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公祠的作文

【篇一:游韩文公祠】

放假的时候,圆梦工坊作文课就计划这个周末到潮州研学,妈妈给我报了名,这可把我激动坏了。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出发的日子!

这天,天蓝得像一汪海水,几片白云像被太阳晒化了似的,随风飘在天上。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似乎经过很久很久的时间才到韩文公祠。车刚停稳,小伙伴们便争先恐后地冲下车。

刚下车,一本花岗岩大书便映入眼帘,上面刻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妈妈对我说:“这句话出自韩愈的《进学解》,意思是在学习上勤奋认真,如果太贪玩,就会退步。”说完,妈妈便特地跟我合拍了一张照片。我一脸疑惑,问妈妈为什么要在这里合影。妈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这叫“立此存照”,希望我能记住韩愈的话,在学习上勤奋认真,不贪玩,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拍完照片,我们便和小伙伴一起登上阶梯,来到景区大门。这个大门,是一座牌坊,牌坊上胡耀邦总书记题写的“韩文公祠”四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穿过牌坊,往右走就来到了碑胜长廊。长廊约一百米长,左侧挂着一排红灯笼,十分漂亮。右侧则在墙壁上镶嵌着文人墨客歌颂韩愈的书法碑刻,这些作品将人们对韩愈的敬仰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走过长廊,再登上几级石梯,就到了韩文公祠正门。这是一座古朴典雅的祠宇。两块记载韩愈关心农桑、延师兴学、恶溪驱鳄、释放奴婢等事迹的展板分列前殿两侧,向游客们讲述着韩愈被贬潮州后为潮州百姓做的四件大事。离开前殿,穿过天井,再登几级台阶就到后殿了,后殿也是韩文公祠的大殿。在大殿正中,韩愈端坐在交椅上,手里拿着一卷书,脸上挂着微笑,好像又为百姓办了一件好事,心中倍感欣慰。二位侍从站在身旁。左边的张千捧着一叠本子,像在向韩愈汇报着百姓的生活情况;右边的李万拿着一卷竹简,像随时要为兴学再做贡献。

辞别韩文公,我们便登上去侍郎阁的楼梯。走到一半,石墙上刻着“吾潮导师”四个绿色大字分外醒目。在侍郎阁前倚栏远眺,韩江如绸带般飘拂在潮州大地,令人心旷神怡。

从侍郎阁下来就到了天水园。一进天水园,我们一看到左边的锦鲤池时,眼睛都亮了。鱼池里锦鲤颜色各异,悠然自得,十分好看。鱼池的前面是“韩愈别赵子”的石雕,两人依依惜别的情景栩栩如生。

游玩了天水园,我们便来到允元亭。允元亭虽小,却能为我们遮挡住热辣辣的太阳,我们坐在里面聊天、休息,一点都不觉得热。

休息了一会儿,脚也不酸了,大家又前往韩祠橡木探究。这里是一块黄色的大石头上刻着“韩祠橡木”四个蓝色大字,旁边还有王大宝写的《韩木赞》,它以竹简形状的石雕嵌在大型背景墙上。

接近中午,又溜达了尧佐亭,本想再细看,但肚子却咕噜咕噜地叫个不停了。于是,我们不得不带着几分不舍,告别韩文公祠,与小伙伴们一起去解决“中央问题”了。

【篇二:感知红色精神,传承龙舟文化】

在6月10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小记者俱乐部举行了一次“感知红色精神,传承龙舟文化,揭阳日报小记者走进潭王村”的采风活动,一路上,虽然天气炎热,但这也无法阻挡我们对采风活动的期待。

到达目的地后,由一位老师在路上为我们进行讲解,路上,炽热的太阳笼罩着大地,不一会儿,我发现每个人的头上都留下了豆大般的汗珠,但这也无法改变我们学习的热情。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谦受公祠”前,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了,革命工作者为了唤起老百姓们抗击日本鬼子的斗志,创办了目前的这所“蓝康中心学校”,来培养革命分子,在晚上,他们一边教大龄的青年们和一些妇女识字,一边来传播爱国思想,来唤起民众的抗日意识。不仅这些,我们还知道了当初的日本人是怎样惨无人道的杀害村民,抢劫财物,烧毁房屋,大肆地侵略中华……同时,这使我们在场的小记者爱国之情变得更加强烈。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打开大门,两条雄伟壮观的龙舟映入眼帘,这里面承载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在里面好奇地参观着,一边听着老师讲解,一边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听说一条龙舟可以坐下54个人呢,这一数字让我惊讶不已。

紧接着,我们又坐着车来到了龙舟基地,突然,老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猜,每到端午节的时候,来看赛龙舟的有多少人?“有人纷纷报出了数字,可是都不对,最后,老师说这里到端午节的时候,来看赛龙舟的有20多万人,这一答案让我们傻了眼,不过还是感到惊讶。

就这样,在烈日炎炎下,我们的采风活动结束了……

【篇三:霄乡印象】

在鹤山市的龙口镇有一个美丽的小乡村——霄乡,我外婆家就在那里,我的暑假寒假几乎都在那里度过。

霄乡给我的印象很深,那里有一个连着一个的池塘,还有许多古色古香的祠堂。在这些池塘和祠堂的一旁,是一座座的青砖瓦房。那里的古建筑群保存完好,错落有致,布局唯美,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古村。一眼望去,那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石板路和石街,石巷,乃至那有着细致精美雕花门檐的古老的大门,无一不透露着古旧的纯朴的气息。

霄乡人都姓源,这姓氏是中国的稀姓,人数不多,在百家姓上连队都排不上。我记得妈妈每次告诉人家她姓源,然后会多说一句:是世外桃源的源。村里近湖源公祠有一副石刻的对联:发源由北魏,晋爵纪西平概括了源姓的历史。原来霄乡源氏是鲜卑族的后裔,他们的祖先700年前不远万里由遥远的东北一路迁徙而来,最后选择了这个宁静的小乡村定居。他们的祖祖辈辈见证着一个北方民族汉化融合的过程。

现在的霄乡正蓬勃发展着,前几个月还举办了美丽乡村霄南篮球赛,中秋火供,慢生活慢骑比赛,古典传统的小学生开笔礼,“追月夜鲜卑情”民俗篝火晚会等妙趣横生而又充满民族特色的活动。这一切无一不显示着霄乡人欣欣向荣的生活现状。

相信你去过一次之后,就会被打动,从而沉醉在那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当中。

热门推荐
1夏洛的网读后感
2当苹果遇上梨
3我和爷爷摘苹果
4游北雁荡山
5人要知怕
6那双粗糙的手
7书籍伴我成长
8身边的美景
9珍惜
10婴儿妹妹
11游中侨名城
12钓鱼
13春节的声音
14感恩父爱
15勇敢
16走进秋天
17学习雷锋精神
18家庭趣事
19走读麦家旧居
20文明只差一步
21西安历史之旅
22我心中的故事作文
23我给自己点赞
24这个夏天,稍安勿躁
25其实我不想失败
26我最爱的水果作文
27童年的玩具
28未来的学校
29雕刻的时光
30神奇的力量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