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长征的作文

【篇一: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需要我们去了解,今天让我们跟随斯诺的脚步走进那段风云起伏的历史,感受那充满激情的岁月。

——题记

一条艰难困苦的革命之路,一群不怕牺牲的英雄战士,在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笔下表现的淋漓尽致。读着《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我的内心不由得翻起惊涛骇浪。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我读到了不一样的中国,也读到了一群伟大的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赋予了永恒和崇高。爱民如子,生活俭朴,吃苦耐劳的毛主席;平易近人,温温尔雅,细心热情的周总理;英勇善战的贺龙;爱护部下,热爱学习的彭德怀;喜欢读书,喜欢运动,有责任感的朱德等,他们仿佛从书中走了出来,眼神坚定,笑容纯粹,有血有肉,丰满立体。他们内心的赤诚、意志的坚韧像星星一般熠熠生辉。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毛主席自述的那一段,他用几个晚上向斯诺口述了他的生平。从毛主席的成长经历中可以看出他从小便有又反抗精神,如他喜欢读《岳飞传》、《三国演义》等一类父母老师眼中的“非法书籍”。他热爱读书,有质疑精神,善于思考,追求进步。在毛泽东初来北京的时,他的钱都是从朋友们那里借来的,随后,他便开始找工作。最终当了图书馆的助理员。即便很多人都认为他地位低下,躲避着他,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能够旁听大学里的功课,他参加了哲学会新闻学会。读到这里。我们应该深刻地反省自己:现在的我们生活吃穿不愁,学习的环境宽敞明亮,但我们却不珍惜学习的机会,每日将大把的时光挥霍在娱乐和游玩上,虚度光阴。

在长征的篇章里,有很多人和事深深地触动了我。长征是被迫进行的大规模的,艰苦的,战略性转移。在“飞夺泸定桥”这一节,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在红军征程最后最关键的地方,一座铁链子悬桥阻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桥下是波涛汹涌的怒吼的河,让人望而生畏,桥对面是敌人的枪炮。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红军挑选了三十位勇敢的战士,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奋不顾身地穿过铁链悬桥冲向对岸……读到这里我浑身热血沸腾,仿佛身临其境。这次战斗中,红军战士表现出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在整个长征过程中,碰到无数困难,战士们都用坚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挺了过来。

《红星照耀中国》告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们更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长大后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光彩。

【篇二:践行长征精神,筑圆新中国梦】

“红军长征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只神奇的部队和它的辎重在地球最险峻的地带,实现了一场极具战略的大转移!堪称世界奇迹。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冲破四道封锁线,用智慧夺取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甩开了反动派的爪牙;闯渡口,夺沪定珍藏了他们无畏的身影;三军会师记录着他们创造的神话!这就是一支不惧刀枪火海的红军,这就是一场艰苦艰难的长征!

七十九年前,先辈们在党的号召下举起了鲜艳的旗帜开始了悲壮的长征,他们以“不惧怕一切因难”为旨意前赴后续地举着旗帜最终取得胜利;而七十九年后的今天,作为新世纪朝气蓬勃的太阳,该如何接过这面旗帜,圆新的中国梦呢?

长征是一部艰难的历史,它不止是红军的善战构成的,更多的是红军们坚定无畏的信念筑成的!正是这种信念垒成了一座新的、坚固的、无懈可击的钢铁城墙,让国民党反动派无可奈何!也正是这种信念深深地印在了每个红军战士心里,支撑着他们血战湘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他们一次次闯出绝地、一番番撕破包抄、一次次看到希望!

今天,我们眼前虽已没有了雪山、草地,但前赴后续的道路依然漫长。改革开放使中国充满了新的动力,使中国焕发无坚不催的力量。构建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场在新世纪下的新长征,这场长征更为艰巨、更为伟大。今天,我们作为新的接班人,我们任重今朝,只有依靠这种信念才能打赢这场战斗!

如今,富裕生活的降临,一些人们已失去了中国魂和奋勇拼搏的精神,沉迷于灯红酒绿的生活。但你可曾想到,自己肩上那担重任还在吗?心中的斗志还有吗?在的新的长征路上,我们需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继续保持不畏一切因难的气志。这才能圆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壮哉!十四省关山历历,两万里危途迢迢。真所谓——民族英族多血染,英杰无语涌波涛!新中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真乃霞映天骄、威凛远域。中国复兴,任重今朝!

