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化大礼堂的作文

【篇一:汉灶文化礼堂,传承婺窑文明】

清晨,紫红色的云霞充满着整片天空,其中还有一轮血似的夕阳,如此暖意的画面显现出“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温馨与从容之感,暖得让人沉醉,暖得让人迷恋。伴着如此美丽的景色,我们哼着小曲,迈着愉快的步伐,一览了汉灶村的婺州窑和文化大礼堂。

我们来到了婺州窑,欣赏了陶瓷的魅力。我们先听了工作人员的讲座,初步了解了婺州窑。之后,我们便开始参观婺州窑的陶瓷,这一些陶瓷可真精致,一个个光滑剔透、造型生动逼真。你看,这个陶瓷如同一只老虎,瞪着大眼睛,张着大嘴巴,仿佛是要把旁边的小泥人吃掉似的。你看,那个陶瓷是关羽的样子,一手持青龙斩月刀,一手抚着长胡子,十分的威风。每一个都栩栩如生。

参观完了婺州窑,我们又踏着一条路旁满是狗尾巴草的小路,向汉灶文化大礼堂进军。一阵微风拂过,风中含着的露水,一下子全扑在我的脸上,仿佛是给我的见面礼。

到了文化大礼堂,第一个印入眼帘的就是一个黑板报,黑板报上贴了许多老人的微笑,那一张张慈爱的脸微笑着看着我们,像是在给我们的祝福。走进大厅我们便看见了一张标牌,上面写了“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做好人”,这与我们王校长常说的“存暖心,做暖事,说暖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希望我们做一个温暖的好人。接着我便看见了《新二十四孝图》,上面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告诉我们该如何孝顺父母。我现在认为以前和父母发脾气很不应该,现在想起来十分后悔。

看完这些后,我们又来到了二楼的会议室,听了讲解阿姨的介绍,原来别看这里白天那么安静,晚上可十分热闹了!大家在广场上跳舞、看电视、聊天、下棋,样样都有。在文化大礼堂里还会组织一些免费的活动课,让老人们参加丰富的生活,比如:教老人们做西式蛋糕,教老人们认字,学习各种本领等等。听完后,我们又看了墙上的名言,许多都对我们人生有着巨大的意义。其中"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句话对我触动颇深。意思是:有大智大慧的人,遇见有迷惑的事物,不解的地方,他会利用他的聪明才智去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勇敢的人,面对强敌,是不会有所畏惧的,他会义无反顾地去迎接挑战。

下午夕阳的余晖给大地染上了一层金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次参观婺州窑和文化大礼堂的旅行快要结束了,我们满载而归,带着学到的知识和快乐的心情,踏上归途。

【篇二:双堂双进德育实践活动】

今天,学校里组织了一个活动,那就是暑期德育实践活动。

我早早起来,吃过早饭,妈妈把我送到学校。老师叫我们把上一次活动展板上的画取下来,交给他。然后,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就向文化礼堂出发了。

到了文化礼堂,老师就带领着我们进入会议室。顿时,映入眼帘的是好多记者,他们拿着相机不停地拍摄。在讲堂的上方,挂了一条长长的横幅,上面写着“乾西小学与湖头文化大礼堂德育共建授牌仪式”。横幅下方的讲台上,贴着“善美讲堂”四个大字。右墙上还贴着一些牌子,有:金华市青春中学、研学基地、实践基地。我找好位置以后,我就坐下来,老师开始给我们讲课。老师给我们讲了农耕文化,主要是一些农民用的东西,比如:蒸桶、扁担、盐罐等。老师讲完后就叫我们去参观更多的东西。

我走进第一个房间,哇!我看见了墙上都贴满了一幅幅画与字画,非常的漂亮,使我一饱眼福。一会儿,一位老师在那里用毛笔写着一首诗,这就是书发房,我在里面看见了好多用毛笔写的字,各有所姿,刚劲有力。我心想:要是我的字有这么漂亮,那该多好啊!

