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酵母的作文

【篇一:做馒头】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奶奶家学习做馒头。

奶奶说:“做馒头要有耐心,不然做出来的馒头会不好吃!”我和妈妈听了,便认真地点了点头,仔细看奶奶怎样做。

只见奶奶把半包酵母粉放进大盆里,先用凉水泡,泡好后,奶奶又接了一点温水,让我和妈妈试了试,说:“夏天就是这个水温,如果是冬天,就要用再热一点的水泡。”说完,便把一大勺温水倒进了盆子里。又用筷子在盆里搅,搅完后,我发现酵母水热热的,散发出一股浓浓的奶香味。接着,奶奶又往一大盆酵母水里不住地放面粉,让妈妈来搅匀,后来我也试着搅拌了一下,啊!可真难搅呀!面粉放得那么多,真粘!像厚厚的稀饭一样,都要搅不动了!

搅完面粉后,奶奶对我们说:“等一会儿,然后再加面粉。”于是,我们便在客厅一边看电视,一边耐心地等待。大约半个小时后,我们打开盖垫,惊讶地发现面粉里面居然冒出了很多泡泡,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面里有这么多的泡泡呢?”奶奶笑着说:“因为里面加了酵母啊。”

接着,我们把盆子抬进厨房,奶奶又开始往盆里加碱水,我又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要加碱水呢?”“加碱水是因为怕馒头发酸。”奶奶耐心地解释道。说完,奶奶就开始加面粉了,奶奶说:“多加一点面粉,就可以多做几个馒头。”妈妈洗干净手,把面团在盆子里简单地揉了揉,顺便把粘在盆周边的渣渣刮下来,和面团和在一起。然后,奶奶把面团抱到大面板上,让妈妈和爸爸轮流揉面,我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

接下来,奶奶把面团横着切成两半,再把每一条面团切成一块一块的,大小和我的拳头差不多,爸爸妈妈负责把小面团揉匀,最后搓成椭圆形,我负责把揉好的小面团放到盖垫上,可爸爸却揉成了圆形,令我们哭笑不得。

所有的小面团做好后,盖上笼布,醒了大约半个小时,奶奶说:“现在就可以上锅蒸了。”……

等啊等,终于等到馒头出锅了!又大又圆的盖垫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又白又圆的馒头,一个紧挨着一个,我拿起一个尝了尝,又软又香,又有嚼劲!太好吃了!所以我忍不住吃了整整一个大馒头!

做馒头可真有趣!下次我和妈妈还要做。

【篇二:我的观察】

【小绿豆成长记】

马沈君

前天,我们的语文老师叫我们观察一种事物,可以观察得久点,我毫不犹豫就选了我们可爱的小绿豆。

第一天的早上,我先把小绿豆放进塑料的盒子里,再往塑料的盒子里倒点水,再拿一个塑料的大盖子,盖上盒子,爷爷告诉我这样就算大功告成了。第二天早上,我上学前观察了小绿豆,呀,它终于把它那白白的“肚子”露出来了,没浪费我那二十四小时的苦等。第三晚,哇!它发芽了,虽然它只长出一点点小芽儿,但还是很可爱,摸起来还软软的,像棉花一样,闻起来还有股淡淡的香味呢!

【会变胖的馒头】

徐艺磊

我和妈妈准备了酵母、面粉和水。我们把酵母和水混匀,然后倒入面粉中和面,和成面团之后把整面团倒到锅里。盖好锅盖,发酵一会儿。妈妈叫我过去的时候,我发现面团变“胖”了!起码变大了两倍!圆圆的,真像个大胖小子啊!摸上去软软的,一开始感觉不黏手,后来越摸越黏,但是在撒一层面粉后就不黏了。我们把面团切开一点点后,看到无数个小孔,像蜂窝一样。然后我们用力按压面团,是为了排出里面的空气。最后把面团弄成馒头的形状,放入蒸锅蒸十五分钟左右就可以吃了。

觉得好奇怪,为什么馒头会变“胖”呢?妈妈说是因为里面放了酵母,可酵母是怎么使馒头变“胖”的呢?

