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新生作文】
何谓新生事物,词典上记载的解释是“合乎历史前进方向有远大前途东西”。对于新生事物,或陌生或熟悉。它的译义可以很深奥,但简单来说,它拓宽我们视野带动国家的发展,符合事物客观发展规律。
在发展迅速的高科技时代,林林总总的人不再使用现金支付,而是新生事物——微信支付,人们的外出旅游仅靠手机便可以付款取款,实在方便至极。它的出现不但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服务,并且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人们的思想不再停留在过去,科技的创新以及社会的进步带动新生事物的浮现。
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在于新事物之所以为新,是因为有超前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为旧,是因为它的各种功能和零件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郁郁葱葱的树林里,老的叶子掉落了,新的叶子就长出来了。意蕴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生事物源源不断,我们应该善于接纳,以理性的头脑对待新生事物。
在中国的发展史当中,“嫦娥奔月”,“蛟龙探海”不再是梦想,我在几天前看到一个视频,讲述了中国正打造着“第四代房”,将郊区别墅和胡同街巷以及四合院结合起来,建在城市中心,开启空中停车时代。如今,许多科技人员日以继夜的研究着科技,不如说他们是新生事物的创造者和搬运工,在新事物与旧事物的选择中,我们可以相互借鉴,求同存异。许多的成功者,那一个不是放长远眼光,追求创新,从而有了胜利品。正是我们走向了新生事物,新生事物才拥抱了我们。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的事物代替旧的事物,一味追寻过去,只能落在时代背后。面对新生事物,总有人弃而远之,他们因循守旧。由此看来,对于新生事物的接纳与否,在于个人思想的改变,时代的发展用新生事物的出现步调一致。
在变幻多姿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学会善于接纳新生事物。
【篇二:装满身后的口袋】
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上帝造人时给每个人的身上都缝了两个口袋,一个放在胸前,专门装别人的过失和自己的抱怨,另一只放在背后,专门放自己的过错,但大部分的人死后见到上帝时,胸前的口袋都是满的,背后的口袋却寥寥无几。
我们都对自己太好,半分不愿伤害自己,觉得自己是最美好的,就像材料中的太太一样,只会一味的嫌弃对面的太太的衣服洗不干净,却忽视了她自己的懒惰所造成的。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漫画,主人公在不断抱怨“父母不够有钱”“同学不够友善”“老师不够博学”之类的事情,可他却不知道反省自己,如果他肯努力的话,哪怕一点点,都不至于会是“倒数第一”的命运。
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物质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存在人脑中的反映,我们从客观上就认为什么都不是自己的过失,是别人的过错连累了自己而已。从这种意识上,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过错。这并非某个人的行为,而是所有人的特征。这种特性就是劣根性。
但是也有人能够摆脱这种劣根性:著名画家徐悲鸿早年留学法国,精于素描。它将中西技工融合,形成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在一次画展上,徐悲鸿的“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中的鸭尾,被一个乡下老伯指出错误。徐悲鸿承认疏于写生,深深致谢而退。他把“过失”装进“口袋”成就了一代绘画大师。
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创建的地质学理论,在地质实践中经受了检验。但他并不满意,因为他认为还有不足。他把过失装进“口袋”,潜心研究,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胸口的口袋”装满了别人的过失,“背后的口袋”却空空如也。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拒绝发现自己的过失,没有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
去找别人的错误虽然容易且让自己引以为鉴。孔子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种状态固然好,但要是如文中的太太一样,抱着嘲讽的语气去挑错,而非以之为鉴。这种时候,就应该把自身的过错找出。自己的缺点改正了,才能更好的认清事实,做出判断。
发现并改变,然后并装满“背后的口袋”。有正确地客观意识,不做主观臆断,才能认清事物,作出合理正确的判断,不是吗?
