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性化的作文

【篇一:人性不灭,道德不死】

小时候,学过一段时间书法和围棋。相比围棋的严谨精密,书法显然更加恣意畅快。十年后的今天,脑子里的棋谱已经零零散散得不成章了,但提起笔,字还是写得规规矩矩不失灵气,足以让外行人看够热闹的。

也是十年后的今天,阿法狗打败了柯洁,却没有事物能挑战千年前的书圣。因为围棋需要计算,参赛者较量的是心态和计算能力。机器人的计算能力显然高于人脑,也没有对胜负的执着,不会被现场的紧张氛围影响,是以战胜了人类。而书法需要灵感,灵感源自思考,机器人没有像人类那样对生活,对情感,对社会追究的能力,所以或许有机器临摹《兰亭序》,却没有机器创作《兰亭序》。

我可以在肯定机器计算能力的同时否定其思考能力,就如同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那样。但我难以在肯定人脑计算能力的同时肯定其思考能力,正如库克“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库克的话说明了机械化的事物难以将其“人性化”,而本应该人性化地明码标价,机械化地比较,取大舍小,就像机器那样计算严谨。

曾与同学探讨“残酷现实与道德理想”,这高大的命题后只是一个简单又困难的抉择:在残酷现实中,是做好人还是做坏人?在这个话题下,坏人是“机械化”的,将友情,亲情,爱情物质化,放到利益的天平上,然后取舍,他们罔顾后果,追求当下的利益,往往也能获得最大利益。好人是“人性化”的,抱着“道德至上”的崇高理想,坚守自己的价值观与同情心,却往往在残酷现实中自身难保。

由此可见,做“机械化”的坏人更加容易更加快活,所以“人性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抛弃。没有了道德的约束,人们真真切切地“活在当下”,伐木造田,涸泽而渔。这样的情况也有可能是人性的贪婪造成的,但人性中应该也有好的一面,例如“良知”约束人们行恶。但机械化的坏人们摒弃了良知与道德,才能做到“像计算机一样思考”。

人与计算机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性与道德。人对身边事物是有感知的,做了正确的事会自我肯定,做了错误的事会自责内疚,前提在于对正确与错误有所判断。计算机对与正邪善恶没有判断,程序怎么写它就怎么做,机械化的坏人对正邪善恶也没有判断,怎么放大利益他就怎么做。

科幻小说中,被赋予了人类思考能力的计算机最终统治人类,奴役人类。但如今机械化的坏人岂不已被利益奴役?越来越多的职业逐渐被人工智能代替,或许终有一天社会国家都能依靠人工智能运作。那么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想是因为人性与道德。那些流传千古的先贤们的著述文字,不都关于人性与道德?所以只有人性不死,道德不灭,人才能将自己与计算机区别开来,从而立身与世,从而探求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也只有人性与道德能够长存与世。

【篇二:思想上的“规矩”】

当下,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度热门的话题。科技的进步,使人类能享有越来越丰富,充实的智能化。人类开始渴求越来越简约、方便的生活方式。因此,科技的发展仍在继续,人工智能的发展仍在进程当中。计算机开始越来越人性化,思想化,而人类的生活却越来越极简化,思考的方式越发的规矩,死板,以至于淡漠了人本身丰富的情感。

死板化的思想形同毒瘤。《维摩经》中禅宗初祖曾有这样一段话:“我一生子弟千万,可真正领悟我道义的却仅有寥寥几人。那剩下的万千,却都形同木头,只会接纳而不懂得变通,祸害民间,我实在愧对。”可见,那些人云亦云,思想被束缚的人,如同社会恶气,影响着他人。而现今的教育也同样如此,如若我们在学习中,同样只注重于电脑的查阅,而不自己感悟,当真就是失去了个人的价值观,一代的花苞为盛开就即将凋零。

