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压强的作文

【篇一: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作文】

郭爽

吃过早饭,我打开电脑,继续编辑昨天没有完成的程序。突然,从显示器里发出一道强光直射向我,我感觉身体不由自主地被吸了进去,迷迷糊糊之际,只听得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欢迎来到2050年。”

等我清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一片草坪上,扭头一看,手表真的显示是2050年。我穿越了!我竟然穿越了!我抑制住兴奋和紧张,一骨碌爬起来,沿着街道贪婪地欣赏着未来世界的样子。只见,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外形更加气派,设计也更独具匠心!

我正准备穿越一个十字路口,一辆跑车从左侧飞驰而来,看它丝毫没有减速的迹象,我被吓得方寸大乱,站在路中不知所措。就在这命悬一线的时刻,跑车顶部突然隆起,继而整个车身腾空而起,像“跨栏”一样从我头顶划过一条完美的弧线,稳稳落地,停在不远处。我惊呆了,汽车怎么可以在空中飞呢?

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司机叔叔跑到我身边,关切地问:“孩子,你没受伤吧?”我摸了摸脑袋,一点事也没有,心有余悸之外,我有了更多疑团:“叔叔,我没事儿。可是,您的汽车怎么能在危急时刻像大鹏展翅一般腾空而起呢?”叔叔笑眯眯地说:“现在的汽车都是无人驾驶,车里安装了超高敏感度的测距模块。当汽车在10米内搜索到障碍时,主CPU就会把数据传到防撞系统,车顶会瞬间隆起,带动车身升到空中。”

听了叔叔的话,我恍然大悟。妈妈曾经教过我一点物理知识,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几十吨的飞机之所以能飞起来,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机翼的上表面弯曲,下表面较平,飞机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相当于气流迎面流过机翼。在相同的时间内,机翼上方的压强较小,下方的压强较大,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力差,这就是产生升力的原因。只不过,现在这个原理被应用到了汽车上,就出现了刚刚令人震惊的一幕。

我正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高兴,突然听到了妈妈的声音:“赶快起床了,都几点了!”我赶紧睁开眼睛,才发现刚才只是一场梦。但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谁说现在的梦想将来不会成真呢?

【篇二:吸管里的秘密】

大家一定都知道吸管吧?我们喝饮料、喝牛奶、喝可乐时都要用到它。我也经常在喝牛奶时用到它。有一次,在我喝完牛奶后,对着吸管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吸管可以把饮料吸上来呢?

有一次我做了一个实验:当吸管里装满饮料之后,堵住其中的一端,饮料却不会从另一端出来。这让我更纳闷了,这其中有什么在影响它呢?

后来我查找资料才知道,原来“捣蛋”的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空气。

“真空”是大气层中不可能出现的东西,因为空气会立刻填充它,努力使各个地方的压强平衡。所以真空包装被挤得很瘪就是空气努力地想平衡压强却挤不进去的结果。吸管也是同样的原理,你把吸管里的空气吸走,吸管里的压强就会降低,空气就会挤压容器里的液体以恢复压强。同理,把吸管的一端堵住,空气就会堵住另一端来维持压强。

这种现象里空气的力量被称作“大气压,是德国科学家格里克于1654年证明了它的存在,并在马德堡做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他将两个铜半球扣在一起,并把里面的空气抽出来,让十匹马全力拉扯这个铜球,结果铜球纹丝不动。后来又在每边加了三匹马,突然,伴随着一声巨响,两个半铜球终于被拉开,几公里外都能听见这打雷般的响声。可见大气压的威力有多么大。

后来越来越多利用大气压的东西被发明出来了:除了吸管、真空包装,还有真空吸盘、海绵、吸尘器、抽水马桶等等。科学利用各种物理现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篇三:没想到,我真没想到】

“我好困啊——”说完,我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看着眼前的一张物理作业——《压强》,无可奈何地揉了揉眼睛,回头再看墙上的钟,时针已停在了11的数字上,分针已经过2了。

我不禁又打了个哈欠,闭上眼睛仿佛就要沉睡在美丽的梦乡里了:嘻嘻,美味的哈根达斯,还有学校旁“新港人”的鸡排,啧啧,我不禁伸了下舌头想去尝尝,却怎么也尝不到!好家伙,原来我快睡着了。

