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走过贫穷的路口】
汤姆是一家大公司的小职员,作为一个年龄最小,资历最少的“新手”,似乎理应做最苦的活儿,拿最少的工资。汤姆夜以继日,风雨无阻的在外奔波,只有在中午那短暂的时间里,他才能够放下手中的活,回到那件狭小的办公室中,喝着苦咖啡,吃着陈面包,闭目养神,来享受这不可多得的片刻安静时光。
“我这样好的年龄,却在每天做这么没有意义的事情,”汤姆忿忿的想,恶狠狠的咬了一口面包,“这该死的杰克,总有一天我会把你像这陈面包一样咬碎再吃到肚子里去。”虽然是这么想的,但汤姆却不敢这么做。杰克可是他的老板,这家公司的头头,他掌握着汤姆在这家公司的去留,汤姆可不敢招惹他。左不过是每天中午发泄不满的怨言罢了,见了杰克还是要面带微笑,把腰躬到快要贴近双腿向他问好。
这样的日子似乎永远没有尽头,但世界上却总会有奇迹出现。这样的馅饼就砸在了汤姆身上。汤姆拿出了平时不舍得喝的茶泡好,放在了茶几上,开始不安的等在伊莎小姐。伊莎小姐聪明美丽,气质也非常棒,是个难得的美人,从她婴儿般顺滑,没有一丝皱纹的脸蛋上可以看出她非常年轻,并且保养的非常好。是可以让所有男人心动的女人。可是的是,她已嫁为人妻,丈夫是汤姆的上司,换句话说,伊莎小姐是他的老板娘。唉,想到这里汤姆叹了一口气,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让这样一个青春刚好的女子嫁给杰克那样的糟老头子,钱啊,可真是害人不浅……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汤姆的思路,他连忙起身开门。伊莎没有像平常那样穿鲜亮颜色的衣服,今天她穿了一身黑,带了一个大大的口罩,大波浪卷的头发被利索的盘到后面,低矮的鸭舌帽只露出两只眼睛——汤姆差点没认出她来。伊莎快速进门后,警惕的望了望,确保无人后才摘下了鸭舌帽与口罩。恢复了以前的优雅,环顾了四周,眼神中似乎带着讥笑,“汤姆,你住这样的房子?”不屑的语气让汤姆皱了皱眉,接着伊莎又说:“我有一个让你快速得到许多钱的办法,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汤姆立即两眼放光,这样的好事他怎么不愿意?伊莎又道:“杰克把所有的财产都放在一个小木屋中,到时我带你过去,你便打电话给杰克说你绑架了我,等他来后在趁他不注意把他杀死,”说着便掏出一支手枪放在桌子上,“事成后,你将得到一半的钱,如何?”见汤姆犹豫不决,伊莎又说:“想想杰克是如何对你的吧?你难道想在公司里一直做小职员,永无出头之日?”似乎是说到了痛处,汤姆坚定地说:“我愿意帮你。”伊莎微笑着说:“这就对了,明早九点我会来接你去的。”
伊莎走后,汤姆收起了手枪,脸上闪过一丝骇人的笑。似乎想起了什么,又把一根粗麻绳放进了口袋,就去床上躺下了。
时间似乎过得很慢。汤姆在回过神来,只见杰克踉跄的奔过来,焦急的望着汤姆身后被绑的人儿,忍不住破口大骂,还没等走近,脸上便挨了汤姆一拳,立刻脸角出血倒在了一边,汤姆又立刻拿出麻绳套住了他的脖子,狠狠地扯向两边,恨恨的说:“我终于可以杀了你来一雪前耻了。”见杰克不再挣扎,便解下了绳子。回头看,伊莎已经解开了束缚站在他面前了。“汤姆,做得很好。但你实在是太笨了,难怪你只能做个小职员,”伊莎轻蔑地说:“知道为什么告诉你这么多么?因为你快要死了。如果被发现了,报纸上会说,是职员不满老板将他杀死后畏罪自杀,而我,将得到全部财产。”说着拿起了手枪,“砰!”待汤姆睁开眼睛,只见伊莎倒在地上,血顺着头留下来。到死亡的最后一刻都不知道是杰克杀了她。她的嘴角还带着轻蔑的笑,眼睛也睁得很大。杰克不禁痛心地对汤姆说:“如果不是你告诉我,我还不知道伊莎竟是这种女人!”“为这种人伤心不值。”汤姆淡淡地说。“回去我便升你的职来报答你。”杰克道。“或许,这个用不到了,因为我将是公司新老板。”说完便毫不犹豫拿出手枪打向杰克的脑袋。第二天的报纸上,一家公司的老板与妻子发生财产矛盾失手杀死妻子后自杀。而那公司的老板则换成了一个勤快的小职员。
【篇二:路口】