我们所需要的是人性化的思想,以及目光开阔的关注点。我想,如若人脑像计算机一样思考,那么人脑也将会将自己的生活,兴趣划分为几个模块。自动搜索的仅仅只是寻求刺激却又毫无营养的模块,形同计算机中储存下载过多的垃圾,而不去感悟新知识,新生活。就像近期这个月极为讽刺的一句话:“保家卫国无人晓,戏子家室天下知。”各种网络键盘侠层出不穷,围观群众不断的附和,机械化地刷着和自己毫无关系的娱乐言论,让人着实汗颜。人如同活在计算机当中,失去了同情心与感谢这些发自内心的情感。存在的只有思想上的狭隘,阔达之心,到哪去寻?达摩曾说过:“七八多人,坐在一平小院落,仍能各聊天地,开阔心境,而不被狭小的空间所缚。”现今人们缺少的也正是这种品质,人们可能会不假思索因一件小事就发怒发恨,思维狭隘,如同计算机死机那般无理却又同样让人无能为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话一直流传至今,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认为,在思想上,人们需要的不是一种束缚,一种死板的规矩。在《外婆的道歉信》这本书中,大人的思想受社会各种,宛若套上了枷锁,无味虚伪的令人害怕。也只有小女孩爱莎不一样,她的童话不来源于网络,不来源于同龄任何人的口中,她有自己的秘密王国,有自己的风采。那么,我们是否也能像她一样,具有对生活的热情和无限的想象力?这样,是否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一些冰冷的电子荧幕,多一些人情味呢?

“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想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向计算机一样思考。”这不仅是苹果公司总裁一人的担忧,更应该是我们所有人类对此的担忧。

人工智能化现与其带来的思想上的僵硬死板化宛如一支双生花,齐头并长。而我们所需要做的,正是去呼吁大家去摘取那第二个花苞,并且折断那些多余繁绕的枝条,挣开紧缚住思想的“规矩”,做自己思想上的主人!

【篇三:未来的桌子】

同学们,你们现在是不是还会课桌的功能少而烦恼?只能用来放东西。而且东西又不能放太多,有些学习资料要找的话又很麻烦。

现在由未来科技公司推出了一款新的智能课桌,可以帮你们解决这个烦恼。这个不是我设计的,是由科技公司设计的,科技感十足。这个课桌有非常多的功能。它可以消除你的烦恼,满足你的愿望。我们起来体验一下吧。

新的课桌在桌子正中央放着一块显示屏。防水,防电,当你把书放进课桌里面时,它会自动感应你放的是什么资料?当你下次要找因为资料太多而烦恼时,你就可以在那块显示屏上面输入你需要找的资料,它就会自动帮你查找。这可是非常人性化的设计。比如说你语文课没听好,他会告诉你,你现在学到哪里,并告诉你一些知识重点一些内容的。他有其他功能。只要在显示屏上面找到查字典这个程序就可以使用啦。比如说你遇到了不知道的文字,你就可以在那上面进行扫描,然后就可以知道那个文字的意思含义了。看看这个桌子是不是非常人性化呀!

我觉得这个桌子如果投入使用的话肯定是非常受欢迎,大家说呢?

【篇四:理性与人性并行】

这是最好的时代,“信息时代”,科技高速发展,高新技术的人才呈“井喷之势”,不断涌现;这是最坏的时代,随着人们思考的深度与广度扩大,忧虑也随之而来,首当其冲的便是人工智能。有无数科幻小说、电影讲述人们对被支配的恐惧与被掌控的不安,然而,这真的是科技发展展现出的最严重的问题吗?并非如此。

人类的进步推动科技发展,其宏图伟愿则是:由人类使社会进步,主导社会走向,从而使科技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却鲜有人察觉此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倒错现象”,即,人类“机械化”,科技“人性化”。人们开始追求绝对理性,乃至于弃绝“软弱”的人性,却又要求科技逼似人类,从而为人类提供“贴心照料”。

究其原因,则是人类过度追求超前,一心要奔向更远的未来,却没有停下看看,自己遗漏了什么,是人性。人性在这不脚踏实地的“跃进”中一点点流失。人类进步了,却没能使“人性”与“神性”、情商与智商同时进步。

“神性”,即人们渴望掌控、渴望创造的情结。只是,当对“神性”与智商、理性的狂热追求无限膨胀时,人就真的能达成那个美好的愿望了吗?不尽然。

人工智能是人的产物,出于人之手。当人自身都面临“人性缺失”,又怎能要求人的造物具备人性?因此,不仅仅是科技“人性化”的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就连科技通过“成为人”来支配人的时日也尚不可待。