接下来,我来到了农业用品房。这里面有非常多的农业用品。比如:独轮车、纬车、手刨、槽刨、边刨、平刨、方斗、马灯、手炉等。

再后来,我来到了一个图书室,里面有非常多的历史图书,使我琳琅满目,比如:《毛主席》、《曹操》、《穷人缺的是什么》、《西游记》等。

最后我来到一个房间,里面有很多的玻璃柜。在这些玻璃柜里呈现的是许许多多的历史记录和书信,如:《湖头军队的粮食记录册》、《给毛主席的建议书》等。

我们参观完以后,再次到老师那里集合,我们所有人都到齐了,就到楼下拍了几张集体照,这次的活动就结束了。我们都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参加这次活动,我非常的开心,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关于文化的知识。原来文化知识这么丰富啊!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学到更多。

【篇三:走进乡村文化大礼堂】

在一个炎热而快乐的暑假,我校与柳湖小学的师生在乾西乡湖头村大礼堂一起开展“校村结对双堂双进”的实践教育活动。我们在张大伯的带领下来到湖头村的文化大礼堂进行参观。

首先我们走进了农作具纪念馆,那里有旧年代用棕片缝制的雨衣蓑笠,扇稻谷的风车,灌溉农田的水渠,耕地的耙和犁,捕鱼的鱼篓等农耕文化用品。我对风车很好奇,不知道是怎么扇稻谷的。爸爸对我说:“先把稻谷倒进去,然后慢慢摇这个把手,轻的稻谷飘走,重的稻谷垂直落下从下面的出口滑落到竹筐里。”我点了点头。旁边还有:马桶、梳妆盒、饭蒸、陶罐……看着这些不再使用的用具用品,我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法屋。屋内挂满了书法和水墨画,这些都是村民书写和绘画的。我们还亲眼目睹一位老前辈写的书法,他的字笔力劲挺、龙飞凤舞,真是酣畅潇洒。写的是“毕竟西湖六月中”,我们都拍手叫好。还有墙上的孔雀牡丹图、荷叶图、梅花图等,都是画得惟妙惟肖、清新淡雅!让我看到村民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流传。

我们还来到了青少年图书馆、诗词屋。诗词屋里面摆放着游客参观后写下的诗词,真是优美!张大伯说他们村还要建设两堂七廊,传播文明!

张大伯最后给我们介绍了他们村五水共治后的成果。就在礼堂后面有一个湖,以前里面有三潭映月,所以叫“小西湖”。听张大伯说以前是垃圾渠,水是臭臭的,是劣五类水。经过治理成了干净的“小西湖”,水也变成了三类水。湖边还有三棵自然生长的参天大树,已有二百多年了,呈现出一幅美丽的风景!

虽然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就结束了这次活动,却让我学到了知识,开拓了视野,见识了传统文化艺术,欣赏到了乡村的美丽!意识到保护环境是多么的重要!

【篇四:汉灶文化,孝义美德】

婺州土,金华地,千年婺窑系;星星点点,六百多处古窑遗址,层层叠叠,数不清的瓷器碎片。让我们一起走进汉灶村,共同感受婺州窑博物馆和文化大礼堂给我们带来的无限知识和遐想。

在何明新叔叔和赵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首先走进雅畈婺州窑博物馆。我们看到了精致的窑器。它们一个个成土黄色,有的雕刻得十分精细,连那美丽的纹理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小巧玲珑,令我喜爱;有的简单明了,只刻着一条栩栩如生,好像马上就要奔腾而出的长龙,代表着婺州老祖宗一代代传承下来的骄傲;还有的雕刻着一条条蜿蜒而无规律的线条,纵横交错,像德高望重的老人额头上刻满的无数智慧。

参观完婺州窑博物馆,伴着阵阵笑声,随着狗尾巴草的逗弄,我们漫步走进了汉灶村文化大礼堂。当双脚刚踏进门槛时,便看见《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从涉及关爱老年人的思想道德、生活起居、个人情感、休闲娱乐、养生保健和社会关爱等六个角度的24个方面,以文字、图画、诗歌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科学、文明、现代的养老方式,如科学饮食、定期体检、老人择偶、厚养薄葬、文明祭祀等。它以直观的形式,让我们懂得应从哪些方面孝敬老人,该怎样孝敬老人,如何真正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九条:教父母学会上网。长辈们不成思想守旧,行为落后。作为子女们的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帮助长辈学习使用高科技应用,体会现代科技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了自己,自己是否也做到了这二十四孝呢?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妈妈整天为我的生活操劳着、忙碌着的情景,而我却没有好好孝敬她;浮现出爸爸忙了一天下班,疲惫地烧菜时偶然忘了放盐,我埋怨他。看着他皱着眉头的样子,现在回想,心中感到愧疚,自己不仅没有孝敬他,给他帮忙,反而给他添麻烦。看了这《二十四孝图》,心想:“自己回去以后一定要好好对待父母,孝敬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也感受到被孝敬的甜蜜滋味。”

