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却道天凉好个秋
却道天凉好个秋

【篇一:却道天凉好个秋】

“少年不识愁滋味”如窗外的栀子树,经历了成长的洗礼,消褪了倔强和无知蜕变成一树淡雅脱俗的栀子花,“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夏的酷热是心的压抑,冬的寒冷却是心的冰封,而秋,一个素来被视为不吉的季节,是否就是心的扼杀呢?

青春舞台来来往往都藏尽了无边的忧愁,而这些忧愁却是人生路上成长的必修课。

曾经的自己在这时再也不会再洗耳恭听母亲的唠叨,父亲的教导,在成长路上,不再用眼看世界,学会用心观万物。曾经的自己豪言壮志过,不可一世过,狂妄过,放荡过,如今却宛然秋天的树,富含深蕴却宁静庄重,懂得了以前不懂。秋天的树在经历了春夏之后,面对最后度过的秋,面对最后度过的秋,终于领悟了成长是一门深奥的课,梭罗不也可以通过一片树叶而看出春夏秋冬吗?

也许朱自清也会发出“天凉好个秋”的感叹,忧愁,苦闷时心中的压抑无处宣泄,一阵秋风拂过,心中便觉飘飘欲仙,有时,环境是可以改变人的心情的。秋,有的人看到的是萧条,可当一个有了过去的人,一个有了故事的人,望着眼前盼望已久的秋,最容易起伤感而明理的情愫。也许细心的人会发现,秋天的叶,将它们解剖后会有一阵刺鼻的味道,我想,那该是他日日夜夜积淀出来的吧,到底是它的辛酸还是它的缠绵和无奈呢?树、叶都和人一样,都会有感情,都会有心中藏匿的秘密。无论是人,抑或是树,在经历了太多太多之后,看看眼前的秋,会豁然开朗,不会再烦忧,却道天凉好个秋!

小时候,夏天妈妈总不让出去,说外面太热,中暑了就不好了,冬天,妈妈又不让出去,外面的雪太大,冻坏了怎么办?只有秋天,如天上的绵绵白云,给人温和感。秋风拂过,树上的红枣立即闻声而下。我喜欢秋天,我眼中的秋是潇洒的,更是逍遥的,从不会拘泥于其它。静的时候可以纹丝不动,动的时候可以让人惊骇。而我更喜欢它的静亦喜欢它的动,这样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秋,它也会有波动不平的情绪,这样不正是最真实的自我吗?

青春不仅是一本很仓促的书,还是一本内容丰富而改变人一生的书,它教了我们会成熟,从一颗稚嫩的心蜕变成一颗可以平静对待周围事的心。而秋正如青春后的宁静致远,那么不让人注意,却永远那么让人安心充实。

当心累了的时候,停下自己的脚步,看看周围的风景不觉“却道天凉好个秋”。

【篇二:却道天凉好个秋】

又是一年秋。

微凉的秋风一起,树叶仿佛约好了一样,纷纷化身舞蹈家——摇动着身躯,从自己生长的地方,飘落下来,轻柔地,轻柔地。经过了春的初生,夏的茂盛,终于到了秋,不是败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沉淀,是积攒,为来年的新生补充能量。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年轻的时候好奇的打量着这个世界。长大一点,“张牙舞爪”的施展自己的雄心壮志,像夏天森森的树,枝繁叶茂。再成熟些,学会了收敛,像叶落那般悄无声息,实则是厚积薄发。

