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之路——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感》
林语堂先生曾言:“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发现自己、检查自己、从而提升自己。”
翻开《平凡的世界》,娓娓讲述的不仅仅是平凡的生活,更是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的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交织联系在一起。是充满奋斗精神的孙少安,也是追求不凡生活的孙少平,还是敢于追求未来幸福的田润叶,更是质朴勇敢的田晓霞,或是吃苦耐劳,辛勤劳作的贺秀莲……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故事发展向我们展现出在七八十年代,那个离我们遥远的大背景下最有活力的人生旅途!
我们都是凡人,生来普普通通。在这浩渺的宇宙世界中,仅仅是沧海一粟,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绝望着,但也渴望着;也哭,也笑,平凡着。但正如路遥所说:“那最好的世界,就是平凡的世界。”
诚然!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有太多的不如意,不公平:“有人在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斯人千万种”。但是,也因为这个平凡的世界,给我们造就了展现自我生命姿态的舞台!
即使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即使山穷水尽堕入无尽黑暗,但也要挣扎自拔。就像英国著名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笔下的《摆渡人》所传达的一个启示:命运要操控在自己手中,没有谁能摆渡谁。我们要做生活的主人,锐意进取、勇敢接受生活的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不能轻易言败,被现实击垮。
书中道:“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纵观古今中外,恐惧和退缩怎能改变现状?未来是不可预知的,唯有不断尝试,并勇敢坚持理想,才能体悟到探索未知的快乐和喜悦,人生才可蜕变并升华成自己预知的样子。于此同时,你也会发现自己经过磨练后变得更加坚强、勇敢和自信!
因此,我应当庆幸自己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没有什么是输不起的,用不服输,不向生活低头的信念走下去,勇者无惧!就像孙子,就像保尔柯察金,就像圣地亚哥,就像路遥一样,不妥协,不低头,不服输,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滋有味!
写到这,忽地想起几句诗,有点文不对题:
我欲乘风向北行,雪落轩辕大如席。
我欲借船向东游,绰约仙子迎风立。
我欲踏云千万里,庙堂龙吟奈我何?
昆仑之巅沐日光,沧海绝境见青山。
长风万里燕归来,不见天涯人不回!
【篇二:我喜欢的书籍】
有人说,人生在世就应该活的肆意张扬,拿得起放得下。“若是爱,便轰轰烈烈;若是恨则学会放下;若是怨,则砥砺前行;若是离,则懂得珍惜。”勇敢面对才是真理。有人说,人生在世就应该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争不吵。也有人说……
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是一个平凡人,但平凡人也能过不平凡的生活。只有永不遏制的奋斗,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
我们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带给我太多的震撼。作者在其中刻画出一个个普通的人物,以及他们不平凡的人生之路。主人公们虽出身贫寒,却从来没有心中的希望。勇往直前,努力奋斗,他们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和磨难,坎坷的人生也使他们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两个复杂令人叹惋的爱情交织其中,少安与润叶,少平和晓霞。一个因现实生活不得不抛弃这份感情。一个因与爱人生死两隔从而结束这份凄美的爱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令人欲罢不能。
在这本书中还有许多甄善美的体现,书记干部们住着简陋的房子,用着简陋的器具,衣食穿着处处透露着朴素和简洁。总是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直到自己生命的终结。
看!即使是不平凡的人也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那像我们这样普普通通的人呢?没有聪惠,我们可以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和时间,去拼搏去奋斗。总之,我们绝不轻易放弃。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平静的背后,有无数人在默默的付出努力,别人在赶超,而你却在偷懒。
我们要执着奋斗要努力拼博要有目标和梦想,不是没有条件只是“不想”不罢了,可你是否知道在你的背后总有人默默期待,替你抗着任何事物。有句话说得好“根本没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时间像沙子般的在手中流逝。一年、两年、三年。也不知道未来的我们会不会对过去的自己说“好好努力学习吧!不要辜负自己,家人和老师的期望。”我们现在不努力,将来怎么给自己想要的生活?到时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了。不要认为自己生来就低人一等,我们要证明自己,证明我可以,我能行。证明平凡人也能有不平凡的生活!