【篇三:人在艰苦中书写奇迹的星火】

奇迹是什么?奇迹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奇迹是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奇迹是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奇迹·长征

万里长征,可以说是艰苦创造奇迹的“代言人”。二万五千里,不分昼夜,风雨兼程,翻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哪一个不是艰苦无比,哪一个不是历经磨难,但红军战士们矢志不渝,为了心中的理想誓死拼搏。

就拿大家耳熟能详的湘江战役来说吧。湘江战役中,红军遭到了重创,敌人的飞机不断空投导弹,地面部队也向红军不断进攻,红军战士们可经说是在枪林弹雨中前进。鲜血洒满了“脚山铺”,尸体铺满了“新圩”。但红军创造了奇迹,也必然会创造奇迹。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四日,红军成功从数倍于已方的包围中突围,继续迈进长征之路。

长征中,红军战士们食不果腹,卧雪眠霜,一次次地打退敌人的偷袭,终于,守得云开见明月,红军又一次创造了奇迹——长征胜利了!

奇迹·破秦

不可一世的秦国曾一统天下,但就是在这种压力下,两个人像彗星一样崛起——刘邦、项羽,他们在重如泰山的压力下,联合各地人民,常与数倍于已方的秦军作战。

最著名的便是巨鹿之战了,公元前二百零七年,秦军大将章邯派重兵包围了赵国都城巨鹿,项羽率兵救援,部队渡过漳河后,他下令将般只全部没入河底,以示没有退路,只有拼死作战。巨鹿城下,项羽军与章邯军激战九个回合,终于全歼秦军,名振天下。

奇迹·吞吴

越王勾践,被吴国俘虏,为饲马者,处处受到欺辱,生活无比困苦,但他谦虚低调,行事谨慎,在磨难中总结兵败之过。数年后,他得以回国。回国后,他并没有贪图享受,而是天天卧薪尝胆,壮大国力,最终带领越兵灭掉了吴国。这样,越国从吴国的一个附属,在磨难与屈辱中不断壮大,灭掉吴国,洗雪亡国之耻。

可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卧薪尝胆,越甲吞吴。所以,要在艰苦中保持一颗奋发图强的心,便能书写奇迹的星火。

【篇四:数典不忘祖——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长征,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整的神话,跨越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题记

岁月的年轮竟转得那么的快,雪山仍白雪皑皑,草地也还仍然茂盛如初,历史的痕迹依稀可辨,但一回首,从长征胜利到现在已经有80年了。

回顾历史,我们不由感慨万千,长征那条风雨路,除了有说不尽的艰难困苦,还有道不尽的严峻险阻,这条路无疑是让人感到恐惧和绝望的。

长征,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敌人的围追堵截,长征早期目标不明,路线不统一等艰难险阻,红军战士还是凭借着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战胜了困难,成功会师。

长征,象征着中华民族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萧华的《长征组歌》唱道:“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愈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恶劣的环境、落后的装备,残酷的围追堵截、时时的生死考验,但是在为穷人打江山、求解放和北上抗日的革命理想驱使下,这一支英勇的队伍“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以钢铁般的意志完成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万里长征。

长征,象征着中华民族团结互助,携手并进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团结互助,一起翻过雪山,走过草地。在危难时刻红军战士总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这就是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亲密团结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勇气、生命谱写了历史,铸就了长征精神。

美国作家史特来说过:“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远不仅于此。”由此可见,长征是伟大的,长征的精神更是辉煌的,红军长征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而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应当做到的是牢记历史,用实际行动续写中华民族的光辉篇章。

“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时刻勉励自己,奋发图强吧!

【篇五:长征精神】

归去来兮,斯人已去。长征往矣,精神不灭。长征精神穿越八十余年的时光,在我们当今时代,注入了鲜活而滚烫的血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隔着八十余年的时光回望红军,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啊!穿着破旧绿色军大衣的他们,在资源极度匮乏,身体极为饥寒的情况下,爬雪山,过草地,住雪洞,吃树皮,出生入死,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完成常人无法想象的任务。他们把草地当床,把树叶当被,与星空共寐。他们将儿女情长的喃喃细语,化作慷慨的誓言豪情!他们将风花雪月的凝望,化作铁骨铮铮的生死奋战!他们将身体的饥饿与寒冷,家人的关心与牵挂,青春的浪漫与柔情,都置于一旁,他们的心中,只有百姓的安宁与幸福。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他们的精神何其崇高!何其伟大!何其可贵!