【烧开水】

徐灵睿

今天,妈妈叫我烧开水。

我把空无一物的水壶装满了水,放在水壶垫上,打开开关,开始烧开水。

过了几秒,水壶里隐隐传来呼呼声。之后,那声音越来越大,就像有人在里面敲起了打鼓。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盖子,发现里面有“大浪”在翻滚。“大浪”是什么造成的呢?我带着疑问问爸爸。爸爸说:“是因为里面有水蒸气的缘故。”

“哦,原来如此啊!”我揭开水壶盖子,发现上面有一颗颗大小不一的“小珍珠”,似夜空的繁星,眨着眼睛,美丽极了。这些小小的“珍珠”也是水蒸汽用它的“魔法”变出来的吧!

水蒸汽可真厉害!

【篇三:制作面包】

所谓“面包爱好者”也不过是喜爱吃面包而已。但我,还喜欢制作面包。

面包要出场了,不过,面包太傲娇了,要把它请出场,必须要准备这个“法宝”:高筋面粉。先把雪白的面粉倒入干净的小面盆,再把已经搅拌均匀的鸡蛋液,微甜的牛奶,分别放入有精准刻度的透明量杯备用,把酵母小心翼翼地放入面粉里。下一种材料你绝对想不到,当然是盐啦!

有人会问:“哎?面包不是甜的吗?放入盐,那面包不就变咸了吗?”

嗯!盐的确会让食物变咸,但你少加一点盐,会让面包更好吃哦!别担心,做出来的面包不仅不会变咸,而是会变鲜哦!然后,依次加入鸡蛋液和牛奶。切记:加入这两样液体后,千万不能再加水了哦!不然,用来做面包的面团会变得很软很软,就不能成形了!差点忘记加糖了,如果不加糖,只加入刚才的盐,那做出来的面包,就真的要变成“咸蛋”了!

开始搅拌了,用一个小木勺,搅呀——搅呀,经过漫长的过程,那堆像太空沙一样的东西,终于成团了,呼——好累啊!

接下来,把面团放到面板上,用力揉一小会儿,如若你怕粘手,那只要往手上抹些些油,等你觉得面团已经非常光滑的时候,再用刷子沾上油,在面团上轻轻刷一层,等面团表面变得油亮亮的时候,迅速把面团放进盆里,用保鲜膜封住盆口,放入烤箱,让它香甜地睡一觉。

一睡就是二十分钟,面团出烤箱时,已经是个大白胖子了,这可都得归功于酵母,酵母可真是大功臣。

把酒红酒红的豆沙捏成一个个小团后,把我们的大面团捏成一个个小球,先别包豆沙呀!把小面球放在长方形的大烤盘里,盖上保鲜膜,“铺”上白纱布,再让它醒一会。

它们睡醒了,那么,就来包豆沙吧!把小面球按平,让它们成为圆饼,把豆沙球包入后,就可以进烤箱了,烤十分钟,就可以出炉了,喷香的面包让我一直止不住口水。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做面包的小妙招:做面包时给面包听一些动听的音乐,会让面包更松更软哦!大家学会做面包了吗?

【篇四:舌尖上的美味包子】

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美食数不胜数。通常北方人喜欢面食,而南方人离不开米饭,素有“南米北面”之说法。而我这个生长在南方,地道的重庆女孩儿却偏爱面食,尤其喜爱美味的包子。

我的美好一天,常常是在热气腾腾的包子中开启的。虽然爱吃,但我一直不会做,今天终于可以学做包子啦!