【篇三:给异想天开一点实事求是】
“异想天开”与“实事求是”,原本是两个意思矛盾的词语,却无法在为人处世中孤立存在。“思”之高远,“立”之切实,实在是密不可分。故而郭沫若先生有云,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是: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
近年来,异想天开式的成功学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牛顿、乔布斯等人的经历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是他们教育孩子的心灵鸡汤。在社会鼓励创新的大环境下,似乎人人都能振振有词地聊上几句异想天开之于成功的意义,真可谓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可是,成功只源于异想天开吗?
你以为牛顿的发散思维能强到仅仅通过苹果就联想到万有引力?你可曾知道,牛顿被苹果砸到之前,对行星绕日运动原因的问题早已钻研许久?
你以为苹果公司仅仅因为乔布斯的想法特立独行才决定生产手机?你又可曾知道,乔布斯想出iPhone样式前,早已收购若干科技公司为试水手机市场做准备?
成功的花,异想天开只给她的明艳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实事求是才是使她的花苞盛开的原因。
李大钊曾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当今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缺少创新精神,而是对其畸形地解读:只注重异想,而不关注求是。过度的包容、鼓励异想天开,却忽略了实事求是的客观规律。
新中国成立初期时,不尊重客观规律,实施“大跃进”这个错误的决定,使新中国停止了前进的脚步。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专家”“学者”纸上谈兵,居然提出“引渤入疆”、“炸平喜马拉雅”等计划。这样的异想天开,仅仅是个虚幻的海市蜃楼。
异想天开给予我们梦想,而实事求是则给予我们实现梦想的可能。远大的梦想是我们奋斗的方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勤恳态度使我们得以在追逐梦想的旅途中走得更远。抬头仰望,梦想如星空般灿烂辉煌。但我们不能在斗转星移的变幻中,迷失自我,越飘越高。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在构建梦想的土壤上前行,才能刻画出成功的痕迹。
人,应当像“人”字,永远向上而又脚踏实地。我们应当以实事求是为基,异想天开为梁,从而建起成功的万丈高楼。给异想天开一点实事求是,让创新精神真正成为我们民族进步的灵魂!
【篇四:认识自己的】
认识自我,是人生一道重要的关卡,是人生的重要转折。一个人若能正确的认识了自我,那么在人生路上也便不会迷茫。古希腊人曾把“认识自我”作为最高的智慧的象征,阿波罗神殿的大门上写着这样的一句话:要认识你自己。
对自我的错误认知就有着错误的作为,所以要认识自我。一个人如果对于自己的认知都存在着错误的认知,那么将会作出错误的抉择。因为认知自己便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意识,它几乎是任何事的出发点,人的所作所为均以自我认知为基础。譬如富人就会认知道自己富有,消费的时候就会大手笔,穷人则会尽量的节省。试想如果一个穷人错误的认为自己是一个富人,那么他的行为也可向而知了。
清晰正确的认识自我,将成为人生的一大助力,所以要认知自我。既然认知自我是行为的出发点,那么清晰的认知将会令出发点更前。如果一个人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那么便能清晰的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修补自己的劣势,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令事情一帆风顺。
既然认识自我有着如此重要的,那么应该如何认知自我呢?首先就是他人的评价,他人客观的评价,往往会带来重要的信息,自己的优缺点。并且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能够从他人的身上吸取经验。最重要的就是自省,这是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不论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如果本身都不自省的话,那么那些都将成为废话。客观和主管的结合,才能更充分更正确的认知自己。
【篇五:无问西东影评】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这是清华大学校歌中的一段歌词。电影《无问西东》取“无问西东”为题,是有其中的深意的。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的解释似乎有很多种,在这部电影里,“无问西东”的意思大概是,无论是西方或东方的思想,只要自己觉得是对的,就不必在意它的出处。也就是说要追随自己的真心,不受外界的拘束。这部电影中讲述了四个时代的四个人寻找并追随自己真心的故事。
