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楚怀王的作文

【篇一:遗憾的作文】

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不称心”,“大可惋惜”。既然如此,难道遗憾也值得品味?

是的,遗憾可品且意味极深长,不信请细品。如果没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遗憾,能有林黛玉那悲悲切切的诗文吗?再试想,如果《红楼梦》的结局真是宝哥哥娶了林妹妹,满意得让人倒胃口,那还能叫世界名著吗?

原来,人生所有的悲剧都是在展现遗憾:荆轲刺秦王,遗憾,偏偏没刺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火种,遗憾,偏偏被宙斯钉在了高加索的.山崖上;屈原忠心耿耿,遗憾,偏偏碰上个昏庸的楚怀王;岳飞挥师北上正欲直捣黄龙负,遗憾,偏偏被十二道金牌招回了临安!靳开来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大家开路死得悲壮,遗憾,却偏偏没得半个军功章!

不是吗?细品上述这些遗憾的人,无一不是崇高者,而且,当人们用自己的滚滚热泪对上述种种遗憾扼腕长叹时,不是正在展示着一种人世间的最纯真最崇高的情吗!

应该说,人人皆有遗憾,人生必有遗憾。为什么?因为人人都有理想,而理想的最大特色就是高于现实,也正因为如此,现实的人才会在理想的门外久久俳徊,流连忘返!也许,这个追求理想的现实的人至死也未能叩开理想的大门,但,只要他追求过奋斗过,拼搏过,他就无愧于人生!如果说这就是遗憾,那么,正是它,在闪耀着阳光一样的辉煌的亮色!

让我们的生命进入一种积极追求的辉煌状态吧!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播种都意味着收获,尽管并不是所有的追求都能绽开花朵,但正如朱光潜老先生说的:“倘若件件事都尽善尽美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因此,我们可以认定,遗憾乃是人生的一种必然,既然如此,何必拒绝遗憾!

【篇二:诚信的议论文】

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题记

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星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

想当年,起义军的统领陈胜,他发了家,可忘记了“苟富贵,毋相忘”,最终被他的部下买掉了人头。是他自己没把握住诚信,因此诚信就反过来要了他自己的命。

在民间还有“兵不厌诈”的成语,这应该歇一歇了,那是打仗时的用计,现在我们应该处处讲诚信。商鞅立木取信,获得了百姓信任,从而成功的推行新法。曾子杀猪,让他的妻子和儿子懂得诚信。同样的道理,楚怀王失信,不但灭亡了自己的国家,还使贤臣屈原投汨罗江自尽。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信”没有诚信的人是人的悲哀;没有诚信的国家是国家的悲哀。在汉朝有个叫季布的人,他信守诺言,恪守本分,不撒谎骗人。后来,他遇到危险,就有很多人来帮助他渡过难关。“一诺千金”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件事来的。

我们应该追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理,应该要恪守诚信,与人为善。诚信,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我们长大找工作时,资料里如果有撒谎的内容,那老板肯定不会要你,这样找工作就成了一个困难。相反,如果你拥有诚信,老板会赏识你的,还可能会给你加薪,给你升职。

善意的谎言是可以原谅的,但故意撒谎就不对了,万一被人看破,会让你一辈子都抬不起头。因此,我在这里呼吁一句:“诚信乃做人之本”。

【篇三:染?不染!】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高贵的情操感动着人们。

清晨,我顺着小路走到公园去观赏莲花。现在正如初夏,风姑娘飘过来,莲花在朝阳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的高雅。这幽香扑鼻的莲花竟生长在满是污泥的池塘中。莲花这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而不被污染,经过那清水的洗涤而又不会让人感到妖艳。莲花,那清新脱俗的气质不禁使人赞叹。放眼池塘,一片片绿油油的莲叶上衬托起如粉红色公主的荷叶,中间那黄色的花蕊更是美不胜收。那莲花这儿一朵,那儿也两三朵,有的还是花骨朵呢。颜色更是有粉色、白色、桃红色之分。莲,亭亭玉立的水中仙子;又仿如散发淡淡清香的花中君子。虽然莲花生长在满是污泥的池塘中,但它却不管周遭环境,仍在池塘中盛开。

