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白落梅的作文

【篇一:我最喜欢的一个词】

读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安好”一词抓住了我的眼球,揪住我的心。一句“您好”道出一声珍重,一句“我好”放下一份牵挂,好是茫茫人海中的衷心祝愿。然而这在我看来,这些都是陌生人蜻蜓点水的问候,过于直白与客套,缺少回味的甘甜。与她在一起的时光,我最喜欢的一个词语是“安好”。

与她的相遇,也因“安好”而起,仍记得刚到老家时,一个闷热的下午。她手执《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在葱郁的树下安静的看着,远远望去,她似被一大片的阴凉拥抱着。而阳光底下的热闹与她无关。我走过去,坐在她身旁:“我也喜欢这本书。”她撩起垂在脸颊的长发,侧过头与我相视而笑。那天起,我们相遇相知,成为最好的朋友。

我最爱“安好”,因为它让我们相遇,我最喜欢“安好”,因为它牵着我们的心。时光过得飞快,马上就要开学了,在离别那天,她眼神迷茫却没有难过,没有痛苦,我们牵着手,约定好一个月一封信,勾了手指发了誓。也许会被别人当作笑话,谁会坚持写信呢,真傻!但我想,每次信尾那句安好,道出的远远是电话、网络所不能及的。

朋友间,重的是情,得知我安好,她舒心,得知她安好,我放心。一个安好,把分散在两地相距千里的人用细线绑在一起。这线,那么弱,又那么强,让我与她的情谊,终不随斗转星移而变质,变味。

我最喜欢的词语是“安好”,它让我的天空永远都挂上太阳,永远都是晴天。让友谊亘古不变,让天涯成咫尺。

【篇二:留在心底的声音】

仿佛隔世的呼唤,一次又一次照亮我的内心;仿佛一次又一次的呐喊,响彻云霄:仿佛平淡中的特殊,铭记于心。

“勇敢做自己,不要为了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就把最真实的自己封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这世上,有太多的人随波逐流,有太多的人因这世界,迷失了最真实的自我,有太多的人为别人而活,又有多少人能勇敢做自己呢?何为自己?遵循自己的心,做最真的自己。

这几年来,慢慢地长大、懂事,也学会了“伪装”,总认为别人的是最好的,可总是忘记了“自己”才是最特殊的,那心底的声音也提醒“我”做自己想做的事,做好自己让我在“迷途”中找到了方向,也发现了最真的“我”——爱哭、爱笑、爱疯、爱闹。只对自己“爱”的人好,这才是最真的我嘛!

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这一段又一段的时光,悄悄溜走,也让我发现,做最真的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缺点,才是最自在的生活方式。很多人每天都过得很累,每天穿着厚厚的“铠甲”,只有回到家后才会卸下所有的“防备”,面对至亲至爱的人,我只想说,放下所有“伪装”,勇敢且认真地做好你自己,没有什么比做自己更快乐。

小时候不懂,父母给我定下什么目标,我就拼命去达到甚至改变自己,现在我懂了,给自己一个小目标,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违背自己内心的意愿,正如白落梅在《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中说的一样:“爱自己爱的人,写自己爱写的文字。”正是如此,她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像诗一样,每天轻松自在,她信佛,写与悟禅有关的文字。她相信来生,为来生写文字,他爱茶,于是闲适时便品茶。

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相信自己,留在心底的声音,会告知你那正确的选择。

要记住,你是最好的自己。

留在心底的声音,与你共同谱写余生的篇章。

【篇三:我的读书故事】

落日余晖,我爱一抹最红,甘冽泉水,我掬一捧最清。我独爱秋天的枫叶,那是无尽的思念与诉说,我欣赏傲雪的梅花,那是无畏与不屈的象征。世间皆过客,唯有书与我如影随形,落花无意,落水无情,本本书籍皆有情。

我望向满月的窗外,满目萧然,万物俱寂,万丝惆怅,万丝不甘心,让我难以入睡。我无可奈何,只能看得落雁归去,似曾相识,前一百却与我无缘。独自在屋内徘徊,是悔恨还是叹息?多想从头再回,可是却一去不返。一道惊雷闪过,瞬间照亮了半边天空,在那稍纵即逝的一瞬,我仿佛明白了什么。

以往,我对《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十分喜爱,一手好刀法,在刮骨疗伤中的不为所动,在花容道中的义释曹操,无不令人佩服,正所谓义重于山,不愧为“义绝”。他千里走单骑,却因大意而死于非命,令人叹息不已。