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日几度薄西山。多少轮回,几度分合。历史的脚步迈过春秋战国,远去了先秦两汉。晋阳,伴着那独有的气息步入了汗青史册。
殊不知在世人吟咏“死生亦大矣”之时,一颗即将惊骇众人的种子正在萌发。他,一杯酒、一首诗便是一生,一个纯粹的隐者,却又是文坛中的一株奇葩。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人生又怎能少那半点苦涩。天才的种子只被一破落屋檐所遮掩。如此残破不堪的家庭却要诗人去支撑,其难,何止登蜀道上青天。是可谓大厦将倾,一木难支。诗人含泪与衣食无着的五子作别,开始了游宦生涯。
伴君如伴虎,为官犹为奴。奸佞专权,朝纲腐败,这是怎样的官场呵!身居庙堂可抱柱吟咏“圣朝无阙事”;自命清高的人只能“独守千秋纸上尘”。进而倚水而始,诗人怀着一颗养家糊口之心,抱着决不扰民的意念,为官一时。他刚直不阿,胸怀坦荡,又怎可为五斗米而折腰呢?诗人的心犹如那高山碧泉,澄澈明净,又怎能容得下一丝丝污垢,而官场却是那般浑浊,单纯的诗人有些疲倦了。
官场一天天腐败,空气也一刻刻愈加沉闷了,诗人感到异常烦燥。一个念头闯入心房——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他仿佛站在了十字路口。不!诗人确实站在自己人生的路口上。狂风一阵,劲草倒去,无形间现出两条路。放眼望去,宽阔的道路上车水马龙,众人叫骂不绝;回瞥幽径,阴风凄凄,荆棘载道,让人不寒而栗。诗人站在路口,犹豫不决,任疾风吹乱他的衣襟。
他终于鼓足了勇气向小路奔去。诗人驾着巾车,时而棹着孤舟,引觞如歌而来。那官场,那曾挥洒过泪水的地方,正慢慢的在诗人脑海中逝去。瞬间,他感受到了清新自然。欣喜至极,诗人漫步于庭柯之间,游荡在山野之中,引觞满酌,扶松自傲,一首首充盈着山水灵气的诗歌如滚滚东流之水向尘世涌来。
诗人的脚步踏青了西山的花草,迈翠了南山的桑竹。扶着东篱幽菊,回忆那苍凉的路口,他笑了。奇艳的花朵绽放了!
【篇三:路口】
路口,本意是指一条道路的开端和几条道路的交汇处。可在我看来,路口是一种选择,而做出选择的则是自己的内心,有时它会选择无私,有时它会选择自私。然而,就是一次次地选择,成就了我们的品质与未来。
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饥饿难忍的我冲出校门去寻找午餐,虽然当时我的脑子里只想着一个“吃”字,但马路对面那个焦急的身影还是吸引了我的视线。呦,那不是我同学的妈妈吗?说实话,那个同学和我关系并不好,昨天还打了我的小报告来着。我停下脚步看了一会儿,明白了,一定是他忘了带下午上课的美术用具,他妈妈给他送来,收发室没人,也没有认识的人,送不进去。我在想,要不要去帮一下忙?如果没有美术用具,他一定会被老师批评的;可转念一想,我干嘛要这么做?昨天他打我的小报告时可没考虑过我。再说了,如果我帮了他,吃饭的时间肯定就不够用了,我呀,还是当没看见吧。
我转身要走,可看到同学妈妈那焦急的身影,心一软,算了,他毕竟是我的同学,而且在初一的时候,他也帮助过我……想到这,我马上跑过路口向阿姨打了个招呼,接过她手里的东西,还没等阿姨道谢,我就跑进了校门。 可命运之神非要再跟我开个玩笑,我竟然一时找不到那个同学,我跑遍了整个操场才找到了他。当我把美术用具亲手交到他手里时,我的心很稳、很高兴,而他也对我说了好几声谢谢,就这样,我们成了十分要好的朋友。说实话,我自己都觉得神奇,是我自己获得了一份友谊,而那个小小的“路口”,见证了我们友谊的开始。
毫无疑问,这真是一次正确的选择。 虽然那天中午,我没来得及吃饭,但整个下午,都没有感到饥饿,我想一定是帮助朋友的快乐压过了饥饿的感觉。直到回家后,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我才意识到饿了,那天晚饭,我一口气吃了三碗米饭,把妈妈吓了一跳,她都怕我撑着。可我却没有告诉她原因,我用米饭把这个秘密压在了心底,只有我和那个同学知道。
从那以后我更加乐于助人,也交到了更多的好朋友。 我一直觉得,人生的路口有很多,只要用心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好品质和光明的未来!