自古逢秋悲寂寥。似乎到了秋天,看了落叶,吹了秋风,淋了秋雨,便觉得秋是与悲凉,死亡相联系的。泰戈尔都说“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短暂。”其实不然,秋天的主色调是黄色,但不是只有黄了的叶。“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的花。在别人口中“万物寂寥”的秋中,菊花,开得轰轰烈烈,热情奔放。总有那么些东西,与常物不同,有时显得怪异突兀,有时却显得超凡脱俗。菊花就是这样,在别的花争奇斗艳的时候,她只默默的长着绿叶。静寞了春夏,到了秋,轮到其他花静默的时候,她怒放了。似是要把压抑了许久的美,全都展现出来。她也确实做到了。我喜欢秋的天高云淡,也喜欢秋的奔放热烈。奔放的不只是菊花,还有秋实。看到高挂枝头的果实,觉得它们应是骄傲的。之前的繁花都是为它的出场做准备,做铺垫的。在老家农村,常能看到人们把一些开的很茂盛的花摘掉,这些花是“谎花”,结不出果实的,人们称它“华而不实”。做人不能华而不实,即便你表现得多么“金玉其外”,自己还招摇显摆,但若是“败絮其中”,别人会毫不留情的敲碎你不堪一击的“金玉”,社会也会将你淘汰,如同那结不出果实被人摘掉的“谎花”一样。

我认为用来反思的最好季节便是秋了。闹腾的春夏,到了秋,该放缓脚步,静心思考。

瑟瑟秋风起,凉凉秋意生。

却道,天凉好个秋!

【篇三:却道天凉好个秋】

稼轩有词云:“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却道天凉好个秋”,看似随意细微,细琢之,却耐人寻味,仿佛词人立于楼头,遗世而独立的宏大气象扑面而来,故而一诵成千古。

由是知,细微之处亦包罗万象,吐纳万物,那微中自有乾坤。

不禁忆起那幅《独钓江雪图》,满幅山水,整片满白,只剩一老翁,蓑衣钓竿,孤独而寂寞地品着这天地苍凉,这一隅的微小,却似乎吞吐了整个宇宙,那境界的开阔与渺远之气团团而来,裹挟的,是一份超然的气度与旷世的悲凉。

如辛稼轩、柳柳州般的文人,仕途不顺,命途坎坷,故而随意吟诵,独坐江头,那细微之言、之景,虽然渺小,实则却包含了一番大气象、大境界。如微之言,若“不经一番寒彻骨”,又怎能将千言万语终化为一句呢?若不是经历了“飘飘何所似”的迷茫与朦胧,又何来“天地一沙鸥”的超凡脱俗呢?微小并非渺小,这“微”中饱含的实则是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大隐于市朝,小隐于山林”,正是看透了浮世的苍凉与人情的冷暖,方有了那小隐的怡然,大隐的深沉。

或许有人会不甘地诘责:微小之物,何来吞吐天地的气象?非也!庞大之物看似强大,能操纵宇宙万物,实则真正的命主却只是一颗微小却内涵乾坤的心。如王阳明所言“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虽微小,却早已包罗万象,吐纳众生。如此,微小之物便早已如庄子的鲲鹏一般“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哪还来微小之态?

微小实不小,它有吐纳宇宙的气度,也有开阔豁达的胸襟。他是老陶笔下的一方桃源,归去来兮,隐逸着一颗远离尘嚣的心;他亦是苏子泛舟而游的那一处赤壁,“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潜藏的是对苦难的不以为意,对人生的乐观惬意。

只愿与稼轩一处,斟满那桃李春风一杯酒,漫谈那江湖夜雨十年灯,那道不尽的秋凉,亦自有乾坤。

热门推荐
1不该丢弃的信念
2读书的感觉真好
3成长的蜕变
4关于我们身边的龙文化作文
5滋味
6鱼汤的味道
7心中的柳树
8削苹果
9青湖公园
10我变成了一只小鸟
11风雨中我明白了
12人生若只如初见
13人间仙境,陇上花园
14快乐的寒假作文
15我爱数学
16四季的风
17一份相逢一份暖
18生活告诉我
19关于设立节日的作文
20小狗乐乐
21我爱梅城中学
22我就是我
23枯萎也是一种美
24我心目中的小王子
25逅诗魂
26我的理想
27我的母亲
28我和湘江的对话
29“会飞”的馒头
30执子之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