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标尺的作文

【篇一:底线】

每一道刻痕,都意味着公平;每一声呵斥都代表着底线。

——题记

春日的第一抹光辉穿过小街,光明照耀着这个不起眼的房间。老人端坐在窗前的桌子上,专心致志地制作着称杆。虽然这个手艺已不流行了,可老人依旧专注,如同一位大师雕琢着他的作品一样。娴熟、老练而又沉稳。我坐在他的旁边,静静地端详着,一如小时候。

老人出生在一个木匠世家,从小就学习秤杆的制作。现在70岁左右的他,与秤杆为伴已有六十个年头了。平常的时候,老人是和蔼的,尤其是对我们这些小孩儿。今天给几颗糖吃,明天给个小木头玩意儿。哄谁都像哄自己的孙子孙女。而作为资历最老的小跟班,我更是有幸,可以被允许在他劳作时学习一下。

老人一辈子以秤杆为生,他对秤杆的制作要求十分严格。

作为一个老木匠,闭上眼睛,长长短短的木棍一提,准心在哪里,两道痕之间间隔要多远,他都了然于心,分毫不差。但他从不这么做,而是像小学徒一样,拿着木制标尺,一道一道地比对。而且标尺,五年一换,为的是防止标尺随时光流逝而产生误差。作为他的小学徒,在一旁观摩的我明白了:“对自己的活儿,一定要严肃认真。”老人做事的态度,在那时的我心中种下了一颗叫“底线”的种子。

老人是这么做活儿的,也是这么做人的。他就像秤杆那样正、直。常听老一辈说,以前,总有人趁着月黑风高夜,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鬼鬼祟祟地走进那间小屋。没过几分钟,人就踉踉跄跄地跑出门。而后,礼物被奋力从屋里扔出。“砰”的一声,合上大门。而他,拿着刻刀在秤杆上用力地戳出准心,一脸的愤怒:“怎么会有这样黑心的人,利益熏心啊,怎么就这么想要黑秤,不应该公平经营,诚信待人吗?”

这位正直的老人以他的言行让“底线”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它长成了茁壮的规则之树,撑起了我心灵的天空。

数十年过去了,幼稚的孩子长成了少年,老人的面庞更加苍老。但是秤杆上的每一道刻痕意味着公平,每一个声驱逐黑心客人的呵斥,始终召唤着人心的底线!(公众号:涵城语文)

【篇二:答自己问】

来来往往的人潮,拥挤着时间。我不知道光年以外有着怎样的神秘洞府,正如我不知道千年以前的我有着怎样的目光。

舞台上,我旋转着没有翅膀的身躯,晃荡着灯光,直至音止。可惜,最后的最后,我只收到了敷衍般的掌声。我心慌,却无人应答。我该怎么办?即使没有人为你鼓掌,也要优雅的谢幕,感谢自己的认真付出。于是,我选择了微笑着感谢。

我想飞,飞越苍穹,受万人敬仰。我该怎么办?不,你不能那么做。因为你仅是一只小麻雀,不要指望你能飞得很高。高处的天空,那是鹰的领地。麻雀若是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他照样会过得很幸福。于是,我选择了一颗葱绿的松柏顶端。

“生命的轨迹岂可千篇一律?卓尔不群的姿态竟让你失去了蓝天与土地,表现自己的品格,原来也需要勇气。”我也愿成为那么一株水仙,不在乎外界的或嘲笑或讽刺。但我却没有千百倍的勇气去面对众多的质疑与诘问——“什么?你胆敢自作主张?你竟然做出你自己的决定?你居然使用你自己的标尺,你自己的判断,你自己的价值观?你到底以为你是谁啊?”我不明白,与别人不同到底有什么错?不,你并没有错。你就是你,你并没有脱离人类的关系网,你不需要理会他人的眼光,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你的人生。那些自以为是的笨蛋只是不愿意承认有新的事物将会出现,甚至取代他们的价值观。于是,我选择了一路向前,披荆斩棘。

泠水娇溪欲西撤,难料寒风顺雁追。

我不知道世界究竟有着怎样的变化;我不知道神究竟有着怎样的情感;我不知道宇宙究竟有着怎么样的洞府。他们将会以怎样的姿态去回应万生万物的所作所为。正如他人不能了解我的世界是怎样的缤纷斑斓,是怎样的千沟万壑,又是怎样的一马平川。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我自己。