也有人认为,未来科技危机的根源也可能是科技具有“绝对理性”与强大能力从而危及人类,所以人也应追求不受干扰的“绝对理性”。那么情感与人性呢?它们不必要吗?恰恰相反,它们是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进化,从而脱离野兽的行列,这是因为兽类完全受本能与情感支配,而人类具有理性和思考能力,但我们不能因为理性是进步的助力就滑向理性的极端。机器则完全由数据支配,它象征了“绝对理性”,然而兽与机器都非人,真正的人,正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其体内存在“人性”与“神性”的碰撞,才可称之为“人”。

若人类真的视数据高于实际,则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当人们罔顾社会现实,丧失同情心与同理心,就会为达到目标不计后果,这将不再是一场“‘理’的胜利”,而是社会的倒退,人类不必担心人工智能的威胁,因为人将藉由“绝对的理性”毁灭自身。须知,真正的进步,不是耽于人性、停滞不前,也不是为了理性放弃人性,而是让理性与人性并行。理性与人性本不该分庭抗礼,真正的进步,是在两者之间前行。

【篇五:有形的创新】

目前,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激烈,各手机企业纷纷创新以求突破。甲企业致力于硬件的开发,丙企业更专注于商业模式的更新,而乙企业更着眼于系统的人性化设计,更注重用户的体验。相对于乙企业来说,甲乙企业的创新,只是理念的创新,并未能更深入地进行创新,设计出符合大众满意的标准。

创新,要的是能从根本上进行改变,要能取舍,而不能只是局限于表面,这样只会使创新成为一种口号、一种理念,我们要让创新成为有形的创新。智能手机在现今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生活中几乎每个人人手一部,所以智能手机只有不断创新,满足大众的需求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而人性化的设计正是手机企业能在手机行业中独占鳌头的根本路径。

有形的创新是能满足大众,更有人性化的创新,只拘泥于原有的设计,在其基础上进行的创新,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当然,在智能手机普遍应用于每个人的社会里,对智能手机的机身、硬件等进行改造创新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每一个手机企业都对手机的机身、芯片等进行硬件的创新,就算再薄的机身,再清晰的摄像头也未能吸引大众。而营销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更新,其结果也如此,企业最终获得的只是营利的利润,其创新方式也未能满足大众。然而能做到既吸引大众,又能获取利益的,是能进行人性化的创新,符合大众,注重质量和服务并兼,最终在手机行业中独占鳌头。

在这个经济共享的社会,共享单车的设计者胡玮玮正是能在设计中兼质量和服务并重的一人,这种人性化的设计才是真正的创新,才是有形的创新。

创新,是企业为能在其行业中异军突起而进行的一种手段,其根本的目的应该是更能符合大众,更富有人性。如果只是把创新当成一种口号、理念,不懂得在其原先的基础上进行取舍,做到符合大众满意的标准,那么这种创新只是无形的,其创新的过程最终得到的只能是微弱的。

【篇六:美丽的中侨名城】

今天,我来到了一个既美丽,又人性化的“五星级小区”,那就是——中侨名城。

现在水南桥远望,中侨名城,一栋栋楼房像一个个士兵一样站立在那儿。有的望着我们建瓯的母亲河——建溪河,有的看着建瓯的风景名胜——云际山栈道,还有的在那儿眺望着对岸的江滨公园,它依山傍水,美丽极了!

我走到中桥名城的小区大门,只见大门前装着智能的锁,打开这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指纹开锁,如果你是小区业主,它还会发出“滴滴”的开门声;第二种是人脸识别,你只要把脸对准摄像头,摄像头就会来判定你是不是小区的业主,如果你是小区业主,就会发出“滴滴”的开锁声;第三种非小区业主,只能让小区业主带你进入或者拨打小区业主房号,锁电话就会自动连接到业主的家,业主同意后才可以进去。

走进小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喷泉,这些喷泉形态各异,有的像水母,有的像花朵,还有的像橡皮擦……中侨名城的四周是一栋栋楼房,这些楼房菱角分明,楼房外围涂满了乳白色的油漆。在外面看着这些楼房就会给人产生一种柔和的感觉。楼房的四周还有许多大树,这些大树高大挺拔像军人一样矗立在那。而且树每天都给人们源源不断提供氧气,可真是一个天然的氧吧啊!

小区的中央不仅还有运动场、有母婴室。运动场有供中青年锻炼的——全长500米的跑道,跑道中间是篮球场和专供老人儿童锻炼场,以及母婴室。母婴室则是让那些妇女们休息,给小孩子喂奶换尿布的地方。这种人性化的地方很多很多,此外中桥名城的所有地方都装修了一些室外客厅,让那些老人散步走累的时候,可以休息泡茶或者和一些熟人在这聊天。可以说中桥名城把人性化做得无比完美。

中桥名城——它的美、它的人性化,都让我流连忘返!

