰坦尼克号》的桥段一样,在沉船之际,船长让妇女儿童先登上救生艇,自己与泰坦尼克号沉下海底。如果是计算机来做这个决定,它是不是会选择将那些身家资产高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率先救出呢?

我没有否认计算的存在是不合理的,相反,它在生活中为人们提供了许多便利。只是同时我们要记得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在,也不会被快节奏的生活泯灭人性。

我想,谁也不会替代谁,就让我们各司其职使人类社会走向更辉煌的时代。

【篇三:你不是无可替代的】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谈的是《红楼梦》中最让人心痛的桥段。作者描绘了那段,说“林黛玉死后,宝玉很是难过,终日神色恍惚。但是最后,薛宝钗终日陪伴他,开导他。宝玉便把爱黛玉的心思略移到宝钗身上。”写到这,作者就总结了一句话,只有一句。他说“你看,你不是无可替代的。”

我很是赞同这句话,我觉得这句话无论是爱情、友谊还是工作都很适用。

你不是无可替代的,看似残忍,却是真实到决质。爱情上,两情相悦、如胶似漆之时,你们相互许诺,说海枯石烂、沧海桑田。但是“七年之痒”后或许四季更替,你们败给了时间,败给了熟悉。然后,挥手再见,拥有了另一个彼此。你的唯一变成了他/她的唯一,那所谓的海枯石烂、无可替代,也只是曾经的“不懂事。”

你不是无可替代。工作上,你曾叱咤职场,如鱼得水,是上司的顶级助手。你的上司亲自跟你说“没有你,他绝对处理不了公司这么多事。”你洋洋得意,以为自己无可替代。但是,有一天你会老去。你的思想跟着你的器官一起老去,你在工作上终于力不从心。于是,你的上司换了个更好、更年轻的助手。他/她说过你是唯一,你信了。最后却以他/她对更年轻的助手说“你是无可替代”而结束。结局“背叛”收场。

你不是无可替代的。友谊上,小学你们好到同吃一根棒棒糖,初中好到用一瓶沐浴露,高中好到买同一款衣服“撞衫”。你们说,彼此无可替代。但是,大学你们分离。你们的距离越来越大,爱着的范围却越来越小。一个寝室四个人,一起吃、一起逃课、一起为毕业论文苦恼。终于,你们无可替代的彼此换成了同寝的三个人,你们的电话号码从熟记于心到断断续续再到“陌生。”最后,再见时,你连“嘿,你怎么在这里?”也说不出,你只是说一句,就只一句——

“下次再聊……”

你不是无可替代的,林海音在《城南旧事》里说,小时有对她说“英子,长大我们看海去!”的小偷,她很开心,希望长大后与他一起去看海。后来,小偷不见了,她很伤心“以为童年就这样过了。”可是,以后她还遇到了秀珍、兰姨还有吃“驴儿打滚”的奶妈,直到“爸爸的花儿落了”。一个个在她生命中无可替代最终都被替代。

有一句话说“每个人都是他人生命中的一个过客,这注定只能陪他一程。”别人只能陪你一程,生命的沿途还有很多人加入。所以他/她不是你无可替代的,你也不是他的唯一。

所以如果有一天,谁替代了谁,谁成为谁。不要难过、不要伤心,请“像孩子一样遇见,像老人一样离别。”他/她替代了你,祝她/他快乐。

【篇四:黑夜悄然替代了白天】

那时,天那么地蓝,空气那么令人心旷神怡,心情也特别愉悦快乐围绕着一家很老实的人家,幸福不断地在这间屋子里流淌。随着岁月,还有这家孩子的长大。

孩子们很天真很纯洁,他们不懂得什么是快乐,但是快乐却使他们感到辛福感足矣。随着漫长岁月的流淌,不单单只有幸福了。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当然也是有随之带来的争吵冷战。

而后的几年里,天空却再也恢复不了以前的蔚蓝,随着带来的是乌黑,是黑夜般的乌黑。一丝阳光透进去,却因为那心灵之门被光,抹不掉那层寂静的黑暗。

想带来光的人,不断地被拒绝,留下的只有埋怨和无奈。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不再是那么开朗,不再想跟别人说话,他们悄悄地把自己的门关上不想再透出一丝光,不想让别人靠近。可是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心却是那么地脆弱。他们害怕心灵受伤,他们害怕再次面临家庭的争吵。

大人们只顾着自己吵架,哪里还会理小孩呢。小孩们总在大人后面静静的不出声,他们害怕,害怕,害怕这场家庭战争会让他们之前的幸福随之破灭。小孩子们更不愿意看到的是一家人沉寂在纷争之中,随着风慢慢消散,想一缕烟,吹向远方。