吴岭澜是清华大学的一名理科生,然而理科成绩排名倒数,文科成绩反倒很好。校长建议他转文科,他却认为读理科才是成才之道,他也将继续努力。校长没有多说,只是说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把自己交给繁忙,得到的是踏实,却不是真实。”这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所谓“真实”,指的是个人的客观实际。对于吴岭澜来说,“真实”是擅长文科的自己。他一味的苦读理科,却得不到足够的回报。校长的意思是,与其在繁忙中获得踏实,不如先认识到自己的客观实际,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才能取得成功。最后,在旁听泰戈尔的演讲后,吴岭澜终于抛弃了世俗的偏见,接受了爱好文学的内心,最终选择了文科。
沈光耀则在家训与报国之间陷入迷惘。遵守家训,他可以可以度过一位富家子弟的安稳一生。选择报国,则可能意味着战死沙场。但最后,他明白国家需要他,因战争而受苦的人们需要他。他最终选择了成为飞行员走上战场,最终以机撞舰,光荣牺牲。
王敏佳,陈鹏,李想,三人的故事比较复杂,王敏佳因虚荣撒下小谎和发给师娘的控告信而遭受批斗。在独自承担责任与揭发同伙间陷入抉择。然而为了庇护自己的朋友,不影响他们的前程。她最终承担了所有责任,结果被愤怒的人群打得奄奄一息。她最后被陈鹏带回了他曾经长大的村子。尽管经历了如此多的苦难,但却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也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张果果是一名公司高管人员,他原本想借一个四胞胎的贫穷家庭来宣传自家的奶粉公司。然而提案没有通过,让这个家庭的希望再次破灭。于此同时,公司高层Robert想拉拢他,让张果果搜集他上司的罪状,也暗示张果果那个四胞胎家庭会贪得无厌的寻求他的帮助。张果果在良心与前途间面临着选择。在清明节扫墓途中得知了父母曾在雪山受好心人(李想)舍命相救才活下来的故事,他受到感动,最终选择了良心,拒绝Robert,帮助四胞胎家庭。最后也证明了四胞胎父母其实是善良的。
影片中各个故事多线并行又暗含联系,虽然每段故事的结局有好有坏,但都是追随自己真心的结局,每个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能无愧于心。因为当他们面临选择时,都是自己的内心所做出选择的。就像影片中所讲的: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篇六:同一个终点不同的路】
古贤者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独有偶,西方也有“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样的谚语。看来中外的哲人们,都已不约而同地看到了过程的重要性,确立了其在结果之上的地位。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过程一点一滴的累积导致结果的发生。就比如,精心的冲洗可以使相片具有不止相片的意义,而成为一件艺术品。与之相似的还有手艺人们、运动员们,数年如一日的“过程”使他们能做出华美器具,或是在赛场上展现驰骋的身姿,过程当然总是存在于结果发生之前。
结果,一旦发生,便成为一个客观的存在,是静止的一类事物;而过程不然,它代表的是事物的变化,也就更加地具有美感。不知各位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在读小说时,前进到一半,便沉醉于故事的发展,隐隐开始担心某人角色的命运;结尾的两三页处,剧情被推向高潮,那时更是提心吊胆,激动地把一行字来回读个几遍;而真正看到“大团圆”或是悲剧结局,却在神情荡漾一会儿后很快觉得索然无味。人们欣赏的恰是变化着的过程。试想,假若《哈姆雷特》只剩下第一章和最后一幕,想必读着会不明所以的吧?
结果的“客观”和“静止”使其死气沉沉,完全不能落入我们的控制;而过程不然——过程因为有“我们”,有“人”的参与而焕发生机。这里,不知有没有人想起苏联著名的诗人特瓦尔多夫斯基。他以诗著称,当上了《新世界》杂志的主编。而鲜有人知,他如何殚精竭虑地与上级周旋,努力发表自由主义倾向的作品。他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成功了几次,如发表了索尔仁尼琴的《一天》,爱伦堡的回忆录等,但《新世界》编辑部终于抵挡不住压力而遭解散,特氏本人也被迫辞职。他的理想可以说是失败了,但他呼唤自由,解放思想的奋斗过程却在历史上绽放光彩。
现在的人们,比以前要更重视些过程了,姑且可以这样说;但这种重视往往重于形式,曾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父亲的“高论”:“你没考好不要紧,问题是考得不好反映你的学习状态有问题。”这看似是重视过程,但如果孩子只是碰巧发挥失常呢?与之类似,在“阿波罗”号登月,世界为之呼唤时,又有几人赞扬的是宇航员、科学家们的坚韧意志呢?