【篇七:人性化大于标准化】

现今我们对于完美、准确、便利生活的追求促使着科技的发展,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人工智能。看似极其便利,毫无瑕疵的科技发展成果正冲击着我们的价值观,逐渐导致着人性的缺失。

由于构成多元社会的我们个人存在个体差异,必然使我们的价值观多元化,价值观的多元反映了对事物不同的认知,这主导着我们的选择造成了行为差异,最终形成了多元的社会。价值观的多元促进了时代的发展。古往今来,多元的价值观曾使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留传至今,雄起百家争鸣之风。成为了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回顾历史长河,我们不禁对多元价值观下的社会心中生起尊崇,又充满了满满的民族自豪感。可见,正是因为我们判断事物的标准不同,使多元的价值观在思想文化、发展道路上主导着时代,也构成了我们多元的社会,促进了时代发展。反观当下,我们正需要多元价值观下组成的多元社会,而不是标准化的,具有统一规模的人工智能取代人们多元的价值思想。

时代在发展,我们更应回归人性,回归人性的本质。孟子倡导人应有羞恶人心,恻隐之心。所谓羞恶之心就是对自己有深刻的认知,在不同行为下应对自己自我反省,学会抉择取舍我们的行为。羞恶之心使我们在错误中认清自我,不断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同样恻隐之心更是人性的体现,是对于他人不同处境和遭遇的同情与关怀。同情心是人与人构建社会的必要纽带,互帮互助可增强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余华作家撰写的《活着》一书通过讲述福贵主人公在当时代背景下的家庭遭遇,反映了人在命运下的无助与软弱。每每掩卷,当福贵遭遇命运的不公平对待时,我会与他一同落泪,潸然泪下;当他面对命运的垂怜之时,我又会为他欣喜若狂。跟随余华笔下的福贵的人生经历,产生对其的认同与侧隐。也让我感悟到了“写了上千年上万年的文学,其实都是在写一篇文章——生离死别”。活着是苦痛也是希望。通过阅读,我增强了对文学的认同感,对不同时代不同遭遇的同情和理解。也许作为旁观者,我们不能为之做些什么,也许我们只能潸然泪下产生同情恻隐之心,但这些正是人性的最好体现。这样的人性,这样的同情可不断由小及大,从家庭映射到社会,成为人性的核心,从而增强整个民族凝聚力。

也许你会认为人性有残缺,也许你会觉得人的精神思想会有不完美,也许现代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完美而又准确无误的人工智能。可别忘记,天地本不全,月有阴晴圆缺,世间万事万物都并不完美。我们要接受这样的残缺,认同这样的不完美,因为这是人性的本质,是作为人最宝贵的精神灵魂。无论何时,回归人性的本质,发现最真实的,最能打动你的,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回归当下社会,别让人性的残缺,泯灭了至善至美的一切;别让“完美”的人工智能,蒙蔽内心深处的声音。

【篇八:小学开学第一课讲话稿】

老师们,大家好!

度过了轻松、愉快的寒假生活,我们又满怀喜悦地重返校园,又见到了可亲、可敬、可爱的同志们,我们又将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的学年。在这里,首先让我代表学校领导对大家回到学校,又将继续在一起战斗表示深深的祝福和良好的祝愿: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过去的一年既是我们播洒汗水和心血的一年,又是我们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过去的一年,我们既是在忧心忡忡下度过(我们八百多师生赖以生活学习的教学楼被鉴定为危楼;课堂教学改革在摸索中遇到茫然,什么是符合我校实际的最佳模式让人费解;教育均衡发展深入人心,但优质高中升学指标分配到校,对我校这样小规模、小班容量的学校不利,上对领导及家长,下对学生如何交代?),又是在稳稳当当中迈进(以上的问题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逐一得到落实,且结果令人满意、鼓舞人心)。在这里,对在过去一年中通过自己的艰辛付出,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做出贡献的各位老师表示我最诚挚的感谢。正是这一切让我更坚信,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要我们团结合作,开拓创新,我们学校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老师们,新的一年开始了,这是一个“关键”年,因为他是“十二五”的开局年;是我校又一届新领导班子创新工作的第一年;是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经过几年摸索基本形成思路开始实施的落实年;是我校新教学楼的落成年。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大,也很严峻,对我们教师的师德和人格挑战也很严峻。因为只有我们各位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了;只有我们各位坚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们学校的教学工作才能稳定和有所发展。为此也可以说大家过了一个愉快、祥和但又紧张的现代化寒假,从我校教师博客交流的数量和质量来看都是在不停的给我鼓励、给我信心。多位老师的感悟、观点都是很前沿的,大家在读书活动中找到了乐趣、找到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更是找到了共同的语言。观念得到了更新,对以前工作的反思更加切合实际了,更有价值了。这一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开了个好头。当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学习型社会,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和千变万化的新情况,全体教职工都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把学习作为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途径,与时俱进,不继进取,锐意创新,在否定自己的过程中超越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永立潮头,不断达到新的更高的境界。