在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曹操才是真英雄。在丧子折兵后的痛定思痛,在割须弃袍后的巧使反间计,无比体现了他那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没有向孙权一样守着父兄基业就面南称帝,没有如刘表般的软弱无能。虽未奸雄,但任人唯能,收复失地,统一三国。

我时常因自己而感到一丝的无奈,在无意间翻到了一本白落梅的散文集。我的指尖不断的翻动着,很快便投入其中。他的文笔极为优美,细细品读,心中纵然有千万分惆怅,此刻也会化为乌有。每一句都十分的有魔力,读着读着你就可以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来一段没有喧闹的精神之旅。

书亦人生之香茗,能包容道路上的苦涩,在这段旅程中,我将向着前方,永不停下——读书,只有目标,没有终点。

【篇四:愿走出半生,归来仍少年】

浮生若梦,一梦千寻。出生以来,我们就一直在寻找,于风景中寻故事,于文字中寻光阴,于流年中寻归宿。原本漫长冗杂的一生,就那么倏然而过,余下的日子,寥寥无几。所有金风玉露的相逢都会化为灯火阑珊的错过,无论是刻骨铭心的成长还是淡如流水的岁月,我都诚愿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半生后,我仍想与少年的慈悲、孤勇低头呢喃。

我羡慕张爱玲的仁慈,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以后的自己可能见过人性险恶,见过尔虞我诈,但我希望那时的自己懂世故而不世故,不被俗世磨出棱角。所谓成熟并不意味着失去仁慈,我想以后的自己依旧能坚持心中的善良,我希望长大后能够尽力去帮助别人,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提到“我已经失去了做人的资格”,走出半生的我是否又能懂得仁慈就是做人的基本资格呢?那时的我能够卸下半生行囊,把风尘置于门外吗?简约活着,温暖相依,岁月原本不会相欺,是我们支付了太多美好,又不愿平等对待,所以才有了诸多不如意。时光依旧锋利如初,我们是否能仁慈如旧?

我羡慕三毛的孤勇,三毛说:“撒哈拉属于前世的乡愁,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地交给了那片陌生的大地。”走出半生的我会怀揣孤勇拣尘埃装入行囊,将故事寄去天涯,我想怀揣孤勇踽踽独行,邂逅一幕幕不曾预约的风景。问一声南飞的大雁:那些爱过的人,一去不回的时光是否别来无恙?我想与凉薄的时光缠绵去看看三毛笔下亦温柔亦粗扩的撒哈拉,去看看圣埃克絮佩里书中的一天五十六次的日落,去看看白落梅心中的芦花似雪秋水长天。走出半生的我定会孤勇,孤勇使我不再畏惧太宰治口中那个复杂的社会,不再畏惧余华书中悲苦的遭遇,不再畏惧龙应台眼中不断不断的目送。

我诚愿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我们一生复杂,一生追求总觉得幸福遥不可及,不知那朵花啊,那粒小小的沙子就你窗前。

【篇五:一剪梅】

梅,美得让人心醉,因此,在所有娇艳的花朵中,我唯独钟爱于梅,我只是深深地爱着她幽然的清香与独特的风雅。我喜爱她那弱瓣掩香的蕊,团玉娇羞的朵,和那苍劲的琼枝。一剪梅撩动我心。

雪落红尘,我禁不住一路走进那幽静的梅园。

雪轻轻撩动梅枝,颤动的梅越发多了几分妩媚艳丽,美得舞动心弦,颤动人心。皑皑的雪衬着傲然的梅,她那殷红的颜如点点星火搬绽放在学间。我立在梅影飞雪中,梅给我一种彻骨的俏,幽,雅,褐色的枝被风吹得花枝乱颤,梅瓣如舞蝶般飘飘而落,落进清澈的溪面,那层层柔和的波纹,仿佛浮现出一位女子恬静的面容。

她,就是一朵盛开在大唐的红梅,梅妃,江采萍。

她早年入宫,一入宫就受盛宠。她爱梅如痴,玄宗为她种植满园梅树,修建梅阁,作梅赋。而后来杨玉环进宫,她渐渐失宠,而一章《楼东赋》只换得皇帝一斛珍珠,她挥笔写下《谢赐珍珠》,而这一次,她也是真正的醒悟了,我宁愿在宫中赏万千红梅,也不愿奈何那凡尘琐事,乞求春光。梅妃气质若梅,高雅恬静,而杨妃与他相比,只不过是妖冶女子。安使之乱,梅妃香消玉损于梅树下,真实生与梅,死亦梅。她那清莹的冰骨与傲然的气节,令我永生难忘。