走进大礼堂二楼,就到了真正的文化礼堂。这里宽敞又整洁,主席台上一抹鲜红映入眼帘,仔细一看,哦,原来是我们祖国鲜艳的红旗,我久久地凝望着它,心中无不产生自豪之情。讲解员阿姨介绍;这个礼堂,平时都用来开大会,晚上,很多人都来跳广场舞、表演节目,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非常丰富。

走进汉灶村文化大礼堂,我受益颇多。这礼堂里蕴藏着许多的知识和文化,二十四孝图已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它时刻提醒着我:对父母和长辈要孝顺。

【篇五:记一次别样的研学之旅】

“哎呀!今天的天气真好呀!阳光照在我的身上,懒洋洋的,真舒服呀!“我心里不由得为这个明朗的天气赞叹。我认为这种天气最适合出游啦!恰好,今天我们学校便组织了一次有趣、难忘的一次”旅行。“

事情的大概经过是这样的:那天,我早早的到了学校,在来的路上心里特着急,生怕迟到了,赶不上这次的活动呢!结果我到后,一看,还没有多少人到呢!人虽不多但我们各个都穿着整齐的校服,“严阵以待”,准备着随时出发。明明只过了几分钟,有的同学就已经开始焦急起来,说着“哎呀!老师怎么还没来呀!”也许是太激动了,迫切的希望老师能快点来,带我们一起马上开启这次的“研学之旅”呢!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师来了,我们见到老师,立马排好了队伍。要出发了,我那原本激动、迫切的心情却莫名地平复下来。就像原本波澜壮阔的大海,顿时恢复宁静一般!就这样,我们怀着复杂的心情出发了!走了一段路,来到了这次“研学之旅”的目的地——湖头的文化大礼堂!

我们走进了大礼堂,一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里面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喧哗,没有一个人敢窃窃私语。因为这次我们是代表我们学校来参加的。谁也不敢做出不恰当的行为为抹黑学校呀!

在大礼堂里面,我们先是听了陈锦琳的发言,她的发言可真是让人热血澎湃啊!接着是王叔叔给我们上一堂接地气的农耕文化课,让我们知道了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工作的。听了王叔叔的课,我们不禁为古人的智慧而惊叹,真的不能想象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下,古人可以达到如此高的耕种水平。

为什么说是文化大礼堂观后有感呢?其实,我们来这里的目的不只是来听王叔叔上课。还是来这里参观各式各样的农耕工具的呢!首先,我们步入了书法室,便看见了一个两鬓全白的老爷爷在“挥舞弄墨”,那出神入化的样子,甚是吸引我们的眼球。我们一个个都有次序的走过去,只见老爷爷在宣纸上写着:“家和万事兴”这五个大字。这五个字,个个都刚劲有力。在座看的同学早有些已经按耐不住啦!都想大显身手!趁着爷爷在写的时候,我转了一圈这个书法室,这个书法室的墙壁上,挂满了这个老爷爷的“辉煌事迹”。有毛笔字,也有水墨画。在墙壁上,我的视线一个个的扫过去,有的画的是雄鹰欲展翅、有的是孔雀上枝头、有的是金鱼水中游、有的画的是傲雪寒梅开等等。个个都栩栩如生,好似金鱼要游出来,好似雄鹰要飞出来似的!

接着我们又走进了农耕工具室,最吸引人的,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由蒲扇、稻草扎成的稻草人,这个大家都知道,这是用来驱赶鸟类的;有各式各样的马桶;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锄头…………

这次参观完了后,老师带我们去小西湖边上转。小西湖边上的墙壁上有很多画,有的是向我们介绍了饺子的来源,所以上面画了皮嫰饱满的饺子;有的向我们宣扬梅花的品性,所以上面画着傲骨的梅花。

我们参观完后,拍了一张集体照留作纪念就“载着满满的收获”回校了。在走回去的路上,我满怀着这一天的收获,边走边回味。同时也觉得这次“研学之旅”带给我的收获不小,让我受益匪浅!真想下一次还能参加这样有趣的活动!

热门推荐
1一件尴尬的事
2除草实践活动
3花隐笑靥
4假如我是一棵甜橙树
5你要相信你自己
6被自己感动
7那片油菜花海
8可爱的雪儿
9身边有特点的人
10在快乐中成长
11为人缘改变
12你凭什么不努力
13用爱筑巢
14冬日打雪仗
15存钱罐
16金色的秋天
17春之魅夏之美
18搬花
19冬天其实不冷
20家乡的秋天
21斗嘴风波
22嗑瓜子大赛
23那一片白衣胜雪
24紫丁香
25盲人摸象
26偏心的老师
27你让我如此陶醉
28神奇的火烧云
29那一刻,我毕业了
30高山上的故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