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世界之窗小学三年级作文】
深圳的世界之窗,是整个世界著名景点的缩小版,让我流连忘返。
进入大门就是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看到时,我仿佛自己来到了巴黎。早上,它高大雄伟,像一座耸立的高山。晚上,铁塔上的灯光就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就像是群星闪烁。这时的埃菲尔铁塔就像一座温暖的高楼,人们都在塔顶看星星。站在高处,莫高窟在眼前。
我们往前走,奶酪似的莫高窟就会出现,里面有许多石像和古建筑。其中,我很喜欢莫高窟的.飞天,它扛着琵琶走出莫高窟,刚刚还很热的我,就马上感受到了一丝寒意。
原来,是来到了哈尔滨的“雪国”。走!去看看!进到人造雪馆,我感觉自己都变僵硬了。天花板上喷出雪花来,大雪纷飞的感觉,马上就有了。还有冰块做的滑板,我感觉自己好像真的是来到了雪国。许多小朋友与雪亲密,有的小朋友在堆雪人,有的小朋友在接雪花,有的小朋友在玩滑梯,还有的小朋友在雪地里打滚儿、画画。划雪也可以在这里。这个人造雪馆还有一些冰砖房。不时几只大冰熊也跑出来与客人们玩儿……
这就是深圳的世界之窗,让我领略到了更精彩的世界。
【篇二:这也是风景】
风景是什么?是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荷塘风光么?是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国风光么?还是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渔家景象?可是你注意过,那悄无声息,看似不起眼,但有意义的风景吗?
家里有一盆芦荟,原本只是一株小小的、稚嫩的、可爱的多肉植物。我非常喜欢它:一瓣一瓣的肉肉的叶子,像一只只伸向光明的小手,仿佛一掐就会冒出水来,一个个小小的尚未变得坚硬的白色小刺,可爱极了。为了让它更好地成长,我每天都将它放到外面晒太阳。很快,它长得更健壮了,高了不少,叶子也更大了。
一年暑假,我要去外婆家呆一个星期,我十分高兴,背上行李,兴冲冲地走了,全然忘记了还在阳台上晒太阳的芦荟。来到外婆家以后,看到院子里的植物,我才想起走的时候没把芦荟搬进屋里,也忘了给它浇水。我很慌张,心里想:怎么办,芦荟会不会干死,这么热的天,那么毒的太阳照着,应该是没救了。唉,我叹了一口气,有些难过,那可是我养了好久的芦荟啊!一个星期以来,我总牵挂着那盆芦荟。
一星期后,当我回家时,第一时间就是冲向阳台,连书包都没来及脱,拖鞋也没换上,只听见身后的妈妈大喊:“回来换鞋!”这些都顾不上了,我要看看芦荟到底怎么样了。只看到芦荟的好几瓣叶子都已经枯萎了,落在已经干裂的土上,剩下的叶子也都又瘪又蔫,枯黄干瘦地靠着土,光秃秃的茎却还艰难地挺立着,茎的里面还冒出一瓣很小很小的叶子,芦荟仍没有放弃!它将叶子的水分全部聚集起来,又把大叶子去掉,防止水分流失太快。即使再艰难,它也要供应新的叶子成长,寻求新的希望!我连忙把芦荟从阳台上搬下来,并给它浇水。一个多月以后,芦荟又恢复回来,重新变得强健。之前那一瓣也长得很大。我被芦荟这顽强的生命力所震撼,它不愿就这样屈服,就这样死去,它要同大自然斗争,直到最后一刻。逼一逼自己,就会知道自己的极限!我愿做一株这样的芦荟,拥有顽强的精神!
芦荟并不是最美的,但它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在我看来,这就是最亮眼的风景!