人不可无志,我们要主动出击,而不是坐以待毙、碌碌无为。机会从来不给那些没准备的人。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本书中所说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终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一生,这一世,只求轰轰烈烈,和孙少平他们一样活出自己的人生,闯出自己的那方小天地,“不让谁,不求谁,不怨谁,不妒谁。”仅此而已。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所以,努力吧!虽然说努力付出不一定收获回报,但你不努力可能连一丝希望都看不到。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实现自己的梦想,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俯瞰他人。
“少儿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千里。”
我们的路程从不会一帆风顺,磨难只会成为我们成功的垫脚石。失败从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害怕失败。让我们把苦难当作磨炼,去迎接那崭新的一天。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风景,没必要在别人的风景里仰视。
平凡的外表下,总会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平凡而已,只要我们绽放青春,何惧生来平凡。让我们一起绽放青春之花,领悟生命和平凡的美丽。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令人震撼、令人感叹、也令人感动,给人以启迪。平凡而已,不值一提。不是吗?
【篇三: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阅读,总使我觉醒,而路遥带给我的《平凡的世界》,却最值得我沉思。那一个世界,也值得所有人去体会。
我们从一出生就是一个平凡的个体,生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过着平凡的日子。悲、欢、离、合。
但总会有一些人,在宠辱不惊的天地间,活出最闪耀的自己。有一个自由的灵魂,但为了国家却甘愿成为一名普通矿工,那是孙少平的不平凡;脚踏实地,从一无所有到承包砖厂,变成“农民企业家”,那是孙少安的不平凡;始终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完成了一部百万字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全景式表现出当代城乡社会生活,那是路遥的不平凡。
窗外阴,微冷。我蜷缩在窗边,一本《平凡的世界》捧在手中。末页了,随着铁路线,我的思绪飘到了黄土高原。
头顶青天,脚踏黄土,这里的人们给我最初的记忆便是朴素勤劳,但黄土高原就像是个粗犷的汉子,顾及不到人们的吃穿。深夜里,便有无数人在月光下反复掐算着开销,那一声声叹息,有如鸡毛落地。在那时的社会,温饱、贫穷永远是问题。最使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开篇,或许是现在的环境使然,我的内心有了巨大的反思:两个高粱面馍,甲、乙、丙三种菜系就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社会层次。学生吃不饱,书也没得读,有的只有那落后的教育体系和无穷无尽的劳动。而当代的我们,被幸福麻痹得不知道幸福是什么。难道幸福是抱着手机玩到天昏地暗?难道幸福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难道幸福是穿着名牌时别人投来羡慕眼光时的满足感?呜呼!实则不然!
对于那些黄土高原的少年们来说,幸福是偷偷揣在怀里的一本书,幸福是几个白面馒头,幸福是从嗓子眼里打出来的饱嗝。可即便是这样小小的期望,在那个时代下,竟变成了奢求。
贫穷和苦难的恶爪,不断伸向挤在破旧窑洞里的那一家,他们从不轻易低头,从不轻易向命运妥协。就这样,孙少平背着一个承载着全家人希望的包,只身踏上了前往一个陌生城市的路。为了生存,也为他那不羁的魂灵。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他却在这个黑漆漆的世界里真正蜕变。孙少安在经历种种磨难后终于把窑场竖了起来,红红火火的生意使他挺直了腰杆,也使他低了一辈子头的父亲孙玉厚很是宽慰。他们都是普通人,但“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 。
落叶飘下,我的心神又回到眼前,我似乎是明白了什么,路还很长,要为梦想而不息奋斗。不知不觉,我又翻回扉页,重新品味。
【篇四: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阅读,总使我觉醒,而路遥带给我的《平凡的世界》,却最值得我沉思。那一个世界,也值得所有人去体会。
我们从一出生就是一个平凡的个体,生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过着平凡的日子。悲、欢、离、合。
但总会有一些人,在宠辱不惊的天地间,活出最闪耀的自己。有一个自由的灵魂,但为了国家却甘愿成为一名普通矿工,那是孙少平的不平凡;脚踏实地,从一无所有到承包砖厂,变成“农民企业家”,那是孙少安的不平凡;始终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完成了一部百万字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全景式表现出当代城乡社会生活,那是路遥的不平凡。
窗外阴,微冷。我蜷缩在窗边,一本《平凡的世界》捧在手中。末页了,随着铁路线,我的思绪飘到了黄土高原。
头顶青天,脚踏黄土,这里的人们给我最初的记忆便是朴素勤劳,但黄土高原就像是个粗犷的汉子,顾及不到人们的吃穿。深夜里,便有无数人在月光下反复掐算着开销,那一声声叹息,有如鸡毛落地。在那时的社会,温饱、贫穷永远是问题。最使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开篇,或许是现在的环境使然,我的内心有了巨大的反思:两个高粱面馍,甲、乙、丙三种菜系就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社会层次。学生吃不饱,书也没得读,有的只有那落后的教育体系和无穷无尽的劳动。而当代的我们,被幸福麻痹得不知道幸福是什么。难道幸福是抱着手机玩到天昏地暗?难道幸福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难道幸福是穿着名牌时别人投来羡慕眼光时的满足感?呜呼!实则不然!