不行!我深吸一大口气,挺起胸膛,拍拍自己的脸,头脑顿时清醒了点,对自己说:“头可断,血可流,作业不可不写完!”于是,我提起笔继续写。“嘀嗒嘀嗒”,时间又过去了15分钟,妈妈推开房间门来看我,发现我又一头倒在书桌上,而桌上正是我那还剩两道计算题的《压强》物理试卷。

妈妈无语地叫我起来,给了我两个选择:1。立马睡觉,那两道题不写也罢。2。快速写完了,立马睡觉。我心里有些犯怵,立马睡觉可爽了,可是想到我已有好几天不交作业,让我们组被扣了分,心里总归有点过意不去,算了,反正也11:30了,拼了!激愤之下,我才思敏捷,下笔如有神助,在我最强大脑的支持下,不到5分钟便解决了那两个大boss,让我很是得意地对着物理试卷大笑了起来。随后,我发扬了我“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的精神,用了我腿脚骨折只能坐轮椅后的招牌技能——惯性漂移,一个漂移就从书房到了卧室,倒头就睡,连原来准备复习生地的计划也泡汤了。

一大早,我两眼朦胧地起床,因为太困还把刷牙时的水差点吐自己身上,大概是这样的:我坐在轮椅上刷牙漱口,刚想把水喷进洗手台,人却挡不住困意,脑袋往下一低,嘴里的水眼看就要吐到身上了,无奈下我只好像喷水鱼一般,把水都吐进了垃圾桶,刷牙这事才算告一段落。

上了车,却没接到和我同一小区的郑圣豪,平时我们都是6:45左右接他,然后一起去上学。因为困,我今天差不多是6:50才到小区出口,却没看到那熟悉的瘦高的身影。打了个电话给圣豪妈妈却被告知“不用等了,你们先走”的话。司机都十分疑惑,平时那么守时的郑圣豪今天怎么不见人影呢?只有我深知其中道理:一定是因为昨天晚上作业太多了,他连夜写作业,所以才起不来床的。哈哈!我在心中大笑起来,他没起来,我却起来了,这不说明我意志力比郑圣豪强吗?于是我脸上浮现出了一种“小人得志”“春风满面”的笑容,一路上带着臭屁又臭美的心情来到了学校。

到了学校我交的第一份作业便是物理,因为腿脚不方便,我把作业交给了我左手旁的王婧如,让她帮我交一下。她二话不说,拿起试卷走向物理课代表。没过多久王婧如同学又回来了,我眨了眨眼睛,发现她还拿着我的试卷,怎么回事呢?她把试卷放在我桌上并对我说:“你交错作业了,这不是今天的作业。”

啊!我像是一个在外吃了大餐却在结账时发现忘了带钱包的人一样绝望。没想到啊,我昨晚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真没想到啊!

【篇四:奇妙的科学世界】

《我们爱科学》这本书是我在暑假里读过的,看完了《我们爱科学》,我合上书,不禁感叹,科学的世界真是丰富多彩,令我心驰神往。看,航天员们可真是精英中的精英,为了登上太空,他们要经过一系列的“折磨”,这“电动转椅”、“魔鬼床”……哎呀,不能再想了,头都晕了。没想到,当个航天员这么苦,看来隔壁邻居家那个3岁小男孩的航天梦算是破灭了。

哇哇哇!好可爱的狗狗啊!对了,“狗狗凭什么认出你”也是科学呢!要凭长相,凭气味,凭声音呢!

叮叮叮!开课啦!现在请看第十二章,压强与浮力:固体的压强。那么在这之前,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有几千年个钉子压在背上,会有什么感觉?大家肯定要倒抽一口气,那不是扎得千疮百孔吗?肯定痛死了!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一个神秘的科学道理:要比较两个压力哪能个产生的作用力大,不能光看压力本身,还要看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压力,那就是压强!所以针子越多,压强越小,反而越不痛噢!再考你们一下,你们猜一个杯子能“吃”进多少大头钉?一、十枚;二、一百枚;三、三百枚;四、一千枚。我想大家要不选一百枚要不就选三百枚,哈哈,全错了!其实可以吃进一千枚钉子呢!多么奇妙啊!不是吗?