【篇三:雪国狼王读后感】
暑假,我认真地读完了沈石溪著的《雪国狼王》这本书,书中一共讲了八个故事,我不禁被书中一个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的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次震撼。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且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故事是《雪国狼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只狼狗叫巴尔托,它是狼和狗结合的孩子,它从小生活在狼群,凭借自己的勇敢当上了狼王,当它妈妈要回归雪橇犬的队伍时,它放弃了王位跟随母亲来到人类生活。在1925年1月罗摩镇流行了一次白喉瘟疫。为了给人治好这种病,病人只能尽快注射血清才有救。有血清的地方在巴尔托所住的小镇,从它家到罗摩镇要一千多公里。巴尔托接受了运血清的任务。途中,巴尔托的脚掌裂开了一道道血口,一步一个血印在暴风雪中前行,这时一群狼来帮助巴尔托到达了目的地,救助了近百个孩子的生命。在纽约的中央公园里,还特地为它立起了一尊拉着雪橇的狼狗的精美铜像。
阅读的过程中,我心一次次被震撼,居然动物可以这么奋不顾身,投入这一场抢救生命的大军之中,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啊!舍命救人的场景,感天动地,这是动物们至情至性的本能与反应,他们真挚美好的情感一次次地震撼着我的心灵,我被这书中巴尔托及狼群所做的一幕震撼着。在我的眼里,狼就是凶狠,残忍,冷血,忘恩负义的代名词。可是这个故事却颠覆了长久以来,狼在我心中的形象,它们也有如人类的情感,它们坚强勇敢,它们听从主人的召唤,全心全意为主人服务,不惜一切代价。就像故事中的忠实的巴尔托,其实动物身上的情感更加让人为之动容。
读着《狼王的故事》我感到紧张刺激,在寓意深刻的故事中,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在巴尔托和狼群的交流中体会到了温情,在它争夺狼王的角斗中看到了无畏和勇猛的气概,在它奋不顾身拼死完成救援任务的行动中凸显了动物勇敢和忠贞的精神。
掩卷沉思:如果让我是去完成任务,我会怎么做?我都不敢想这个问题,这是多么令人汗颜的假设啊!我还不如动物。生活当中有很多的困难,我却不具备像巴尔托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看完沈石溪的《雪国狼王》,我感受到动物身上有许多可贵的品质。动物对人类表现出的是自发的、纯朴的感情,而我们也可以从它们那里感悟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同样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我们只有发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认真对待、全力以赴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巴尔托是屹立在我心目中的一尊精美的铜像。
【篇四:记一场大雪】
时光,是可以流动的,也是可以静止的,留住美好的时光,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
日子每天平淡的过去,阴晴雨雪,花开花落,似乎惊喜甚少。但那些逝去的时光,每当我们无意提起,却发现有些原来记得那么牢。
雪,晶莹剔透,是纯洁之美的化身,在苏州却很少见,然而每每提起雪,那年在吉林雪乡的一场雪,却令我记忆犹新
2014年冬,前往北方旅游,正是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恰逢春节,阳光晴好,家家户户腊肠腊鱼腊肉高高挂起,或许各家的地窖里也藏好了白菜萝卜吧。我们待到冬日的第一场雪飘起,各家煮好的饺子香气传得甚远。孩子们举着冰糖葫芦奔跑,笑声同天边蛋黄色日落有相同的质感。一场北方的初雪飘落,三两梅花点缀。
瑞雪兆丰年,北方的春节必有大雪相伴,
瑞雪飘飘,舟揖闲泊,万物眠去,一片枯寂中,孕育来年的丰收。冷风摒住呼吸,或是一片空净的白茫茫,又或是雪粉如沙子般扑来。尺厚的积雪,淹没了世间的起伏,雪花在微光中起舞,枯枝冷得停止了幻想。在这白茫茫的雪之国,见到有个女孩和她的狗在冰上玩耍。那狗时而打滚,时而飞跑,翻起满地的雪花飞舞。
北大荒的春季,家家门上挂起了红灯笼,喜气欢悦的色彩与洁净的雪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突。夜晚,户户紧闭门窗,为的是不让家中的喜气从窗缝,门缝中悄悄溜走。
这一场厚厚的雪覆盖了世间的污浊,天清地静,山河冷落。四下雪花自顾自的满天飞舞,无声无息,落在土地上,被踩踏成泥,而后蒸发,来年落下,又是洁白的雪。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川瑞康在《雪国》中,那凄美空寂之意,由远及近,甚是如梦
光阴逝去,转眼长大。忙碌的生活让我们忽略了天地万物的美丽曼妙,生活瞬间的微妙幸福。春来秋去,夏暑冬寒,时节有冷有暖,伴我们一天天成长,这些美好的时光将是我们永远拥有的财富
【篇五:雪国】
在你心里,雪是什么样的?雪它又代表了什么呢?吾弟告诉我:雪,是雪花,白的,雪人。家母找不到任何华丽的辞藻描绘出她眼中、心里的雪花,只能暗暗赏雪,时而发出雪真美的感悟。老舍博览群书,生动形象地道出了雪的秀气。雪只是一种雪,但在不同知识段龄的差异中对雪的描绘也是大相径庭的。
如今正处于含苞待放的妙龄年纪的我,在读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感受万里雪飘的波澜壮阔后,心中也卷起滔滔大江。这无比壮观的雪景不正如同伟大的中国吗?这遇光就化却还要前仆后继的雪粒,不正是我们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缩影吗?