对于那些黄土高原的少年们来说,幸福是偷偷揣在怀里的一本书,幸福是几个白面馒头,幸福是从嗓子眼里打出来的饱嗝。可即便是这样小小的期望,在那个时代下,竟变成了奢求。
贫穷和苦难的恶爪,不断伸向挤在破旧窑洞里的那一家,他们从不轻易低头,从不轻易向命运妥协。就这样,孙少平背着一个承载着全家人希望的包,只身踏上了前往一个陌生城市的路。为了生存,也为他那不羁的魂灵。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他却在这个黑漆漆的世界里真正蜕变。孙少安在经历种种磨难后终于把窑场竖了起来,红红火火的生意使他挺直了腰杆,也使他低了一辈子头的父亲孙玉厚很是宽慰。他们都是普通人,但“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 。
落叶飘下,我的心神又回到眼前,我似乎是明白了什么,路还很长,要为梦想而不息奋斗。不知不觉,我又翻回扉页,重新品味。
【篇五:读《平凡的时间》有感】
“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颈里响着铜铃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合上《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心中不知道该是替少平和少安感到高兴,还是替他们而感到悲伤。也许只有这复杂交错的情感,才交织成平凡的世界。
事业
孙老汉咯咯地笑着,抱着他那亲爱的孙子和外孙,少安和少平,兰香,这么一大家子聚在一个新窑洞里,谈笑风生。我想,这就是孙家翻身的一天吧!少安建了一个烧砖场,生意兴隆,烧少平仍然是一个煤矿工人,不愁吃穿。最令人骄傲的就是兰香考上了重点大学。可谁曾想到,这样的家庭,以前是那样的不堪。
他们家以前几乎是贫困潦倒,可通过这几个儿女的努力才成就了今天令人瞩目的对象。几乎人人都明白,寒门弟子凭本事摇身一变成达官贵人,这过程有多么的艰辛,这仅仅是一个人的翻身,而一个家庭能这样富贵堂皇,窑洞也是全村最好的,这三个孩子背后的汗水也许可集结成一片汪洋大海,
是啊,他们家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平凡,甚至有些卑微,才致使少安面对自己心仪的富家女润叶的表白,不敢同意。尽管这不是他孙少安所愿,生活所迫,也不得不拒绝;而在学校只能吃得起乙菜的少平,深知家庭状况的兰香,都顶着同样压力与责任,拽着荆棘,毫不顾忌的向上爬,
结果是美好的,他们成功了。
令人欣喜,拍案叫绝。平凡的世界,日复一日的生活,也将会被他们的不平凡成功的点缀的多彩起来。
中秋佳节,孙家窑洞里该多么热闹啊,他们一家人一起吃月饼,一起赏月,圆圆的月亮和月饼也代表了他们事业的巅峰。圆满!