人生多像是一列火车,沿途欣赏着美丽的风景,但落脚于代表着绝望的重点:死亡。请不要因为这样的必然而失落吧!我们的手中至少还有一把扳手,可以扳动纷繁交错的铁轨,驶向些许不同的方向。
【篇七:关于太极的作文】
且行且语文的第七站:太极禅修。我们来到华道武艺馆。
太极达人林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太极拳。令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太极拳是一种让人摸不透的拳法,说它刚,也不全刚;说它柔,也不全柔;柔中带刚,刚中带柔,正所谓阴阳结合。太极拳包蕴了阴与阳两个不同的元素。
当林老师的徒弟为我们表演太极拳时,我分外认真地去观察,发现了太极拳的拳法中的的确确蕴含着刚与柔!
回到家,我重新想了一下。我发现太极拳的拳法与我们的为人处事是非常相似的。当与他人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指责他人,应该与太极拳法一样,我们既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还得转换为对方的立场上考虑。不仅如此,我们最好还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判断对错。这样的阴阳双面结合,是最好、最理智、最正确的解决方法!
这让我回想起了二年级的一件事。坐在我前面的小明是一个很热心肠的同学,有一次语文课上,我的钢笔不小心掉到他椅子的正下方。他发现之后,立马要帮我捡。当他弯下腰时,不小心撞到了我的水壶。水洒在了我的语文书上。那时我十分生气,上去就打了他一下……
这让我回想起二年级的一件事,有一次上语文课,我的笔不小心掉到前面同学小明的椅子下方。他很快就发现了,想弯下腰帮我捡起来,谁知,砰的一声,他不小心撞到了我的水壶,水壶摔在了我的桌面上,水花四溅,一时间我的语文书都湿透了。"真是帮倒忙,要是被老师发现了怎么办,一定会被批评的!"我越想越生气,一只手紧紧握住拳头,恶狠狠地朝他头上打去。小明立刻转过头来,双眼瞪得大大的,迸出熊熊怒火,也抡起拳头向我扑来……
假如当初没那么冲动,没只顾自己的感受的话,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了!假如当初能我冷静下来,考虑主观、客观,以及对方感受之后,再做出判断,那我一定不会打出鲁莽的一拳!我当初应该这样想:虽然我的语文书湿了,但可以再晒干嘛!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他也是出于好心,我还是得感谢他啊!
是呀!假如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阴阳双面结合,既考虑主观,又尊重客观,那么世界上永远是春天!
【篇八:超脱象外】
何为超脱象外?我想应该是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够跳脱情况本身,以平和沉稳的心态,在高处从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向下来审视自己、思考问题。不仅仅局限在具体事物中,视野更加广阔更加全面,做到从外至内、从古至今的思考。客观地分析事物情况,制定良好的解决方案或从中吸取教训。那么有人会说这似乎过于冷血了。将任何事情都过于理智化的思考,让人的情感不再丰富,那么是不是不再拥有人情味了,人生岂不不再深刻令人回味?这个我不敢过于绝对地判断,但我想,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还是受自己控制的,能够做到超脱物外的人当然有智慧来把握分寸。正如古人写诗词散文一般,从自己所处的环境入手,表达出自己对景物的情感,再由景物的千变万化来体会出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上升到人生的新高度,这也是一种由表及里的超脱象外。
为什么要做到超脱象外呢?因为每个人都会迷茫、会失意、会遭受挫折,因情绪的起伏变化,而使自己画地为牢,困在其中无法自拔;亦或是经过很长时间才从中恢复过来。这时超脱象外便会帮我们走出来了。正如古人所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许跳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能够很快地找到迷惘之地的突破口,失意之境的希冀,挫折中的动力,豁然开朗,让自己勇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勇于正视自己,勇于向前大踏步。
超脱象外并非说说就行,如何做到是至关重要的。
