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汲取的作文

【篇一:一棵榕树的追梦旅程】

在一个偏僻的山野里,生长着一棵榕树。和其他树不同的是这棵榕树一直以来心中都怀揣着一个梦想:希望自己有一天得到人们的欣赏,能让自己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它认为这样的生活才是最向往的。可是,现在它的身边除了自己的同伴和一些小鸟,其他的一点也没有。

他的伙伴们见他每天都这么伤心,劝慰他:榕树呀,这是你的命运。你是无法改变的。尽管榕树不知道这个梦想能否实现,但一直没有放弃。

一天,一只小鸟飞到它的枝桠上停歇。榕树问:“小鸟,你从哪里来的呀?我从前没有见过你。”小鸟喘了口气说:“唉,我从附近的城市飞过来,那里大雾笼罩,我无法分辨方向,飞着飞着就来到了这里。”榕树一听小鸟是从城市飞来的,便激动地说:“小鸟,你快给我说说城市像什么样子,快,快点。”小鸟说:“城市里有好多好多的人,有好多好多的车。现在这大雾天气、都是人类造的孽呀。他们前几年疯狂地造房子,砍掉了好多大树。现在又有人来收购树木栽到城里。唉,这些人类啊。”榕树听完小鸟的话后,开心极了,他觉得自己的梦想就要实现了。只要去了城里,就一定能大显身手,受到人们的赞美,为那里的人们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

从那以后,榕树就天天盼望着有人带他去城里。他努力地从大地中汲取营养,让自己变得更加粗壮、更加繁茂。

半年后的一天,几个伐木人到这里。远远地就听见一个伐木人喊道:“快看呀,那里有一棵多么漂亮、多么完美的榕树哇。”榕树知道有人发现了他,想到自己的梦想就要实现了,趁着吹来的风,欢快地向伐木人招手。不到半天,榕树就被从土里挖了出来。

榕树乘着大卡车,一路颠簸,终于到了梦想的地方。他在这里见到了许许多多新奇的玩意儿,车和人确实像小鸟说的那样很多很多。榕树知道自己的最初梦想,他并没有忘记。他每天努力地吸收废气,为人类带来新鲜空气。过往的人总是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好美的榕树呀,它的作用可真大。”榕树听得心里美滋滋的。没过多久,榕树的身边多了许多垃圾——人们总是随手把垃圾扔到它的身边。原来翠绿茂盛的叶子,上面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他感到很不适,想从地下汲取营养来补足体力,可身下的泥土却埋藏着许多垃圾,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榕树后悔了,后悔自己一直以来这么坚持自己的梦想。可是,榕树并没有错呀,错在人类,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怎么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罪行。

【篇二:汲取的力量】

“她啊,有时候话说的少一点。毕竟也是大孩子了,哈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评价在我身边萦绕不去,我知道这么评价我的人多多少少不是带着高兴的情绪,至少一点点失望吧。

这总归不是什么好印象,改变倒也不是没努力过,强行搭话几次后,就开始觉得到人家面前搜肠刮肚的找话题是为难自己。刚开始决定放弃,有人出来客观评价:“不就是正常的交流吗,你这是心理不自信的体现。”

我叹了口气,把心里的话压一压,就像把一张纸折了又折,直到变成最小的一块捏在手里,它叫嚣着要出来,但被小小的力量禁锢着。和对面的人便形成了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屏障,留给嘴上的只是空洞。

要是道理听懂了就能做到,世界上就没有犯错的人了。

我记得以前不是这样的啊,在干涸的记忆依稀记得,是从什么时候起,会把话藏在心里留给自己,便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那么多话被压缩着,它们可能会趁我不注意,在肚子里组成一个小小的小册子。

那天也是闲来无事看着书,本就是一个普通的小故事,却让我有些失了神。

锥造老师是一个幼稚园老师,妮妮是一个幼稚园学生。锥造老师很热情,全身都像散发着火焰,或者说,是一个别人看了会觉得“热死人”的人。妮妮是五岁的小朋友,在锥造老师来之前,她都坚定的认为如果每天都要努力克服困难,那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妮妮最不喜欢跳绳,可是锥造老师逼着她跳绳,整天一副“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样子,妮妮最讨厌的就是锥造老师,讨厌他到不上学的地步。可是锥造老师用实际行动证明给妮妮,他通过努力克服了对小时候留下的心理阴影——兔子的恐惧。妮妮开始改观,在他的带领下慢慢变成像他这样的人。