爱情
生活总是不如意的,职场得意,情场失意。润叶少安隔空相望,晓霞少安却只能阴阳两隔。
但他们彼此都深爱着对方,就像鸳鸯香炉,看似是独立的,可一旦燃烧起来,却都是成双对的,只可惜那外在因素,那把火却迟迟烧不起来。
这些,也可能是他们一生当中的遗憾,每当闲暇时,捡起几篇零散的回忆碎片,顺着时光的滕蔓,回忆着,相思着那“露水姻缘”。
林清玄不也写过吗“每当黄昏月娘要出来的时候,加添阮心内的悲哀。”这是多么的忧伤,却又无计消除。
少平,少安,他们一生中,有过成功,有过失败,更留下遗憾。如若少安能够正视内心,勇敢接受润叶的告白,他和贺秀莲之间的“亲情”,也就不会出现在少安的爱情世界里。
如此看来,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遗憾与幸福常擦肩而过,却又常见。所以就要像《愿你,归来仍是少年》“南国”的情缘一样,珍惜所有相遇,也就把握机会。这样,才能在平凡的世界中不留遗憾。
中秋节的夜晚,台灯下伏案的女孩所理解的《平凡的世界》随笔墨印到纸张上,只可希望中秋可祝愿所有人惜缘,把握机会,赢得青春的徽章!
【篇六:实则不平凡——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读罢,合书,望天,沉思。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涌上心头……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那些洗去铅华,朴实真切的文字,它们散发着一方水土的特有气息,演绎着一段人生的悲欢离合。在我上小学三年级时,我有幸触碰到了它们。
犹记那个午后,太阳将它融融的光辉照射在那本书绒绒的封面上,我伸出手,指尖刚刚触到,又迅速缩回,似是被灼烧一般,指尖火辣辣。我凝视着它,踌躇,蹙眉,低吟——《平凡的世界》,终是将缩回的手伸出,轻轻抚上书面,开启,轻声读之。
那是怎样一本书呀,书中的人生太多太多,书中的坎坷太多太多,一点儿都不像爸爸所说是一本让人回味无穷的书,相反,这是一本读完让人心里莫名生出沧桑之感的书。十岁的我赌气,将书丢在一边,发誓要将它遗忘。时间渐渐逝去,可心中的莫名之感,却怎么也消逝不去,它似是在我稚嫩的心灵上留下了点儿别的什么。终究是摆脱不了,重又拾起了那书。
再次品读,我放下了心中的羁绊,像是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来到了另一世界里。我在这平凡的世界里慢慢踱步,心中渐渐清明,我仿佛生活在了平凡的人们之中。缓缓地,我跟随着孙少平,步入他们简陋的校园,看着少平一人啃冰冷的黑馍时的落寞背影,我无法抑制的哭了,为他小小的少年的自尊心,为他啃干馍也要学习好的意志,为他……1975的黄土高原太苦太苦,却生活着一群不知苦为何物的人们,他们平凡并且幸福的生活着。
他们并不是没有退缩过,当生活的重担将他们压得实在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他们也想到过自生自灭。当少平得知自己的未婚妻因救人遇难时,一度想要追随她而去,而我也在他的无限悲痛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但当我还深陷悲伤无法自拔时,少平却站起来了,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无论如何,都得生活下去,因为,还有等待着他的人们。起初,我很疑惑,不知少平为何那般狠心,只过几个月便将深爱着的未婚妻的故去丢掷一旁,可后来,我明白了。人生,不是流水,不会一往直前,毫无阻碍,人生之路,布满坎坷。在人生的泥泞小道上,跌倒了,就得爬起来,并且,必须得爬起来。即使不为自己,也要想想深爱着自己的人们。
恍惚之间,我记起了自己从前的幼稚行径,因为一点小事儿就赌气说出“活不下去了”之类的可笑话语,想自己从前,不知平凡的世界实则不平凡,总是以一种幼稚的姿态对待一些事儿,不知生活为何物。这生活,本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啊,若是一生顺利无阻的过去,那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
合上这本书,我闭目,深深思索,觉得自己在一书之间,忽然长大。的确,我对这个世界了解的太少太少,从前只活在自己的臆想当中,无法自拔。现如今,读完《平凡的世界》我深深领悟到生活的含义,或许,生活本也是一本书,我们本也是这部书的主角,但,不同的是,我们自己,有能力活出自己。那就请,跌倒了,再爬起来,对着前方,充满希望,即使有些珍贵的东西逝去,也不会消磨我们对生活的激情,我们仍有一切。
谢谢你,爸爸,送给我这样一本好书。谢谢你,《平凡的世界》教会我人生与生活,我会永不放弃,永远期盼一个更好的未来,并,为之奋斗!