梅具有高洁的品质,她在其他花朵黯然失色时,迎着风雪,顶着彻骨的冰冷,在雪中傲然地绽放,顶天立地在风雪之中。一个人在彷徨时,在惆怅时,梅往往能给予你心灵的宁静,洗清内心的愁苦。

梅美得不俗,却美得冷艳,宛如跳惊鸿舞时的梅妃,超凡脱俗,我爱那一剪梅,正如隐世才女白落梅所说:今生,我愿意做一剪清逸的梅花,在风雪中傲然的绽放,带着今生的夙愿,带着隔世的梅香,静守住心灵的宁静。

【篇六:风景】

心似莲开,一花一叶皆是禅,最好的风景,应该就是等候一壶茶的盛开,守得住本心,耐得住寂寞,成为自己眼中最美的风景。

陶渊明在自己的小院两旁修篱种菊,好不惬意;而我,则在一间茶坊里,听雨落沙沙,看雨滴缓缓,宁静相待,了然欢喜。

春雨惊春清谷天,沉溺了一冬的味蕾,从心灵深处,思念那一抹幽幽茶香。爱茶者皆知,茶的好坏,自在制茶的工艺之上,采茶女的辛勤采摘,太阳下的曝晒,制茶工的轻柔慢捻。这些制茶秘艺,给予了茶自由的呼吸,将江南的山光春色揉进这一芽一叶,让茶缘赋予其生命,使其绽放于湖光山色。

我喜欢在晨曦微露头角之际,携一本白落梅的散文集,踏上去茶坊的石板路,在那里,为自己筑一个曼妙的梦境,安宁的栖息。每一天,都会遇见许多不同的过路人,他们都些许带着淡淡的烟火气息,路过茶坊,停下脚步走进去,每一张座椅都用竹子亲自编成,软软的泥土取代坚硬的大理石块,虚掩着的竹帘隔出一个又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些经历过岁月洗礼后的门窗桌椅,古老的字画杯盏,给了你小憩的理由,品尝一壶喜爱的茶,而茶,心甘情愿地被烫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在杯盏中竭尽所能的绽放出自己的清香,结束自己短暂一生的故事。

烟火之人终究与我只是匆匆擦肩,喝完茶,他们不得不赶往人生的下一个驿站,无论前方是路途平坦或是悬崖深渊,他们都得风雨兼程。而我,则静静的守候着茶坊,看阳光暖暖的落在窗沿、桌案、衣襟、心房,安守美好的岁月,流淌简单的年华。

不知不觉,夜开启帷幕,茶坊里退去了白昼里淡色的修饰,而我也用初出的姿态,再次与他们近距离对视,恍惚间,明白他们为何愿意被岁月的青苔所遮掩,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岁月这一簇炉火一直在努力的向上燃烧,青青茶叶在山泉水间滚滚的沸腾着,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信仰和使命。

一壶香茗,几本好书,让纯净的茶汤浸着清露,清香的茶味染着云雾,品一盏淳朴,一盏美好,一盏宽容,不为风雅,只为清心。世间太多的繁华,总在不断的波动我们的心弦,诱使我们踏入奢靡的陷阱。那时,定会有一个娴静的茶坊,收容彼此,在不同的季节、时光、天气,举起属于自己的那盏茶,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卷天外云卷云舒。

生一炉茶缘的火,煮一壶云水禅心,茶香萦绕的美好,成为最美的风景。

【篇七:我要的旅行】

如果旅行只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达别人活腻的地方,那还不够,我要去一个所有脚步都到不了的地方。

——题记

我想要的旅行,是刻在书页里的,一个个书名是中转站,将我送往落英缤纷的文学中。我爱白落梅的冷洁冰清,也爱林清玄的寂然顿悟;我爱三毛的沉浮随心,也爱徐志摩的情重缘轻。不管每个人的性格如何,在文学中,他们都是没有罪的。

对我来说,换个位子都是旅行,旅的是缘,行的是心。他们在我人生这条路上辗转、徘徊,都是征途中鸟儿的莺语,花儿的芬芳,我在他们身上感觉友谊的快乐,对我来说,那便是旅行。

旅行的路说长不长,不过几页纸的厚度;旅行的路说长也长,如果我思索过的道理可以以量计算,也该踏过塞北的七律和江南的五绝了,而这些,还不够。

我想要的是心灵之路,在别人帮助我和我帮助别人中快乐,就是这样简单,把心放在一个十分安稳的地方,对我来说,人生这场旅行,便是最好的旅行。

我能想到最肝肠寸断、最惊险刺激、最浪漫美好的莫过于通向你的旅行,想要接近却不敢接近;害怕靠近,却忍不住靠近。在通向你的旅途,我不是红尘中的过客,而是千古情韵中一曲相思。这场旅行,没有任何人陪伴,但路的尽头会有你,便已足够。