【篇四:红绿灯人生的路口】
爸爸买了新车,看着那崭新的车辆,洁白的车身,全家都挺高兴。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决定带全家去盐城玩玩。
我们迫不及待地钻进新车里,不一会儿,车子驶上了204国道,路上的车不多,爸爸开得也很平稳。我坐在车中,安静地欣赏着路边的风景。一棵棵树木向车后迅速地闪去,远处的高楼乍看很矮,可是很快地就接近了它,到了眼前,立刻感觉的到它的伟岸。爸爸也很悠闲地哼起了歌。
接近城市中心,路上的车子渐渐多了起来,红绿灯的数量也增多了,爸爸的车速也放慢了许多。我不禁有点着急起来,瞪着前面的红灯,心里希望着在我们经过的时候变成绿色。心里一边想着,嘴里一边碎碎地念叨着:“绿灯,绿灯,绿灯……””很幸运,连过了几个路口,只等了几秒钟,我都有点得意起来:“瞧,我的祷告显灵了吧!”妈妈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又到一个路口了,还是绿灯,接近了,时间还有3秒钟。我喊道:“时间还没到,快点,快点冲过去!”可是,我想象中的加速的感觉并没有到来,只见车慢了下来。后面的车也连续地按着喇叭,好像也在催促着爸爸赶快过去。可爸爸的车在停车线后停了下来。我能想象到后面车里的人的咒骂声,我有些不满地看着爸爸:“刚才明明可以过去的呀?”爸爸瞪了我一眼,反问道:“你也上五年级了,这种交通常识还不知道吗?”我不作声了,可心里还有点不服气。爸爸接着说:“车辆过斑马线,速度不能超过35千米/小时,这是交通法的规定。是的,刚才加速是可以冲过去,可这样做危险性就大大增加了。因为抢红灯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可不在少数呀!所以宁等一分钟,不抢一秒钟!”
听了爸爸一番话,我惭愧了,心情也平复了下来,静静地看着爸爸的车跟随着前面的队伍缓缓地驶过路口,是呀,冲动是魔鬼,特别是在交通安全上,不管是驾车的人,还是乘车的人,都应该把交通法规牢记心中。路口的红绿灯,不仅提示人们安全出行,也在警示人们,在人生的路口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篇五:走过熟悉的路口】
经常听到有人大笑一声,然后展开“回忆”的画卷:“那些年,不懂事……”看似轻描淡写的带过。“那些年”有多么沉重的意味,你又真正曾领会……
那些年,我还是个稚嫩的雏,奶奶也健在。那时,她的浑身上下透着明艳、傲然的光彩,用一双勤劳能干的手操持着一个美满的家,她在我上学的一个路口摆下了一个摊子,卖些学生爱吃的东西。
每天早晨,在晨曦的辉映下,我就背着奶奶亲手为我缝制的书包,利落的爬上奶奶的手推车,奶奶这时总会笑吟吟的迈着碎步过来,将我轻轻一推,安置在车面上,然后,待我稳定身形的之后,回转头,便是奶奶围上了围裙站在车旁。我便雀跃一声:“走,出发。”然后嘴里发出各种听过的车发出的声音。奶奶就笑呵呵的推着车和着我的节奏,街上就多了一对真情洋溢的祖孙,远望着的人似也被这充满温情的场面所感染,嘴角不自觉的上扬了许多。
到了奶奶的摊位,她便把车托管给一个总是先到的人,然后,从夹层里拿出一袋水果糖给我,双手一环,把我从车上抱下来,一只手牵着我,大步流星的穿过她所在的路口,把我放在学校的门口,接着注视我一蹦一跳的跑进校园,呆立良久,才回到摊位开始忙活。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岁月残忍的改变了容颜,还有许多扯不断的情。借着回母校聚会的光,我又一次辛临那个熟悉的路口,曾几何时,那荡漾着我的欢笑的路口,那寄托祖孙感情的路口。
还是一成不变的景,路边的树依旧青翠摇曳着,唯有树下的草皮厚了些,且奶奶曾经的摊位也被一个明丽的女子接替了。仍然是同样的东西,同样的情景,她也有一个和我当时一般大的孙子。睹物思人,或许也就如此吧,眼角便不觉挂了些泪珠,只因旧人已逝。见我呆愣在路旁,同学问我怎么了,我升么也没有说,只是对一旁回忆往事的人中的话“那些年”不屑一顾……
树荫间缱绻着泛了黄的树叶,初秋的风张狂的吞噬着夏日里的温暖,最后一点余热也渐渐散去,殆尽在摩挲着飘落的树叶间。
那些年,我无数次走过那熟悉的路口,现又重回路口,走过时,却已是形单影只物是人非,也许只有淡存心中的思念与爱能永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