轻抚心间,只觉内心,一片澄明。身处这个平凡的世界,终已懂。
【篇七: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在读《平凡的世界》之前,我读过路遥的《人生》,二者同样是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爱情与生活的冲突。《人生》以爱情为主线支撑全书,而《平凡的世界》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内容则更加广博,家庭、劳动、理想……《平凡的世界》所展现的是一个更为丰富的世界。
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所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相对立又相交织。孙少安作为长子,天资聪颖却迫于家境辍学回家当一个生产队长。他的身上有理想有尊严,但同时也有责任。责任使他不敢追逐理想,甚至于放弃了理想,也是这种责任使他拒绝了深爱着自己的女孩。他的家庭决定了他的责任,他的善良决定了他的选择。而少平,成绩优异,也同样有尊严和理想。同样面对艰难的生活,少平没有选择放弃理想而是不断地追逐理想。无论生活有多么困顿,他都不放弃任何可以读书的机会,他可以花一整天的时间不劳作,看一本被润叶妈用来夹鞋样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但是他的理想,是建立在大哥放弃自己理想的基础上的,没有少安在辍学劳动,就没有少平的上学读书。同时少安少平都一样的因家庭环境而有些自卑。这种自卑令少安忍痛拒绝了润叶,也使少平“仇视”家境富裕的顾养民。他们既是两个独立的人物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再说说双水村这个地方。它贫穷落后,让少平不停的想要逃离。他觉得前方有什么东西在呼唤着他,吸引他离开,可是他最后又回到了煤矿。这让人想到《前方》中曹文轩所写的那样: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少平在双水村时,有些东西呼唤他向前方,在他见识了外面的世界之后,又有些东西呼唤着他回到家乡。《平凡的世界》讲述的就是一个追求理想又眷恋家园的过程。这是一个矛盾又痛苦的过程,他先是历尽艰难挣脱这桎梏,而后又不顾一切地回到了曾经束缚他的桎梏。他曾经的囚笼,成了他现在的信仰。这很可悲,也很真实。那些曾经在城市乡村之间苦苦挣扎,心中迷茫追求又反复的人们,是否也像孙少平一样?这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
小说的结局似乎是悲剧主义。一开始读者所期待的有情人都没能终成眷属。润叶另嫁他人,丈夫残疾;少安妻子因病去世;晓霞被洪水冲走,少平毁容;金波再也没找到他心爱的藏族姑娘。晓霞死了,秀莲也死了,少安少平的爱情不得善终。全书都属于现实主义,只有结局路遥安排成了他个人的理想化。看起来孙家兄弟很可怜,但是他们只有爱情不够美满。如果说悲惨,《活着》中福贵比他们更为悲惨,他不仅失去了爱情,还有财富,家庭,亲情……所有人都死了只剩他一个。少安砖厂办的风生水起,马上奔小康;少平回归煤矿,等待升职。福贵已经成了行尸走肉了,而少安少平只失去了爱情,他们还有生活的希望,所以这是最好的结局。
郁达夫说:“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路遥生于陕北贫困之家,因为贫穷被父亲过继到大伯门下,历尽沧桑坎坷,爱情不幸。他的出身决定了他写不出那种烈火烹油鲜花灼锦的富贵气象。同样,曹雪芹生于钟鸣鼎食之家,所以他能写出“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黻黼焕烟霞”的《红楼梦》,家庭的巨变又让他切身感受到了社会底层的艰辛。路遥的作品中,都有他自己的影子。少平想要进入城市逃离农村一如他想摆脱农民身份;高加林被黄亚萍抛弃一如他被初恋林红抛弃。这些都是烙印在他灵魂深处的片段,忘不掉,还时不时地痛。因此路遥在创作时这些东西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跳出来提醒他所受过的伤痛,所以他的作品中主人公结局并不是和美圆满的。但是正因如此,才显得更加真实,因为生活不是童话故事,不可能都尽如人意。
《平凡的世界》中也蕴含着路遥对人生的思考。“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正因为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物,故事才会不平凡。孙少平无法选择他出生的环境,就只能靠努力来改变命运。纵使生于平凡,生来平庸,那又如何?我命由我不由天。正如《悟空传》中所说的那样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想大约是人生于世,为自己的命运作斗争吧。即便不知结局如何,你也曾抗争过,证明了自己有一个不屈的灵魂,百年之后,能无愧的说自己“曾是世间一条命”。《平凡的世界》所展现的就是一个平凡人对命运的抗争。为什么不试着去改变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因为主宰你生活的,是你自己。被欺骗又怎样?你可以东山再起。