陆游说“读书历见古人面”、“开篇时与古人游”。这场旅行,我会学李清照那般柔肠牵挂,为你写尽我无尽的朦胧情话;这场旅行,我会乘白落梅那只船,隐世无话,只为许你温柔年华,我只想在旅途的尽头,许你一个家,从天光乍破走到暮霭日下,与你一世闲静如花。

这些我正努力的、我所未到达的,便是我心底最想要的旅行。

【篇八: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十六年前,我出生了。可能很幸运,因为我躲过了那些可怕的战争年代,也可能略有惋惜,因为我生在了这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是它,使我遇上了这种碎片化的生活。

这里的生活充斥着科技的气息,或是地铁上拿着电脑包的上班族,或是口袋里揣着的智能手机,或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又或是,电子阅读器…

自小我便喜欢读一些小说,或是散文,兴致来的时候还能将一本厚重的小说心无杂念地在一天内飞速啃食完。可是,近几年,我却越来越向碎片化的阅读方向上靠拢,于我,这种感觉似乎并不是那么好,可能,我不喜欢这种被拆得四分五裂的感觉。

记得那天,我满心欢喜地在书店买到了一本白落梅的散文集,面对着包装这本书的透明塑封袋,可谓是迫不及待。上了通往回家路的公交车,找了个僻静靠窗的座位,准备好好欣赏。

撕开那透明包装纸,翻开书本的第一页,静读了几分钟后,手机的振动提醒我要去看看发生了什么,我将书本先搁置在了大腿上,发现原来是微信群里的朋友们在闲聊,于是,一聊便是聊到了家门口,晃晃悠悠地回了家,早已忘却那本书的存在,在洗手的一瞬间猛地才想起来我有一本书还在那里躺着,静静地躺着。

倚在房间里的沙发上,我又将它翻开,却发现,我早已忘了刚在公交车上阅读过的内容,而现在我眼前的这本书,像是个陌生人,似乎从未相识,也失去了想认识它的耐心与勇气。再想想刚刚和朋友们聊了什么,似乎也成了过往云烟。那,我到底获得了什么,又正失去着什么。

那时的我想不透,只是觉得我的阅读生活正被些无形的东西吞噬着,碎化着。

我讨厌这样,这样被分裂着,心不在焉的样子令自己厌恶。

但,信息科技的发展也并非坏事。人与人之间沟通得越发方便,越来越多便于人们的东西也被探索发明了出来,所以,这件事,是有利也有弊的。在阅读方面,也有电子书籍方便人们不用再在包里揣着一本厚重的书籍,但我还是认为,无法取代传统的阅读方法,像我,就是喜欢读完每一页翻过去的感觉,而不是指尖在屏幕上滑动的感觉。

我还是望了望那本书,它的名字叫《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带着一抹笑,我决定还是要认真欣赏,心无旁骛地欣赏而那些念想,也就是刹那惊鸿罢了。

至少,你的阅读生活不要再被碎片化了,我对自己说。

【篇九:享受阅读】

光阴似水,时间成河,无情的冲刷着人世的悲欢离合,只剩一片荒漠。我于时间的长河中,想要扑腾着往回走,可还是被无情的推翻,随着那河水上下浮动,无可奈何,心里只想时间为何不慢一点,为何不能有一隅宁静任我安放?

又是一个烦闷的下午,爸打电话让我下楼去拿快递,极不耐烦的下了楼,暴力的撕开了快递,才发现竟是许久之前买的白落梅几本传记。反正也无事可做,索性找个树荫坐下,捧上一本书看了起来。

一翻开书,我仿佛就被吸入了书中,浸在文字里。行走在白落梅的文字中,看林徽因优雅从容走完一生,叹徐志摩年纪轻轻英年早逝,赏陆小曼傲然挺立绽放于民国。那一刻,我仿佛也成了一个民国的普通女子,望着他们或从容或潇洒的走完一生,感叹世事的无常,遂转身挥笔写下一时情愫。

