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碎片化生活】
公交车上时时刻刻捧着手机刷微博,排队等候时逛起淘宝买个不停,闲暇时转发各类鸡汤美文……诚然,这样的生活使我们对时间有了充分的应用,但弊端也不断显起,遇上碎片化的生活,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不幸,碎片化的生活让人们失去了集中精力花大段时间思考感情的机会。长此以往,精神世界将变得贫瘠单调。
碎片化的社交,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聚一聚谈谈心呢?
碎片化的生活把社交封在了手机里,无聊时刷微博空间,看看朋友们在做什么,照片的点个赞,生病了生活不顺的,评论两句关心一下,论起生活趣事,也不过一笑置之。我们没有大块的时间,询问朋友去哪儿了,玩体验如何,聆听朋友诉苦,给她具体建议,约出来小聚一次,甚至与人聊天,也是处于无聊或是急事,一个话题结束,放下手机,便仿佛中断了。这样的社交有何意义,看似与每个人的关系都很好,真正的交流却少之又少。
碎片化购物,我们不假思索的按下“确认支付”。
碎片化购物不仅因我们不再有大把的时间逛商场,在买齐物品的同时还货比三家,更重要的原因是网络购物价格更优惠,记得我初下外卖软件,就送了多张减免运费的优惠券,不少店铺还有新手下单减二十的优惠,算下来点个外卖居然还比去店中购买还要便宜不少,天猫双十一时派发大量线上红包,还可分享给好友使自己获得红包的机率更大。人们争强好胜的心态,随处可见的优惠,简单便捷的支付方式,让人们轻易的被诱惑。这个在打折好便宜,优惠券不用也是浪费,再买个十几元就能凑一单了……碎片化的购物如鱼得水,久而久之,被其冲昏头脑的人们失去了冷静的判断力。
碎片化的阅读,我们读到了别人的思考。
如今的微博,公众号知乎各类文章层出不穷,有佳句摘抄,有分享个人经历抒发一番感慨的,有对时间深刻探讨的。可这些都是别人的感悟,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正经读书也是如此,在碎片化的时间往往只能读到一小段文字,没有连贯性,远不及花一整个下午捧着书慢慢读来的有效。背单词之类的知识的补充是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内完成的,深层次的理解急不得。
可是无论有多少弊端,如今它们都被掩盖在碎片化生活的便捷之下,碎片化生活源于现在的快节奏与压力,遇上它不可避免,只有在碎片中拼凑出一段时间,还自己一份精神的净土。
【篇二: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1世纪,是对于旧文化时代的新时代,这也是信息科技向前走的一步。而我们的生活也被互联网给碎片化了。
碎片化的生活,使我们增加了对于时间的利用。在过去,在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我们做不了什么事情;而现在,互联网的碎片化可以让我们看看新闻啦,逛逛淘宝啦等等,这让我们减少了对时间的浪费。
与此同时,阅读的时间变得珍贵。有人说平时的生活时间太紧凑,没有时间阅读。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就这样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我们把生活里的时间挤一挤,阅读的时间真的会增加吗?
答案是会,可是这样碎片化的阅读真的对我们有益吗?
假如在看一篇文章,我们先花几分钟看一下开头,过两、三个小时,我们再看后面几段。到了第二天,我们会忘记文章里的一些细节,凭着印象去看,对文章知识的收获会大大的折扣。对于碎片化的阅读,我们往往会缺少文章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理解上也会被碎片化。像这种阅读往往偏向于新闻,并不适合文章和书籍等等的长篇文字。
碎片化的生活,不仅仅失去了阅读的韵味,也失去了和亲朋好友的交流。一家人围在桌子上吃饭,总会有人低着头,一言不发,刷着手机。当你结束“手机时间”,抬起头,想与他们交流时,你的亲朋好友早已结束了话题,准备起身回家了。随着碎片化的生活广泛起来,我们和身边的人的交流也少了起来。
如果我们有这些碎片化的时间时,我们可以陪陪家人、好友,看一些有意义的新闻。
【篇三:军事夏令营】
今天上午的军训内容主要是巩固练习。有了前两日的经验,同学们动作更加规范、步伐愈发整齐、口号喊的更加响亮了。教官于是奖励我们休息,并教我们唱歌儿。然而,由于连日来奋力喊口号的原因,在众人殷切的目光下,我们可爱的教官一开口就破音了。“教官,您嗓子不行啦,喝点水再唱吧!”有同学热心提议。教官洒脱地说:“没事儿,你们好好学就行!”又接着唱起来。待我们学的差不多时,他已经声音嘶哑,但仍坚持喊着口令。在这样强烈的坚毅不拔的力量感染下,我也不断提醒自己规范自己的动作。
再说说今天的重头戏“军体拳”吧。一套拳法下来,各种动作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暗暗咂舌。刚开始起手的动作相对简单,大家的状态还都不错。越往后拳法越是复杂,许多连贯性的动作需要费心琢磨并反复练习才能完成。就这样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地不断练习,我终于掌握了拳法的前半部分,还真是不容易啊!“功夫不负有心人”,等晚上回家我再多观察练习,应该能够打出一套漂亮的军体拳了。
明天继续加油!FIGHTING!
