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长城见闻录
长城见闻录

【篇一:长城见闻录】

2017年的暑假,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我们跟随导游,坐上大巴,奔向目的地。此时,我内心十分激动,因为就要见到课本中的长城了,俗话说:不上长城非好汉。我今天一定要将它征服!

经过半个小时,我们来到长城脚下。这里人山人海,大家排着长队等待进入景区。我内心很焦急,因为需要在太阳底下排上整整一小时的队,但又期待,因为长城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妈妈安慰我说:“想要见到美好的景物,必须要付出汗水,心静自然凉。”听完妈妈的话,我内心平静许多。

终于轮到我们进入景区了,一进入大门我就看到四个醒目的大字——万里长城。我兴奋的跟着人群往上爬,此时我见到的长城就是一座高大威严的城墙,它好像对我说:“孩子,想要征服我可是有难度的哦!”我心想:我才不怕呢!我最喜欢挑战了!我蹦蹦跳跳的向前爬去,这台阶可真多啊!我数都数不清了!妈妈气喘吁吁地跟紧我,说:“儿子,慢点,别摔跤了。”话没说完,我就被脚下的台阶绊倒了,把我的膝盖摔红了。此时我很伤心,想要放弃,妈妈和蔼可亲地对我说:“做事情不能一味的向前赶,我们要放慢脚步,边走边欣赏路旁的景色,你看,城墙外的风景多美呀!”沿着妈妈手指的方向望去,我看见茂密的树林和一簇簇的野花在风中摇曳着,我把刚才的疼痛忘得一干二净。

边走边欣赏旁边的美景,不一会,我们就走完长城的二分之一了,此时,我和妈妈汗流浃背,看下手表,已经是十二点了。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耀,我感觉快要被烧焦了,拿起可乐一饮而光,赶紧在不远处的烽火台休息了片刻。然后,我们继续向前爬,爬呀爬,长城就像无边无际的星空,怎么也爬不完,正当我绝望之际,妈妈告诉我前面就是长城的最高点了,站在上面可以看到最壮观的景物。我立马提起精神,向前爬去。站在长城最高点,我往四周望去,长城就像一条巨龙,在连绵不断的山上蜿蜒盘旋着。妈妈告诉我:“长城是在秦始皇的主持下修筑的,是为了防御外敌的入侵,当时没有起重机等设备,全是靠劳动人民用他们的肩膀和手,一块块砌成的。”听完妈妈的话,我顿时肃然起敬,非常佩服当时的劳动人民。

踏着脚下的青砖,摸着这充满历史气息的城墙,我内心非常自豪。我为我们祖国这悠久的历史自豪,我为作为炎黄子孙而自豪,更为修筑万里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而自豪!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它是我们的骄傲,我今后还要再来游览长城!

【篇二:万里长城说明文】

中国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充满了震惊和奇迹。去年暑假,我有幸目睹了长城的雄伟。

长城就像一条沉睡了几千年的古龙,蜿蜒在山下,把这条“古龙”藏进了“迷宫”。

我不禁赞叹道:“古人真了不起,这么艰巨的工程能完成!”下车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跑上长城。长城的石阶错落有致,大小不一。从石阶上的锈迹判断,它们很旧了。

我的眼前似乎呈现出一幅画面:秦始皇统一九州,并派遣成千上万的奴隶去建造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长城。无数人死于过度工作。我简直无法想象在落后的时代,巨石是如何被搬运并制作成这样一个项目的。

就其破坏程度而言,长城在风雨中默默地经历了风、霜、雨,明清时期得到修复后才得以保存。现在长城的.城墙已经破烂不堪,烽火台上的堡垒已经消失了。未开化的游客还在城墙上刻下“某某人来此旅游”,这真是浪费生命!我不禁遗憾地想,很遗憾,这个中国奇迹被毁灭了这么多!「作文吧ZUOwEnba.nET」

爬上20xx多米的烽火台,站在高处,我不佩服古人的大智慧和不懈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有一个见证奇迹的宝贵机会!

【篇三:长城导游词】

亲爱的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黄,可以叫我黄导游。今天,我们要到著名的旅游景点“长城”去游玩一番。

长城的英文是”GreatWall”,意思是不可思议的城墙。

请看,长城是不是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呢?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有差不多一万三千多里长呢!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长城上。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筑成的,高大而且坚固。在城墙顶上铺得十分平整,像一条宽阔的马路,可容纳五六匹马并列而行。

大家请往城墙外看。城墙外沿着的两米多高的方砖叫垛子。垛子上长方形的叫瞭望口,下面正方形的口叫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大家看到了正方形的城台了吗?那些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在古代,打仗时可以互相呼应。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孟江女哭长城》的故事呢?仔细读一读这个故事,就能感受到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才凝结成了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啊!

好了,长城已经介绍完毕。下面是自由游玩时间,请大家三小时后在这里集合,注意安全!不要乱扔垃圾,不要乱涂乱画,保护文物喔!祝各位游玩愉快!

【篇四:中秋登齐长城】

中秋节这一天,我们全家都去了齐长城风景区。齐长城也算是莱芜的名点,齐长城的环境特优美,山水相依,齐长城的风景像一幅画,我们来到了齐长城,在第一个火台上稍微休息了一下,我们就开始继续攀登。就在我筋疲力尽的时候,我妈妈神秘的对我说:“李泽钰,你的头上有一只美丽的大鸟。”我立刻精神起来,抓住了机会使劲往前走了几步,姐姐还给我美美地照了几张相。

走着走着,我发现山上一朵貌似喇叭花的红色小花。妈妈高兴的说:“这应该是这山上最美的地方。”爸爸小心翼翼的连根带花的拔起来,说:“还真是一棵好花呢!”能邂逅到这座山,是我们登齐长城的缘分啊!