今天是运动会,妮妮报名了跳绳。当她发现对面的强敌一个比一个厉害,怯懦还是将她包围,正当她在地上画圈圈,锥造老师来到她身边,在她的面前比了一个“火焰”。妮妮看着这个总是以火焰作为信条的人,渐渐地笑了。比赛开始了,一切都顺利进行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她的脚越来越酸痛,马上就坚持不住了,难道这么多天的练习也要白费了吗……一念之差,她想起锥造老师说过的话。

妮妮可是小兔子啊,当然还能继续跳。最后,当她的分数超过全场最高的时候,这个故事当然也由开心的结局收尾。

理想化一点是不可避免的,但真正撼动我的是一个五岁小朋友在刹那之间涌现出的精神力量,困难是真的可以克服的。

第二天,当有人跟我开了个玩笑,照平常,我肯定是点点头或笑一笑,不发表意见。我猛然想起改变的决定,第一个字在舌尖吞吐一会,我终于能听到我的声音在我耳内不再显得突兀,当对方表现出对这个话题的兴趣时,我想我那时的笑容真的发自内心。

我尝试着面对别人不再紧张,用放松的姿态,自然的想法和别人沟通,得到的终于是赞美和鼓励,不用把话藏起来的感觉我觉得甚为美妙,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以后也会越来越好吧,归根结底,我要谢谢这个五岁的小朋友。

一路到大,也许本质会变,但实质不会变,我想当我能一直从别人的故事汲取自己的能量时,才当是个品德高尚的人。

【篇三: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些困难与挫折就如同一丛丛锋利的荆棘,阻挡着你的去路,让你痛苦,使你彷徨——但路终究是要走下去的,每一代人都在上面挥洒了自己的汗水。在《开学第一课:“我”是怎样炼成的》中,董宏猷老师就讲述了自己的拼搏与奋斗。

一个在小山村里的孩子能有多大出息?他们宁肯走在弯折平凡的小道上,也不愿面对荆棘,但董老师则不然。虽然他小时候做过许多糗事,可却能努力学习,使城市的孩子对他的态度由嘲笑转为佩服;虽然他没有零花钱买书,可却能靠拉板车的钱汲取知识。他也靠与长辈相处感悟道理,这种拼搏精神让他真正走出乡村,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作家。

听完了董老师的故事后,我的心被震撼了,我不禁问自己:如果换作自己的话,能做得到吗?做不到。我无法让自尊心被同学们的嘲笑淹没而继续努力,无法在炎炎夏日中为了一本书接受拉车的“苦刑”。我不是“下里巴人”,也依然无法弹出“阳春白雪”,领会不到董老师受过的苦。但我却感受到了他的精神,如同一颗金星在夜空中闪烁。

他能忍辱负重,成为年级第一,让我感受到他的执着与刻苦。

他能一鸣惊人,在作文大赛中拔得头筹,让我感受到他的功底和才气。

他能卧薪尝胆,吃得苦中苦来汲取知识,让我感受到他的坚强与对进步的渴望。

他用生活中的一个个蕴含真情实感的经历经过一双富有创新力的手编织成作品,展示了一个在成长路上不断披荆斩棘的身影。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不怕慢,只怕站。”而除了感慨之外,我也开始思考:自己怎么能停下脚步呢?进入了新环境中,一定要更上一层楼才对。通过这次讲座,我学习到了很多——不只是那些写作技巧,更加宝贵的是执着、坚毅的信念,它像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只要领悟了它的真谛,就可以用刀尖来削开张牙舞爪的挫折与磨难,走在荆棘之路上,向前,向前,到达成功的彼岸。

【篇四:我的知识宝库】

人,在肉体上离不开粮食,在精神上,更多的是需要从书中汲取精华,来净化我们的心灵。

学习永无止境。如果只是学课本里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遨游在书籍的海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灵慰藉。良师益友,生活中并不缺少,但他们并不能陪伴我们一生。一位好的老师、朋友,或许藏匿在书中的某个角落,还需要我们慢慢发现。