小孩子们很想很想告诉他们的家人,也想回到之前美好的生活,可是刚好迈出一步,害怕胆怯使他们不敢走下去,他们将所有委屈难过无奈如一碗水般一饮而尽,藏于心底。他们现在的难过无奈也替代了曾经的幸福快乐,笑容也难以在他们脸上浮现。

【篇五:学习中不可替代的】

生活中,不管干什么事都需要一个既靠谱又实用的方法,才能办到快,办得好。学习也是如此。

一生中,从出生到现在,对我来说,一、二岁时是最快乐幸福的时间段,因为那时你不用学习,不用为学习而苦恼,不用为一些事操心,也不用被家长强迫学习。但是从三岁开始就要接触学习,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等等,都会很辛苦。到了六岁,上了小学,就要接触外国语言。我以前常常为背不下课文,记不住单词而苦恼,开始厌倦英语。妈妈为了培养我学习英语的兴趣,给我想了一个好方法:先把单词“分家”,各有各的“名字”,读熟之后再“相聚”,自然就熟知。这个方法使我又重新爱上了英语,再不为记不住单词而烦恼了。

语文是背不下课文,妈妈告诉我一个容易背课文的方法:背课文,首先要身临其境,要融入内容,再根据要背内容的先后顺序,依次融入,按照想象画面来回忆语句。有了这个方法,我背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数学,妈妈为我推荐的方法是:多记公式,多做题,多复习错题,多研究。有了这个方法,我的数学题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对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多读多问多做多记,才是学习的硬道理!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组成的。读和写是学生最必要的两种学习方法,也是通向周围世界的两扇窗口。只有方法能帮助你的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成就你的未来!

【篇六:不可替代的初心】

“我们所坚信的事实,或许只是某人的幻想,我们所身处的世界,或许只是某人的恶意。倘若人为人的理由,只能由人来解释的话,唯一不可交出的场所只有‘心’了吧!”我十分喜欢这句话,我们极力为之守护的就是不可丢失的“初心”。

“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那样思考。”我坚信这是一个绝对的假命题,但后一句“人类像计算机那样思考”却让我为之担心,甚至恐惧。

人类可以为机器人装上灵活自如的双手双脚,也可以装上挺拔有力的躯干,但人类永远无法为机器人装上一颗热血澎湃的心。而人也一样,一旦失去了那颗心,也就如行尸走肉一般,与机器人似乎并无二般。我在《读者》上曾读过这样一句话:“我得出的这个结论,虽然正确但是可怕,如果善是源于一个人的本性,那么恶也是,他们都可以归结于人的求生欲望,那么善恶难道是相同的么?”然而这片文章并未对此得出结论,归根于“哲学”这一古老命题,这也是对我们“人心”的一次拷问。

孟子和荀子曾提出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人之初性本善”与“人之初性本恶”。我认为两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于“一个人出生时的价值观或对于社会的认识”。善,有着高尚的价值观、同情心;恶,失去了价值观与同情心。于我而言,我更倾向于“人之初性本善”,初心应是善的,只是后天的影响,以及自己思想的转变才导致了明显的善恶分化。

“不忘初心”,最初之心是纯洁的,人所向往追求都是美好的,但渐渐地在追寻过程中开始变味变质甚至腐烂。如果“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我们就会丢失高尚的价值观与同情心,的确,如今科技高速发展,人也越来越聪明,但背后的人性却越来越贪婪,越来越自大,意识越来越沉迷于物质体验,与初心背道而驰,纯洁的通道被欲望堵塞而关闭,原本最应该倡导的,却当做绊脚石被抛弃。古人对“情义”二字之看重,对“诚信”二字之追求,都不是如今的我们所能相提并论的,此时的我们也许应该放慢追逐的脚步,甚至可以停下来驻足观赏,也不失为一种体验的追求,然后回想我们初心,从颠倒混乱的价值观中走出来。

“人”,一撇一捺,相互依靠相互支撑,而机器人则是一个个机器部件、一个个齿轮相互连接,毫无血肉亲情可言,这就是人与机器的重要区别。

初心永不可替代,人不可失初心,就如同机器不可失去电力供应一样,这样人与心才会相融、相交!

热门推荐
1读《我捡到一只喷火龙》有感
2没想到,我真没想到
3五年级即景作文500字
4心中的烛火
5我心中的创客精神
6青春的旋律
7快乐的游戏
8这件事真让我难忘
9运动会
10小公鸡找朋友
11逐梦筑梦路上
12尴尬的一幕
13跳大绳比赛
14知识竞赛
15老人与狗
16我和书
17秋意浓浓
18父亲对我的爱
19记一次开心的事
20下雪了
21你的价值由你决定
22给祥子的一封信
23小学
24沐浴阳光
25多彩的寒假生活
26因为亲近所以美好的
27美丽的海南岛
28仓鼠
29我的乐园学校
30追求直达梦想的彼岸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