与莲花一样有相同品性“不染”的文人有很多,如晋代诗人陶渊明,他因为不想为五斗米折腰,毅然的辞官回乡。再说屈原,他在修订发证上因不想与上官大人同流合污,没想到上官大夫和其他人受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楚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让楚怀王疏远了屈原。后来又经过许多事后,屈原万年俱灭,并对自己的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仰天长叹一声,投入奔腾不息的汨罗河中。又谈于谦,于谦是我国明代有名的清官,但是却得罪了朝中的贪官,皇帝也昏庸至极,心中常常不快,可却又没法子。后来在贪官的无闲暇,皇帝寻了个罪名,把于谦关入了大牢中。于谦在牢中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我们都知道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周敦颐就是在宣扬自己在官场中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如同与莲花在污泥中生长而不被污染那么难。这是周敦颐诗人在爱莲说中的“暗情”。那些文人也是,他们都不屈于“恶势力”的人,我们要在未来的道路上做到“不染”,为人要正直、高洁,不受外界的影响,当然,“人生从来没有坦荡入砥的路,‘我的未来’也确乎不是一场梦境那么美妙。在未来路上,也要做到“不染”二字。

【篇四:有梦想还要有爱】

在那不遥远的地方,有你的梦想,用爱载着的梦想。

如果梦想是风筝,那么爱是长长的线,没有线,风筝终究会摔得让人心疼;如果梦想是船舶,那么爱就是精准的罗盘,没有罗盘,船会漂离航道,孤苦零丁;如果梦想是牙齿,那么爱就是火热的唇,没有唇,牙齿会不住颤抖。

天,哭了,颗颗晶莹的泪珠落在车上;车,停了,傻傻地呆站在路上;路,渴了,汲汲的将泪水喝干;你,走了,将这份普通的工作交给别人;这个城市都有许多普通的人,他们做着平凡的事,他们让这个城市更加和谐、繁华和充满爱。你每天都开着大连市的一辆普普通通的公交车,载着许许多多的人去工作,你认真地开每一趟车,你爱每一次乘你车的人,因为乘客们的生命安全是你最大的梦想。有一天,你不得不“离开”了,可车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乘客啊!在你知道死神已向你伸出手臂的时候,在你知道生命的最后一路车即将到站的时候,你做了三件你做过无数次,可有生之年却是最后的三件事,把公交车停在路边;拉下手动刹车闸;让乘客下车,然后熄灭发动机。乘客全都还未发现这个保证他们生命安全的你,已悄然离去。你向他们挥挥手,感谢他们乘坐你生命中最后的一路车。你不像荆轲,偏偏没刺中秦王;你不像屈原,偏偏碰上昏庸的楚怀王;你不像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偷来的火种却被宙斯钉在山崖上;在生命的最后一瞬,你用爱支撑着自已;在生命的最后一瞬,你用爱将梦想远远放飞。

爱是人类的一种美好的情感,是我们完成不太遥远的梦想的需要。

因为有梦,因为还有爱,张米亚摘下自已的双翅,送给孩子飞翔的梦想;因为有梦,因为还有爱,没有秀发的麦琪也能配那把精美的梳子;因为有梦,因为还有爱,德兰修女始终如一地做着每一个有手有脚的平凡人都有能力做到的事。

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的事,那样我们的梦想就会被爱所托起,高高的……

【篇五:端午节】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屈原不但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还是一位爱楚国的大诗人。他做过许多为民的事,所以楚国人民都非常爱戴他。楚怀王却听了奸臣的话,将屈原削职流放。流放期间,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屈原大怒,来到汨罗江边,跳了进去,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是因为楚国人民知道屈原投江后,迅速乘着渔船来打捞他的尸体,一直行至洞庭湖,还是没有看见屈原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投入江中,说是让水里的生物不要吃屈原的尸体。后来,这种米团就变成了现在的粽子。楚国人民为了寄托思念,荡舟江河之上,后来发展成了赛龙舟。

我们家乡的习俗是吃粽子、插艾叶。太仓的粽子种类很多,有白米粽、蜜枣粽、肉粽、蛋黄粽……不但种类多,形状也很多。有三角形的,有长方形的……其中,我最喜欢吃三角形的肉粽和白米粽了。

【篇六:由屈原想到的】

说到屈原,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而我要说的,就是他的《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怀诗。屈原在这首诗中抒发了自己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痛斥了楚怀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和致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屈原把他对楚怀王的痛恨惋惜,对民生的担忧在《离骚》里坦露出来。他坚持他的理想,即使死九次也要去做。他也是我国第一位爱国诗人。在秦破楚之际,他带着他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政治抱负,投江自尽。

屈原对祖国的热爱程度,我的掘笔写不出万分之一,只能说在他心中,祖国就是天。那么,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屈原这样呢?