啊!霸王龙!三角龙!对战!真新鲜!谁胜谁不知道。如果,三角龙,那尖利的角“嗖”进了霸王龙的肚子他一定必死无疑!但是,霸王龙的咬合力和撕扯力强得不行,三角龙能胜吗?这一切都是谜。

在浩如烟海的科普书中,我最喜欢《我们爱科学》了。下面就由我来介绍我的读后感吧!希望你们也能爱上这本书哦!

这本书分十大类:本期重点,动物故事,科学家的故事、科学迷踪、侦探训练营、纪想屋,身边的科学,水世纪,科学快艇和奥林匹克风。

本期重点是“咱叫救命细胞”。写了一个中国弃婴被美国的琳达夫妇收养后又不幸患上白血病,需要移植造血干细胞,最后经过大家的努力让小女孩终于得救的感人故事。真是人们处处真情在啊!

动物故事是写大熊猫青青逃跑的故事,在卧龙、在碧峰峡大熊猫自己想方设法逃跑的机智故事,你不知道她有多可爱,青青小时候,个子太小不够高,她让一只能够猫站着,自己爬到它的背上翻出院墙。嘿嘿,和我想象一下青青站在一只大熊猫身上努力翻墙逃跑的可爱动作吧。让我们一起来守护小动物。

还有剩下的几类也很有趣哦,有兴趣的话大家就一起看看《我们爱科学》这本书吧。

【篇五:吹纸团的游戏】

今天我在书上看到一个奇怪的游戏,名叫“吹不进的纸团”,是说纸团吹不进空的矿泉水瓶子里。我一看就挺纳闷的,“纸团怎么就吹不进瓶子里呢?只要纸团比瓶口小,应该是件很容易的事儿呀!”。我把这个告诉了妈妈,妈妈也觉得挺奇怪的,于是我们决定亲自来试验一下。

先准备好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和几个大小不一的纸团,我们把瓶子横放在桌上,在瓶口处垫了一本书,以便让纸团和瓶口能在一样的高度。

实验开始了,我把纸团对准瓶口放好,用力一吹,本以为纸团肯定会“飞”进瓶子并落到瓶底,谁知道,纸团根本没进到瓶口,直接飞到旁边去了。我以为是自己用力过猛的问题,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我不甘心,就把纸团塞到瓶口处,并用慢慢吐气地方法吹,结果呢?纸团虽然没有直接飞出去,但却在瓶颈处来回翻滚,死活不肯再进去了,等我再猛地一吹,纸团突然弹跳出来,直接打在我的鼻子上了。我让妈妈也试了几次,结果都一样,就像瓶子里有一股强大的魔力,阻止着小小纸团的进入。

我和妈妈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去请教爸爸。爸爸观察了我们的实验过程,仔细想了想,就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吹不进去是和气压有关的。对着纸团吹气时,瓶口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而瓶内的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所以纸团才会被“顶”出来。

听了爸爸一番话,我才恍然大悟,看来纸团是永远吹不进去了。但是转念一想,既然知道了瓶子的奥秘,那应该有破解的办法吧。我第一想到的就是把内外的空气压强变相等,可以在瓶底钻个洞,让内外空气流通起来,这样不就能实现了吗?

爸爸夸我很有想法,让我大胆去尝试。在爸爸帮助下,我先在瓶底打了一个小孔,但是纸团还吹不进去,我猜想是不是孔太小,导致内外压强还是不同,我又把小孔慢慢加大,终于,纸团可以毫不费力地吹进瓶子并落到瓶底了,我们的实验也算是成功了。

生活中处处存在科学,有时候一些事情,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不经过动手实践,就永远也不会知道事情的真相。

热门推荐
1我的校园
2一路遇见,一路失散
3英杰精神永不下岗
4我与书的故事
5义卖
6失败是成功之母议论文
7曾批评过我的人
8简简单单的爱
9团结的班级
10神秘快递
11网鱼
12我的房间
13关于义工的作文
14窗外
15未来的房子
16伤心的泪水
17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18悄悄提醒作文
19假如我再当一回小学生
20这也是一种爱
21停电了
22洗碗
23战胜胆怯
24幸福
25渴望
26生命生命
27寻根
28“钓鱼能手”爸爸
29一个神奇的蛋壳
30不徇私情的爸爸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