生活中,遇到自己情绪低落或愤怒的事情时,有许多解决办法。我们不妨拿出一本喜欢读的书,来平缓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改变现在的状况,给予我们最好的安慰。“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是一剂最好的良药,能够“包治百病”,带给人精神上的振奋,让精神仓库中的食粮更充盈。

读书的益处多多,但我们要学会明辨是非,不被那些吸引人眼球的垃圾书所惑。买这些书来读,不仅是在浪费钱,而且读起来并无令我们受益之处,就是在浪费时间。一些经典名著,虽不如其他书籍那么吸引人,但只要认真读下去,读到心里,汲取书中的营养,就能受益终生。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能够帮助我们,还需要我们“择善而从之。”

书,是我的一座知识宝库,也是我心中的宝藏。读书增长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它是我们将要相伴一生的良师益友,读书的意义有很多,但最终的目的,还是学习并提高自己。

【篇五: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吃饭时,老师对我们说:“我们败了,被人家横扫了。”我听后惊呆了,我们班为什么会败,就算败,也不能被横扫啊。

这是最后一次挑战赛了,以后没有机会再进行挑战了。真是不甘心。哎,为什么会这样,语文没有赢,就连我们拿手的数学也没有赢。

一提到十班,大家都会想到“常胜将军”这个词,可这一次,“常胜将军”竟连败了两局。这马上都要毕业了,都想给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可这一次,给我们的小学生活画上了一个“问号”。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就是我们。我们现在干什么都不用心,写数学题不是抄错数就是算错得数,语文不是没看见这个题就是瞎填。

我们和老师都感到力不从心。感觉心思就是到不了学习上,总是想着玩。

虽然这次败了,但我们要吸取教训,要把状态调整回来,做回原来的十班。

【篇六:我的生活少不了它】

生活中的过客来来去去,故事分分合合,待时光老去,满目皆是荒烟漫草,但不缺有些许人,于花前月下,诉岁月窈窕,后来,时光渐渐陈旧,所幸的是,有人将这记下,且流传至今。

在网络“统治”着的时代,指尖一触便可汲取信息的日子里,书籍却与我的生活密不可分。指尖汲取的零散片段,又怎能与经历岁月沉淀的书籍相论?

这书籍,是极普通的,打哪儿都有,大多数是四四方方的,往往用与书写正文不同的纸来作封面。做封面的纸,一般是较为光滑的,或是像少数的书籍那样,用粗糙些的牛皮纸做成。封面要做的厚些,起保护的作用,但也不能缺了别出心裁的设计。若是过于单调,人们总下意识地认为这本书的内容与封面一样,枯燥、无味,甚至勾不起阅读的兴趣,所以,便有了许多用精美图画制成的封面的书籍,也许会在一堆书中显得尤为突出,吸引在书架前驻足一刹的人们。

同样是指尖划过,摊开书,在一行行文字中用指尖随目光而过,会有种直入心田的舒服。现在的书,是少有用那白得如灯光般的纸来印文章的,大多数都改用偏米白色的纸来印,大大减少了眼睛的不适,而对于网络上的阅读,眼睛常常干涩,调暗些,光线不足反倒更伤眼睛,指尖划过的,是玻璃制成的屏幕,不同于木浆制成的纸,缺了那种言语道不尽的感觉。或许在网上汲取的消息多于书籍,但在现实生活中,事实上,那许多都只是个人的八卦及各别琐碎的小信息,它的完整性和记叙方式,与那些世界名著的差异一瞬间便可看出。

一本好书,重点在于作者可以仅凭三言两语带你走进另一个繁华地带,在于读完书后,主人公或书中其他人物的话语单独列出,你能感受到他们的情绪,那时的场面,以及你在阅读时心底涌起的情愫,似乎他们能和你谈话,所以便有了“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交了一位良师益友”这一话。

与片段信息不同,有些书籍可以反复品味,如《朝花夕拾》,若儿时读过,成人后再品,你便悟得出和儿时不一样的理解;有些作者的书,不仅适用于昔日,也同样适用于现在,纵使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它依旧可以寻得一个安置的地方。而片段的信息,日子久了,便如过眼云烟般散去,十有八九不会再回到我们眼前。