长征往矣,但长征精神仍在我们心中。那是一股不畏艰难困苦,舍家为国,慷慨激进的精神,是中华之魂!

狄更斯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但始终,是我们的时代。”之所以为好,是因为中国红军前赴后继,为我们换来的锦绣时代,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抒写了中华之魂!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虽然长征精神在有些人心目中日益淡薄。一些权力在握的高官,放纵自己,生活奢靡,令人悲哀。但这并不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主流,不会让我们社会失去长征精神。

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铭记中华之魂,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让中国历经风雨却仍然傲然挺立!新时代一个又一个身上凝聚着长征精神的人向我们走来。

歌手王力宏,年收入几亿元,却仍不忘节俭。在颁奖大会上,有眼尖的网友一眼认出他所穿衬衫与十四年前专辑《唯一》中是同一件。作为一线明星,他开的是几万块的二手车。他将长征精神之一——节俭,发扬得淋漓尽致。

唐山十三兄弟,在地震现场不畏生死,心系灾民。事后记者问他们为什么如此拼命?他们说:“我们的生命是祖国给的,我们也体会过灾后重生的感觉,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去帮助那些正在遭受同样遭遇的人。”那一瞬,我仿佛看到长征精神之精髓——爱国魂在他们身上闪耀。

还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孩孟佩杰、最美妈妈吴菊萍……

我不禁莞尔了,谁说长征精神不存?这些人身上不正闪耀着这样的精神吗?

长征已成往矣,但其精神历久弥新,随着历史的沉淀愈发厚重,愈发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铭记与弘扬!

【篇六:开学第一课】

今天早上,播出了开学第一课我们吃完饭就打开电视就开始看我们。

第一个就是主持人们荣幸的邀请了3位兵了,有94、99、104岁的已经很老了。99岁的胡正先,他就是游泳来发电。割下来牛皮来上当衣服的。

第二个是梁天文是一个94岁,他梁先生他13岁就当参军他也有一个战友杨政委可是他给牺牲了,他的两个孩子就找不着了。

在一长征上叫贺鹏元帅,在路上他18天就走长征上。

贺炳炎她是16岁当参兵的,就用家里的锯子把自己的胳膊截止了,当时没有麻醉要就直接的锯下来的。

也有一个是游戏就是皮带上,纸板在跑过去下面全是球球摔下去一点事情都是没有事的把上没得星星摘下就赢了。

秦花礼他是靠着两条腿走了2万米就是靠着两条腿走的很厉害。

还有一个参军为了中华的福星就吃一颗黄豆就可以吃饱了我们都的是超人可是他们不就得他们就的自己就是普普通通的战士。

有一个火箭女员王亚平他用了短短的时间就可以了每一个航天员身边都有一个按钮他们都没有按下去。

上一学期我的爸爸答应我,只要有一课上一百分的就可以带我出去玩,我就好好学习了在考试的时候我就考了一百分以上了。我以后也要好好学习不可以让家长失望,我要好好学习一定可以好好学习的。

【篇七:开学第一课读后感】

当我看完开学第一课时,我不禁深深地敬佩这些勇敢的红军们,他们是多么的伟大,是祖国的骄傲!这些红军们一共要走两万五千里的路程,相当于在一个四百米的操场上走三百圈,他们不仅路程远,生命也随时会有危险,而且就连吃饭也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有时一天只吃一颗黄豆,大家都知道吃一颗黄豆怎么能填饱肚子呢?而红军他们却做到了。

有一位叫胡正先的老先生现在九十九岁,是一位通讯员,他始终保持着两个信念。第一个信念是自己要当上红军,第二个则是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没错,我们每个人都要为国家尽一份力量,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强盛。这位胡老先生在一个属于他的五角星上写上了他的名字,这颗五角星慢慢地升上舞台的中央,它是多么的耀眼啊!看到五角星让我不由得想起一首歌,名叫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我为你自豪……"这首歌在我的耳旁响起,五星红旗你是那么的鲜艳,你是那么的光彩照人啊!