【篇四: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看到这个写作题目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我不知道什么是碎片化;也不知道碎片化的生活是怎样的;更不知道自己是否身处这样的世界。后来我上网查询了一下,才知道,碎片化是那么无处不在。原来,上网查资料本身就是一种碎片化的阅读形式,书本上的故事是有前因后果,且具有连贯性的,但手机、电脑告诉你的只是你想要的那一个答案,一个点,至于前后的波涛汹涌、起起伏伏对你来说都是我无关紧要的。
虽然只要输入问题,你想得到的信息就会自己“蹦出来”,阅读已经因为多媒体的发展而不再局限于黑纸白字间,一切都变得如此简单,但是,这种碎片化阅读使我们捧着书沐浴在阳光下的时光显得弥足珍贵。阅读是通过我们自身经历去感受作者心路历程的美好过程,这种体验应该是深层次的精神交流,可是,碎片化阅读过后留下的,是一片荒芜,而传统阅读后留下的,是几天乃至一生的思考和回味,我觉得传统阅读带来的收获是无可比拟的,而碎片化阅读只能让我们有一种“这本书我也读过”的虚荣感。
碎片化阅读会造成人们的思维惰性。我从不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公式和课文,因为我知道,网络上有我想得到的一切。输入几个字符相比翻箱倒柜找书是极其方便的,于是,我越发喜欢碎片化阅读了。但是,如今我们已不再依赖于阅读的获得和理解,而是越来越依赖网络上的资源。
阅读是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获取知识和了解时事最好的方法,虽然,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加快了城市乃至世界的发展,但是,用他们来阅读是无法给予我们精神上的鼓励和满足的。
遇上碎片化的阅读,遇上碎片化的生活,遇上碎片化的世界……
【篇五:我眼中的世界】
在我眼中,世界是美好的,但总会带着一丝瑕疵。我化作一朵白云,在天空中飘飘荡荡,看着世界千变万化,变幻莫测。
早晨,太阳慢慢探出了头,那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光彩夺目。公园里,一些早起的老人也都开始忙起来了。
临近中午,太阳几乎到了头顶,现在已经到了吃饭的时间,到处飘来饭菜的香味。此时,外面酷热难耐,只见几个拿着扫帚,穿着清洁工的衣服。很显然那是几位年长的老奶奶,汗水已经从衣服里印了出来,她们满头大汗,却还在烈日下辛苦的劳动着。我真想用我的身躯挡住着炎炎烈日,可以让天气更凉些,让清洁工们能不受那么多苦。
傍晚,天气总算凉快些,家家吃完饭后在公园散步。夜幕降临,深蓝色的天空中挂满了繁星,月亮姐姐伸伸懒腰,继续观看人们“表演”。我与月亮姐姐依偎着,使她看上去若隐若现,美极了!湖边的湖面倒映着古建筑的影像,每一个建筑物上都挂着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整片天都亮了,就像白天一样。夜深了,月亮姐姐打了个哈欠陷入了沉睡。瞧,夜色中有一只黑影,手中拎着一个袋子,随手就扔在了路边,转身就离开了。我不禁自言自语道:“这世界确实美好,但不用自己的真心去待她,这个世界将会毁在我们手中。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或许,下一秒整个世界就变了。”
我眼中的世界,绚烂多姿,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啊!我们能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又是多么幸福啊!让我们一起手拉手,让天空更蓝,让云朵更白。
在作者眼中,世界是美好的:除了美丽的大自然外,还有晨曦中晨练的老人,烈日下挥汗如雨的清洁工人。然而,这个美好的世界也是有瑕疵的,黑夜中也有人在乱扔垃圾。作者很善于观察生活,注意到了这个世界中美好与丑陋的两方面,视角全面,语言优美。不过句子之间的连贯性还要加强。
【篇六:碎片化的生活】
在信息开放的今日,我们的生活如同碎片,片面,残缺,不完美。是的,如今的人们,已经熟悉了这种不连贯的日常了。
坐在公交车上的学生党们,手中拿着英语单词卡片,注视着,念念有词,如痴如醉;上课时,趁着老师背过头写板书,同学们偷传起小纸条,或是在桌下打起游戏,吃起蛋糕;放学路上,刚结束了疲累的生活,与好友并肩漫步在校园,利用不多的时间来聊天,说笑……
然而,我们有没有想过,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变得更美好?碎片化的生活真的比完整化更加有效率吗?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
你在写作过程中,每个小时有10分钟的时间,你将这些时间用来看新闻。你觉得,你的写作会因此受到一些影响吗?