月光倾泻而下,揉碎了都市的繁华酒绿,窗前的一朵昙花,为月而舞。幽幽皓月,散落着一夜芳华。而此刻的我又有着怎样的心境?唯你一人知矣。

于是,我选择了,答自己问。

【篇三:教师师德的议论文】

在我们已经跨入21世纪的今天。对教师道德层面的要求却依然停留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前的水平。回想起耳闻目睹的对老师职业的种种偏见和苛求,我不禁感慨万千。

师德报告团的几位老师年龄多在中年。属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顶梁柱系列。毋庸置疑,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绩。也受到学校的器重和各级机关的表彰。应该属于成功者的行列。但让我感到不是滋味的是这些成功者的生活。首先,他们起早贪黑,废寝忘食,一天到晚泡在学校里,几乎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时间。天不亮就匆匆离开家,顾不上给孩子做一顿早餐:深夜才筋疲力尽地回到家中。孩子早已在等待中睡着。平日里忙碌不说,节假日还要给学生补课。

其次,他们的身体大多不好。患有多种疾病,却长期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一位教师为了早于学生到校给学生做出榜样,急急忙忙赶路出了车祸,全身鲜血淋漓,却咬牙坚持赶往学校,没有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而导致感染;还有的教师带病上课,当场晕倒。即使这样。第二天简单吃点药又坚持站在讲台上。

再次。他们家庭生活大多谈不上美满。有的公婆卧病在床,却不能侍奉左右:有的儿子活泼可爱。却只能反锁在家中;有的父亲病逝。却不能赶回去见最后一面。我宁愿相信他们所说的都是为了宣传的需要而进行了艺术的夸大和虚构,可这种想法无疑是对他们可贵付出的玷污和亵渎。我们不禁要问:这就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教师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状态吗?这就是我们一贯持有的教师师德的标尺吗?是不是教师只有牺牲了健康、家庭、亲情这些大家视如珍宝的东西之后。才能获得社会和大众的认可?一心扑在工作上,精神固然可嘉。但没有了正常的生活。却很难让人觉得这是一种值得提倡和称道的生活方式。

难道我们兢兢业业的工作不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而只是为了证明教育工作的崇高和伟大吗?

【篇四:藏在衣服里的爱】

有一种美丽的语言能述尽母爱吗?我觉得没有。

有一种神奇的标尺能衡量母爱吗?我觉得没有。

——题记

我和妈妈又吵架了,仅是一件小事,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让我和妈妈之间的距离在越来越长。

早上,我又穿上了我喜爱的粉色风衣。妈妈看见了,非说今天冷,让我穿那件厚夹克。我偏偏不喜欢那件夹克,尽管今天天气变凉,那件衣服的厚度正适合今天穿。我觉得夹克的款式过时了,谁还穿呀,现在大街小巷最流行的是粉色风衣。可妈妈执意要我穿,我都烦死了!

“啪!”一个新茶杯被我重重地摔在地上摔得粉碎,妈妈脸上由上午十二点变成了半夜十二点,眼皮微微动动,眼中流露出不解和失望,慢慢地走出家门,沉重而深沉的脚步声渐渐远去,一声声叹息在我耳边回荡。

我心中的恼怒一点点向上涌,即将喷发。为什么?为什么不能让我有自己的选择?我有我的自由,我有我自己的权利,不能限制我。难道连我穿什么衣服都要管?烦死了!烦死了!我愤愤地想,怒火转化成了一脚,讨厌的一脚,我重重地踢在门的胸膛上。

我疲惫地躺在床上,无聊地拨弄着书架,突然“啪”的一声,有什么东西掉了下来,是妈妈的笔记本,我好奇地捡起来,发现妈妈在每一个日期后面都记录着我的健康状况:“9月21晚上有点咳嗽,明天要吃药。”“9月25日感冒,额头较热”……直到翻到最后一页,我才想起前两天我的喉咙不太舒服,晚上还打了俩喷嚏,我才明白为什么妈妈经常因为我穿不穿衣服而与我争吵。我不忍心再看下去,心里像被捅了一刀又一刀,鼻子酸酸的。

我错了。

正在自责时,妈妈一脸欣喜地跑了回来,高兴地说:“你还是穿你喜欢的衣服吧,我到外面转了一下,不冷。”

我再也抑制不住了,眼泪像珠子一般哗哗掉下。

身体暖暖的,爱在萦绕。

【篇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常怀怜悯之心】

康德说:“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感到深深地震撼,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人自呱呱坠地至老态龙钟对万事万物总有其独特的价值判断,而后形成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观有正确错误之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常怀同情悲悯之心,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使自己的骨髓都深深扎根盘桓于道德之中。