人们说,这是最好的时代,是属于中国的黄金时代。可是这一切,真如人们所描绘的那样美好么?如果仅有物质缺乏信仰,又比《平凡的世界》中物质匮乏却信仰坚定强出多少呢?那个时代,农民的信仰是土地,青年的信仰是知识;那个时代,人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却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而现在,人们告别贫困日渐富足却日渐迷茫精神空虚。应该感谢路遥,他燃烧了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故乡黄土地写下一部著作,也为后人留下了时代的见证。即使遥远,也有文字忠实的记录下来,人们才能时刻警醒反思,才能创造出真正的“黄金时代”。
在读《平凡的世界》小说之前,我看过剧版。普通话方言夹杂,服饰土里土气,还原度很高。但是不知道是否因为时代差距太大,总给我一种距离感。而当我阅读原著时,那种距离感没有了,只剩下震撼与冲击。他们的形象,曾经无比模糊,如今甚为清晰;他们的感情,曾经困惑不解,如今甚为明了。《平凡的世界》让我直接清晰地窥见了七八十年代的陕北风貌。它是一面镜子,时代的镜子。没有比文字更直击人心、更有力度和深度的记录方式了。所有文艺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很少有高于原著的评价。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平凡的世界并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没有写完他们的一生,我不知道他们今后的生活如何。但我猜,一定有苦有乐,有笑有泪,被击垮了也不放弃希望。正如欧·亨利说的那样:人生是个含泪的微笑。
【篇八:平凡中的伟大】
对于这个浩瀚的世界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渺小、脆弱、微不足道。悲与欢、生与死于历史长河中来说,都是平凡的小事。可当我读完《平凡的世界》,当视线落到最后一个句号时,我才发现平凡中的伟大。
这部小说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以孙少平为代表的社会各阶层普通人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感叹不已。
“细濛濛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当翻开第一页时,美丽的画面就抓住了我的视线。越往下读,就越惊叹这本书的精彩。
书中响亮地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卑微,多么贫寒,只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只要你热爱生活,生活就会拥抱你。只有作为“劳动者”,把不幸当做财富,才能成为生活的主人。用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活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在当下的社会中,很显然,浮躁已经让一些人变得整日疲惫。但平凡的世界不一样,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有着各自不平凡的人生。本书就像一杯清水给这茫茫浊世带来了几分清凉和慰藉,让在这繁忙与俗物中苦苦挣扎的人们可以暂且抛下一切烦恼,回忆起自己曾经最为纯真、最为朴实无华的年代,让人相信,每个人终会迎来作为平凡人的幸福。
人生总会有些不尽如人意之时。但往往就是在这些痛苦中、重重的矛盾与艰辛中,才使我们成熟起来。不要怕苦难,如果你能深刻理解你所经受的苦难,苦难就会给你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人生中的苦难会使我们更伟大。
“黄土高原严寒又漫长的冬天眼看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尽管时光荏苒,但此刻的黄土高原外貌依然如故,那里仍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如路遥先生所讲述的那样:情满人间。请把视线从书中转移到我们身边,亲情、友情、爱情一齐织成了一张温暖人心的网,时时刻刻给予我们爱与力量。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