为了落实我校的发展目标,实现我校的办学宗旨,我们要把自己工作当作事业来做;努力做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本学期我们力争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团结拼搏,创建和谐校园。

1、安全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离开安全谈和谐是不可能的。

2、教学管理要刚柔并进,首先必须建设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教导处的团结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重要的示范和导向。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个人修养,识大体、顾大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谦让,以工作和事业为重。在领导班子内部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发挥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实现工作效率、人际融洽和班子整体效能的最大化。

其次要求教导处、教研室、政教处、分团委、总务处在教育教学的管理过程中还要坚持不断地完善自身,不合理的要校改,不规范的要校正,不科学的要校准,逐步形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服务好:不规范的逐步完善;做事上要求缓办的常思,急办的迅时,难办的设法。绝对不能出现丢三落四的毛病,只有这样,才会增强自身的战斗力,在前进中少走弯路,健康发展。

教学管理从刚性上谈,教导处要逐步精细化,一方面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另一方面,事事有规可依,时时有章可循。从小事抓起,以小见精神,诸如教师课桌摆放整齐、教室和办公室干净整齐、老师不能坐着上课、不能迟到早退等。从柔性上来说,能提倡的便不会硬性规定,能解决问题的也不会死搬硬套走形式,能帮老师分忧的便会义不容辞。精细化与人性化是辨证的统一,没有制度为基础的人性化是没有底线的人性化,无异于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要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做法,在依法依规、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态度、感情、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信念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

全体教职工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有足够的勇气,热情负责的态度,勤奋努力的精神,这样才可能得到同事的尊敬,而同事的尊敬又会将自己真正地融入到集体中。其次,要懂得利用机会,勇于接受挑战,对工作十分努力和投入,不断地充实自己,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校的变化,在勃勃朝气下每天都会取得进步和提高。这样,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工作有了起色,有了变化,有了业绩,这样不但自己获得了成功,同时也推动了事业的发展。

作为教职员工,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做一个好老师,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得到你们的扶持,在学生开心和悲伤时有你们在身边分享和安抚,能够让学生不断地体验到进步带来的乐趣。我们要坚决杜绝这样的事发生,那就是,只把学生当成挣钱的对象而不顾学生是否有进步,当成发泄的工具而不考虑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知道这样的人从事教育是对整个教育的损害。

第二、坚定信仰,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由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真正的自由意味着担当责任!我很欣赏这一提法。我希望大家都一定要把沉甸甸的责任放在自己的肩上,走出家门一步,就要肩负着全家荣辱,走出校门一步,就要肩负着学校的荣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你要时时记住,我们代表着附中的形象,代表着附中教师的水平,真正做到“穿有样,坐有相,言有规,行有范”。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重视看得见的,而不重视看不见的。其实,很多看不见的又往往比看得见的重要得多。

热门推荐
1咖啡人生
2难忘的小学生活
3收获
4最辛苦的人
5美味鸡腿的故事
6我要感谢妈妈
7有意义的寒假生活作文
8为他人开一朵花
9义卖活动
10家和万事兴
11我有一个想法
12走进
13课余生活
14中考满分作文
15我有一个好哥哥
16追求那渐远的“豆沙包”
17有趣的实验
18我爱垫排球
19我喜欢风的声音
20月下之行
21手机
22那一次,我真感动
23税收是你我的镜子
24阴天
25妈妈,我想对您说
26我和书的故事
27拼搏便会成功
28校园,我梦想开始的地方
29找春天
30等待是美丽的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