生活是离不开书的,它带我们知历史兴替,品人间百味,学前人之智,便,又有一惊人句“书山有路勤为径”。

【篇七: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拿着书读了一遍又一遍,鲁迅先生的谆谆教导使我铭记在心。

鲁迅先生生前十分受人们的爱戴,死后,仍被人们尊敬。文章中所讲的几件事就足以回答为什么社会上的各阶层人世都爱戴他。

其中能教育我们青年人的一件事是:鲁迅先生教育青少年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把内容仔细看看,汲取其中的精华。这一点我就做的不够好,看书时,第一遍我总是看得很仔细,但只注意了故事情节。第二遍读的就不仔细。最后只记住了书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激动人心的情节,而真正应该记住的却被我忽略了。读了这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我决定一定要改掉粗心大意的坏毛病,以后读书一定要认真,慢慢地去读,去汲取其中的精华。

文中的“鲁迅先生在冬天的一个傍晚,冒着严寒给一个车夫包扎伤脚,还给车夫钱让他回去养伤”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段话说明了鲁迅先生同情劳动人民,乐于助人。

鲁迅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关心他的女佣人阿三。阿三因为丈夫失业而心情不好,眼睛生病时,鲁迅先生就不让她干重活,让她多休息。可以看出鲁迅先生舍己为人的精神和崇高品质。

合上书,鲁迅的高大形象好像就在眼前,他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干为孺子牛”等名言警句、高尚品质在脑海中不断闪现。

【篇八:追星之我见】

嫩芽把巨树视为“明星”,长成了伟岸身姿;鱼儿把大海视为“明星”,才能畅游海洋;苍鹰把蓝天视为“明星”,才能搏击长空。

1989年明星组合“小虎队”巡演到高雄,粉丝骑车一路追踪,大呼其名,这种现象被称为“追星”,从此“追星”一词成为形容粉丝对明星的崇拜行为。如今,追星之风在青少年中愈演愈烈,有人认为追星不可取,但我坚信只要有所选择,便可以从明星身上汲取正能量。

三国时期周郎英俊潇洒,才能杰出,是苏轼要追的“星”,“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东坡看重的是周郎的英雄业绩而非美男子的外颜;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杜甫要追的“星”,“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仰慕的是卧龙先生的一片忠心;孙权占据江东“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倾慕的是孙权誓死捍卫江东的雄心。

东坡、少陵、稼轩,他们“追星”是先辈英雄的丰功伟绩激励他们奋发有为,继而成为历史天空中耀眼的“明星”。

今日“追星”之风盛行于世,这是一个“星”光灿烂的年代。除了舞台上炫目的灯光,撩人的歌喉,零乱而不失华丽的舞步,抑或是深情的秋波,在明星闪耀的外表下,我们能从中汲取的养分其实还有很多。

演员陈晓,虽成名较早,却并非是靠一部剧爆红,而是从配角走到主角一步步踏实走来,他从不以炒作博人眼球,关于他的报道大多围绕着作品,他曾说:“我每次拍戏都希望表面的尽善尽美,只有作得好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他崇拜的明星是周星驰,星爷的作品引导着他在演绎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而他的努力付出,也完美饰演了执著的尊严。

那些传递正能量的明星如同我们人生的一个个路标,指引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周杰伦的努力向人们证明了即使学历不高,没有帅气的面庞,但只要不断坚持,永不言弃,最终也可以取得成功;郑智化身残志坚,凭借顽强意志唱出许多振奋人心的歌曲;李易峰在沉静中积蓄力量,用七年的努力证明自己,“拽而有礼,拽而不狂”,关注国事,被称为“李政委”,为人们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当一颗钻石闪耀着夺目的光华时,你可知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切割和打磨。对于追星,我们应理智崇拜,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汲取精神力量,为自己的成功助力。

【篇九:走进《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孔子的《论语》。这句话,在我读书至高中时,在教材上,已出现过三次。

第一次,是在小学。当时只是小和尚念经,嘴里念着,脑子却不曾想着,只是单纯的知道,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有一个是我的老师。这句话,也只是一句话,是被长辈夸奖读书认真的“工具”。

