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学经历】
说起我与楹联的故事,还得从几个月前讲起…
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穿过小巷,转过街角便是一条开阔的大道。没带伞的行人从身旁匆匆走过,我也和身旁的Eva用手在额头上搭起小棚,加快脚步奔到前边一家稻香村店铺门匾下。因为快跑导致呼吸不上来的两人在门外大口呼吸,靠在门上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
“他们在前面?”她问。“嗯嗯,我们歇一会儿再走。”我点点头回答道。
Eva是因为学校举行中美交流活动而来到中国的,今天带她参观前门,可在小巷里系个鞋带的功夫就不见了爸爸妈妈的身影,借了一个好心阿姨的手机打了电话,才得知他们带着妹妹飞奔到半路,才突然发现身后的我们不见了。刚焦急的要往回找,我们就打了进来,得知无事,他们安下心,让我们到大道尽头找他们。
Eva走出看看雨势,正要回来叫我,她突然停在门口,“知千,这个是什么?”我走出一看,原来是一副楹联。
我指着门口的这幅楹联道:“这是楹联,也叫对联,源自姑苏,乾隆首创是上联,糕点泰斗,臻品世香是下联。”
她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我又解释道:“这是中国独有的,一般的红纸对联就是在春节时张贴。而这个的寓意呢,上联是在乾隆皇帝执政时制作出来,然后源自苏州,而下联则是糕点方面,工艺很好…”一长串话下来,搭配着半对不对的英文,她总算是明白了些许。
而说到这,我对我中华文化突然油然而生一股敬意。漫漫五千年长河,中华文明孕育在中国大地。从古时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古香古色。而到如今的高楼大厦,都在不断改变。而千年长河中,一副简简单单的楹联,却将长篇幅介绍精湛为短短八字,还丝毫不漏!从起始源头到辉煌成就。一副楹联,足以描述!
当我将这些中华传统讲与Eva听时,心里漾满了浓浓的满足感。而她专心的望向我聆听时,身为华夏子孙自豪与骄傲,油然而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逐渐融入世界,走入外国友人心中,而点点滴滴的体现,莫不像,我与楹联的故事。
【篇二:人与人工智能】
自从柯洁与“阿尔法狗”的这场世纪围棋大战结束后,引发了人们疯狂的讨论。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人工智能战胜了柯洁。人造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赢过了人,说明人工智能比人聪明。人类恐惧人工智能突然崛起,微软的两个人工智能无视指令,互相对话事件更是为这种恐惧浇上了一大桶汽油,使之熊熊燃烧。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的理论是人工智能像人一样思考不足为虑,人像人工智能一样思考才更叫人担心。
从某些方面来讲,我还是同意这种观点。众所周知,人与人工智能最大区别莫过于感情。
我曾读过一本书,其中有一个篇段令我印象深刻,超级计算机Eva在异形怪物攻击日本时,迅速做出判断,要回击异形怪物。可是怪物处于闹市中,攻击怪物意味着要拉上几万人陪葬,不攻击则是全人类几十亿人集体死亡。孰轻孰重,Eva毫不犹豫选择了前者,在它的逻辑思维中,全人类更重要,于是几万人被放弃了。而操控Eva的人类则犹豫了,那可是活生生的几万人,他们有自己的权利活下去,不能为了其它的人而被放弃,没有谁有资格做决定,让一些人为另一些人去死。最后人类并没有按照Eva的推算结果行动,他们奋力抗争,不放弃任何人,结果只有几百人牺牲,而这种情况显然是Eva没有计算到的。
因为Eva没有情感,它没有价值观和同情心,它的思维方式是有利的实行,有害的抛弃,冷血而铁腕,罔顾后果。如果人类像以Eva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一样思考的话,那真是世界的悲哀,地球也迟早会毁在这样的人类手中。因为按照这样的逻辑行事,那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可能被其它人果断放弃,世界就会不断地失去信任,最后人与人的相处方式只剩下利用和被利用。人们会渐行渐远,形成一个人的封闭小圈子。失去了团结的力量,仅凭个人很难生存下去。
然而我认为库克的观点太过绝对,他把人与人工智能作为两种独立的事物来讲。我认为人工智能应该是人类思维的部分,是人类理性的表现,人与人工智能要相辅相成,人工智能用于理性,做出判断,人类则偏重感性,选择适用人工智能的理性判断。
人是人工智能的创造者,人工智能只是忠实执行人类的指令,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所有要求,都会体现在程序的编制上,人工智能是不会违抗的。人有丰富的情感,这是人工智能无法逾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