食堂的叔叔阿姨们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食材。白的像雪一样的粉末是面粉,晶莹剔透的颗粒是白糖,红棕色的膏状物是什么呢?我忍不住用手指蘸了一点儿尝了尝,哇!又甜又沙,原来是红豆沙呀!老师告诉我们,肉色的少许粉末是酵母,还有一种白色粉末是泡打粉。

我们开始和面了,这次我们用“一发”的方法来做,这种方法用时较少。我们从麻袋里倒了一些面粉到盆里,面粉形成了一个小山坡。我们用手背压着“小山坡”,打着圈将“坡顶”压平推开,形成了一个面粉“小城”,这叫做“开窝”。根据老师的指导,我们在中间加上酵母和糖,并在边缘均匀地撒上泡打粉。该往中间加水和面了,老师再三叮嘱,千万不能加多了水。我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屏住呼吸,轻轻地倒了一点儿,生怕倒多了。我和了一下,太干了,何畅又小心地往里加了一点儿水,还是太干了,一旁的万尚坤早就按捺不住了,迫不及待地抢先端起水杯,“哗”的一下就倒进去了。糟了,这下可成水患了!

老师赶紧拿来面粉,“哗哗哗”往里面加了许多面粉,面粉一点点将水吸收掉,但还是十分湿润,老师又“哗哗”倒下一些,这下可以揉了。我卷起袖子,用双手使劲往下按,哎呀,手和面粉粘在一起啦!我满手都是雪花啦!我双手相互搓了搓,雪花又掉进了面团里,我继续揉呀揉,功夫不负有心人,“雪花团”渐渐变成了表面光滑的面团。

我从面团上揪下一小团,用擀面杖一点点把它擀成了中间厚两边薄的面皮。红豆沙被我搓成一个个棕红色的小圆球,放在面皮中间,好像在白玉盘上嵌了一颗晶莹透亮的玛瑙,十分好看。接下来就更有趣了,我用左手掌心托住面皮,拇指与食指捏住一点儿,右手往上轻轻一提,面皮便增长了几分。我一边旋转一边提拉,包子上很快出现了几道皱纹,最后轻轻一捏,一个长满皱纹的包子就包好了!虽然它不像普通包子那样圆滚滚、胖乎乎,但因为是我自己的杰作,倒觉得更喜欢这个“苗条版”。

包子出锅啦!热气腾腾的包子腾云驾雾般来到了我的碗里,一股诱人的香味儿钻进了我的鼻孔,我的口水流了“三千尺”。原本瘦瘦的包子现在变得胖乎乎的,像一个个精神饱满的士兵。我和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颐起来!

原来这看似寻常的包子,却是我们心中地地道道的舌尖上的美味呀!

【篇五:我和书的故事】

它是一把金钥匙,能帮你开启智慧之门;它是一只神奇的小舟,能载你在只是的海洋里遨游;它是一味良药,能治愈无知之病……猜猜它是谁?对,它就是我们的好朋友——书。

自打我识字起,便爱上了看书。几年来,为书哭过,为书笑过,甚至闹出了大笑话。在记忆的心扉中,这一幕幕小插曲都令人回味。

插曲一:为书哭

一天晚上,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书。忽然妈妈坐过来,说:“你该睡觉了。”“可是,我想看书。”我央求妈妈再让我看半个小时,妈妈看向那已指向十二的钟,用坚定的语气说:“不行,快点睡觉!不然没收你的书!”我只好砖进被子,心中却愤愤不平:凭什么你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我不行?想着想着,眼泪流了下来,滴在书上,书上的内容已经看不清了。看着“受伤”的书,我哭得更伤心了。

插曲二:为书笑

一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因为经常读书,写作文成了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平常积累的好词佳句,像酵母一样发挥了作用。老师给了我95分的高分,还在全班朗读我的作文,在点评每一个用得好得句子时,我的脑海里立马就呈现了与之相关的文章,当听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时,我像喝了蜜一样甜,在心里笑了。

插曲三:为书痴

那天,妈妈叫我把味精拿过去,我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然后拿起书,迷迷糊糊地打开冰箱(味精旁边是瓶料酒)。我拿出一瓶料酒,走到妈妈面前,头也不抬地递出手上的瓶子,说:“嗱,妈妈你要的味精。”妈妈哈哈大笑,说:“你自己看看啊、拿的是什么吧!”我放下书,定神一看,才发现拿的是料酒。顿时,我的脸像一颗红红的柿子,一刹那间,料酒瓶子也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哎……”