人的价值观总随社会的瞬息万变而变化。身处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沉浸于快节奏的生活里,两点一线、三点一线已成为常态。汹涌的人潮里,着装精致的男男女女脸上总显出冷漠的表情,偶尔一两个步履蹒跚的老翁老妇以跌跌撞撞的模样途经,他们也只匆匆瞥开眼离去。一如轰动一时的“小悦悦”事件,人们或冷眼相看,或驱车匆匆离开,仿佛下一秒噩运就会找上门来。或许一刹那的怜悯念头掠过脑海,却终究迈不开步子,这着实让我惊讶,人们对待生命的浅薄竟已到了这步田地。但这并不代表整个世界的冷漠。刁娜路遇被撞者时,奋不顾身地伸出援手,即使自己被碾压,仍笑容满面地为自己拯救了一条生命而欢喜。这让我想到,“磨砺内心远比油饰外表重要得多。”只有常怀同情怜悯之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这个世界点亮一盏微弱的灯光,这样集聚起来,便能使整个世界明亮生辉,由此再推动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如此循环往复,不失为一个好现象。

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的生活有导向作用。“当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待世界,世界就会用宽容的怀抱迎接你。”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他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这驱使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愈行愈远,无穷无尽……网文兴起至现在,总有抄袭事件的存在,这些作者漠视他人努力的过程,只管将他人的思想复制粘贴,真是再糟糕也没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事物的变化发展,使人在灯红酒绿的光影世界中抽身而出,一世清明;错误的价值观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让人沉迷在纸醉金迷的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最终变得颓弊不堪,遭人唾弃。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裹挟怜悯之心,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使内心对于价值观的标尺偏向有道德的一方。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常怀怜悯之心。人类与机器人不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只存在于人类的脑中,故人类拥有价值观,不像计算机那样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常怀怜悯之心,救人于水火之中,方能实现人生价值。缺乏同情怜悯之心的熏陶,缺乏道德的尺度,会阻碍价值观的形成,无法推动人生价值的实现。

罗素说:“人究竟为何而活?”我说,人为道德而活。在薄暮冥冥的清晨曙光里,在飒尔秋风吹的傍晚夕阳中,明确心中的标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能让你在漫漫长路上砥砺奋进,直到彼岸,春暖花开。

【篇六:暑假射击二三事】

——之一:练卧射

今年暑假,我在射击馆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假期,有一件令我难以忘记的事,那就是练习卧射。

今天,我们跟平常一样早早地起来出操,吃完早饭,短暂的休息了一会儿,就去枪库领了枪。领完枪,来到靶位上做准备,装瞄准镜,铺毯子,换衣服,调抵肩版。

一系列准备工作之后,我们穿上射击服,绑好枪皮带,等待教练回来教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教练来了,他让我们先把手上的枪皮带扭过来,扣在枪凹槽里,然后把手绕到枪皮带里,绕到的位置是大拇指下面的大友肌上,然后慢慢地趴下去,把枪托顶在地上,把腰抬起来,把衣服拉直。接下来,下去之后有一个缓冲的过程,那就是先要检查脚有没有放对,然后再用手握住握把,用手包住枪的后半部分。这样一个动作就完成了。但是我整个人下去了之后,我的枪口是朝天上的。教练就让我整个人向前去,这方法果然有用,我瞄了一下靶纸,正好在中间。但是又过了一会,我整个人就向下倾,教练就让我把手向前放,再往后移。这样就又能套住黑圆了。

卧射实在是太痛苦了,还不到十分钟,我的手就麻木了,还浑身酸痛。又过了一会,我旁边的魏天思忍不住痛哭起来,过了一会葛徐凯也哭了起来,我本来还能撑下去的,看到他们一个个哭了,我最后还是没忍住,也哭了出来。终于起来了,这一次我们坚持了60分钟。

痛并快乐着。我深深地明白:做任何事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不能半途而废。

——之二:第一次“考试”

一个暑假就要结束了,我们射击馆进行了一次考试,检验我们一个暑假收获有多少。

上午,我们考核的是气枪,我们打了40发,我获得了356环的成绩。下午,就是最激动的时候,因为我第一次到决赛馆打电子靶。我早早地领好枪,做着准备工作。准备完毕后,我一个人坐在毯子上,静静地想着平常训练时我是怎么一步一步操作的:先调整呼吸,要做得慢一点,下去之前缓冲过程是怎样的。想完这些之后,我绑上枪皮带下去了。下去之后我并不着急打试射,而是先调整动作,调整完动作后,我再调整指向。这一系列动作做完之后,我才开始打试射。第一发不知是紧张还是动作没有调好,竟然飘了一发6环,我检查了动作,发现没有问题,我才修标尺。第二发标尺修过了,可是还是只打了一发5环,我又把标尺修正,第三发终于打了10环。