你知道最小的红军有多大吗?是三岁?不对。是一岁?不对。那有多大呢?才刚出生18天呢。你肯定会惊讶吧,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去参加长征呢?小孩的父亲叫贺龙,当时这个小孩没有名字,有位红军说就叫贺捷生吧。贺龙听了高兴的说:"贺捷生这个名字既顺口又响亮,就叫贺捷生了。"小孩的母亲要和贺龙一起去长征便把幼小的捷生也带上了,可一些红军说:"路途非常艰难,带上一个小孩她会有危险的。"而贺龙却说:"连自己的孩子都照顾不好,又怎么能去打仗呢?"贺龙执意要带贺捷生去,他们也只好同意了。有一次贺龙要去打仗就把衣服里的捷生像一些衣服什么的丢在了草丛里就骑马去打仗了,而捷生在草丛里大哭却没人听到这哭声,后来贺龙打完仗正要喘口气才发现捷生不见了,贺龙马上骑着马又返回到刚才出发的地方准备去找却无意间听到有人在说伤员部捡到了一个小孩,贺龙连忙跑到伤员部抱着孩子对他们说:"这个小孩是我的。"说完贺龙那苍白的脸才开始好转起来。其实还有更多精彩又感人的故事,比如飞夺泸定桥……

看完开学第一课后,让我深有感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后的道路还很长,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我都会学习红军精神,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篇八:众的力量与效应】

这个世界有许多群体,大部分都是由人类组成的,这个世界有了众的力量,也有了从众效应。

中国航天团队让中国在世界航天行列里有着不一般的地位。

首先讲讲航天员,他们要经过八大类58项专业训练,从基础理论训练,心理训练到体能训练,野外技术训练,每一项都异常艰苦。可航天员从未动摇过,仍旧坚持下来。可当选航天员之后不一定一帆风顺,有可能丧失生命,有可能永远没有上天的机会,对他们来说这一切都是体能和心理的考验。

再来说说幕后团队。就拿长征5号来说,2000年获得工程立项,2014年进入验收阶段,2016年首飞成功。十几年的时间,这些工程师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一个火箭中的任何一个小零件都不能出错,才能有试飞的成功。这些工程师会有多么劳累,在长征5号遥二火箭发射失败后,努力已久的工程师们还未沮丧,就已经开始潜心研究失败的原因了。这份毅力又有几个团队能拥有呢?

有人说倒退50年,中国连一颗土豆也不能发射到太空里去,而现在十年内多次发射载人航天飞船,这就是中国航天团队团结一心,拥有了众人的力量。也是这股力量,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为中国喝彩。

众的力量的确令人震撼,但从众效应又让人汗颜。看看中国式过马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一个人开始闯红灯时,剩下的人会认为他都这样做了我还怕什么,于是一个接一个,人数越来越多,车子也无法通行,这又是另外一种众的力量。因为人们往往不敢走独木桥,人越多的道路他们就会去选择跟上去,原因在于他们缺乏安全感,不会独立思考,往往只能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到自己的方向。

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会在一个群体中,在群体中就应学会使用众的力量,当然我们也不能随波逐流,在人海中迷失自我。

【篇九:远足有感】

“啪啪啪”在操场的同学鼓起了掌,那激烈的掌声顿时沸腾了我们的心,因为我们就要去远足啦!这是我进入初中的第一次远足,也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远足,我相信也是大多数同学的第一次远足。我们都激动的涨红了脸,快捂不住那颗兴奋狂跳的心,张望着早点出发。

八点钟我们长龙般的队伍出发了,我们的目的地是太阳山。我是听说过的,但是没去过,据老师介绍有二十几里路,我不知到底有多远,只是兴奋的走向前走。

我们庞大的不见头,不见尾的队伍,引起了好多好奇的目光。人们及车都不由自主的为我们让行,我真的好感谢他们。老师时而提醒我们安全,时而维持我们次序,就像妈妈那样的紧张我们,我的心感觉暖暖的。“哇!你们是去旅游吗?”一个路人问我们。“不,我们是去远足的”。我们不由的看一眼自己,帽子。背包。手机。照相机。领队旗……。感觉声势还是满大的。