书是知识的源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我相信,书会带你走进另一个世界,书会让你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篇六:劳动节作文】

这个周末,四月过去了,迎来了五月的第一天,五一劳动节。

这天是周日,劳动节妈妈在家。一大早,我在妈妈之后醒来,虽然到了周末,起得比平时晚,但也不算很晚。劳动节,就是要劳动的。所以,中午的午饭妈妈就承包给我了。家里有面粉和酵母,所以妈妈和我决定做手工肉夹馍。用五十度的.热水冲开八分之一的酵母,依次倒入盛有精白面粉的碗里,用筷子打成一块块的,倒到刀板上,分批揉压,揉成一团团光滑的面团,然后和在一起,揉出一个大面团。擦干大型中刀,将揉成长条的面团切成一段一段的,揉成方形或圆形,扣在碗下,醒三十分钟,再放入三十度的热水加热的蒸笼里。出锅后,把馒头对半开,夹进炒好的馅儿。没错,肉夹馍诞生了。

下午,因为前一天我到胡佩钰家玩,骑自行车去,由于我实在太懒,没骑回来。妈妈叫我去她家骑回来。我摇摇摆摆在前面骑着,妈妈骑着电动车在后面跟着。骑到上坡时,脚踩得十分用力,而下坡又怕控制不住速度,不大会掌握刹车。会倒来倒去。费了老大的劲儿才从胡佩钰家骑回家里,结果累了个半死,感觉再也不想骑自行车了,然而这个学期暑假还要和胡佩钰一起学自行车。

这一天虽然很平常与以前一样,但却比平常要累,毕竟因为不大会骑自行车,准确来说我以后都不想骑自行车了……

【篇七: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用品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而形成的自然的回忆。这些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到这个时间,这个就会去做。

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明确的起点,但没有明确的终点。它必须不断努力使它刻在记忆中。

因为追求优秀,便有了做什么都要比别人做的更好的意识。对于追求优秀的人说,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不想做的,自己必须做,别人可以推却的,自己不能。

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也有客观原理。但真正优势优秀的人懂得: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有些人总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等。而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外在原因,一不小心,有人参和等。因为这些人永远不会懂得:虽然环境可以改变,但人也可发创造环境!

优秀地一种酵母,当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发酵时总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八:第一次做面包】

上周六,我跟妈妈学会了做面包。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做面包很容易,可是“亲身下河知深浅”,实践了才知道,做面包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

那天我自告奋勇,请求妈妈教我做面包,她答应之后,我马上洗手,开始准备材料。

我捋起袖子,开始打面。首先,准备10个鸡蛋,打破之后放到小盆里。“要注意别让蛋壳掉进去。”妈妈嘱咐我。好在我打鸡蛋很拿手,这个步骤很快做好了。接下来要4斤水和1千克白糖,再加上蛋液一起倒进搅拌机搅拌均匀。这时,我正要把水都倒进盆里,妈妈却拦住了我,说:“水不要一下子倒完,大概剩百分之五的水就好。”我连忙把剩下的水放到一旁,大约3分钟之后,三种材料就搅拌均匀了。我小心翼翼地把材料盛出来,放到干净的碗里。接下来要准备5千克面粉,50克酵母和25克改良剂。我把面粉、酵母和改良剂倒进已经拌好的鸡蛋液里,再次放进搅拌机搅拌。我没有把握好时间,导致面团不能完全成型,好在还有补救的方法,只要再加点水进去搅拌,直到面成为一团即可。之后再准备500克黄油和50克盐,从面团中间扒出一个窝。我挖了好几次,不是缺一个口就是弄破面团,试了好几次才成功。接下来把黄油和盐放进窝里,也可以加一些牛奶进去,这样会更香。在搅拌的过程中再慢慢倒一点食用油,这样可以防止面团粘底。