也许有,但又有多少?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都是一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都是一幅冷漠脸。现在世道就已经如此冷漠了吗?确实,就在前不久,我看到一篇新闻――一位年过七旬的老汉,在过马路时,因为年纪大了,脚步慢而身体前倾严重,故摔倒了。这时一位开宝马的妇女破口便骂:“快让开,老成这样还出来!”老人家摔倒不扶便罢了,还这样做,是否太泯灭人性了!

但其实,并非人人如此,这世上还是不乏善良之辈。又例如,我去年看到的一则报道――几位小学生在上学途中碰到了一位昏倒在地的老奶奶,见状连忙把老奶奶送进医院并联系其家人。可谁知,其家人却反咬一口,说是几位小学生把老奶奶撞倒。幸得,当时那里有监控,才得以还他们的清白。试想一下,如果当时没有监控,那么这几位小学生会怎么样?就这里,善良的萌芽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怎么可能有善良的、爱国的人呢?

如此世风,已经快熏坏了祖国的花朵,还如何让祖国继续灿烂、绽放光彩呢?

读一篇古文,品作者情怀,学作者做人,应该是我们最该做的。我们应该学习屈原的伟大的爱国情怀,像《离骚》里说的那样,忧国忧民。中国不仅文化博大精深,而且还是一个文明古国。读国学经典,做文明标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篇七:端午节与诗人屈原】

农历每年的五月初五日,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民间节日“端午节”,因为在五月,又可称之为“五月节”。在这个节日里,很多地方都以包粽子以及赛龙舟的方式来纪念古代杰出诗人屈原。

少年时,每逢端午节这一天,我既有芳香扑鼻的粽子吃,又可以与同伴们到家乡的小河里畅游“龙泉水”(民间传说把这一天江河里的水称之为“龙泉水”)。与同伴们在水里嬉戏、追逐,把这一天藏在内心的喜悦尽情地挥洒出来。这是端午节留给我最初的、最深的印象与留给我最美的回忆。

随着时光的飞逝,今天已为人师的我,在端午时节,想起的是《楚辞》,想起《离骚》,想起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想起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据史说,公元前278年秦兵功陷楚国首都郢都,诗人屈原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于当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名为“端午节”。屈原在楚国早期是极受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的,他极力主张联齐抗秦,并争取由楚国实行统一天下,。然而,后来楚怀王却听信保守势力与奸佞小人的馋言,而渐渐疏远屈原。屈原受到排挤与流放,在流放途中闻国已破。此时此刻屈原的内心是多么失望、多么悲愤、多么的矛盾。痛恨楚国最高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使爱国之士报国无门,导致奸佞误国,以致亡国。屈原在抱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下,甘与国家共存亡,毅然投江自尽。以他的死去唤醒世人。

假若当年屈原没有投江自尽,而更多地去深入民间,洞察民生,聆听世人的声音,以诗人自身的创作才华去谱写更多可歌可泣的、脍炙人口的诗篇。不是更好吗?此亦后世文坛之大幸也。

【篇八:我心中的甘露】

薄雾冥冥,我在昏暗的灯光下一遍又一遍的读着《离骚》。看着这些不甘和愤怒的文字,我的心底也仿佛蒙上了一层殷红,昏暗的世界也仿佛因为你的壮举而蒙上了一层悲戚的色泽。

小时候的你,就立志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洞中苦读,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全然不顾家人的反对,没有丝毫松懈。几年下来,你熟读了《诗经》等史书,为你将来的才华夯实了基础。

长大了,初入官场,看到别国因为改革而国富兵强,你心中也有一阵欢喜,终于到了你的用武之地。历经数个春秋,《宪令》终于完成,拿着自己多年的成果想要使楚国强大时,因为郑袖等人的上谏,《宪令》被无情烧毁,心中一阵悲凉,你多年的努力就这样付诸东流,新政也因为皇帝的无能而就此作废。

一心为国却遭受如此打击,你的内心该是何等悲凉!然而,你没有消沉,没有颓废,满腔的报国情促使你力挽狂澜,虽九死而不悔!