答案是必然的。
新闻的篇幅较为独立,如果中途所做的事物更加具有连贯性,重要的是整体的完成性(如看小说等),那么,由于完整性的因素,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只会记住一些重要的事件,以及片段。两边的事物将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但如果是做一些较为独立性的事件的话,影响并不大。
一件事物本身就会有坏处和好处,碎片化的生活也是如此。
在如今大多数人的生活中,有着太多的碎片。试想50年前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现今社会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的确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从前与现今的巨大差异其实也在时刻提醒我们科技发展的进步的迅速。
正是因为碎片化的生活,我们也能因此在一些不必要的空闲中,去做更多的能够对我们有益处的事。最典型的是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很少有人会白白的浪费这段时间。因为时间的紧迫,大多数人会选择多加利用空出来的时间。这也是一个所谓现代人更加显得聪慧的一个表现。
其实碎片化的生活没有所谓巨大的弊端与益处,我们只能说碎片化生活也是如今社会文明与科技进步的其中一个标志。这种生活需要我们慢慢去接受,因为在如今的情况下,这是无法避免的。碎片化生活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行为举止与认知心态。既然我们无法避免它,那么,我们为何不去适应这种生活方式,改变我们的行为习惯呢?
【篇七:碎片化新时代,我们应如何自处】
在这物欲横流、崇尚科技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已在今天大为发展,占据了一席之地,逐渐侵袭进入我们的生活之中。
不知何时起,我们的生活逐渐都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购物,碎片化的社交……而这碎片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态与认知。
无疑,我们无法否认,碎片化的生活模式已经几乎彻底融入了我们的骨血里。因为我们,正处于这时代。站在碎片化中心的漩涡眼里,我们难以轻易的抽身或改变。是我们引领着碎片化的时代,亦或是,碎片化的时代引领着我们呢?谁也无可知晓。
身处碎片化时代,你就会发现,生活就像一幅巨大的彩色拼图,五彩斑斓。你每拼上一块,就又加一块,这其中不乏是别人帮助你拼上一块。随着互联网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很多相应的App、论坛、贴吧等软件相应诞生。即使你们相隔两个大洋,你们相隔了16个小时的时差,又或许你们相隔着百年的阅历……只要你想,你愿意,在互联网庞大的笼罩下,数亿万人就可共享信息,互相分享心得。并且,当时间被切割,拿出手机点开app,你就可乘挤地铁、等公交的时间,继续你未读完的书,购你想购的物,交你未曾谋面却畅聊天地的知己好友……我们会生活得更加积极上进,不浪费、珍惜时间的每分每秒,朝着暖阳学会微笑!
然而,万物都有两面性,在我们享受着碎片化时代所带来的益处时,有些伤害也悄然而至。随着生活节奏过快,人们无法慢下来去体会生活中的美好,去欣赏沿路的秀丽风景。并且用手机随手一点,消费交易就完成啦。反而使人对消费没有实感,从而对购物欲望没有节制,丝毫意识不到已经超出他所能承担的正常消费。此外,一篇小小的文章或问题,分成n个时间段去读,无法完整的思考,思维没有连贯性,也少了很对探索的趣味。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在网络上所表现的只是你的一个碎片化形象,别人也是。有很多在生活中活得很压抑的人仗着别人不知他的真面目,肆无忌惮地随意发表言论,且不为伤害别人的行为承担责任,只有发泄自己的压抑,从而给别人带来伤害。
碎片化时代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态与认知。我们应该端正态度,迎接碎片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