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那道精神的丰碑】
莫要荒废了心中那肥沃的土地,去耕耘,去经营,拔光杂草,屹立于沃野千里的中央,呼喊出:“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题记
四百多年前的一天,他走了。正直果敢、心系社稷与苍生的他,不惜前途得失,以礼制法统为重,仗义执言,终究得罪了“议礼”权臣张璁,迫不得已而出走了。
在那个蛮荒的福建,他痛苦地反思着他的内心信念和所作所为,为何一心为国却落得如此下场?到底是自己错了还是这个世界错了?……终于,他切身参悟出了想要干一番救国救民的大事业,就必须做到“从光明走向黑暗,再从黑暗回到光明”的道理。黑暗只是迫不得已的手段,光明才是心中永远的追求。
历经磨难,他终于回来了,带着大展宏图的雄心回来了。可是脚跟尚未立稳,一个噩耗随之传来——母亲病逝了。以孝当先的他不得不又一次走了。这次他走得虽义无反顾却难免有失落之感。
然而,机会总是留给有抱负和有准备的人的。为母亲守孝期满后,他又来了。在经历了少年得志、壮年遭贬后,多谋多智的他被任命为“内阁首辅”,终于走到了大明王朝权利的核心舞台。
他,就是大明王朝最杰出的的政治家——徐阶。就是他,以自己的无畏无惧,最终让大明朝的严嵩退出了历史舞台;就是他,以自己的刚正不阿,用“一条鞭法”抽得贪官污吏抬不起头;就是他,以自己的赤胆忠心,挽救大明于狂澜之中。
孟老夫子有言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皮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用在徐阶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历史早已远逝了,徐阶也随着历史的远逝而远逝了,但他用智慧正气和浩然正气筑成的精神丰碑历久弥香。
【篇二:税收之我见】
当你乘坐着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地铁时,是否想过地铁资金从何而来?这源于国家财政的支出。而税收便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成,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
可能会有人认为,税与自己关系不大,但实际上每俱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税收发生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依法纳税是我们有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为国家繁荣强大,兴旺发达而作出的贡献。
依法纳税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早在南宋,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朱熹便谆谆教育子女:国课早完,虽囊空虚,独有余庆。他的理念是不应拖欠国家税款一分一毫,即使是自己因此而造成经济拮据,但自己却感到心安理得,内心由衷地感到欣慰。朱熹训子之道,于今世而言仍有教育意义。
合理的税收制度才是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明朝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规定简化税收,以货币税收代替实物税收,摊了入地改变了以往劳役成灾的现象,深受老百姓的拥戴。电视剧《鹿鼎记》中康熙帝给韦小宝颁发的一道密令“永不加赋”更是深得民心,为自己的江山和政权打下坚实基础。古代合理的税收制度促进了农业稳定发展,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对古今中外都影响甚大。
古人尚且如此,那么我们呢?不是更应该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吗?然而在今天仍存在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骗税、欠税、抗税等行为比比皆是。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学生应如何遏制这一现象?我认为一方面我们要自觉纳税,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纳税意识。另一方面我们要在现实中阻止违反税法行为的发生。就使我们外同消费来说,购买商品索要发票便是间接地为国家的税收作出了贡献。网上有一则新闻,中国人因为吃肯德基不要发票,使此德基每年漏税20亿元,这是一个多么巨大多么惊人的数字!若人人都不要发票那要流失多少税款?我们应当索要发票,这不权是我们消费者维权的凭据,也是国家税款足额入库的关键。
正确认识税收,依法诚信纳税,让我们一起共建小康社会。
【篇三:这个冬天与你同行】
我轻轻打开桌上的台灯,不由自主地扭头望向窗外,又看见了那棵枯落的杨树倚着路旁微黄的灯光,孤独地望向天空,在我的目光收回时瞥见了桌角的那本《张居正大传》,今晚是星期六,我终于可以静心与他面对面了,于是,随手拿起,翻开,一道挺拔的身影映入眼帘?
这是一本包装淡雅,通体雪白的书籍,可是谁能想到这是一名千古名相的一生的大起大落。他无私,励精图治,还勇于实践;但是他又褊狭,贪图享乐,又有些固执己见。他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矛盾体。没错,他就是张居正。一名中国最好的教师,同时也是一名千古宰相!
哦,你这位颇负争议的大宰相啊,你的天才实在是让人嫉妒,可你的自负也十分让人不喜;你在仕途上一路的顺畅让人羡慕不已,可是你在明史中却是身负骂名;你一心一意为万历皇帝打理江山,可最后却被万历抄家搜钱?你的一生曲折,身份杂糅。治世里的孤臣,史书中的良辅,天下汹汹的独相,被抄家的罪臣,不知道那一面,才是真正的你,但你永远是我心目中的千古宰相!
万历年间,你为挽救明王朝,缓和社会矛盾,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面进行的改革。政治上有“考成法”,军事上派戚继光守蓟门,经济上是一条鞭法?而这些正是历史上著名的“万历新政”!但是你又独断专行,待人不善,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所以你是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但这不正体现了人无完人?
“的是奇男子,江陵忠烈张”
看到《张居正大传》这五个大字,我心中一直想的就是郭沫若先生这句诗,同时在我的心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大传”?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在张居正身上作者朱东润和每一个渴望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儿女,赋予了一种属于整个民族的精神传记!而不是只是一个人的千古留名。这样的传记称之为“大传”是名不虚传的!
这个冬天与书同行,与你---张居正,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