试射结束,开始积分了,前两组我打得还可以,直到打了一发5环之后,我觉得不对了,开始调整,修标尺,下去之后又打了一发,就是9环了。最后一组,因为太想打一个好成绩了,而且前四发都是10环,9环,所以直到第五发一个7环,我动作没有检查就修标尺,教练过来跟我说不要修,先检查动作,果然因为整个人太向前导致枪被我压了下去,所以是正下的7环。调整动作之后,果然打的还行。最后打到346环,虽然没达到我预想的成绩,心情不太爽,但是细细一想,这一个暑假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这次考试,既是对我之前学习的一个总结,也开始了我射击道路的新旅程,对我意义非凡。

【篇七:值】

“有些事我们并不知道这样做值或不值,但我们必须去做。”这是小风跟我说过的话,我当时听得意犹未尽。

许多时候我们都在思量自己做的事值或不值,也许我们想:值,便毅然决然去做;不值,便毫不犹豫放弃。然而事情总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简单,因为毕竟这世上有太多的事是我们无法判断它值还是不值的,老天给我们的选择往往只有做或不做。

有些事也许值,但你决不能去做,比如行窃。小偷心里想的应该是得手后的坐享其成和一劳永逸的感觉,他们觉得自己的冒险值,但这值的背后却深深触犯了人类的道德底线。作为一个手脚健全的人,怎可无耻到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得一时之快呢!依我看来这是绝对不值的。

而相反的有一些事也许看似不值,实际上它却有你暂时未发现的巨大价值,比如学习。同学们都深有体会,每天面对着枯燥的课本,重复记忆那些文章公式,天知道有多痛苦。许多人每天都在抱怨,抱怨上课的无聊,抱怨两点一线的束缚,仿佛大好的年华都浪费在了沉闷的校园里,觉得非常不值。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学习不值,那在我们这个年龄什么是值的呢?闯荡社会?经商下海?算了吧,你连最基础的知识还没储备好呢。不管我们将来想做什么,都应该把手头的学习先做好,这也算是为我们将来的拼搏做一点点积蓄吧,所以我觉得学习与我们而言是非常值得的。

当然,值或不值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标尺,我也不好将我的想法强加于人。只是希望大家能仔细考量一些事情到底值或不值,我们应不应该去做。一点点小见解,如果能被大家听进一二,我这番啰嗦也算是值了,嘿嘿。

【篇八:欣赏自己】

有这样一个人,觉得自己穿的鞋子不合他的意,于是在路上请求别人与他换鞋子穿,但穿着还是觉得别扭,于是又与另一位路人换……直到黄昏时分,才觉得脚下的一双鞋稍微令他满意。可是精疲力竭的他回家一看,脚上穿的正是他自己的鞋!

总觉得自己的鞋子不合脚,那是因为他没有试穿过别人的鞋子,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的鞋子总有一双更适合自己,可当试穿了所有别人的鞋子后,才明白看似合适的其实并不合适自己,反而当初不合意的自己的鞋子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他的眼里只注意到了别人的鞋子,恰恰忘记了自己的鞋子。一个寓言,揭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欣赏自己!

生活中,我们不曾经都像这位换鞋的人吗?我们常常欣赏他人,欣赏很多美丽的东西,却忽视了应当欣赏自己。

喜欢在闲暇之余在笔记本上疯狂地写自己的名字,我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喜欢、最自豪的两个字。同学录上问谁是你最欣赏的人,我毫不谦虚的写上去——我自己。也许有人觉得如此自我欣赏似乎显得狂妄,有些自恋情结,而我则暗笑他们:一个不懂得欣赏自己的人,又如何懂得欣赏自然、欣赏他人、欣赏生活呢?