恰如毛主席所言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来到碣石,他想到了千年前曹孟德的雄伟抱负,自己也怀抱着如曹操一般远大的统一中国的志向,拥有如曹操一般英勇豪迈的精神,于是写下这一首壮志之词。有如杜牧的“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他认为赤壁一战之所以周郎能够取得成功,这东风给他的帮助不仅仅是点缀而已,而自己也正是因为没有如东风般上好的机遇,一直没能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此二人之所以谈古,都是为了论今,从历史中汲取养料。此时可以看出,观世如史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对待现实时间应客观分析好坏,从高处向下看,学会反思,汲取教训。
田园诗派的代表人陶潜,因为“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被弹劾,最后告老还乡,在田野中劳作写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范仲淹的佳作《岳阳楼记》中说到古仁人心忧天下,不因物质的好坏,自身身世的坎坷与幸福,悲伤抑或高兴。《个山小像》中“个,个,无多,独大,美事抛,明理唾……大莫载兮小莫破。”八大山人以为他虽只是天地乾坤中的一个点,无比的渺小,但当他能够抛去世俗,唾弃名利追求时,他就能够与宇宙一样辽阔,达到囊括乾坤的大全境界。正因为他们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开朗的心性,所以做到超脱俗物本身,超脱自己,客观看待当时社会环境,心怀宽广并非难事。
想到不久之前的一篇报道,据说因中国人均GDP的上升,贫富分化严重,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之前的香港首富李嘉诚从大陆套现120亿左右,转战欧洲。因此一大批网友及媒体便对他进行道德绑架,说他不爱国,不与祖国共度难关。其实作为一个商人,趋利是必然的,而且套现是再正道不过的经济行为,完全与爱国没有关系,更何况他还是中国华人中捐款最多的慈善家。由于他们将思维情绪局限于一个狭小的空间,无法做到超乎象外,从高处向下全面地正确地分析理解问题,造成思想走偏。
超脱象外更多的是一种心态,一种习惯。在物欲横流,五彩斑斓的世界里,这是现代人应当具有的心性,也是少数人所具有的心性。用不同的心态看同一个世界,行不对很多事情的感悟会更加深刻有内涵,社会与会少一些浮躁。
【篇九:善于接纳新生事物】
何谓新生事物,词典上记载的解释是“合乎历史前进方向有远大前途东西”。对于新生事物,或陌生或熟悉。它的译义可以很深奥,但简单来说,它拓宽我们视野带动国家的发展,符合事物客观发展规律。
在发展迅速的高科技时代,林林总总的人不再使用现金支付,而是新生事物——微信支付,人们的外出旅游仅靠手机便可以付款取款,实在方便至极。它的出现不但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服务,并且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人们的思想不再停留在过去,科技的创新以及社会的进步带动新生事物的浮现。
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在于新事物之所以为新,是因为有超前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为旧,是因为它的各种功能和零件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郁郁葱葱的树林里,老的叶子掉落了,新的叶子就长出来了。意蕴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生事物源源不断,我们应该善于接纳,以理性的头脑对待新生事物。
在中国的发展史当中,“嫦娥奔月”,“蛟龙探海”不再是梦想,我在几天前看到一个视频,讲述了中国正打造着“第四代房”,将郊区别墅和胡同街巷以及四合院结合起来,建在城市中心,开启空中停车时代。如今,许多科技人员日以继夜的研究着科技,不如说他们是新生事物的创造者和搬运工,在新事物与旧事物的选择中,我们可以相互借鉴,求同存异。许多的成功者,那一个不是放长远眼光,追求创新,从而有了胜利品。正是我们走向了新生事物,新生事物才拥抱了我们。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的事物代替旧的事物,一味追寻过去,只能落在时代背后。面对新生事物,总有人弃而远之,他们因循守旧。由此看来,对于新生事物的接纳与否,在于个人思想的改变,时代的发展用新生事物的出现步调一致。
在变幻多姿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学会善于接纳新生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