搅拌均匀之后,我就把面团从机子里拿出来,然后把面团分成几个小圆团做花样。“揉圆团的时候,把手握成一个圈,让圆团在手心的位置,把它揉成球状。”我按照妈妈的说法去做,刚开始总是把面团压扁,到后来就慢慢熟练了,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里我要提醒一下,圆团不要揉太久,不然会变干。揉好小圆团之后,就把它设计成自己喜欢的样式,也可以加入馅料。做好面包的样式,就可以放进发酵箱发酵1~2小时,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不然面的表层会不光滑。发酵之后,再把面团装饰一下,比如在面团上铺一点沙拉酱或者果酱。最后,把加工好的面团放进烤箱里,炉温一般在180~200℃之间,时间在15分钟左右。我懒得等,便看起了书,结果一不小心忘了时间,所以当我看到烤焦的面包时,简直是心如死灰,虽然还有能吃的,但也是寥寥无几。妈妈尝了一口,说:“虽然不够好,但毕竟是第一次做,下次再继续努力吧。”

哎,做面包也是要花心血的,一个面包真是来之不易啊!

【篇九:DIY手撕面包】

耶!期盼已久的面包机终于到货了,我和妈妈要一起用面包机做手撕面包了!

首先,我们准备好了90毫升牛奶、1克盐、27克白砂糖、1个鸡蛋、黄油14克,高筋面粉200克,酵母3克。妈妈说,这些材料可以让我们做一个550克重的面包。开始做面包了,我把桶从面包机里面拿了出来,先倒入牛奶,打入鸡蛋,然后把盐和糖放在桶的两个不同的角落里,在放入黄油之前,要把黄油放在温热的地方软化,软化好后也放入牛奶中,接着把面粉倒入桶里,并使它覆盖住所有牛奶,最后酵母来喽,在面粉中间挖个小洞放入酵母,要确保酵母不与牛奶和盐握手哦!这是为了提高酵母的活跃性,使面包能够发得更加蓬松。

一切工作准备就绪。我把面包桶装入面包机,调到和面档,开始和面。妈妈说,每40分钟需要暂停、休息10分钟,这是为了确保面包机的电机不会烧坏。等到面团轻轻一拉可以拉成像橡皮手套一样薄,和面就成功了,这时把面团分成3份,并排放入面包桶开始发酵。大约一个小时左右,面包就发好了,就剩下最后一步烘烤了。烘烤时,面包机那边传来了阵阵香气,馋得我垂涎三尺。25分钟了,面包机发出了“嘀嘀嘀……”的响声,松软的面包烤好了。我们把面包取出放在架子上凉一凉,心急的我不顾面包还烫手,快速地撕下一块放入嘴里,哇!香香甜甜的面包,真好吃呀,而且还是我自己动手做的,那味道就更不一般了!

【篇十:美味的面包】

在线学习期间,由于在家里的时间增多,所以我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就更多了。这段时间里,我除了每天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外,还跟爸爸学会了做美味面包。刚开始,我需要爸爸一步一步的精心指导,但做了几次后,就手到擒来了。下面,让我来分享一下做面包的方法吧!

我能做好美味面包,其实主要还是得益于我家有一台全自动面包机。首先,往面包机里放入15克黄油、17克白糖、6克奶粉、250克面粉。接着再放入190毫升的纯净水和2勺酵母,当然还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放入一些葡萄干、核桃仁等等。这些食材都放好以后,点击面包机上的“开始按钮”,并设定好时间。5个小时后,香甜可口的美味面包就新鲜出炉啦!

著名共产党人谢党哉先生说:“人生的最大快乐,是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成果。”和家人分享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面包,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热门推荐
1彩手彩绘
2乡村美景作文600字
3我的远方与文字
4游三潭印月
5洒进心灵的雨
6有你在,灯亮着
7有趣的活动
8开心的军训
9感谢有你
10难忘的教训
11开学第一课的演讲稿
12站在青春里仰望幸福
13深秋的早晨
14印度“回去吧”
15我心爱的古筝
16春天里的发现
17父子对弈
18四季的风
19莲之美
20如果时间还早
21小城四季
22登山记
23八年级语文作文
24关于手的作文
25模范卫生员
26拔牙记
27吹泡泡
28放学路上
29我喜欢的小动物
30父亲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