这一看便是一下午,抬头才发现天空已流出了几丝红绸,原来时间也可以如此安静的过完。

时间是一条汹涌的河流,许多人自以为能于时光中屹立不倒,却依旧被冲刷走,不留半丝痕迹。唯见一群人立于波涛之上,永世不倒,因为他们脚底踏的一只阅读的舟。

时间是残忍的,我们唯有找到支柱,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得以片刻喘息。

何为支柱?也许是一次午后阅读忘却时光,一次孤灯独明不知疲倦,一次忙里偷闲沉浸文字。从那一次午后的阅读,我才发现,世间真正的安静,不过于翻开一本书,体会一片情思,浸于万千纸张。在漫漫长河中,寻得一叶阅读之扁舟,供我歇息驻足。

从那次体验后,我开始享受阅读,在晚自习做完作业后,翻开《陆小曼传》,赏一株海棠独绽民国,品味那一份潇洒自如,仿佛于河底觅到一方秘境,没有时间的流逝,没有河水的汹涌,有的只是我与那一本书在安静里两相依偎。

若是世间没有书,那骇人的洪水便会冲垮人们思想的堤岸,蔓延至人们之心;若是没有书,世界将是一片荒漠,是枯燥的,无味儿的;若是没有书,世间就再无供人努力攀登的台阶。

一个世界就从一本书开始,也从世上再无一本书结束。

于似水的光阴中,捧一本书,泡一杯茶,于烟雾飘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游于诗人的浪漫,叹于人生之洒脱;于如河般的时光中觅一叶扁舟,作自己的藏身之所,无论外界风霜雨雪,抑或洪水猛兽、世界末日,都与自己无关。

光阴似水,阅读作舟。

【篇十: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读后感】

言曰初遇,实则重逢

“言曰初遇,实则重逢”或为明晓书题,亦为此次再续感悟。

两年前,我便已捧读白落梅的《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至今,仍旧在读。大概由着这本书的轻柔,每每翻开,都欲重游一番,不忍放下。一次次的拾读,倒教我将前几篇文章的内容深印脑海,闲暇之余,细细回味。

书中曾提到茶缘,章名为《茶缘,一个从容不惊的过客》。以《寻陆鸿渐不遇》开篇,引出作者修茶馆于江南水乡的愿望,继而叙述陆羽与皎然大师一段不朽的尘缘。正如书中所言“茶有茶的宿命,壶有壶的因果,过客有过客的约定”。茶圣陆羽与皎然法师便是有着一段不浅的羁绊。皎然,山水诗人谢灵运的第十世孙,游历过名山大川,体悟过人间冷暖,在与禅缘邂逅之后,助力陆羽研究茶道编撰《茶经》。我自知舍不去红尘的美好,终不能似其一般在佛缘禅意下,留载一片芳华。佛渡可渡之人,我曾认为佛是残忍的,将安详留于自己身侧。可后来,我终晓佛是宽容的,将繁华留给世人,独忍青灯古刹的寂寞。

提到佛缘,便想起书中写过的一位高僧,清名鲜有人闻,却有着不朽的光辉。辩机,曾与玄奘一同编写《大唐西域记》,佛法晓然于心,却恋入红尘,与高阳公主爱恋一场,后因贼人巧合,事情败露,引龙颜震怒,腰斩于世俗谩骂中。凄美动人的业障下,终被刀下蚂蚁的救赎洗清。也许他错了,破了清规戒律,饮了红尘弱水,但他应是无憾的。因着他在韶华中与妙人相爱了一场,不诉情殇。

说来,一本书的精妙,到了读者笔下,便成了一纸感悟。读书,不就是为了在字句中初遇别样的人生?看书,不亦是为了在墨香中重遇相同的故事。读白落梅的书,会让人增添几分对禅理的向往,渴望在弹指一挥间,了悟禅意,愿在佛祖座下,与僧侣共修一叶菩提。“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我成为书友的原因,不过同是欲在书香山间,掠去浮华,寻得一处云水禅心的乌木雅房,偷得浮生半日闲。除此,无他。

热门推荐
1老哥
2升国旗
3阅读伴我成长
4会买商品的机器人
5用爱织成的毛衣
6读《小飞侠彼得潘》有感
7为何你总与我作对
8时间过得太快
9乔迁之喜
10奇妙的梦
11我爱你美丽的校园
12摇桂花
13我们班的“开心果”
14奔向胜利的日光
15游长隆动物园
16徜徉在爱的长河里
17暑假过生日学生作文
18抓老鼠
19登山记
20童年傻事
21皮皮熊
22碎片化生活
23告别之美
24“酒鬼”爸爸
25在紫玉兰的见证下
26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27我的哥哥
28读书笔记
29和你一起超过的日子
30游青海湖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