当你和我同在一个屋檐下,共赏一个窗户外的蓝天,你看到的是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安详雪景,我看到的却是窗外在雪下傲然站立的喜鹊。它选择驻留在近处的电线杆上,小憩一会儿,伸长脖子左探探右看看,它没看到从雪雾中脱颖而出的同伴,它失望了,它只是一个人在雪雾中穿梭,看不见前方被雪气遮挡的路,想俯身飞行又怕面临死亡,直指云霄又被沉重的雪拖垮了身子,只能选择空中探索。它没有灰心,重新抖落羽毛上的雪又充满信心地飞走了。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赤子正是在高压与死亡的分割线上不断探索中国自己的道路,没错,此时他是自己一个人,他是孤独的,但偌大的中国有无数个赤子在不停奋斗,因此他们也不是孤独的。
在你发现细腻的雪下还隐藏着冻僵的草时,在我的眼里他却像长满碎胡子碴的列夫托尔斯泰,不拘泥于表面的雪皮,实质却闪耀着智慧与生机的光芒。
当你把目光转到雪地上的脚印,兴奋地诵读着: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却关注到走的时间久的鞋上也沾满了雪粒,他们像沼泽快要把我的黑鞋吞噬了。即使我挣扎却也很难出淤泥而不染。探索路上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我把它当做是鞋上靓丽的点缀,那通往终点的大路也就畅通无阻了。
当你沉迷于同学们打雪仗时,他们的脚步也变得轻盈起来了。他们不畏惧雪的寒冷,这场雪来的真是时候,濯去了初三的我们不知名的压力。而我看到的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用一双或细腻,或粗糙,或笨重或稚嫩的双手撑起了祖国的科技。他们扔出一个个瓷实的雪球,义愤填膺地打碎了中国的弊端,他们将会建造更美好更辉煌的祖国。
何以为雪?雨凝结成雪,当我们还足以喜悦地赏雪时,我们应该先骄傲地想到我们安稳伟大的祖国,他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为那在雪中依然鲜艳飘扬的五星红旗而自豪。
【篇六:伊豆的舞女读后感】
川端康成:“无论《伊豆的舞女》还是《雪国》,我都是怀着对爱情的感谢之情来写的。”对我来说,无论《伊豆的舞女》还是《雪国》我都是怀对爱情的感谢之情来读的。这句话貌似不适合我,是的,不适合我。
舞女名薰子,豆蔻年华。豆蔻年华的女子,最为可爱,美丽。对作者而言,她怀有对爱情的憧憬,而她,也让人爱不释手。就像作者见到舞女时的呆若木鸡,而舞女的害羞与矜持也更让作者倾心。
其实作者对舞女的喜爱从头至尾从来断过,一开始,他本是来旅行,但看到艺人中的舞女后就再无心思,开始一心跟着他们。其中有一个奇妙的心理:舞女走后,作者并未立刻跟上,而是算好了时间再去,对老太婆的交谈可看出作者的心急,一心系着舞女;而追上舞女之后也并未立刻停下,而是走在了前头。这与《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遇到漂亮女孩做了一套难度很大的体操一样,虽然喜欢的方式不一,但性质一样。
作者喜欢舞女的矜持:在下棋时,先是很有礼貌,保持着很大的距离,而后竟爬在了棋盘上。这样的表现是大多女孩都有的。再比如说,舞女想让作者朗诵,却不直说,这种纯粹谁不喜欢呢?作者喜欢舞女的天真烂漫:洗浴时一丝不挂地跑步外面,看到作者满心喜悦。这样表现,女孩极少有,当然了,舞女还是个孩子。作者还喜欢舞女的害羞:在谈到有学生哥游泳时,想说不敢说的害羞让作者怦然心动。作者更喜欢舞女喜欢自己而不语:离别之际,舞女蹲在岸边却一言不发,直到临走时才挥手告别,让人看了不禁怜悯起来。
评论结束了,有人可能心生疑惑:不是评论吗,关于我本人的观点怎么如此少?读者不妨将文中些许“人”和“作者”换成“我”。
【篇七:民族团结那些事儿】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大的事迹我就不说了,先从身边小事说起吧。
我们班有一位维吾尔同学——尼加提,他是一个十分热心的人,而且性格也很开朗,与我们相处的也十分融洽。因为他爱劳动,所以就评为劳动委员。
有一天中午,我正趴在会议室的地板上擦地,地上因为有人来过,所以布满了带泥的脚印,擦起来很费劲,有的还需要使足了劲才能擦掉。不一会儿,我的额头上蒙着一层细汗,还不停地喘着气。
就在这时,“啪”一声,门开了,我以为是老师来了,就连忙从地上爬起来,并将凌乱的头发和校服理了理,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正准备向“老师”行礼,却发现站在门口的并不是老师,而是来检查卫生的尼加提。
我惊讶片刻,反应过来后,正打算告诉他以后先敲个门再进,再向门口望去时却发现门外早已没了他的身影。“又干什么去了?”我心里感到十分奇怪。
不一会儿,他又来了,唯一不同的就是手里多了块抹布,接着他向我扬起阳光而又充满善意的一笑,“我帮你一起干活吧!”我的内心涌起了一股暖流…
那天早上,雪花就像来自雪国的精灵一样,在四周跳着舞,灵动而纯洁。可是,我们不仅不能观赏它们,还必须将它们逐出我们的“领地”。我极不情愿的拿着工具下了楼。冰比较牢固,我就把铁楸翻过来,狠狠的砸下,似乎是在发泄自己的郁闷,“噹”“噹”声旷野中不息。
因为我是带着情绪来的,所以就干得很费劲而且效果不好,不一会儿,罢工的想法就充斥在我的心头,不经意间,我回头看了一眼,就看到了尼加提,他正在卖力的干着,仿佛不想也不肯浪费一点时间,他用自己并不强壮的身体,打通了一片新的天地。
我希望,我与这位维吾尔族朋友的友情能够更加长久,民族之间能更加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