楚怀王三十年,秦国邀楚国参加会谋,楚怀王和许多大臣一同前往秦国,路途上,你虽然极力劝说,甚至卧辙死谏,怀王由于子兰、郑秀等人的怂恿,毅然命军队继续前进,你倒在地上失声痛哭,怀王也最终落得了个客死他乡的下场。

汨罗江畔,望江水滔滔,你发出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呐喊声。笑傲江湖是一份何等的情怀,众醉独醒是一份怎样的悲哀,滔滔江水逝去亘古的萧条凄凉,追思掠过江面,片刻却又将你遗忘。

看透这世间的混浊,你毅然来到江边,抱起巨石,给自己留下永恒的回忆。那一刻我看到了一双翅膀,承载着爱过热情和满腔热血一起飞向远方。你的肉体虽灭,但灵魂却在这一刻得到永生。

屈原,甘露如你,滋润着我的心田,陪伴我一生。

【篇九:丰富多彩的端午节】

说到中国的传统佳节,你一定会想到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因为端午节我过得最快乐。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听爸爸说:“战国时期有个爱国人士,他叫屈原。他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昏庸无能的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亡。屈原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便抱着石头投江殉国,终年62岁。当地百姓闻讯纷纷驾船打捞,直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汨罗,让鱼儿吃饱,不要噬咬屈原的尸体。端午节就这样慢慢地传下来。端午节还有赛龙舟、带彩线和挂香包等形式来纪念屈原。”爸爸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赶紧来包粽子喽!”随着妈妈的一声呼喊,我和爸爸走出了房间,兴致勃勃地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我拿了两片粽叶,学着妈妈那样包,可包来包去一点都不像妈妈包的那样,反而把糯米撒了一地。我气地把粽叶丢在地上。妈妈劝慰我:“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有耐心,首先要把粽叶绕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按照妈妈说的那样做,终于包成第一个粽子。我高兴地又蹦又跳,后来一鼓作气,连续包了好几个。这时,妈妈边包边说:“在我们老家过端午节可是丰富多彩呢,有插艾叶草、挂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等习俗。”包好了粽子,我们就煮起来了。过了半个多钟头粽子也煮熟了,妈妈就拿给我吃。哇!自己包的粽子口感可真不一般,又软又糯,甜而不腻。

哇!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知道了许多民间风俗,还学会了包粽子,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端午节。

【篇十:快乐的端午节】

粽叶飘香,又到端午。关于端午的种种传说,又呈现在我的脑海。望向湖畔,忆起楚国一代伟人屈原。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午”就是“初五”。

战国时期,有一位伟人,叫屈原,他是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原姓芈,名平,字原。战国时代,连年混战。屈原为楚国左徒,忧心百姓苦难。屈原立志报国,劝楚怀王任贤用能,深得怀王信任。这自然遭到一些大臣们的嫉妒,因此有人便挑拨离间楚怀王和屈原的关系,楚怀王听信小人之言,将屈原贬到了边疆,屈原痛恨自己未能阻挡小人,写下《离骚》后便抱着楚国的一块红石,跳进汩罗江自尽了。百姓们得知这个消息后,便跑到江边不停地撒粽子,希望屈原的尸体能不被鱼,虾吃掉。

因此,我们每年都要吃粽子来祭奠屈原。今年的端午节,我来到外婆家包粽子。看着外婆那细心,熟练的手法,我便迫不及待地想要试一试了。我先把粽叶的形状包好,然后把准备好的糯米倒了进去,这糯米倒了进去,这糯米怎么倒不满啊!我奇怪极了,倒过来一看,原来糯米从底下的小洞漏了,糯米撒了一地。眼看着妈妈就要生气了,我连忙将地上的糯米捡了起来。又拿起粽叶包了起来。不一会儿,我包好了,但结实是结实了,可是形状好不好看是另一回事,还是不要提了。我包的形状难看极了,既不像三角形,也不像圆形,就是四不像!原来,我的糯米包太多了……

晚上,吃粽子的时候,我觉得粽子比以前香多了,因为那里面有我的一份汗水!

热门推荐
1一件老物件——泛黄的外汇劵
2我的同学
3灵光闪过的那一瞬
4穿越
5妈妈总说不需要
6我身边的榜样
7调皮的泡泡
8冲刺
9做一个不平凡的人作文
10当个班长不容易
11我不是完美的少年
12冬日暖阳
13变大的蚂蚁
14愁绪涌出词中的绝唱
15月到中秋分外明
16我为自己点个赞
17观开学第一课有感2019
18摘梨
19我的初二生活
20窗外
21聪明的小猴
22那段追求友谊的岁月
23读书的议论文
24好校长
25美丽的家乡
26狮王读后感
27别把垃圾浪费掉
28月影无痕
29我的梦想
30春意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