欣赏自己,是做人的最高标尺。试想,一个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欣赏之上,而不懂得欣赏自己的人,那一定是一副软骨头:尚未举步就胆战心惊,这样还指望别人欣赏自己吗?简直是笑话!相信自己,欣赏自己,存在于宇宙间,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同顶炎炎烈日,共披皎皎清辉,你会发现其实最值得欣赏的人就是你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只是李白才喊得出来,我们同样可以。每个人的存在都有他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每个人都有值得被自己和他人欣赏的地方。

也许有些人太过“实事求是”了,他们无法舍去自己的瑕疵,愈欣赏别人,就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他们不是不懂得欣赏自己,而是不能、不敢欣赏自己。我说为什么不去尝试呢?要知道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的评语是“反应迟钝”;要知道牛顿的小学成绩可是一团糟……其实你最美的东西正是在一种种不完美中显示出来的,为什么不去好好欣赏自己呢?记住:没有人是完美的,同样没有人是一无是处的。

好好欣赏自己吧,你会发现生活原来是如此的美好。

【篇九:崇德文明廉洁】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崇德、文明、廉洁,这是为人处世的道德品质,这值得我们去追求。今天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明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接班人,是未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力军。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诱惑力的世界里,我们必须有一把崇德、文明、廉洁的标尺来束缚自己。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我们现在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塑造期,所以我们一定要铸造自己良好品德,迈好人生第一步!而我们应该怎样铸造自己良好品德呢?那么我们就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明辨善恶分是非;二是知晓荣辱做好人;三是自尊自爱品自高;四是自信自强立大志!只要做到这四点,我想我们就会是一个品德高尚、诚实守信、受到他人尊重的一个人了!

什么是明辨善恶分是非呢?这很简单,我们只要懂得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可以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擦亮双眼,开动脑筋,明辨是非,弘扬正义,维护真理,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知晓荣辱做好人又是什么呢?孟子曾说过:“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有道德,知耻辱的人。

自尊自爱品自高和自信自强立大志则让我们成为一个坚定原则,持之以恒的人,自信者,天佑之;自强者,天右之;立大志者,事竟成。让我们一起成为一个充满雄心壮志、一个自信自强、勇于进取、不断创新的时代新人!

最后,让诚实守信、崇尚正义、廉洁知耻这把道德标尺伴随我们的成长,做一个有道德、有文明的人!

【篇十:戒掉陋习从小事做起】

播下一种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题记

曾有这样两幅画面:一位身着时尚的母亲带着小孩儿去远处看大海,但前面有一片草坪让一家人产生了分歧。小孩儿说:“妈妈,我们从草坪传过去吧,会离大海很近,草坪上软绵绵的可舒服了,并且还……”面对孩子稚嫩而甜蜜的声音,妈妈笑着说:“小草坪里的小草像你一样幼小,它经不起我们的踩踏,否则小草会受伤,会哭泣的。”就这样,母女俩绕着弯弯曲曲的水泥路说着、笑着朝大海的方向走去。

又有这样一幕,同样的地点,面对同样的问题,一对母女选择了草坪走去。途径通向大海的方向。但不同的是小女孩指着草坪上很显眼的大字“小草青青,踏之何忍”,问母亲这是什么?母亲却毫不犹豫地回答:“没关系的”。我为之一震。

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两人,不同处理方式,让我掩面沉思,这或许就是有人能成就大业,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伟业或至少成为一个合法公民,而有的人一事无成,甚至危害着社会,成为害群之马的原因吧!而孩子就如同一张洁白无暇的白纸,就看他的家长如何描绘这张白纸。中国曾有这样一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陋习会在不经意间形成。每一个家长如果同之前所说的后者的那位家长一样,必然会使孩子分不清是非善恶,即使再纯真的孩子,定会失去光泽。就像前面两幅画面一样,在小事中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从而麻痹孩子的幼小心灵。

前者的母亲会让人所赞颂,后者的母亲可能仅有一个躯壳。这只是一种心灵的距离。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拥有一个衡量陋习的标尺,懂得利害关系,并把握住封锁这把标尺的钥匙。戒掉陋习,从小事做起,要相信那把衡量陋习的标尺一直在你的心中。

热门推荐
1初夏
2安之若素,淡然处之——我读《生命的品质》有感
3爱的叮嘱
4我正十四岁
5我学会了包包面
6遗失的美好
7永远别害怕新的旅程
8感恩母亲
9西湖的美
10回顾2022展望2023
11挥洒梦想,铸造辉煌
12梅花赞
13错怪
14田间之趣
15快乐的学工
16冬日暖阳
17八年级的作文
18我和妈妈互换角色
19做家务作文
20枕书入眠,梦也香甜
21我的青春宣言
22追寻的我,前方的你
23说出来的感觉真好
24聆听自然的声音
25宽容的力量
26春雨的美
27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28我最爱吃的美食
29我爱秋天
30校靓丽风景线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