第二次,是在初中。对于“师”这个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指在某方面比我更加精通的人,但还是那样漫无目的地在读,在背,在用,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凭感觉的,将这句话写在那些作文里。

第三次,便是出现在高中的人文课上了,现在,对于这句话,这七个字,我已经明白其中所讲的道理,明白其所指的重要性,其实我认为,何必三人,就是两人,另一人也会是我的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之处和不足之处,“学习”这个词,不是单单地被限制在“读书”这个字眼里,其深刻含义,是将别人的长处,“挪”到自己身上来,是汲取,亦是付出,你需要付出自己的汗水和耐心,才能从他人身上汲取优点,我之所以用“挪”而并非“拿”、“移”等字,是因为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亦长亦短,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再细读这句话,“三人行”,只有在前行、前进的时候,才会明白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在哪里,并非其他时候可以发现的,所以“行”这个字,是条件,“师”这个字,是发现。

此外,“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是教诲,也是训诫,很多人自以为是,或是不屑于他人的观点,这都是不对的,只要是与自己同行(xing)的人,就必有比自己更加好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深记,自己并非完美,缺点总比优点多,但是学习的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补短取长,只要愿意,都是很容易的,除了愿意,更不可或缺的,是毅力和恒心,这些已经被人们嚼烂的词语,其实也是让人很难坚持并做到的。

很多人只听闻《论语》,并无读过,更不会反复研读。现代作家和国外作家的书充斥着这个市场,中华经典,逐渐地淡出了读者的兴趣。新书推荐榜不停地更新着,但是中华经典文学的榜上,《论语》,永远是那位矗立在那儿的不朽老者,代表着中华文化最耀眼的那束光芒,愿你,也能不忘璀璨文化,走进中华经典,走进、《论语》……

【篇十:我心目中的好教师】

从古至今,有着许许多多赞美教师的语句。记得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作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这句诗其实是向我们说明了老师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和循循善诱的伟大精神。的确,就如我们班的班主任那样,她在三尺多的讲台上默默耕耘着,但她却没有说过任何一句抱怨的话。没错,她就是我心目中的好教师——七(四)班的许老师。

许老师为人幽默,对学生一向很公平,不管学习成绩好还是不好,做对了、做了好事就夸奖一下,而做错了,做了一件错事,管你成绩好还是不好,都得受批评,她不会包庇任何一个学生。

许老师上课十分有趣。在课堂上,我们每个人都享有学习的权利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在老师的传授中,我们去汲取、去探究,时而书写沙沙,时而书声琅琅,时而欢乐的笑声充满整个教室。在这热闹的气氛中,老师一时为我们送来知识大门的钥匙;一时又变成了我们的导游,带领我们在知识的大海里探索、采集、积累,就像金色的小蜜蜂在花海里采集花粉,在各自的蜂房里忙碌地储积着蜂蜜;一时又变成了魔术师,把安静的教室变得如此热闹,把枯味乏燥的知识变得如此有趣……

许老师不仅仅只教我们知识,她还教我们怎么做人,让我们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还希望我们这些温室的花朵,早晚有一天能成为祖国的栋梁。

记得有一篇小短文,里面说道我们是桃花李花,老师就像树根,当繁花满枝时我们谁也不会忘记哺育过我们的树根,是它默默的汲取大地的营养递给我们。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的好教师——许老师,我不会用太华丽的词句去形容,因为我知道:即使你怎么去形容她,许老师还是两个字——优秀。

热门推荐
1感动
2蚂蚁给我的启示
3少管所观后感
4我的乐园
5忍不住流泪
6我爱美丽的金沙滩
72120年的中秋节
8煎牛排
9“放肆”的人类
10我的妈妈
11描写莲蓬的作文
12我的爸爸
13梦里花落知多少
14美在不期而遇
15世界人生
16爱心义卖
17我们班上有这么一个人
18红旗飘飘引我成长读后感400字
19观纪念大会有感
20荧幕
21校园的早晨
22友谊最珍贵
23包粽子
24我家的小金鱼
25圣诞老人
26幽默搞笑的唐伟良
27家庭趣事
28成长路上的阳光
29我心中的价值观
30美丽的南明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