逐渐林立的高楼少了,有些绿黄的山近了,我们时而叽叽喳喳的走着,时而唱着歌儿伴着,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哇,那有牛”,“呀!那是山羊”“嘿,那有鸭子”一声声的惊奇声从队伍中传出,怎么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意境。我们兴奋的向前冲着,“我们要去太阳山,大家不要用力过多”。不知哪位老师“指点”我们,但我们兴正浓那里听的进。渐渐的山更是近了,太阳也更是亲热我们了,使我们不得不脱了外衣。这时我们的脚也痛起来了,我们身体也觉着累了,但想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就过了,而我们才二十里,我们一定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我又鼓起了勇气。

我们都疲惫不堪的时候,不知谁大喊“前面就是太阳山,同学们加油呀”!我此时像是被注了能量样,兴奋的冲起来。终于我们冲到了,我们一下子就坐下来,调养生息,但心却被胜利的满足感充实着。

我们吃完午餐就看同学们演出,同学们好像忘了来的艰辛,都在快乐的海洋中畅游,但好景不长,我们又要回去了。“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我们一起唱着这首歌相互鼓励,踏上了归途。归途的艰辛不用我细说,相信大家都知道。

我们经历了这第一次远足之后,更是体会到了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无法想象的艰辛,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同时我也收获了许多,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敢于挑战自己,挑战极限,才会得到真正的成功。

【篇十:我眼中的长征】

长征,对于我们而言,虽然是那么的遥远,却又是那么触动我们的心灵。长征过程中,饱含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这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生活在水生火热中,他们既要时时刻刻都要防备敌人的偷袭,同时也要面临缺粮断水的处境。在这个过程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一名小红军。

那是一个霜雪纷飞的深秋,由于长时间的征途,陈赓和他疲惫的瘦马,慢慢地朝前走着。忽然他发现了一个掉队小红军,并走到他的身旁,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看来不过十二岁,圆溜溜的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穿着一双破草鞋的脚板子,冻得又青又红的少年,他靠近他身边说:“小鬼,你过来骑一会儿。”

小红军拿出一副蛮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那满脸胡子的瘦脸,说:“老同志,我的体力可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听完后,陈赓用命令口吻说:“上去,骑一段再说!”

此时,这个小红军用倔犟的语气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并做出一个准备跑的姿势。

看到此情况后,陈赓说“那,我们就一块走吧。”,在小红军的拒绝后,陈赓表示很无奈,于是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这个小红军,这次他又被拒绝了,他轻轻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还要多呢。”

他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他只好爬上马背,一个人朝前走去。在走的过程中,不知为什么,他此时心情总是静不下来。他脑子里,出现一连串孩子的影子,他突然喊了一声:“不对,我受骗了!”于是调转马头,狠踢着马肚,向来路奔跑起来。当他寻找到这个小鬼时,已经晚了。他发现小红军的那个鼓鼓的干粮袋,里面只有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留有几个牙齿印。他终于全明白了。正在这时,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他一手紧搂着小鬼的尸体,并一手狠狠地给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这个大笨蛋,怎么对得起阶级小兄弟!”

长征过程,彰显着多少人性的光辉。有不忘照顾小战士的陈赓,有勇敢坚强、宁愿自己挨饿受苦,也不愿拖累他人的小红军。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却处处让我们感受不忘关心他人,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激励着红军走完脚下的征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让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每一个人眼中的长征故事是不一样的,但是故事都能抽出本质: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关心他人。让我们在更多的故事中,自觉接受长征精神的熏陶吧!

热门推荐
1成长的烦恼
2咀嚼枫叶
3深埋在心中的憎恨
4书本伴我成长
5微笑,我的最爱
6那扇窗,滋润了我的心田
7运动会作文
8带好你的感恩护照上路
9我家是个动物园作文四年级
10反抗命运
11气球抓杯子实验
12暑假游记
13我的爱好
14成长的色彩
15海之国
16最美的时光
17这才是青春
18小乌龟
19向日葵
20嘴巴,我想对你说
21关于老家
22爱的变奏曲
23我不想生活“被碎片化”
2417岁的我
25家乡的美味——家乡的红烧肉
26这三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27感悟生活——感悟美丽
28为自己点赞
29我的妈妈
30说说猪八戒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