在乘车去娘娘庙的途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村庄,听姐姐说:“这里的人都活到80岁以上,”我问姐姐为什么。姐姐说:“因为这里的环境好,空气也好,所以这里的人才能长寿。”哦,我知道了!看来环境与我们息息相关,保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秋登长城,一路美景,在欣赏到美景的同时,还让我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真好!我还期待下一次出有机会的到来。

【篇五:长城,我来了】

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一直向往目睹长城的风姿,今年暑假这个愿望总算实现了。

暑假,我们全家总动员去了趟首都北京。我看到了庄严宏伟的天安门、雄伟壮观的故宫、引人注目的鸟巢和水立方,还有风景迷人的颐和园。但最让我叹为观止是气势磅礴的长城。

清晨,我们来到八达岭长城脚下,乘坐滑车到了第五个烽火台,开始爬长城了。长城随着险要的山势曲曲折折,活像一条有生命的巨龙。远处,云雾给长城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轻纱,宛如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泼墨画。连绵起伏的山脉衬托着长城,显现出一翻雄伟的气势,好壮观呀!

我踏着用长方形青褐色砖砌成的长城台阶,手扶着城墙,吃力地往“好汉坡”爬。长城的台阶时而陡峭,时而平坦。宽阔的地方十几个人可以并排走,狭窄的地方两个人交汇也有困难。每隔几十米有一个烽火台。妈妈说: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靠肩挑,手抬,不管严寒酷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而建成的。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毅力。

我终于爬上了毛主席所说的“好汉坡”,站在城楼上,我居高临下,极目眺望,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只见群山苍翠,葱茏青郁,长城在叠翠而险峻的山岭间迤逦远去,一直伸向远方与碧空相接,显得更加气势磅礴。现在我看它不仅仅是翘首欲飞,而是一条有生命的,探首天际的巨龙正在翻山越岭向前飞腾。

长城不愧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呀!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合适的语言来描写它的壮观,您还是亲自来看看吧。

【篇六:登长城】

妈妈工作很忙,一年之中难得有几次长假期。今年五·一小长假,妈妈终于答应我来一次长途旅行。长城离老家不远,很早就憧憬着站在长城之巅,感受一下做“好汉”的豪迈。这一次,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那天,清空万里,微风徐徐,爬山登长城再适合不过。从酒店出发,坐上开往八达岭的旅游车,在车上我和小伙伴们有说有笑,途中透过车窗,看到长城弯弯曲曲,时隐时现,像一条巨龙卧在崇山峻岭之中。不知不觉中旅游车缓缓停在了山下的广场,长城到了!长城,我来了,我在心里默默的大喊道。

长城是依山而建,巨石堆砌而成,路面多是台阶,但也有的地方铺成平路。开始爬的时候,我们十分激动兴奋,一会扶着栏杆,一会手脚并用,有说有笑,活像一个活蹦乱跳的小猴子。但没多久,长城变得上下起伏,攀爬越来越困难了。有的地方,坡度接近70度,台阶又高又陡,回头望去,吓出一身冷汗,感觉随时都有可能掉下去,我不禁紧张兮兮,手心冒汗,手脚发软;有的地方没有台阶,下坡路面平滑,我紧紧抓住栏杆,心里害怕极了,身体尽量向后仰,踱着碎步。即使这样,还是滑了一跤,要不是妈妈在身边牢牢地抓住我,我可能滚下去了,真是吓死了!抬眼望去,长龙一眼望不到边,何时能爬到啊!我不免打起来了退堂鼓,央求妈妈不要再爬了,我们就在这里看看风景算了。妈妈微笑着激励我“不到长城非好汉,你不是要做好汉吗?”我心里重新燃起了斗志,心想“坚持就是胜利,我一定要征服长城”。我一边爬一边给自己加油,汗挂满额头了,太阳也似乎想要考验我的意志力,火辣辣的直射下来。坚持!我超过了一行人,成了第一个爬上顶峰的人,啊!终于登上长城之巅了!我和小伙伴们欢呼雀跃起来!

站在长城上,极目远眺,我仿佛感觉自己骑在龙背上,随着巨龙在天空中飞腾,时而翻滚向上,时而俯冲山谷。这就是好汉的感觉吗?我做到了,我是女汉子!长城,我征服了你!

我爱你,长城!

热门推荐
1初夏
2安之若素,淡然处之——我读《生命的品质》有感
3爱的叮嘱
4我正十四岁
5我学会了包包面
6遗失的美好
7永远别害怕新的旅程
8感恩母亲
9西湖的美
10回顾2022展望2023
11挥洒梦想,铸造辉煌
12梅花赞
13错怪
14田间之趣
15快乐的学工
16冬日暖阳
17八年级的作文
18我和妈妈互换角色
19做家务作文
20枕书入眠,梦也香甜
21我的青春宣言
22追寻的我,前方的你
23说出来的感觉真好
24聆听自然的声音
25宽容的力量
26春雨的美
27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28我最爱吃的美食
29我爱秋天
30校靓丽风景线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