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求官的作文

【篇一:《李白的故事》课前演讲】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古老的历史中涌现出无数的风云人物。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诗人李白。

李白小时候十分聪明。李白的爸爸李客在李白很小时就发现了他的作诗和习武的天赋,便很用心的教导李白读书、作诗与练武。李白因此博览群书,武功了得。因为李白饱读诗书,所以他便立志要做一个像诸葛亮、司马相如一样可以为百姓造福的好官。他也常常把自己比作大鹏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展翅高飞。为了实现远大志向,李白踏上了他的求官之路。

大家肯定没听说过李白参加科举考试。为什么呢?因为李白的爸爸李客是一个商人。在当时,商人的儿子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这就说明李白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通过考试来获得当官的机会,也说明李白的求官之路将更加困难。可就算这样,也没能打破李白的梦想。他决定踏遍千山万水,来到天子脚下的长安城来寻求做官的途径。这一路相当不容易。

历尽坎坷,受尽小人算计后,李白并没有世俗中。在一些能人志士的帮助下,李白的文采终于被皇帝所赏识。在他四十二岁时,他被皇帝召入皇宫做了官,官至翰林供奉。可是在皇宫的这些日子,李白发现他并不能为百姓做好事,使百姓生活得更好。再加上小人的设计陷害,李白被赐金还乡,在离开长安的路上,李白万般的无奈。难道他就这样放弃理想了吗?不,他没有。在离开长安的路上,他写了《行路难》,他用豪放的诗词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么一个豪放的李白,大家想不想更加深入的了解呢?那么就让我们从今天的课堂中学习李白这位伟大的诗人吧!

【篇二:破碎中的偏安一隅】

“我没有时间”,往往意味着这事不重要。在一个崭新的时代,碎片化的生活开始无形中吞噬着我们,措手不及。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泡吧追剧健身,已远不再是精神生活的本质,渐渐演变为一种高贵的认证。各文化齐头并进,但在精神上缺乏共同观念,以至于一种多元化的社会走向了另一种支离破碎,形成一道深不可测的社会鸿沟。抛开精神这一表面高深的层面,紧接着要谈到的,是生活。

层面的不同,互联网的出现、包括微博、微信的出现,只是降低了评论的门槛,因此就无法保证言论的品质与深度,从而诱导普通人也渐渐变得不再挑食却从未细品“,仅仅是为了一种需要而追求。就好比你在使用微信,你逛了一遍又一遍朋友圈,也曾收藏了很多动态,可是又有几条,在此之后你再去仔细看过呢?再比如,由于在中国,生活节奏很快,尤其是在上海,一个时间貌似比金钱还要重要的地方,很多白领的中饭选择快餐,商场里的快餐店随处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匆匆进店三口并做两口吃完又匆匆离去,又无休止地熬夜加班,时间一久就得了各种慢性病,这简直是得不偿失。雾霾漫天,遍地杂毛,趋利化和碎片化以及本能化导致的浮躁遮住了网络与生活,很多东西都开始变的模糊不清。

但真的,这个时代,又有那么糟糕吗?事实上,碎片化并没有完全击垮你的知识体系,剥夺你的思考权,它确实让社会变得更高效自由。时代无所谓好坏,为非是如何应对而已。

放在古代,十年寒窗苦读也只是功利地为了求官。可怜的人学了一辈子理学到后来上了年纪才发现自己爱的是诗文画作,对人生瞬间充满绝望。现代的袁隆平专家,他苦心钻研杂交水稻,耐心攻克一道道难关,在一次一次的失败中选择了继续努力,最终成为该领域的先驱者,并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这无疑是一种与世无争的体现。这两个例子简明地告诉了我们,在支离破碎的时代面前,只要你有自己的方向,你就能在碎片化中腾挪闪转,比别人更具灵性。只有当你自己也毫无方向,才会被时代的洪流卷走。所以碎片化无谓好坏,应对的好与不好的标准无非是看谁有能力将信息整合为动力。只有在杂乱无章中找到共通点,就能将碎片化玩得转,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今天,你是否被乱花迷了眼,还是在乱世中享受着自己的偏安一隅?

【篇三:我心中的杜甫】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我国人人皆知的诗圣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伟大诗人!

白雪国学课堂仿佛是一部时间机器,每一节国学课都是一次时间旅行,带领我们穿梭千年的历史长河,来到每一位伟人的身边,感受他们的儿女情长,感慨他们的忧国忧民,学习他们的崇高理想,赞叹他们的才华横溢,佩服的他们民族气节。

这一次,我仿佛亲眼看到了暴风骤雨中的一代诗圣——杜甫。一心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杜甫虽然是心存高远,但是不幸生于乱世。在经历了求官、贬官之后,关中大旱,杜甫为生存而辞官逃荒,历时一年多的时间,他辗转迁移终于到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杜甫一家人终于有了栖息之所,在浣花溪旁建了一座草堂,即杜甫草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在这一座小小的草堂中创作出来的。阴历八月的一天,天公不作美,狂风怒号,屋上的茅草被卷起来,大雨如注,整个屋子一点干的地方都没有。亲眼看到自己的茅草被孩童抱走,自己的被子如同一片冷铁。这一切,杜甫都无能为力。然而,即使这样,他还是写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般铿锵有力的语句,这是从自己切身的痛苦生活中迸发出来的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感情,是咏歌不足以表达的。所以这时的杜甫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通过自己的苦难经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劫难,“天下寒士”的痛苦。为自己所热爱的祖国而魂牵梦绕,放声大号!

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杜甫一心想改变黑暗现实的理想感动着、影响着千百年来无数的读者,我也在其列。每当寒秋时节,风雨交加,我就会想起诗圣杜甫。

杜甫,今夜,注定为你无眠!

热门推荐
1我的中国梦
2母爱如雨
3同学友谊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5难忘暑假作文
6外号风波
7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作文
8我的拿手好戏
9芦苇荡
10读《广要道第十二》有感
11校园安全伴我行
12有你的世界不会差
13民国风骨读后感
14我的同学
15读《城南旧事》有感
16偶遇
17读后感的范文
18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19初见
20暑假里的一次经历
21劳动也美丽
22元宵节
23中秋佳节
24妈妈的爱
25北京动物园游记
26读《你离善良有多远》有感
27爱欺负人的哥哥
28我的心儿怦怦跳400字
29做风筝的经历
30拾荒者的背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